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培養初中生的英語閱讀技能顯得尤為關鍵。這不僅關系他們整體語言技能的提高,還是拓寬他們國際視野的重要途徑。為了增強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革新。本文著重探討基于閱讀能力提升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以期為教育實踐提供參考與指引。
一、閱讀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閱讀,作為人類獲取信息、增進知識、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在個人成長與社會進步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提升閱讀能力有助于個人更有效地獲取知識。在知識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當今社會,閱讀成為獲取新知的重要途徑。閱讀能力強的人能夠迅速地捕捉文章核心內容,深入理解作者意圖,從而高效地吸納知識。知識的積累對于個人成長、職業發展乃至社會進步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次,提升閱讀能力有助于培養批判性思維。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可以對文中的觀點、事實及數據進行分析、判斷與評價。通過不斷鍛煉與實踐,可逐步培養個人獨立思考、辨別真偽的能力,形成獨到的見解。最后,閱讀不同領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讀者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及思想觀念。這不僅有助于拓寬個人視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還能增進對不同文化差異的理解與尊重。
二、基于閱讀能力提升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一)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閱讀教學課堂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閱讀教學課堂,旨在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既具有理論深度,又充滿實踐意義。這種教學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將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啟發者和合作伙伴。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致力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閱讀策略和技巧,并引導他們主動參與閱讀活動,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Unit 3This is my sister.為例,該單元聚焦家庭成員的介紹,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極易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閱讀教學課堂。在預習階段,教師布置預習任務,要求學生提前閱讀課文,了解其大意,并嘗試回答相關問題,為課堂教學做鋪墊。在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利用家庭照片或相關視頻引出話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隨后引導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情況,為閱讀活動做好準備。進入閱讀階段,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分組閱讀、討論課文重點內容。同時,通過設置尋找關鍵詞、概括段落大意等閱讀任務,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二)利用多元化教學資源豐富閱讀內容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教學的重中之重。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需要不斷地探尋并更新教學方法。同時,要想提升學生的閱讀技能,離不開對多元化文本素材的閱讀與理解。傳統的閱讀素材往往局限于課本,盡管課本內容經典,卻難以涵蓋豐富的語言風格與文化內涵。因此,教師應積極拓展教育資源,搜集英文報紙、雜志、網絡文章、英文原著等多種素材,以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這些多元化的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英語語言環境。以Unit 7How much are these socks?為例,教師可以引入國外購物網站、英文廣告、產品說明等材料,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產品描述、價格表述等實用英語表達,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共同搜集和整理與單元主題相關的閱讀材料。通過分工合作,學生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鍛煉團隊協作能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借助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展示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英文視頻片段,讓學生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下,加深對英語文化的理解,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向學生傳授略讀、掃讀、預測、總結等閱讀技巧,教師可以幫助他們提高理解和分析閱讀材料的能力。同時,定期開展閱讀測試和討論活動,及時檢測學生的閱讀情況,并提供個性化輔導。
(三)注重閱讀策略的培養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培養英語閱讀能力對初中生而言尤為關鍵,這不僅關乎學生的學業成績,還直接關系他們在未來信息時代的生存與發展。閱讀策略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采用的一系列方法與技巧,旨在提升學生閱讀速度和準確性,高效把握文章精髓。以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為例,通過閱讀策略,可以使學生更深入地領會文章的內涵與作者的意圖。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進行閱讀策略的培養。一是采用預測策略。課前,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單元標題和插圖對文章內容進行初步預測,讓學生在閱讀時更有針對性,快速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二是掌握掃讀策略。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生迅速瀏覽文章,捕捉關鍵詞和關鍵句,從而迅速掌握文章大意。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的準確性。三是采用精讀策略。在掃讀的基礎上,教師應指導學生深入閱讀文章,關注細節信息,理解作者的觀點與態度。學生通過精讀能夠更全面地理解文章內容,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四是采用推理策略。對文章中隱含的信息或難以理解的部分,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上下文進行推理,猜測作者可能想要表達的意思,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綜合來看,培養閱讀策略對于提高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至關重要,這樣,不僅能夠提升他們的閱讀效率,還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
課外閱讀,深受建構主義和多元智能理論的啟迪,它鼓勵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通過閱讀來構建知識體系,同時充分發展多元智能。這種教學策略認為,閱讀并非僅限于對文字的解讀,更深層次地在于對文本的理解、剖析與評判。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了接觸原汁原味的英文素材的機會,提升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以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為例,該單元深入探討了未來生活的各種可能性。為此,教師可以精心挑選與科技未來、人工智能相關的英文文獻或新聞報道,將其作為課外閱讀的素材,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科技發展的最新趨勢,并鼓勵他們思考科技對人類生活帶來的深遠影響。在選材方面,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認知水平,并結合教學目標,精心挑選閱讀材料,如英文的科普文章、新聞報道、短篇小說等,既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與課內知識緊密相連,實現知識的遷移與拓展。在閱讀任務設計方面,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引導性的問題或任務,幫助學生明確閱讀目標,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例如,可以讓學生預測閱讀材料的大致內容,或在閱讀后回答一些有關文章理解的問題,以此檢驗他們的閱讀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安排閱讀分享環節,讓學生在閱讀結束后復述文章內容,表達他們的想法和感受,或者針對文章中的某個主題進行深入討論。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能進一步加深他們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五)培養跨文化意識,增強閱讀理解的深度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至關重要,而深化閱讀理解、培養跨文化意識更是關鍵之舉。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有助于他們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社會習俗,從而在閱讀中避免文化誤解,更精準地理解作者意圖。通過引入多元文化素材,教師可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其知識儲備,激發其閱讀興趣,并提升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為例,該單元聚焦于邀請及應邀。在教學中,教師除了基礎教學外,還可以引入英語國家的社交禮儀。例如,教師可以解釋在英語國家文化中,邀請參加聚會是常見的社交活動,而應邀時須考慮禮節。通過這類文化背景的介紹,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并培養他們的跨文化認知。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模擬對話,讓學生在模擬的聚會情景中運用所學知識,提升其口語表達能力并深化對英語文化的理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閱讀能力提升的初中英語教學,應聚焦于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閱讀課堂,利用多元化教學資源豐富閱讀素材,注重策略的培養,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跨文化意識、增強閱讀理解的深度。這些舉措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國際視野,并增強學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責任編輯: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