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有效減輕,能將更多時間和精力花在自主學習和興趣培養上。學校應該認真學習“雙減”政策的內涵,加強對德育、美育校本資源的開發,為學生創造更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與審美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雙減”背景下學校德育、美育校本資源開發與整合的意義
(一)有利于推動德育、美育的有效實施
不同教育環境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審美情趣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在開展德育和美育工作時,需要對教育環境進行深入剖析,立足于學生的實際需求改善教育環境,充分挖掘學校在德育、美育上的資源優勢,為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奠定良好的基礎。“雙減”背景下,學校對德育、美育校本資源的持續開發,不僅能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還能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貼合實際生活,使學生有機會見到更多新奇的事物,并在此基礎上產生創新的想法。這有利于學生真正了解學習的真諦和意義,使學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華,讓德育、美育的效果真正落到實處。
(二)有利于豐富教育資源
學校作為開展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擁有十分豐富的校本教育資源,如學校所處的地域、學校所處地區的風土人情、社會結構的影響反饋、教育實踐積累的經驗等。充分發揮校本資源的優勢,不僅能讓德育、美育更加生動形象,還能使德育、美育的方案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從而為德育、美育活動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模式,實現各類資源的充分整合,進一步提高德育、美育的質量和水平。
(三)有利于打造學習型社會合作體
通過對德育、美育校本資源的整合與開發,學校能構建更加具有特色和優勢的教育模式,能在校際交流的過程中汲取其他學校的長處和經驗來彌補自身短板,從而進一步打造互聯互通的德育、美育資源平臺,為資源共享和經驗共享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學習型社會合作體系的完善,讓學生能真正實現全面發展。
一、“雙減”背景下學校德育、美育校本資源開發與整合的策略
(一)定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在“雙減”背景下,德育、美育已經成為學校教育的重點任務。因此,學校應該充分發揮“雙減”政策的積極作用,定期開展德育、美育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全社會關注學生的德育、美育問題,讓德育、美育校本資源的開發成為社會的熱點議題,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的思路。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不僅能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升審美能力,還能促使學生在學習之余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家長是學生在課堂之外接觸得最多的人,因此,在開發整合德育、美育資源時,學校應該與家長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學校和家庭雙管齊下,能進一步提高德育、美育的覆蓋范圍,推動德育、美育的有效落地。
(二)拓展“課后服務+德育美育課程”模式
學校要讓德育和美育滲透到學生校園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例如,在周一晨會的國旗下的講話中強調德育、美育的重要性,在班會課上開展以德育、美育為主題的活動,利用思想政治課開展德育教學、利用美術課開展美育教學等。同時,在“雙減”政策的引導下,學校應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優化課后延時服務,打造“課后服務+德育美育課程”的全新模式,為學生創設更加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活動。例如,組建國畫社團、合唱社團、電子琴社團、圍棋社團等,讓教師帶領學生在這些社團活動中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探究傳統文化中的德育、美育元素。這些活動的開展能讓德育、美育更好地與各個學科實現有效的結合,達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教育目標,能讓學生逐漸樹立正確的審美理念和價值觀念,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開發與整合校本資源
學校應立足于教育的根本目標,對校本課程資源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究,在了解本地鄉土風情的基礎上,整合各類德育、美育資源,順利完成校本課程的編寫。在推行校本課程的過程中,學校需要將學生的發展作為課程開展的核心,為學生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課程,讓學生在熟悉的鄉土氛圍中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升德育、美育成效。例如,開發“家鄉環境問題調查”“鄉土體育游戲”“家鄉民俗探秘”“學農體驗”等特色校本課程資源包,立足于當地風土人情和發展歷史開發校本主題探究課程,將地方的德育、美育資源最大程度地利用起來,并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讓學生能從機械性的學科學習中解放出來,使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讓校本資源的德育、美育作用進一步凸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三、“雙減”背景下優化學校德育、美育校本資源開發與整合的途徑
(一)改革評價方式
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校積極探討德育、美育校本資源開發的有效途徑,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豐富的教育活動,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但是,學校在開發德育、美育校本資源時仍然存在一些顧慮和束縛,擔心過多的實踐活動會給學校的整體教學效果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應進一步加快與“雙減”政策相配套的教育評價機制的構建與實施。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雙減”政策落到實處,為德育、美育校本資源的開發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加大宣傳力度
“雙減”理念下優化德育、美育校本資源的開發與整合,需要學校加大宣傳力度,讓社會大眾能對“雙減”政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充分發揮家庭和社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真正落實“雙減”政策,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應多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互動,通過家長開放日和家長會等活動,進一步加大“雙減”政策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家長了解“雙減”政策的積極意義,配合學校完成學生的教育工作。此外,還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德育、美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學生成長為真正的優秀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注重正確引導
在“課后服務+德育美育課程”的模式下,學生的作業負擔減輕了,興趣特長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由此可見,在“雙減”背景下,學校的德育、美育資源開發和利用程度有所提高,能為學生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在進行德育、美育校本資源開發和整合的過程中,學校應該進行正確的引導,既要打造優質課堂,減輕學生不必要的機械性作業,又要關注學生德育、美育方面的實踐活動的開展情況,避免實踐活動給學生造成過大的壓力,讓學生能真正從德育、美育實踐活動中有所收獲,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升自身素養,真正落實“雙減”政策,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立足于“雙減”政策,學校應進一步加強德育、美育校本資源的開發與整合,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打造“課后服務+德育美育課程”的全新模式,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利用,不斷挖掘德育、美育資源,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助力。
(責任編輯: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