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基于學習任務群實施群文閱讀教學,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學習資源,幫助其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推動其提升閱讀能力。文章以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為主題展開研究,在分析該教學模式的價值、基本實施思路后,提出了拉近學生與文本距離、引導學生展開深度探究、布置合作任務、布置輻射任務等教學建議。
【關鍵詞】學習任務群;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張舒(1989—),女,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馬塘小學。
閱讀是學生積累語言素材、掌握學科知識、體會文學之美的重要途徑。群文閱讀是師生圍繞一個議題或者多個議題展開討論,并據此進行多形式、多維度文本閱讀的教學活動。在進行群文閱讀時,學生可以從教材內容出發,接觸相關的課外閱讀文本,圍繞一個議題或者多個議題學習知識,這會使學生產生較強的閱讀、學習興趣,也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語文學習任務群“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教師可以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際情況,探索基于學習任務群的群文閱讀教學方法,打造內容豐富、形式有趣的閱讀教學活動,以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切實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發展。
一、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一)鍛煉閱讀能力、思考能力
基于學習任務群組織教學活動,意味著教師需要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并著重培養學生的多方面學習能力。在學習任務群的引導下,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時會更有針對性、目的性,這有利于學生突破表層閱讀,走向深度閱讀,從而順利理解不同文本的主旨與內涵,獲得深層次的閱讀感悟,掌握豐富的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與思考能力。
(二)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應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引導其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學習任務群串聯多篇閱讀文章,增強不同閱讀活動之間的關聯性,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思路,并推動學生完成多項學習任務。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在結構化的閱讀學習中收獲別樣的體驗,逐步增強自主學習意識。
(三)助力積累語言素材
閱讀是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積累豐富語言素材的重要途徑。在基礎型學習任務群的引導下,學生會明確如何在群文閱讀中積累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經驗,掌握語言文字運用規范,感受漢字的文化內涵,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
(四)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黃金時期[1]。在組織基于學習任務群的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引導學生深入閱讀他們感興趣的課外閱讀文本,讓學生對教學內容形成系統的認識,同時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這樣做有利于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基本思路
(一)把握學習任務群本質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組織與呈現。教師在設計語文學習任務時要圍繞特定的學習主題。此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習主題、學習任務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也就是說,在基于學習任務群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在確定學習主題后,利用學習任務群帶領學生參與閱讀活動、學習課程內容,使學生對閱讀內容、閱讀活動形成深刻的印象,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掌握有效的閱讀學習方法。
(二)重視群文閱讀主題
群文閱讀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能讓學生積累豐富的閱讀學習經驗,并逐步提升多方面學習能力。在基于學習任務群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精心挑選群文閱讀主題,確保教學內容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與學生的生活有密切關聯,學生可以結合生活經驗深入思考文章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閱讀、學習,在群文閱讀中得到充分鍛煉。
(三)設計有針對性的學習任務群
設計有針對性的學習任務是組織群文閱讀教學活動前的重要工作。在確定群文閱讀主題后,教師應根據群文閱讀主題設計學習任務,確保學習任務能為學生的群文閱讀提供必要支撐,并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2]。與此同時,教師也應基于能力培養目標設計實踐性、綜合性任務,讓學生獲得個性化的閱讀體驗,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同時發展多方面能力。
三、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
策略
(一)拉近學生與文本距離,理解作者寄托的情感
在小學階段,開展閱讀教學的難點之一是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讓學生與文本中的人物或事件產生共鳴[3]。在基于學習任務群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著重思考如何通過學習任務讓學生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情感,指導學生高效地進行群文閱讀。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描寫了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西沙群島,展現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情感。在帶領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時,教師不僅要帶學生領略西沙群島的秀美,還要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然而僅僅閱讀《富饒的西沙群島》,學生可能無法完全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的熱愛祖國的情感,也難以由此生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因此,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基于學習任務群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在閱讀《富饒的西沙群島》后深入閱讀這一單元的《海濱小城》《美麗的小興安嶺》等課文,讓學生通過整體認知、聯想想象,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并由此產生豐富的閱讀感想,逐漸生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
情感。
在教學前,教師可以結合該單元的語文要素“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確定“分析作者寫作思路,學習作者運用關鍵語句寫出景色特點、融入個人情感的寫作方法,形成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的閱讀學習目標。在教學時,為了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讓學生理解西沙群島、廣東海濱小城、小興安嶺之美,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鼓勵學生分享曾經去過的國內旅游景點以及他們的旅游感想。在學生分享感想時,教師可以順勢展示這些旅游景點的介紹視頻或宣傳海報,讓其他學生也可以了解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接下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回到課文,在學生自行閱讀《富饒的西沙群島》《海濱小城》《美麗的小興安嶺》三篇課文后,帶領學生深入賞析這三篇文章中的關鍵語句。在帶領學生賞析時,教師還可以展示西沙群島、廣東海濱小城、小興安嶺的圖片,讓學生了解這三篇文章生動形象地展現了這些地方的優美景色。此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運用關鍵語句寫出景色特點、融入個人情感的。在學生分析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他們此前分享的旅游感想進行思考,使學生與這三篇文章的作者產生共鳴,從而理解作者熱愛祖國的情感,并由此生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
情感。
(二)利用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展開深度探究
教師設計的學習任務不僅應該具有環環相扣的特點,而且應該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4]。在基于學習任務群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結合不同文本的特點設計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基于學習任務群開始閱讀,并逐層深入地思考相關問題,對文本內容展開深度探究。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課文《童年的水墨畫》《剃頭大師》《肥皂泡》《我不能失信》均為描寫童年趣事的文章,教師可以確定“童年時光”這一群文閱讀主題,然后結合群文閱讀主題及文章具體內容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由淺入深地分析這些文章中難懂的句子,從而逐步掌握描寫人物的手法。教師可以在學生初步閱讀上述課文后,依次布置以下學習任務: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幾篇課文寫了哪些童年趣事;2.選出你最喜歡的一篇文章,圈畫文章中的關鍵語句,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說明你喜歡這篇文章的理由;3.進行對比閱讀,分析這幾篇文章在表達技巧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4.思考這幾篇文章的作者通過描寫童年趣事表達了什么情感;5.分享自己在群文閱讀中獲得的啟發。
在完成任務1、任務2時,學生需要仔細閱讀文章,并結合文章內容表達自己的閱讀感悟;在完成任務3、任務4時,學生需要從表達技巧、情感表達效果等方面具體分析這幾篇課文;在完成任務5時,學生則需要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總結進行文本細讀、對比分析的技巧,形成更具系統性、整體性的認知。在上述學習任務的引導下,學生可以逐層深入地探究文本內容,逐步掌握相關寫作手法和對比閱讀的有效方法,提升閱讀能力。
(三)布置合作任務,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還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考慮到群文閱讀教學活動往往有較豐富的學習資源,教師可以布置合作學習任務,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群文閱讀,使班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互幫互助的過程中理解文章內容和主題,提高學習效率,發展多方面能力。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課文《貓》《母雞》《白鵝》均是以動物為主要描寫對象的精彩文章,在這些文章里,作者刻畫了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在組織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應鼓勵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合作探究這幾篇文章的作者是如何具體描寫動物的特點的,以及如何表達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為了引導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探究,教師可以布置以下合作學習任務:1.分析這三篇課文分別描寫了貓、母雞、白鵝的什么特點;2.思考作者是如何發現這些動物的特點的;3.分析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描寫這些動物的特點;4.思考作者在文章中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在小組中,學生可以說出自己的見解,和同學進行充分交流、討論,從而對文章產生更深入的理解,并發展多方面能力。
(四)布置輻射任務,掌握科學閱讀方法
輻射任務即以群文閱讀主題為核心,向外拓展發散的學習任務。在完成輻射任務時,學生需要運用自己此前學到的閱讀技巧進行思考、分析。在這樣的群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逐步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實現能力提升[5]。
例如,帶領學生閱讀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課文《父愛之舟》和《慈母情深》時,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大意,并鼓勵學生在明確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分析作者如何運用具體事例展現父愛和母愛的偉大。此后,教師可以布置輻射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思考。首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文章的關鍵語句,分析兩篇文章的作者表達的情感,思考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展現細膩的情感。其次,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主閱讀描寫父愛、母愛的優秀文章,并結合自己掌握的閱讀方法進行思考、分析,學習這些文章描寫人物、展現情感的技巧。最后,教師可以布置語言應用任務,要求學生嘗試運用以小見大等手法,通過描寫一件小事歌頌父愛或者母愛。
結語
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既可以讓學生接觸豐富的閱讀素材,獲得自主學習機會,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有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基于學習任務群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精心選擇群文閱讀主題,并以群文閱讀主題為核心設計多樣化的學習任務,組織閱讀實踐活動,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整體提升學生的核心
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如鈺.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研究[J].語文世界,2024(2):9-10.
[2]徐光華.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與技巧研究[J].名師在線,2023(36):73-75.
[3]李清燕.學習任務群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23(36):58-60.
[4]孟思琪.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高年級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3(12):10-12.
[5]游海泓.學習任務群視角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學苑教育,2023(20):62-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