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寫話是以圖片為依托的文字創作活動,也是同學們初步接觸寫作的重要途徑。在看圖寫話過程中,發揮想象力至關重要,不僅可以讓作品內容更豐富,還能展示出作者的獨特思維和才華。那么,應如何發揮想象力來提高看圖寫話的能力呢?
一、觀察細節,展開想象
觀察是看圖寫話的前提,寫話之前,要仔細觀察圖片,并注意其中的細節,如圖中的人物、背景環境、色彩搭配和物體排列等。通過觀察,能深入了解圖片所傳達的信息,從而更好地發揮想象力。
1.觀察環境細節
觀察圖片中的環境是解讀圖片的重要一環。圖片中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城市環境和室內環境等,它們共同構成了圖片的背景,營造出特定的場景和氛圍。觀察圖片中的環境要素,如山水、天空、建筑、街道等,可以了解它們的形狀、顏色、布局等特點,通過這些特點可以發現其傳達的信息。
以自然環境為例,如圖片中可以觀察到山坡、溪水、草地、動物等,然后進一步觀察它們的細節與特征。如山坡是嫩綠色的,山頂隱隱約約有積雪;溪水是清澈的,水面上漂浮著幾塊散碎的冰塊;小草是一株嫩芽;麋鹿正在小溪邊飲水……通過觀察這些細節,便可以提取出關鍵信息——這是初春冰雪剛剛消融時的森林。
再以室內環境為例,如在圖片中可以觀察到一間臥室,桌面上放著故事書,書架上擺放著玩具,窗前有一張床。再進一步觀察細節可知,桌面上的故事書擺放得十分凌亂;本應該在玩具盒里的玩具,卻在書架上……通過觀察這些環境細節,便可以得知這個房間的主人是個比較邋遢的孩子。
觀察圖畫中環境細節,可以第一時間掌握看圖寫話的背景與主題,從而進行后續情節的設計。
2.觀察人物細節
針對畫面中的人物,同學們可以觀察其服裝、發型、膚色、體態等方面的細節,以描寫人物的特征,了解人物的身份、職業和社會地位;還可以觀察人物的面部表情、眼神、姿勢等方面的細節,推測他們的內心活動和情感變化;也可以觀察人物之間的互動關系,包括姿態、手勢、面部表情等方面的細節,據此推測他們之間的關系,如親密、冷漠、緊張等。這有助于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之間的關系。
例如,觀察到畫面中的人物身著正裝,戴著眼鏡,手中握著一支馬克筆,面帶微笑,面部、額頭與嘴角處有細紋。由此可以推測,這個人是一位和藹可親、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
再如,當畫面中有一個或多個人物時,首先觀察環境可以得知其背景是在操場上;然后通過人物觀察得知有三位身著校服、年齡相仿的人在操場上打羽毛球;再進一步觀察其細節得知,其中一位的面部神態是自信大笑,另一位則是眉頭緊鎖,而中間的人高舉兩條手臂,一只手比畫“三”,另一只手比畫“零”……通過這些細節便可得知,圖畫中兩位同學正在打羽毛球,一位同學充當裁判。打羽毛球的二人中一位占據優勢,另一位則處于劣勢。據此可以推測接下來的情節,比如處于劣勢的同學不服輸,與占據優勢的同學繼續比拼。
如此,通過觀察圖畫中的人物細節,可以在掌握人物特點、角色關系與互動情節的同時,進一步想象出畫面外的其他情節,從而發揮想象力。
二、關聯生活,豐富想象
在觀察的基礎上,同學們要發揮想象力,將圖片中的元素與自己的經歷和生活實際等進行關聯,從而編寫獨特的故事,并通過想象,拓展圖片所呈現的場景和情節,豐富故事內容,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對圖片的獨到理解。
1.關聯自身經歷
每個人都有經歷和故事,看到一張照片時,其中的場景、人物等會在我們的腦海中喚起相關的記憶和情感。因此,在看圖寫話時,同學們便可以很好地利用圖片的這一作用,基于圖片所傳達的內容,關聯自身的經歷,從而發揮想象力,構思與想象畫面中的故事情節。
例如,看到一幅有關夏日海邊沙灘的圖畫時,便可以關聯自己在暑假期間與家人在海邊玩耍的經歷,回憶當時看到的場景、玩耍的體驗,回味當時的心情等。然后結合圖畫內容,進一步想象該畫面中可能發生的故事。
再如,看到一幅一家人在廚房包餃子的圖畫時,便可以關聯自己春節時與家人包餃子的經歷,回憶遇到了哪些困難,自己是如何克服的,以及通過包餃子獲得的生活體驗等,以此發散思維。
如此,通過關聯自身經歷,能從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與事物中挖掘想象素材,從而讓看圖寫話的內容更加豐富生動。
2.關聯生活實際
在看圖寫話中,可以通過觀察圖片建立起與生活實際的關聯,立足生活角度解讀圖畫,設計情節。那么,該如何根據圖片關聯生活現象呢?可以分為如下四個步驟:
第一步:觀察圖片細節。即對圖片進行全面觀察,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狀、顏色、紋理等特征,以及人物的表情、姿態等細節。由此形成深刻的印象,為接下來的分析奠定基礎。
第二步:分析圖中事物的關系。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可以分析圖中事物之間的關系,觀察圖中的人物、物體、背景等,思考它們之間的聯系。
第三步:查找對應的生活現象。基于對圖中事物關系的初步認識,查找與之對應的生活現象。例如,圖片中描寫了一群學生討論問題,便可以將其與現實生活中的小組合作或者學習交流等關聯起來。要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找出最貼合的生活現象。
第四步:將生活現象與圖片聯系起來。要聯系生活現象與圖片,即通過描寫或者解釋,將圖片中觀察到的事物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與相關的生活現象結合起來。如此,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析圖片信息,并得出有關生活現象的啟示和思考。
例如,有這樣一組圖:第一幅圖中,畫面呈現的內容是在一輛公交車上;第二幅圖中,一位老奶奶上了車,左顧右盼地尋找座位;第三幅圖中,戴著紅領巾的小女孩向老奶奶打招呼;第四幅圖中,小女孩攙扶老奶奶坐在座位上,兩人都是微笑的表情。基于這組圖畫,再結合社會現象,便可以想象與構思一個少先隊員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的故事。可根據生活經驗,設計人物之間的對話,如“老奶奶,您坐這里吧”“不用了小姑娘,你坐吧”“沒關系的老奶奶,我很快就到站了”……
如此關聯生活實際,可以進一步發散思維,豐富故事情節,讓看圖寫話的內容更具真實感與生活氣息。
3.關聯外部資源
同學們還可以借助書籍、動畫、音樂等外部資源展開想象。一方面,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想象感受書中的人物、場景和情節,并通過與書中人物的思想碰撞和情感共鳴,在頭腦中構建獨特的場景;另一方面,動畫與音樂作為感官藝術,可以通過感官刺激,更加直接地帶動同學們的想象,而書籍、動畫與音樂相融合,則可以幫助同學們深入感受故事中的情感,激發想象力。
例如,觀察一組童話畫面時,同學們便可以借助《愛麗絲夢游仙境》這一童話故事及其改編的動畫與配樂等,感受童話世界中多變的角色、奇幻的經歷與精彩的情節,并將這種感受帶入圖畫中,發揮想象力,從而根據畫面構建出自己想象中的童話樂園與角色故事。
同學們可以充分利用書籍、動畫、音樂等媒介,發揮想象力,以提升看圖寫話能力。
三、掌握技巧,呈現想象
表達是實現看圖寫話的重要途徑,通過恰當的語言表達,同學們可以將自己觀察與想象的內容及想法、感受等表現出來,讓讀者產生共鳴。在寫話過程中,同學們要注重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可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讓文章更加生動、有趣。
1.掌握表達邏輯
在看圖寫話過程中,只有掌握了語言表達的邏輯,才能將有關內容寫清楚,讓讀者清晰了解作者要表達的主題與情感等。而增加詞匯儲備量和進行大量的表達練習則是有效提高表達能力的重要方式。
增加詞匯儲備量,可以通過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實現,并做好分類,如“情緒類”“動作類”“語言類”“風景類”等,還可以進一步細分,如“情緒類——表達喜悅、表達悲傷”等;在積累的詞匯旁邊,還可以標注解釋與例句,便于復習和理解。
針對表達練習,則可以借助字卡游戲提高能力。例如,可以與小伙伴一起做游戲,一方面從散亂的字卡中隨機抽出三張至五張字卡,另一方面將字卡中的字或詞連成一句完整的話。例如,抽出的字卡為“蘋果”“開花”“冷”“喜歡”,這幾張字卡上的內容看起來毫無關聯,但是發揮想象力,并基于事物內在的聯系,以及借助語言、詞匯等便可以組成這樣一句話:“寒冷的冬天過去了,終于等到了蘋果樹開花的日子,我喜歡坐在蘋果樹下觀賞那一朵朵粉白的小花。”
如此,通過長期的詞匯積累與組句練習,能逐步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提高看圖寫話的水平。
2.掌握修辭技巧
常見的修辭技巧包括比喻、擬人等,運用修辭技巧,可以讓語言表達更加生動,讓看圖寫話的內容更具想象力。
比喻是最為常見的修辭,可以讓語言表達更加形象具體,從而增強表達效果。比如,可以用“如同魚兒在水中自由穿梭”形容一個人的游泳技術高超。擬人即賦予無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性格和行為。例如,可以用“陽光微笑著照耀大地”形容晴朗的早晨,或者用“樹葉在微風中輕輕地跳舞”形容秋天的景色。
運用修辭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讓文章更加生動有趣,更具情感色彩。
四、堅持練習,展開想象
通過不斷練習,可以逐漸提升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例如,可以制訂“每日一話”的看圖寫話練習計劃,并設置一些激勵項目,在父母的監督下堅持練習。此外,還可以按照難度等級劃分練習內容,如第一階段進行一幅圖的寫話練習、第二階段進行兩幅圖的寫話練習、第三階段進行四幅圖的寫話練習等。如此,做好練習計劃,并堅持執行,便能攻克看圖寫話難關,從而逐步提升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看圖寫話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包括觀察、想象、表達和練習,同學們要發揮想象力,寫出精彩紛呈的作品。在后期的學習中,這些要素與技巧的運用能幫助同學們不斷提升表達能力、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等,從而寫出精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