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成歷史及實踐邏輯

2024-10-27 00:00:00馬曉軍
學理論·下 2024年5期

摘 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百年探索與實踐是理論基礎、思想基因和現實場域相統一的歷程。其中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體思想、“大一統”的思想文化基因、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是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的理論、現實與實踐邏輯。在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每一次深化與飛躍,具體面向中華民族問題的實際,是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這一特質不斷深切體認的過程。總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百年探索與實踐的經驗,在新時代展現出特有的實踐邏輯,即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實現各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務。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生成歷史;實踐邏輯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4)05-0011-05

收稿日期:2023-10-05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專項一般項目“各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歷史觀教育引導研究”(22VSZ066);新疆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科研項目“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視域下南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XJEDU2022P090)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馬曉軍,博士,副教授,從事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研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順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觀趨勢,創造性地提出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創新推進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戰略,是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新時代的創新與飛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趨勢,對黨百年來民族工作發展歷程特別是新時代民族工作歷史性成就和寶貴經驗的科學總結,科學回答事關民族工作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戰略性問題,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研究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不是從歷史維度做簡單的梳理,也不是一般性解釋和先驗性的理解,而是探索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維度、現實角度和系統思維。

一、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邏輯起點

(一)理論基礎: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體思想

中華民族共同體是在對各民族具體特質兼容吸納的基礎上而生成的共同歷史記憶與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深化于中國共產黨浴血奮斗、艱苦探索、堅強領導使中華民族從被動變為主動、從衰落走向復興的偉大實踐中,蘊含著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共同體的理論表征和實踐導向。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體思想是對“自然的共同體”中人類生存方式的歷史回溯、對“虛幻的共同體”的現實批判以及對未來“真正的共同體”所做的科學預見。

原始的“自然共同體”是在市民社會之前,因為生產力水平不高,人們認識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并不占優勢的情況下,為了維持生存和種族繁衍,以血緣家庭關系、地緣群體關系為紐帶自發地形成的共同體形式。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分工的細化、人口的增長以及個體獨立性的增強,尤其是資本的邏輯逐步否定這種不穩定關系時,這種顯性的“天然的共同體”就逐步被“抽象的、虛幻的共同體”所取代。“虛幻的共同體”通過意識形態和現實生活領域的異化,將資產階級的個人利益描繪成具有普遍意義的共同利益。一方面,國家作為政治共同體的基本形式,要求個體讓渡出部分特殊利益,并據此披上了保護“共同利益”的外衣,在政治上宣揚人民都是平等、自由的享有者,表面上看似個體獲得了政治共同體中的各項權利,而實際上是“由于這種共同體是一個階級反對另一個階級的聯合,因此對于被統治的階級來說,它不僅是完全虛幻的共同體,而且是新的桎梏。”[1]因此,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注重利益共生和權利共享。“真正的共同體”并非烏托邦式的倫理構想,而是“這需要有一定的社會物質基礎或一系列物質生存條件,而這些條件本身又是長期的、痛苦的發展史的自然產物”[2]。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真正共同體”思想的導引下,帶領各族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實踐,正是給中華民族共同體打下堅實的社會物質基礎,并持續改善與提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物質生存條件,從而促進“真正共同體”的實現。

(二)思想基因:中國“大一統”思想

作為在中國多民族國家建構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重要理念,“大一統”思想具有領土完整、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相融、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的現實表征。“大一統”思想是各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道德原則與情感道義的本質反映,深刻影響著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構邏輯、治理方式與路徑選擇,也正是這一本質反映下衍生的歷史傳統、文化稟賦、思維模式與情感認同,使各民族無論在思想意識上還是在實踐行動上,都深度同構和熔鑄為不可分割的整體。這也是盡管從古至今中華大地上有眾多的民族繁衍生息,但并未影響到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穩定延續與文化一統的重要原因。

鴉片戰爭以來,隨著帝國主義的屢次入侵,中華民族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和自給自足農業經濟下孕育出的文明在西方主導的資本體系和殖民體系中逐漸衰落。從此,國家蒙辱,民族蒙難,文明蒙塵。而中國的仁人志士在“大一統”思想的影響下開始各種救亡圖存的嘗試,中華民族從自在階段走向自覺階段。馬克思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當時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2]因此,中國共產黨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是對“大一統”思想的承繼和發展。

(三)現實場域: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國情家底,是中國共產黨探索與實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實場域與客觀前提。“多民族社會結構是多民族國家建設的起點與基礎,民族關系的大體格局取決于這個國家的民族社會結構。”[3]在多民族國家的社會結構中,民族結構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從民族結構的角度來說,多民族的民族結構是“多元”的,經過多民族結構各要素之間協調優化與相互作用,形成以“一體”為特征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民族結構,這種結構具有突出的相互依存性、整體有機性、相對穩定性、調控可塑性等特征。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成為政治和學術的話語范式和熱點詞語,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與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講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兩者辯證統一”[4]。習近平總書記對“多元”與“一體”內生性關系的深刻論述,是對中華民族社會存在形態、內部關系及其蘊含的邏輯脈絡、實踐目標導向的高度凝練與概括。對“多元”與“一體”內生性關系的深刻論述,不僅使各民族平等團結、和諧共存具有更寬廣的內涵增長空間,而且使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與各民族ced21c3218e560984c00f59125138608具體利益相得益彰和相互貫通,進而在推動各民族同步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同時,也更進一步凝聚了各民族團結奮進的歷史合力,在共同團結奮斗和共同繁榮發展中掌握了歷史主動,在“多元”與“一體”辯證關系中把握了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主流與本質。

二、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成歷史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萌芽與探索

在中國共產黨創立階段,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已經重視使用“中華民族”一詞。李大釗在《新中華民族主義》一文中指出:“凡籍隸于中華民國之人,皆為新中華民族矣。”[5]1919年,陳獨秀在《我們究竟應當不應當愛國?》一文中運用了“中華民族”概念,并認為“我們中華民族,自古閉關,獨霸東洋,和歐、美、日本通商立約以前,只有天下觀念,沒有國家觀念”[6]。陳獨秀認為中國國民的國家意識淡薄,應注重中華民族與愛國主義的內在關聯性,激活“中華民族觀”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的內容。毛澤東同志在《民眾的大聯合》中指出:“我們中華民族原有偉大的能力!……中華民族的社會,將較任何民族為光明。中華民族的大聯合,將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7]毛澤東同志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就是民眾的大聯合,并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置于世界發展潮流中去考量和研判。

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探索和論述,為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了基礎,并反映在黨的重要文獻之中。黨的二大通過的《關于“國際帝國主義與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決議案》中“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8]的綱領,表明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初期,就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歷史任務聯系在一起。之后,中國共產黨雖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發展工人運動上,但共同體的價值基因已經注入中國共產黨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體系中,成為中國共產黨凝聚和整合中華民族整體力量的話語范式的同時也成為中國共產黨制定民族綱領政策的基本依據。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繼續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探索。39672c085fef62a32dd012ea09b4bba3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中華民族的解放為出發點,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基本內容,以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根本任務,對中華民族的屬性和基本構成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1939年12月,毛澤東同志通過對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基本構成、民族精神的論述,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得出“中國是一個由多民族結合而成的擁有廣大人口的國家”[9]的結論,強調了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中華民族歷史的基本事實和對中華民族整體認同的重要性。總之,中華民族是中國境內各民族的總稱這一基本國情的準確判斷與精確把握,已經在黨內達成了共識,并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有了新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確立了中華民族整體性、統一性與不可分割性的觀念,為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曲折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團結凝聚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國家建設和鞏固國家政權的穩定,在民族平等與民族團結的原則下制定和實施各類民族政策,推進民主改革保障各民族平等的權利與地位,幫助各民族恢復發展生產和提升生活水平等實踐,推動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層面趨向共同性,促進了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發展。毛澤東同志強調:“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國各民族就開始團結成為友愛合作的大家庭。”[9]李維漢根據我國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的實際,認為在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性質、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經濟制度、社會主義的主流文化、黨的統一領導方面,各民族已經有了共同點,“這些共同點,標志著我國最大多數的民族已經開始成為社會主義民族,我國的民族關系已經基本上成為社會主義的民族關系,中華各民族的大家庭已經基本上是社會主義的民族大家庭。”[10]強調的是各民族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所特有的內在特征并且在根本利益上的共同性,為實現各民族自由聯合的“真正共同體”奠定了思想基礎。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豐富深化

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理論上徹底否定了“民族問題的實質是階級斗爭”的錯誤思想和觀點,重新確立和恢復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提出的關于民族關系的理論與觀點。1979年,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國各兄弟民族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早已陸續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結成了社會主義的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關系。”[11]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中華民族大團結”理論,強調“大陸同胞,臺灣、香港、澳門的同胞,還有海外華僑,大家都是中華民族子孫。我們要共同奮斗,實現祖國統一和民族振興”[12]。“中華民族大團結”理論拓展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外延,將愛國主義、維護祖國統一和實現民族振興的物質基礎與戰略目標含化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之中,進一步拓展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空間。

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國際國內的民族問題保持了清醒的認識和高度的警覺,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增進民族團結,并做了大量的論述,進一步豐富和深化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首先,勾勒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間節點和進程,強調“我們的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13]其次,系統闡述了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團結穩固與凝聚統一的聯結紐帶和情感基礎,指出中華民族精神是五千多年來形成的傳統民族精神、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過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統一,要結合時代任務、社會發展的要求,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再次,闡明了我國各民族大團結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與廣泛的社會基礎,在總結歷史經驗和新中國成立以來民族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三個離不開”思想,折射出在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共同體中的民族關系與動力機制在歷時性變遷之下,如何有機協調以達到整體利益一致的目標有了系統的把握和深遠的謀劃。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繼續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探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話語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首先,強調“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體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基本格局,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14]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寓于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之中,置于“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格局這一結構基礎與客觀前提下,突出保障和維護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這一落腳點與歸宿點,使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中既能各得其所又能相互貫通。其次,指出“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核心是我國各民族始終緊密團結,堅持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共同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14]“兩個共同”的主題牢牢把握了團結與發展的邏輯用意與前因后果,所關切、回應與解決的是如何通過團結與發展來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物質支撐與持續性精神動力的問題,從而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有更寬廣的共同性增進空間與深度一致的整體性結構。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創新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歷史和現實的維度、理論和實踐的向度、國內和國際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理論和觀點,實現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的飛躍。首先,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進程,深刻闡釋了多民族國家的國情家底和中華多元一體格局的內涵。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在分布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4]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國情家底,并非僅僅靠憑空想象構建出的概念,而是根植和熔鑄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進程與實現各民族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與各民族的深層關系有了準確的把握與定位。其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重大原創論斷在深切關懷與具體實踐進路中變得更加確切與明晰。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從“牢固樹立”到“積極培育”,再到“鑄牢”的不斷深化的歷程,并且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再次,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回顧了黨的民族工作百年歷史發展進程,總結了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十二個必須”的寶貴經驗,對當前黨的民族工作面臨的時代新形勢、歷史新方位與發展新要求進行了分析,安排部署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戰略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具體要求,是做好黨的民族工作和保障民族工作歷史方位不偏不倚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新時代實現了新的飛躍。

三、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邏輯

(一)堅持加強黨的領導

堅持加強黨的領導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付諸實踐的根本保障,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開創增進共同性與包容差異性辯證統一、科學性與思想性相融合、繼承性與創新性相結合的民族工作新局面。首先,將“懂不懂民族工作、會不會搞民族團結作為考察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15],重視民族工作干部隊伍建設和各類人才的培養,推動領導干部民族理論與政策水平的提高。其次,做好有關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基礎理論和重大現實問題立論、駁論工作,實現政治性話語、學理性話語與通俗性話語的統一,提升話語權和影響力,為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提供科學理論支持。再次,“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16]加強頂層設計,夯實基層基礎,凝聚社會共識,組織動員社會群體一起做好民族工作。

(二)實現各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增進共同性與包容差異性的辯證統一之下,推動各民族同步邁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與實現各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基礎,是中國共產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題中應有之義。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16]做出了頂層設計,為實現各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實現各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方面,要完善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是我國民族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保障各民族的群體權利,又要調節民族與民族之間、民族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其基本目標是縮小發展差距并促進共同性,因此要從政策性管理向制度性調控、從單向性供給到雙向性互動轉變,為各族人民融入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創造更多機遇和條件。另一方面,要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導向,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為實踐進路,以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結構調整為重要依托,推進固邊興邊富民行動和鄉村振興為主要內容的政策舉措,最終形成共建共享、互利互惠、相互依存的經濟利益共同體。

(三)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指將中華文化所包蘊的一整套價值與意義體系持續注入和滲透于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過程,整體邏輯就是要借助于中華文化兼收并蓄與整體有機的特性來消弭可能存在的中華文化主體性話語敘事與各民族差異性認知之間的離弦走板。第一,通過整理挖掘、保護開發、教育引導等工作,使文物、文化遺產成為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與關鍵載體。要堅持古為今用的原則,對待歷史文化遺產中承載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范進行取舍和揚棄,同時在保持其原有特質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賦予文物、文化遺產更多的內容表達空間與意義生產機制,更加完整準確地講述中華民族團結凝聚、生存發展的整體性歷史基礎與共同性文化支撐,使中華民族創造的所有精神財富都能夠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方式得到廣泛傳播和繼承。第二,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推動各民族文化在繼承中發展,在創新中交融。通過中華民族立場與價值觀的持續注入與濡化,形成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鑒、和諧有序的文化生態,著力推動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鑒和深度共融,共同塑造與構建整體的中華文化知識譜系,加強和改進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知方式與情感認同。第三,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完善與豐富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形象視覺譜系。將中華文化內核中所蘊含的理想信念、精神內核、價值志趣、精神力量、情感價值通過建筑、繪畫、雕塑、器物、曲藝等形式,形成各族人民廣為接受的國家建筑符號標識、國家地理符號標識、民風民俗符號標識、民族精神符號標識等視覺譜系系統,成為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載體與介質。第四,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語言是一種實踐的、既為別人存在因而也為我自身而存在的、現實的意識。語言也和意識一樣,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產生的。”[17]借助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動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提升各民族群眾跨文化的理解和適應能力,共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四)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豐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動的載體和內容,統籌優化參與范圍、活動頻次、活動方式,促進“多元”與“一體”之間的相互呼應與對照,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環境塑造與空間策略。首先,完善構建各民族在空間格局、文化教育、經濟社會、心理意識等方面全方位嵌入的政策措施和體制機制,創造各民族共居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和環境,以點帶線、以線帶面、以面帶片的聯動形式,最大限度消弭民族間的隔閡和誤解。其次,構建多主體參與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要注重政府主導模式和社會生成模式的結合,宣傳教育與行為引導并重,消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誰來創建”和“向誰創建”的邊界限制,潤物無聲般融入各民族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人人創建的氛圍,從而提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廣度和深度,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覆蓋面、輻射圈更加寬廣。再次,以社區、鄉村、企業、學校、連隊、牧區、邊境地區為關鍵點,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重點,確立共同的目標方向和價值規范,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五)依法治理民族事務

在新時代民族事務呈現出更多的公共性的背景下,依法治理民族事務是民族工作領域貫徹依法治國理念的重要體現,也是推進民族事務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時期民族工作,必須樹立法治思維,把法治貫徹到民族工作每一個領域和環節。”[18]一是重視民族工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完善與廢止工作,樹立法律尊嚴和權威,避免出現教法、族規大于國法的現象。二是妥善處理涉民族領域的案件和事件。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各民族大流動產生的互嵌格局成為常態,一些涉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仍有發生。在處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件和事件時,做到一視同仁,杜絕發生因涉民族因素不敢執法、不會執法的現象。三是嚴密防范和依法嚴厲打擊分裂國家和破壞民族團結的陰謀與活動,警惕法理分離主義的陷阱。敵對勢力、分裂勢力利用國際準則中對民族和國家的定位不同,濫用民族自決的原則,通過制定法律、通過法案的做法,將干涉別國內政、破壞國家領土主權的分裂行為合法化、正當化。因此,要以防患于未然為原則制定有關法律法規,牢牢掌握斗爭的主動權。

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體”理論為理論基礎,繼承了中國“大一統”思想的價值基因,以“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格局為現實場域進行探索和實踐。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時代—話語—實踐”的邏輯鏈條中,經歷了萌芽與探索、曲折與發展、豐富與深化、創新與飛躍的歷史進程,推促了理論和實踐的雙重飛躍。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郝亞明.民族互嵌式社會結構:現實背景、理論內涵及實踐路徑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3).

[4]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N].人民日報,2014-09-30(1).

[5]李大釗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陳獨秀.獨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431.

[7]毛澤東早期文稿[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0:393-394.

[8]中共中央統戰部.民族問題文獻匯編[G].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9]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李維漢.統一戰線問題與民族問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93.

[11]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08.

[14]民族工作文獻選編(二○○三——二○○九年)[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156.

[15]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1.

[16]習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 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N].人民日報,2021-08-29(1).

[1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

[18]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學習輔導讀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124.

(責任編輯:李 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男人资源站|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有码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成人亚洲天堂|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午夜天堂视频| 国产女人综合久久精品视|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伊人蕉久影院|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免费一极毛片|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2020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AV网站中文|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无码在线激情片|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欧美综合成人|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天天色综网| 无码AV动漫|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在线不卡| 日韩国产 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一级不卡毛片| a级高清毛片|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91精品专区|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内a级毛片| 久久综合色88|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91视频精品| 国产靠逼视频|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