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創新實踐“藝術”特色課程,旨在讓幼兒透過藝術,逐步形成創意思維。因此,巧設想象翅膀,培養幼兒創造力是幼兒園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之一。將幼兒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融入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幼兒自主選擇、自主體驗、自主表現,并通過參與感受“玩藝”的樂趣,幫助幼兒在藝術體驗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而讓每名幼兒在玩轉藝術中實現快樂成長。
一、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意義
(一)推動幼兒個性發展
在不同的教育與成長環境中,幼兒心理與性格是獨立存在的。幼兒個性不同于成人個性,包括幼兒思想、情感、態度、行為、興趣、愛好、動機、需求、氣質、性格、智能等。在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能有效推動幼兒實現個性成長,并促使幼兒在個性化發展中進行創造、創新,同時也能在此基礎上實施針對性教育,進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與創造力,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適應未來發展的能力。
(二)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幼兒并未受到社會條條框框的約束,其內心世界豐富、多彩,在想象力方面有著巨大潛力,正因為想象力的存在才能激發幼兒的創造力。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真知的源泉。”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能有效培養其創意思維,還能幫助幼兒深入感受藝術的魅力。通過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啟發其想象力,教師可以讓幼兒對創造性活動產生持久的興趣。
(三)推動幼兒思維成長
創造力的發展離不開思維能力發展。在幼兒創造性活動中,最重要的是給幼兒提供充足的思考余地,讓幼兒敢想敢說、敢于自主探究。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性創造活動,促進幼兒思維發展。同時,在趣味性創造活動中,重視幼兒共性的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尊重每名幼兒的個性。同時,在自主創作中,幼兒需要獨立思考,獨立創作,趣味性創造活動有利于激發幼兒興趣,促使幼兒在自主創造中發散藝術思維,為幼兒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
二、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創造力的策略
(一)源于創想——紙漿畫作開啟樂趣之門
紙漿畫作為美術活動的重要組成之一,以其新穎性、創造性及實踐性的特點,滿足了幼兒對藝術活動的需求,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對培養幼兒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能產生推動性影響。對此,教師可以通過紙漿畫藝術創作教學,為幼兒開啟創造之門,引導幼兒在實踐創造中,提高自身創新思維與創造能力,讓每名幼兒都能自覺地接受藝術的熏陶和文化的感染,不斷激發幼兒的想象力,提升幼兒的藝術表現力。對此,幼兒教師要不斷完善紙漿畫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方案,為幼兒之間的交往和合作創造有利條件。
首先,在創設紙漿畫主題內容時,教師需要緊密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滿足幼兒現有的活動需求,體現創意活動的挑戰性。如,教師可以以“水果”為主題,組織紙漿畫活動,為幼兒提供泡沫球,并鼓勵幼兒結合自身的想象創作紙漿畫。在實踐創造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幼兒自己調制紙漿,輔助幼兒調出想要的紙漿顏色,并鼓勵幼兒進行藝術創想,結合紙漿與泡沫球制作各類水果。
其次,引導幼兒明確紙漿畫創作思路。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幼兒提供多種紙漿畫作品,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引導幼兒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發現、自我思考。同時,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多樣化的紙漿畫活動,滿足幼兒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實踐能力、創作能力,培養幼兒的綜合素養,高效開展幼兒藝術教學活動。
最后,定期開展幼兒紙漿作品展活動。為了逐步增強幼兒在紙漿畫作創想活動中的創造欲,幼兒園教師要注重創建藝術文化環境,以良好的文化氛圍和環境,讓每名幼兒自覺接受藝術的熏陶和文化的感染。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幼兒園公共走廊、多功能廳的墻壁、欄桿、移動展架等醒目的位置,將幼兒完成的紙漿作品通過展覽的形式進行展示,并為幼兒設置專門的紙漿畫活動教室,不斷豐富陳列的紙漿作品,拓寬幼兒創作視野,促使幼兒在作品展示中表現自身創造潛力。這樣,在獨特的幼兒園藝術氛圍中,教師可以為幼兒開啟創作之門,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二)源于創造——趣味紙藝打造想象課堂
對于幼兒來說,趣味紙藝活動無疑是一項極具吸引力的活動。在進行紙藝活動時,幼兒可以在活動中創造自己喜愛的紙藝作品,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在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趣味紙藝為幼兒打造想象課堂,引導幼兒在實踐中感悟藝術魅力,促使幼兒在趣味紙藝活動下得到眼、耳、口、手、腦全方位鍛煉,促使幼兒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對此,幼兒教師要以幼兒的興趣為依托,設計針對性的紙藝活動內容,培養幼兒的獨立創新能力與創造精神,進而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
首先,收集趣味紙藝材料。在材料收集前,為幼兒展示優秀紙藝作品,并將作品帶到課堂中,鼓勵幼兒摸一摸、看一看,并帶領幼兒分析材料的質地,組織幼兒在生活中收集廢舊的掛歷、雜志、硬紙殼、廢報紙、可樂瓶、回形針等。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耐心引導、細心呵護,以“變廢為寶”為主題,開展趣味紙藝活動,啟迪幼兒智慧,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勤儉節約的品質。
其次,開展趣味紙藝活動。在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結合廢舊物品設計蛋糕、小貓、椅子等生機盎然、富有童趣的作品。例如,有些廢舊掛歷、雜志的紙張光滑平整,且質地適合制作一些屋子或者墻體類作品;可樂瓶、回形針等物品,也可以成為趣味紙藝作品的點綴。所以,教師要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幫助幼兒大膽創作,將想象中的畫面呈現在作品中。
最后,趣味紙藝活動留白。以“魅力家園”為主題,展開趣味紙藝活動,教師需要給予幼兒相應的指導,組織幼兒認識不同的形狀,并引導幼兒自己摸索,想象房屋的樣式。同時,教師要輔助幼兒進行作品創作,鼓勵幼兒加上花園、假山、人物等內容。以此,幼兒教師可以幫助幼兒在實踐體驗中感悟藝術魅力,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
趣味紙藝活動對于提高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其人格品質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幼兒教師要在開展活動過程中,充分發揮該活動的育人優勢,讓幼兒認識到合理利用生活廢舊材料的價值,使他們學會合理提取生活廢舊材料,將這些廢舊材料創造成各種實用物品。在這樣的活動體驗中,教師可以讓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參加各項活動,并有效提高幼兒的想象力。
(三)源于創新——多彩美育啟發幼兒智力
在幼兒教育中,美術教育也承擔著與其他類教育一樣重要的角色。在幼兒時期,實施美術教育,可以對培養幼兒的審美創造能力產生積極影響。在美術教育中,教師需要開發幼兒的動腦能力與動手能力,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并借助美育為幼兒營造輕松、愉快、自由地想象天地,使幼兒自發參與課堂活動,進而促使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提高自身的創造力,培養創新思維。在活動中,幼兒教師還可以將美術繪畫中的色彩、線條、構圖等作為重點,加強幼兒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幼兒能充分了解顏色、認識顏色,并在集體活動中發展智力,實現全面發展。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美化活動名稱、運用童稚話語講解、師幼共同完成繪畫任務等活動,為幼兒營造輕松、有趣的氛圍。在開展繪畫教學時,教師可以指導幼兒用棉簽作畫筆,用氣球作畫紙,把給氣球繪畫講解成給氣球化妝,與幼兒一起進行創作,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在整個過程中,幼兒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內心想法,挖掘幼兒的內心世界,幫助幼兒在綜合活動中發展智力。
其次,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與藝術欣賞dnAjTLpxbSX+AmNFB9PD3avrjTccKnmQ2FMHnkDhH6w=。教師可以定期組織美術活動,帶領幼兒參觀動物園、科技館、藝術公園等藝術氣息濃厚的場所,延伸課堂教育,讓幼兒在具體可感的環境中,深刻感受藝術的魅力。接觸,讓幼兒張開想象的翅膀,豐富幼兒的見識。
最后,在進行線條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PPT或者動畫、視頻的形式,展示波浪線、螺旋線等。幼兒教師可以這樣講解:“波浪線就像風吹過海面時的波紋、彈簧線就像一顆被拉開的彈簧,一圈連著一圈、螺旋線像旋轉的旋風、魚鱗線就像魚兒身上的魚鱗……”采用動畫或者視頻的形式,可以加深幼兒的記憶,從而提高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發展智力,發揮想象力,展現創造力。
在此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有效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促使他們不斷提出問題、探索答案,從而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
(四)源于創意——藝術舞蹈鼓勵自由表達
舞蹈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和動作協調能力,更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開展舞蹈教育,應基于創新舞蹈,鼓勵幼兒自由表達,合理將幼兒舞蹈教育融入幼兒教育中。借助舞蹈教學激發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給予幼兒充分的藝術體驗,鼓勵幼兒自由創作,營造創造性氛圍等,幫助幼兒在舞蹈中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在幼兒啟蒙教育中,教師可以培養幼兒的多元化興趣愛好,有效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和藝術才華,為其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首先,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幼兒園/Y6IjSdnklxVSDUpmpinzg+EABVLvC0CjdQ+Pe3mUyA=可以布置與藝術相關的展板、墻壁和角落,讓幼兒在自由游戲和自主學習中接觸各種藝術形式,如音樂、舞蹈、繪畫等。接著,教師可以提供多樣化的藝術活動,或由幼兒園開設各種藝術課程和活動,如音樂欣賞、舞蹈表演、手工制作等,讓幼兒在實踐中體驗藝術的魅力。同時,教師還需要為幼兒提供自由空間,鼓勵他們進行多樣性探索、促使幼兒進行交流和互動,為幼兒提供創意工具和技巧,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并提供正向反饋。
其次,引導幼兒進行藝術創作。幼兒園可以鼓勵幼兒進行藝術創作,如繪畫、手工制作等,提供必要的材料和指導,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拓寬幼兒的藝術視野。幼兒園可以組織幼兒參觀各種藝術展覽和演出,讓幼兒接觸不同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擴展幼兒的藝術視野,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最后,大部分幼兒喜歡多樣化的內容,并且對新鮮事物有著較高的探究興趣。對此,幼兒教師可以提供多樣性的音樂和舞蹈素材,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想象力。音樂和舞蹈的風格和形式可以從傳統到現代、從民族到國際等多個方面進行選擇,為幼兒播放舞蹈視頻,鼓勵幼兒在視頻觀看中掌握舞蹈步驟,并鼓勵幼兒在舞蹈基礎上進行自由創作,以此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一步加大對幼兒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力度。
幼兒教師還可以為幼兒提供成果展示平臺,讓每一名幼兒分享自己的舞蹈學習思路和經驗,充分點燃每名幼兒的藝術情感,發展與提升他們的藝術創造力。
(五)源于創造——音樂暢享豐富藝術情感
在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當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逐漸得到彰顯。音樂教學活動具有陶冶幼兒情操、凈化幼兒心靈,激發幼兒創造力與想象力的作用,對于幼兒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基于創造引導,借助音樂教學幫助幼兒感悟藝術情感,結合幼兒身心特點與心理發展需求進行音樂教育指導,并結合具體情況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通過培養創造能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加深幼兒對音樂藝術魅力的感知,并在實踐中促使師幼之間產生情感共鳴,增強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進一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首先,營造音樂藝術氛圍。在幼兒入園、一日活動、戶外游戲活動中,通過播放音樂帶領幼兒感受藝術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幼兒接受音樂的熏陶,帶領幼兒感悟音樂中的情感。同時,在幼兒午飯前或者午睡前,教師可以播放音樂,緩解幼兒緊張的心理情緒,有效提高幼兒幸福指數。
其次,加強信息技術運用。在幼兒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借助信息技術為幼兒播放音樂,并為幼兒展示樂譜與動畫,借助聽覺與視覺的刺激,引導幼兒自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不斷啟發幼兒的音樂思維,提升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與學習能力,并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音樂創作。通過激發想象,教師可以與幼兒聯手,將一日活動編制成音樂歌詞,進而提高幼兒音樂表達能力。
最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加強與幼兒之間的交流互動,及時了解幼兒所知所想以及對音樂的掌握程度,同時也需要為幼兒提供發表言論的時間與空間,鼓勵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表達能力,有效啟發幼兒的音樂思維,提高幼兒的想象力與創作能力,加深幼兒對音樂的理解,不斷提高幼兒的音樂表達能力,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音樂教學活動屬于一項重要內容,對于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能夠使幼兒在音樂氛圍中感知音樂,并在音樂作品創作中激活靈感,巧妙投入情感,進而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結語
總的來說,在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創作氛圍,并結合幼兒的具體情況實施針對性教育指導,引導幼兒學會運用鑒賞、評價的眼光進行藝術創造,并多組織幼兒展開互動交流,根據幼兒個性采取不同方案。在多元化藝術創造中挖掘幼兒的潛力,幫助幼兒適應教育需求與社會挑戰,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感官體驗和教育內容,進而促進幼兒創造力、想象力同步發展,有效培養幼兒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