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青春閃光;潤澤心靈;幸福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36-0027-02
班主任作為學校最基礎的管理者,是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對教育發展和學生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名班主任都需要以青春閃光行動,潤澤每一個學生的心靈,追尋教育之幸福。石喜鳳老師用自己的閃光行動,將班級建設成少年們夢想最開始的地方,學生在立德潤心的青春閃光行動中、在實現夢想和生命成長的過程中熠熠生輝。
一、學習,筑潤心之基
一是學于書。書籍是常伴身邊最好的老師。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不僅要積極實踐,勇于創新,也要多讀書,讀全國優秀班主任工作案例叢書、讀教育故事等,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成功的教育經驗指導自己的工作。石老師作為蘇州市德育學科帶頭人,帶領著學校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員一起研讀班級管理相關圖書,定期開展讀書沙龍活動,使班主任們真正做到了“沉浸式閱讀”,對于班級管理中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有了深刻的體會,并積極嘗試運用到自己的班級管理中。
二是學于人。教育教學聯盟、名班主任工作室、各級各類專業培訓等學術教研平臺是班主任學習、研修的重要資源。名師引領,傳承神圣的師道先風,能讓學術領導力激活教師自身持續成長的動力。石老師先后參加了2023年全國中小學班主任示范培訓班、江蘇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蘇州市“張華”名優教師工作室等,用學術研究的方式守護班主任專業精進的道路,用學術團體、名師的平臺助推自我成長。
三是學無限。教師的學習成長應該是沒有邊界的。石老師作為學校“三人行”班主任工作室的領銜人,經常組織學校的班主任教研團隊研發線上開放式學習資源,并結合線下的班主任工作坊,開展主題班會課競賽、微班會課競賽、評語改革研討會等。這種線上、線下資源融合的方式,有利于促進教師在大數據、大平臺中深度學習、專業發展。
愿學習、會學習、廣學習,石老師以自己孜孜不倦的學習行動,為班主任潤心成長的教育之路奠定扎實根基,影響著班級的每一個學生,激勵著每一個學生對學習和成長保持著極大的熱情。
二、實踐,促潤心之行
在具身認知視角下,品格提升是一場有代入感的道德學習,在場的、沉浸式的實踐是實現品格提升的重要途徑。只有在實踐中體驗和踐行,才能達到真正的理解和應用。教師要為每位學生創造機會和舞臺,讓他們用自己的特點和亮點來表達,進而促進其品格的提升。
石老師正是這樣的踐行者,她在班級專門設置綠植區,開展班級綠化活動。養育綠植不僅是一項有益身心的實踐活動,還與生命教育緊密相連,能夠作為生動的活教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她通過養育綠植來進行生命教育:責任感培養、認知生命循環、學會耐心與堅持、提升環保意識、失敗與再嘗試、建立情感聯結等。養育綠植不僅能夠美化環境,還成為生命教育的實踐行動,讓學生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學習有關生命的重要課程。
石老師是一個有心人,她在班級開展“老班邀談”活動,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每天午飯后,在“青禾園”內總能看到她和學生在邊走邊聊天,時而幫學生整理一下紅領巾,時而用手輕輕拉著學生的手,時而一起觀賞自由飛舞的蝴蝶。15分鐘總是那么短暫,但是每次回到教室,學生總是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積極投入學習生活。
三、反思,聚潤心之力
躬身自省促進步,不負時光不負己。在班主任的教育之路上,思中行更穩,行后必有思。每天發生在班主任身邊的事情很多,而每一個教育案例都是我們成長的寶貴經驗,若我們花一點時間,通過書寫案例記錄、成長檔案、“我的育人故事”等方式,使之具體化、系統化,就會變得更有意義。因此,利用碎片化時間,將學習到的知識和教育經驗以及班級管理中的好方法轉化為策略,整理成班級管理案例策略集,從而進行更深入系統的課題探究,不失為一個提升專業能力的好方法。
在做好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之余,每日復盤也是班主任呵護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途徑。反思與學生的溝通,反思班級事務的處理,從而構想進一步改進的舉措,讓學生能從內心自發地“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學其道”。石老師在班級設立了“青禾解憂角”,這一常態化的活動受到了全班學生的歡迎,學生愿意把平時的負面情緒都表達出來——同學之間的矛盾、和爸爸媽媽的沖突等,石老師總會一個個記錄下來,一件件地處理。學生的情緒得到了撫慰,家長也真切感受到了石老師對學生的真心。
家校共育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忽視的一環。班主任要主動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梁,提高家長的共育意識,建立家校合作共育模式,充分發揮家長在家校共育中的作用。當家長遇到困惑或感到焦慮時,石老師總會耐心傾聽家長的傾訴,及時給出有效建議,讓家長在育兒過程中有抓手,緩解焦慮。她總是和家長一起,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助力。
教育是一場溫柔的堅持,也是一場向美而行的遇見。班主任要以恒以立德的決心,用閃光行動,潤澤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心中有愛,眼里有光,讓我們蹲下身來,靜待花開,做幸福的班主任,育幸福的少年。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附屬蘇州石湖中學副校長,蘇州市語文學科帶頭人,蘇州市“雙十佳”教師)
責任編輯:汪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