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合唱比賽是開展美育活動的一種重要方式,能加強和促進學校美育工作的開展。面對班級合唱比賽的挑戰,班主任帶領學生從一份比賽方案的叩問,到匯聚多方力量的合奏,最后走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朝著和美的方向大步邁進,促進學生多元發展,切實發揮班級育人的作用。
【關鍵詞】美育;合唱比賽;班級育人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36-0079-03
【作者簡介】孫曄雋,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河實驗小學(江蘇常州,213100)教師,高級教師,常州市高級班主任,常州市“龍城十佳班主任”。
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文化學習,更要重視學生的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美育是五育的組成部分,既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它能夠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和思維想象力,對于立德樹人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以美育人可以融合多方教育資源。筆者依托學校舉辦的一次班級合唱比賽進行班級美育實踐探索,引導學生樹立正向的審美觀,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多元發展,從而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切實發揮班級育人的作用。
一、叩問:源自一份比賽方案
2024年4月初,學校組織了一次全校班級合唱比賽,要求:四到六年級所有班級都要參加;所有曲目都由班級自主完成,音樂教師不參與任何項目,包括內容選擇和節目編排;不能用齊唱代替合唱參加比賽。這份比賽方案無論是對于一個并不擅長音樂的班主任,還是對于一個普通教學班級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戰。
1.價值追問
班級合唱比賽需要全員參與,如果要達到演唱聲音整齊和諧,富有感染力,表現形式富有創意,具有一定的合唱藝術效果,就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然而,當時學校有很多重大活動,很難擠出時間一遍遍地排練。那這項活動值不值得花大力氣去認真落實呢?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023年12月,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指出:“以浸潤作為美育工作的目標和路徑,將美育融入教育教學活動各環節。”美育是在發現美、理解美、內化美的過程中進行的一場浸潤式心靈教育。班級合唱比賽是開展美育的一種重要方式,能很好地促進學校美育工作的開展。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主人公馬修老師通過組建合唱團,用音樂和愛救贖并感化了迷失的學生,讓他們找到了安慰和希望,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位置。可見,合唱這樣的美育活動能夠創造難以估量的價值,值得我們去嘗試。
2.應對策略
合唱與齊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適合學生演唱且富有表現張力的合唱曲目?班主任缺乏音樂專業素養怎么去指導學生?問題接踵而至,焦慮也開始涌上心頭。機緣巧合,筆者接觸到積極心理學中的3I策略:I am(我是),即我是怎樣的人?有什么優秀品質?I can(我能),即面對問題我能采取什么行動?I have(我有),即我擁有哪些外界支持和資源?
作為班主任,筆者要做的就是做好統籌工作,調動各方資源,讓學生真正參與合唱活動全過程。為了讓學生、家長認識到合唱的意義、價值,筆者搜集并挑選了一些高水平的童聲合唱視頻轉發到班級群,還在周末推薦他們觀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為贏得科任教師的支持,邀請他們觀看學生排練,讓他們多角度地去了解每個學生。
在筆者的發動下,班級學生、家長積極尋找資源,利用互聯網搜索和學習,對合唱有了初步的認識。經過比較、全班投票,我們定下了合唱曲目——《萱草花》。由于我們選的這個版本有變奏,更增加了難度,沒有專業音樂教師的指導,很難完成排練。為此,有家長從培訓機構請到了專業老師做技術指導,還有的家長找到熟悉音樂的朋友為我們分聲部、分段錄制鋼琴伴奏并提供歌譜。
二、合奏:匯聚一股強大力量
合唱需要每個學生融入集體,用大腦去尋找音準,用耳朵去傾聽自己的聲音是否與他人和諧,用眼睛去看懂指揮,用聲音把彼此聯系在一起,演繹出動人心弦的樂章。從這個意義上說,合唱飽含著一種精神力量,彰顯出團隊強大的凝聚力。通過多方努力,學生在每個階段都取得了進步,體現出他們在美育熏陶下的多重風采。
1.向善——聲部劃分
因為每個人音域不同,所以在合唱中合理安排好學生的聲部非常重要。低聲部相對于高聲部,對演唱者的音準等水平要求高一些,所以一開始很多學生選擇了高聲部。在比例嚴重失調的情況下,我們進行了討論,一些學生為了班級整體的演唱效果勇敢地挑戰了低聲部。在這個階段,學生清楚地意識到在一個團隊中要有全局觀,不能只顧自己,有時候甚至要敢于“犧牲”自己,把困難留給自己。這就是美育活動帶給他們的向善品質。
2.向真——高效排練
為了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筆者結合學校其他工作,將排練穿插在課后延時服務時間。由于時間有限,兩個星期內只能安排四次排練。為提高效率,我們對每一次排練內容、達成目標進行了詳細規劃,演唱過程中的動作、站位、走位等都預先在紙上畫好。同時,筆者讓學生利用周末時間進行分步預習:一段一段唱歌譜—帶入歌詞唱—跟著視頻唱—跟著整首伴奏唱。
在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時,筆者發現很多學生不會看譜,分不清高低聲部。于是,筆者帶著學生認譜,分段練唱歌譜。等基礎過關后,我們再邀請外聘老師開始指導。第一次,筆者和外聘老師分工合作,全程緊鑼密鼓,不敢有絲毫懈怠;學生也非常配合,一邊唱一邊記筆記,全曲分聲部都理順了。第二次,我們用一個小時時間把整首曲子唱出來了。第三次,我們居然把整首曲子連起來、高低聲部合起來了。第四次,我們直接上舞臺排練。筆者每次都會把排練視頻發到家長群,一方面讓學生利用空閑時間去鞏固、記憶,另一方面也讓家長“看見”孩子的成長。每一次排練,我們都眾志成城,以目標為導向,通過真實的努力、真切的體驗,學生的演唱水平、演唱效果不斷進階,飛速提升。
3.向上——組隊競爭
如何開展有效競爭?我們在班會上進行討論。在學生的提議下,兩個聲部進行PK:每個聲部選出一名組長,帶領組內成員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組外競爭,看哪個聲部學得快、唱得準。在組隊競爭的氛圍下,有的學生上網查找歌曲創作的背景,加深對歌曲的理解;有的學生找到視頻,學習正確的發音方法;有的學生通過家庭會議專門探討如何更好地演繹;還有的學生利用家中的樂器,如吉他、鋼琴等,幫助校音,找到適合自己的提高音準的方法;住得比較近的學生放學后組隊練習,不僅同聲部的學生組隊,不同聲部的學生也會組隊,以提高抗干擾能力。
在一次次練習中,學生學會了看歌譜,理解了歌曲表達的情感,學到了科學的發聲方法,提高了音準,對演唱藝術也有了真切的領悟。某學生在日記中這樣寫道:“……老師很快指出了我們的問題,告訴我們要像嘆氣似的?!畤@氣似的’,多好的比喻,讓人一下就明白了,要美而緩,柔而輕。在老師一次又一次的指導下,我們的歌聲悠揚,四散飄去,柔軟了每一個角落?!?/p>
功夫不負有心人。初賽,我們以100分的成績遙遙領先;復賽,我們獲得了特等獎,并代表學校參加區比賽。比優異成績更令人欣慰的是,學生通過排練、比賽等不僅提高了審美能力,擁有了創造美的能力,而且他們為了追求卓越,互相合作,呈現出不斷向上的姿態,迎難而上,爆發出集體的能量。
三、和美:走向一種生活方式
在班級活動中進行美育實踐,既是發揮班級育人主陣地作用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這次合唱比賽于我們而言,不僅是一次比賽,更是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學習、一起成長的過程,是發現美、理解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因為有了具身體驗,學生感悟頗多:“合唱不是個人的音色優美,而是一群人的聲音和諧”“合唱的完美演繹,除了歌唱技巧,還需要了解創作背景,理解歌詞內涵,想象著畫面并融入其中”“音樂是有魔力的,能夠治愈心靈”……他們感謝教師、家長、同學的一路陪伴,看到了彼此的努力與蛻變、相互的合作與共進。
合唱給學生的生活注入了陽光、快樂,讓他們的心靈得以舒展,讓每個學生被“看見”,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自己的價值,建立自信。在參與合唱比賽的過程中,學生受班級中真善美榜樣力量的感召,自覺地用審美標準調整自身,與班級同頻共振,促使大家朝著和美的生活狀態邁進。
合唱,不只是歌唱,也是一種熱愛生活的方式。合唱的意義和價值還有很多,與合唱一樣美好的教育活動也還有很多。在這些充滿意義的活動中,學生獲得豐富的生活體驗,學會與他人積極互動,從而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發心智,塑造健全人格,迸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責任編輯:湯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