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蛋雞產蛋期的隱性殺手,養殖過程中雞群發病也很常見,蛋雞養殖中需謹防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尤其在臨床癥狀不典型的情況下,應分辨發病類型,提前預防并根據發病類型采取恰當的治療措施。
關鍵詞:蛋雞;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預防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4)10-0075-03
1 概述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蛋雞產蛋期的隱形殺手。養殖過程中雞群感染傳染性支氣管炎是比較常見的,其發病主要分三種情況。
1.1 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
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主要發生在育雛期30~50 d,主要表現雞群打蔫、采食量下降、死亡率升高,剖檢時打蔫的雞只出現典型的“花斑腎”癥狀[1]。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發病率不高,但發病后死亡率高,尤其是治療過程中沒有采取有效的通腎措施,死亡率會偏高;總體來看發病率不高,主要原因是雛雞在7、21 d 會免疫新-支(腎)或新-支(H120)疫苗。
1.2 生殖型傳染性支氣管炎
生殖型傳染性支氣管炎主要發生在雞群的育雛和育成期[2],相對種雞群來說,蛋雞群發病更常見,臨床上每年都能見到2~3例。一旦產蛋雞群發病,無論是蛋雞還是蛋種雞,雞群的產蛋率都會受到影響,并且發病日齡和產蛋期并不重合,表現臨床癥狀或養殖戶發現異常時雞群已進入產蛋期,這也是雞群產蛋爬高峰的時候產蛋率提高不了(只能達到75%)的原因,對雞群危害非常大,對養殖戶的養殖收益也有很大影響。
養殖戶應重視免疫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無論是接種弱毒疫苗還是油乳劑疫苗。比如,育雛期可免疫新-支(腎)或新-支(H120)活疫苗2~3 次;育成期可免疫新-支(H52)活疫苗、油乳劑滅活疫苗如新-支-流三聯滅活疫苗。實際生產中,免疫疫苗后仍有個別雞只發病,原因可能是疫苗免疫后的免疫效果不好,產生的抗體不高;還可能是雞群在育雛、育成期受到的應激因素較多,導致雞群感染而發病。
1.3 非典型傳染性支氣管炎
傳染性支氣管炎既可感染雛雞,也可感染育成雞。蛋雞進入產蛋期后,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依然可感染雞群,但癥狀不一,有輕有重;嚴重的產蛋下滑,出現軟皮蛋、薄皮蛋、白殼蛋等,為典型的傳染性支氣管炎發病癥狀[3]。
非典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的典型癥狀主要表現在:第一,雞群會出現典型的白蛋;第二,雞群產白色蛋和軟皮蛋增多,蛋edak6Hhw47JnfOxKUFNeCA==清稀薄如水,正常蛋黃被蛋清包裹,蛋清非常粘稠。肉眼無法判斷,可手指并攏后稍留縫隙,將蛋清撒在手上,蛋清稀薄如水則不掛手,會沒有阻力地掉落下去。造成蛋清稀薄的原因是傳染性支氣管炎主要侵害病雞的生殖系統,造成輸卵管分泌蛋白異常,蛋清稀薄;第三,看似蛋形、蛋色正常的雞蛋,表面卻有豎道或橫道條紋。患非典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雞群產蛋率下降、采食量下降、糞便異常、打蔫等現象較輕微、不明顯。
雞群一旦出現以上癥狀,說明雞群中個別雞只是非典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發病,原因是傳染性支氣管炎抗體水平偏低,可能與雞群免疫時“漏免”有關,養殖中應盡量避免此現象發生。在此種情況下可緊急免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弱毒苗(如梅里亞491),能有效控制上述情況。如果雞只發病數量不多,也可選擇投喂抗病毒中藥5~6 d。
2 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預防和治療
2.1 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預防
預防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除了加強飼養管理之外,疫苗免疫是非常重要的預防措施。雞群免疫疫苗時需注意細節,保證抗體的免疫效果。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接種時需防止漏免,滴鼻、點眼時要待雞眨眼后再松開;若是飲水免疫,免疫前要對雞群進行控水;水質的質量、飲水量和雞群能否在2 h內將疫苗水飲完都會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疫苗免疫的實質不是追求個別雞免疫后抗體水平有多高,而是需要整個雞群保持一致的較高抗體水平,既沒有特別高的,也沒有特別低的,這樣的免疫才是成功的。
蛋雞進入產蛋期后,90%以上的養殖戶會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有的只免疫新城疫Ⅳ系,有的免疫Ⅳ系、clone 30,但clone 30毒株毒力較弱,對雞群的保護期較短,免疫28 d后可能會出現蛋色變淺、大綠便等非典型新城疫感染癥狀。因此,建議蛋雞產蛋期交替使用新城疫(Ⅳ系)活疫苗和新-支(H120)活疫苗進行免疫,這是預防雞群產蛋期非典型新城疫、非典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能防止雞蛋殼上出現豎道或橫道條紋[4]。
2.2 傳染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措施
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對雞群造成的損傷主要是腎衰竭,90%以上的發病雞都是“花斑腎”,病癥主要是以腎臟損傷為主。一旦雞群發生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為了加快雞群康復,建議使用通腎、抗病毒、降蛋白和提高雞舍溫度為主的綜合治療手段。通腎西藥建議使用含有小蘇打、碳酸氫鉀等藥物,此時不建議單純使用保肝護腎的中藥治療,因為中藥見效慢,需西藥馬上把腎通開,降低死亡率[5]。通腎藥盡量選擇在下午的時間段使用,投放在雞群飲用水中混勻,一次性集中飲用。雞群飲用通腎藥后會出現拉稀,屬于正常現象,停藥后拉稀現象就會消失,糞便自然會變干,對雞群不會造成任何影響,養殖戶不必過于擔心。使用通腎藥時需要配合使用抗病毒中藥,比如雙黃連口服液。飼料中可多添加5 kg玉米降低蛋白含量,可有效降低雞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待雞群康復后撤掉玉米的添加。雞群發病時,雞舍溫度提高2~3 ℃,可幫助雞群機體恢復。
患生殖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雞群并沒有明顯變化,僅在發病初期前幾天表現為輕微的呼吸道癥狀,待雞群開產后表現為典型癥狀,此時雞群已不在發病期。若采取實驗室手段,可檢測雞群是否有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感染,所以養殖過程中一旦發現雞群表現產蛋爬高峰上不去,有“水包蛋”或輸卵管不發育又不產蛋的雞,可初步判斷雞群感染了傳染性支氣管炎,此時采取不了任何措施,只能提前預防,所以預防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做好疫苗免疫[6]。如果非要采取措施的話,可把不產蛋的雞全部淘汰掉,如此做會給養殖戶帶來很大的損失,所以蛋雞群應盡量提早防范,避免發生生殖型傳染性支氣管炎。
總之,養殖場預防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時,除了疫苗免疫外,還要加強飼養管理,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科學規范飼養,勤消毒,加強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發生,減少經濟損失,提高養殖收益,為國民提供健康的肉蛋來源。
參考文獻:
[1] 陳靜.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流行現狀與防控措施[J].北方牧業,2024(3):23.
[2] 孫玉紅,胡振梅,趙錄波.警惕肉種雞生殖型傳支的流行及防控措施[J].中國動物保健,2024,26(4):117-118.
[3] 楊樹梨.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表現及防治策略[J].畜禽業,2024,35(4):89-91.
[4] 張元林,楊錄有.產蛋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并發非典型雞新城疫的診治[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5,35(10):65-66.
[5] 高燕凌.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治療[J].今日畜牧獸醫,2024,40(1):80-82.
[6] 周改玲,李芳,杜新鎖,等.雞不同類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特點及防治[J].現代牧業,2017(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