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熱應激不僅影響蛋雞的生產性能,如產蛋率下降、蛋品質降低,還可能導致雞只的生理健康受損,如呼吸頻率增加、飲水量上升等。通過研究和實施有效的熱應激防控措施,可以緩解高溫對蛋雞的不利影響,提高其產蛋率和蛋品質,增加養殖業的經濟收益。
關鍵詞:籠養蛋雞;防暑降溫;飼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4)10-0081-03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高溫天氣出現越來越頻繁,給籠養蛋雞的生產帶來了極大挑戰。熱應激是指雞只在高溫環境下產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壓力反應。高溫環境下,蛋雞會出現采食量減少、飲水量增加、呼吸加快等生理變化,這些變化會導致蛋雞營養攝取不足、體能消耗增加,進而引起產蛋率下降、蛋品質變差、死淘率增加等。因此,炎熱的高溫天氣,可通過調整日糧配比、改善養雞環境、調整飼喂方法以及加強日常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減輕蛋雞的熱應激反應。
1 調整日糧配比
1.1 適度減少玉米用量
玉米作為蛋雞飼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用量對蛋雞的營養攝入和生產性能有著直接影響。然而,在高溫環境下,蛋雞的采食量會減少,過多的玉米攝入可能加重蛋雞的消化負擔,進而影響其健康和生產性能。因此,夏季高溫時節,蛋雞飼料中應適度降低玉米比例,減少約4%有助于減少飼料中的熱量物質,降低蛋雞的熱應激反應,更符合蛋雞在高溫環境下的營養需求[1]。此外,配制飼料時,應堅持現配現喂原則,并且在飼料中適量添加乙氧喹抗氧化劑,以防止雞體內脂肪發生氧化變質,保證飼料的品質和蛋雞的健康。
1.2 適量提高蛋白質含量
蛋白質是蛋雞生長、產蛋以及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重要營養素。高溫環境下,蛋雞為了應對體溫升高和代謝率增加,需要更多的蛋白質來支持其生理活動。此外,優質蛋白質如豆粕中的氨基酸與蛋雞需求較為匹配,能夠提高飼料的營養價值,促進蛋雞的健康和生產性能。
高溫天氣配制蛋雞飼料時,在確保總蛋白質的同時適當增加豆粕比例,并減少雜粕、魚粉等低蛋白物質,這樣有助于減少蛋雞體內的代謝產熱。此外,保持日糧中氨基酸的平衡,并適量補充賴氨酸和蛋氨酸,也能有效緩解蛋雞的熱應激反應。
1.3 適量增加礦物用量
高溫環境下,雞只的飲水量增加,同時伴隨汗液蒸發,體內的一些礦物質也會大量流失。因此,適量增加礦物用量可以幫助雞只補充流失的礦物質,維持體內正常的生理功能。具體來說,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一些礦物質,如鈣元素含量提高到4%,磷元素保持在0.42% 以下,碳酸氫鈉保持在0.3%左右,每天傍晚投喂1次[2]。這些礦物質可以幫助雞只維持酸堿平衡、促進消化和吸收、增強免疫力等。但是,添加礦物質時需要注意適量,避免過量引起中毒或其他不良反應。
1.4 適當加大維生素用量
在高溫環境下,雞只的代謝加快,對維生素的需求也會相應增加。維生素在雞只的生長、發育、免疫功能和代謝過程中都起著重要作用。例如,高溫天氣下,為增強雞群的抵抗力、降低體溫、緩解熱應激并提升生產性能,可以向雞飼料中添加0.1%~0.5%的維生素C。此外,增加維生素A的攝取量能促進雞的生長發育,提高飼料轉化率。蛋雞進入產蛋高峰期,應增加維生素B2的用量,以提升蛋殼的硬度,保證蛋品質。
2 改善飼喂方法
2.1 提高蛋雞食欲量
為了提高蛋雞食欲量,可將粉質飼料制成顆粒飼料,顆粒飼料可以提高飼料的密度和硬度,蛋雞在啄食時更有口感。粉質飼料可加水拌濕,更容易被蛋雞消化和吸收;同時,濕潤的飼料在蛋雞的口腔中更容易被咀嚼和破碎,從而提高食欲。香味劑可以增加飼料的吸引力,使蛋雞更愿意食用。一些天然的香味劑,如大蒜、香草等,不僅可以提高食欲,還具有保健的作用。酸化劑可以調節飼料的酸堿度,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提高飼料的衛生質量。同時,酸化劑還可促進蛋雞消化液的分泌,提高食欲。甜味劑可以增加飼料的口感,油脂可以為蛋雞提供能量,并改善飼料的口感。
2.2 改變投喂方法
根據高溫天氣夜間相對涼爽的特點,可以調整補光時間,使雞群在凌晨開燈后及時、快速、均勻地吃完飼料。在高溫時段,避免飼喂,以減少雞群的運動量,使雞群處于安靜狀態,并產生饑餓感,以興奮其攝食中樞,提高采食量。
3 改善養雞環境
3.1 合理建造雞舍
選擇地勢較高、通風良好、水源充足的地方建造雞舍。雞舍應坐北朝南,以便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和通風。雞舍屋頂應采用隔熱性能好的材料,如彩鋼板、泡沫夾心板等,以減少熱量向舍內傳導。雞舍墻壁可采用磚墻或空心磚墻,內部填充隔熱材料,以提高保溫和隔熱效果。雞舍應設置合理的通風口和排氣扇,以保證舍內空氣流通,降低舍內溫度。在雞舍內安裝水簾、濕簾等降溫設備,通過水蒸發吸熱原理降低舍內溫度。
3.2 采用合理的降溫方式
通過增加雞舍通風量,降低雞舍內的溫濕度,從而緩解雞群熱應激。可開啟雞舍后端風機,依據雞舍溫度變化調整通風級別。當雞舍溫度達到30~32 ℃時,要結合雞場和雞群情況開啟水簾。在雞舍屋頂使用防曬網,可將大部分熱量阻隔在雞舍外,從而降低雞舍內的溫度。使用高壓噴霧設備,將水霧噴灑在雞舍內,通過蒸發吸熱的方式降低雞舍溫度,使用時需加強通風,避免舍內濕度過大。
3.3 采用藥品降溫法
飼料中添加0.3%氯化鉀,可緩解蛋雞的熱應激反應[3];飼料中添加2%中草藥粉劑(黃苓、柴胡、鉤滕、地龍、五味子、黃芪、酸棗仁、白術、黨參、刺五加、甘草),可增強雞群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幫助雞群更好地應對熱應激。
4 做好日常飼養管理
4.1 雞舍內溫濕度管理
高溫季節,可考慮使用降溫設備,如濕簾、噴霧降溫系統或空氣冷卻器等,控制好雞舍的溫度、濕度,為雞群提供舒適的生長環境,減少熱應激反應。溫度控制在13~25 ℃之間,濕度控制在55%~65%之間。
4.2 做好通風換氣工作
高溫會加速雞舍內糞便和飼料殘渣的發酵腐敗過程,從而惡化雞舍的空氣質量,增加疾病暴發風險。確保雞舍有足夠的通風口和通風設備,如進風口、排風扇、通風管道等。通風系統應能有效地將熱空氣排出,同時引入新鮮空氣。在高溫時段,如中午和下午,應增加通風時間。同時,晚上也應保持一定的通風,以排出雞舍內的熱量和濕氣。
4.3 降低養雞密度
降低飼養密度可減少雞群內部的熱量產生,降低雞舍內的溫度,從而減輕雞群的熱應激反應。此外,降低飼養密度還可以提高雞群的通風效果,有利于雞群散熱。籠養蛋雞,籠內養殖密度一般控制在12只/m2為最佳養殖密度[4]。
4.4 光照時間控制
為滿足雞群在高溫時的生長和生產需求,提高其應激抵抗力,建議實施間斷光照制度。具體操作:夜間,1 h弱光照明,然后熄燈2~3 h,如此反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熱應激對雞群的影響[5]。
4.5 保證飲水充足
由于高溫環境下雞只的飲水量大幅增加,因此要確保水源的清潔和供應充足。首先,要確保水源的質量,避免水源受到污染或變質。可定期檢測水質,確保水中的細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質含量在安全范圍內;其次,要增加飲水器的數量或安裝更多的自動飲水設備,確保每只雞都能方便地飲水。此外,可在飲水中添加電解質和維生素,以幫助雞群更好地應對熱應激。這些添加劑可幫助雞只維持體內的電解質平衡,提高抵抗力,緩解熱應激帶來的負面影響。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籠養蛋雞的熱應激防控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籠舍環境優化、飼料營養調整、飲水管理強化、熱應激藥物應用、疾病防控加強、飼養密度調整、通風換氣改善以及產蛋性能監測等。只有綜合應用這些措施,才能有效減輕熱應激對蛋雞的影響,確保其健康和產蛋性能的穩定。
參考文獻:
[1] 趙麗娟.籠養蛋雞熱應激的診治措施[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2(11):206-208.
[2] 歐鐘明,譚曉麗.夏季蛋雞熱應激的防控措施[J].今日畜牧獸醫,2022(8):48,52.
[3] 周世明.夏季籠養蛋雞熱應激的防控措施[J].農業知識,2021(6):27-30.
[4] 王旭貞.淺談夏季蛋雞熱應激的預防措施[J].中國畜牧業,2022(6):54-55.
[5] 許瑞,陶順啟.夏季蛋雞熱應激的營養調控與雞群的管理[J].養禽與禽病防治,2020(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