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互動平臺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工具,為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介紹了E+互動平臺的基本概念和應用,分析了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意義,研究了基于E+互動平臺的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的優點和局限性,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E+互動平臺;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業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個性化作業設計是教師比較關注的焦點。利用E+互動平臺開展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本文通過研究利用E+互動平臺設計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探究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教學的創新途徑。
一、利用E+互動平臺實施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的意義
個性化作業設計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能力層級、需求和興趣,設計出針對性強、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的作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E+互動平臺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工具,它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使教育變得更加靈活和便捷。目前,在小學教育中,E+互動平臺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教學輔助工具[1]。E+互動平臺具有互動性強、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可以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方式。E+互動平臺能夠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實時互動,能夠有效促進教學相關的交流與合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平臺整合了多種形式的教學資源,如圖片、音頻、視頻等,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2]。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實現個性化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利用E+互動平臺進行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是對個性化作業教學和E+互動平臺二者優勢的整合,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減輕教師工作負擔等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作用如下: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通過個性化的作業設計,結合E+互動平臺的豐富表現形式,可以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果。2.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個性化作業設計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自主學習和創造性思維的樂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3.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利用E+互動平臺進行個性化作業設計,既可以讓作業設計過程簡單便捷,還可以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
二、基于E+互動平臺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問題分析
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加速,E+互動平臺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其在個性化作業設計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目前小學語文傳統的作業模式仍占據一定地位,作業內容單一,缺乏多樣性和個性化[3]。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的互動和反饋機制,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和效果并不理想。為了更好地發揮E+互動平臺的優勢,突顯個性化作業對教學的促進作用,需要分析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現狀,探索應用E+互動平臺開展個性化作業設計的有效策略。
(一)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中的問題
利用E+互動平臺進行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對于教學促進作用明顯,但由于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現階段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中仍存在許多問題。
當前小學語文課程個性化作業設計問題,主要體現在缺乏有效的設計策略、缺乏合適的教學資源、互動反饋機制不完善、教師信息化素養不足等[5]。1.缺乏有效的作業設計策略:教師對個性化作業設計的認識和實踐經驗不足,導致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缺乏科學合理的策略和方法。2.缺乏合適的教學資源:雖然E+互動平臺提供了豐富的多媒體資源,但適用于個性化作業的優質教學資源仍比較匱乏。3.互動反饋機制不完善:雖然E+互動平臺具有實時互動功能,但目前的互動反饋機制仍不夠完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積極性。4.教師信息化素養不足:部分教師的信息化素養不足,限制了其在E+互動平臺進行個性化作業設計的水平和
效果。
(二)小學語文作業個性化設計面臨的不足
利用E+互動平臺進行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因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而面臨一些不足,具體如下:1.E+互動平臺的應用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和設備支持,相應的,設備管理和技術升級的成本較高,限制了平臺的應用和其優勢的發揮。2.學生的網絡環境和設備條件不同,可能會影響作業完成的質量和效率。3.個性化作業設計過程中對學生的興趣和需求考慮不足,作業的個性化體現不明顯。
三、基于E+互動平臺的小學語文作業個性化設計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領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E+互動平臺作為新型的教育技術手段,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學生對完成作業的興趣和積極性不高,作業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而利用E+互動平臺,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作業形式和內容充分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針對當前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優化作業設計策略,提升作業設計效果,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
(一)E+互動平臺開展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策略
利用E+互動平臺進行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時,教師要堅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強化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激發學生創新精神的目標和原則。具體而言,首先,教師進行作業設計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如興趣、能力、學習風格等,通過提供多樣化的作業形式和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其次,教師進行作業設計時,應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實踐等方式完成作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和應用。再次,教師進行作業設計時,應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1.了解學生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作業目標
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差異較大,因此,教師在作業設計中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在E+互動平臺上,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賬號的數據記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如知識點掌握情況、作業完成情況等,從而了解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在作業設計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個性化作業。教師可以將作業難度分為不同的層次,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難度等級,這樣的個性化作業設計方式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完成作業時的成就感,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利用多媒體資源豐富作業形式
小學語文作業的形式單一,往往只包括閱讀理解和作文。在E+互動平臺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如音頻、視頻、圖片等豐富作業形式。例如,教師可以設計聽讀作業,讓學生通過聽讀了解文章大意;還可以設計圖片解讀作業,讓學生通過畫面理解內涵;可以設計寫作作業,讓學生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鍛煉學生的文筆。
總之,利用E+互動平臺,教師可以設計多種形式的作業,如閱讀報告、作文、朗誦、表演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合適的作業形式。教師可以利用E+互動平臺的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視聽素材。這些素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輔助學生完成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利用互動功能提高作業教學效率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業中,教師需要手動批改學生的作業,學生需要等待教師批改完所有學生的作業統一返回作業本時,學生才可知道教師的作業評價,作業教學效率較為低下。在E+互動平臺上,教師可以利用互動功能,如在線討論、實時反饋等提高作業批改效率。例如,在設計閱讀理解作業時,教師可以利用在線討論功能,讓學生在平臺上互相交流答案和探討方法;在進行作文作業批改時,教師可以利用實時反饋功能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作文優缺點,并得到及時的提升建議。教師還可以布置需要團隊合作完成的作業任務,讓學生在合作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這樣的作業設計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
4.利用評價功能促進自我反思
作業評價是作業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E+互動平臺上,教師可以利用評價功能,促進學生的自我反思。例如,在設計作文作業時,教師可以設置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環節。學生可以在教師評價后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自我評價,有利于發現自己的不足,進一步提高作能力。教師可以通過E+互動平臺及時了解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和指導。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二)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應用E+互動平臺措施
利用E+互動平臺進行小學語文作業個性化設計,教師需要開發優質教學資源,通過培訓交流加強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提高教師信息化素養,完善互動反饋機制。第一,教師需深入學習個性化教育理念和E+互動平臺的應用技巧,不斷積累實踐經驗。第二,學校和教育部門應組織力量開發適用于個性化作業的優質教學資源,滿足教學需求。第三,E+互動平臺應進一步完善實時互動和反饋功能,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積極性。第四,學校通過培訓、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師的信息化素養,使其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教育的發展要求。
1.優化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形式
利用E+互動平臺開展個性化作業設計時,教師應優化設計形式,并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個性化需求,選擇合適的作業形式:
(1)閱讀報告類作業:教師可利用E+互動平臺發布閱讀材料,要求學生完成閱讀后撰寫報告。報告內容可以包括對文章的理解、感想或對某個問題的分析。學生通過平臺提交報告后,教師可在線批閱并及時給予結果反饋,學生可根據反饋進行修改和完善。
(2)朗誦錄音作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適合朗誦的課文或詩歌,要求學生通過E+互動平臺錄制自己的朗誦音頻并提交。這樣的作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朗誦技巧,還能培養其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3)在線小測驗:利用E+互動平臺的在線測試功能,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小測驗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測驗題目類型可以包括選擇題、填空題等非主觀題目,以便測驗結束后系統自動評分并提供答案解析。
(4)角色扮演與錄制:針對某些故事性強的課文,教師可以布置小組合作類作業,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角色扮演,并將表演過程錄制下來上傳提交。通過這種作業方式,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并能在實踐中培養表演和合作能力。
kiWnSnkmscR5pNBGQ8xI9g==(5)主題性寫作: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興趣,設定一些主題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例如,描述一個季節、一個節日或一個難忘的經歷等。教師評閱完學生的作文作業后,可以選擇優秀作品在平臺上進行展示,一方面供大家學習和交流,另一方面也能起來獎勵先進、鼓勵后進的作用。
2.完善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過程
(1)需求分析: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進行深入了解,確定適合學生的個性化作業形式和內容。
(2)資源準備:根據選定的作業形式和內容,準備相應的教學資源,如閱讀材料、音頻、視頻等。同時,確保E+互動平臺的功能和資源能夠滿足作業設計的需要。
(3)設計作業任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設計具有層次性和多樣性的作業任務。需要注意的是,作業的難度要適當,確保作業任務既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又能激發其學習興趣和挑戰精神。
(4)發布與指導:通過E+互動平臺發布作業任務,并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同時,提醒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按照作業要求、在時限以內完成作業任務。
(5)學生完成與提交: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任務后,通過E+互動平臺提交作業。教師可以設置提交作業的時間限制和截止日期,確保學生按時完成作業。
(6)批閱與反饋: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閱,并給出詳細的結果反饋和指導建議。學生根據教師的反饋進行修改和完善,從而不斷提高作業質量。
(7)總結與反思:在一段時間的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對個性化作業設計教學的實施效果進行總結和反思。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和完善,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四、結束語
E+互動平臺為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尊重個性差異、強化實踐能力、激發創新精神、增強互動與合作等原則,教師可以設計出更加符合學生需求的個性化作業。利用E+互動平臺的優勢,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給予指導。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將更加完善和豐富。
作者單位:孫梅霞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西關小學
參考文獻
[1]劉廷群.“雙減”下小學語文作業個性化設計的研究[J].語文課內外,2022(21):0028-0030.
[2]章唯.基于“E+”互動平臺的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J].新智慧,2020(16):73-73.
[3]周姬娜.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閱讀策略研究[J].語文課內外,2022(24):0160-0162.
[4]陳凱.“E+”時代背景下語文教學新途徑探析[J].中小學電教:下,2021(2):59-60.
[5]馬玨.易加平臺在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中的實踐[J].中小學電教:下,2022(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