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觀點來源于BBC紀錄片《碳水化合物的真相》。里面有這樣一段內容:將面包放進冰箱冷藏,會使一些特別容易消化的淀粉轉化成抗性淀粉。等到食用時,再將面包從冰箱取出再次烘烤,其所含的抗性淀粉絕大部分將會被腸道細菌吸收,從而可大大降低身體的熱量攝取。土豆、意大利面、米飯等碳水含量高的食物同理。
抗性淀粉又稱抗酶解淀粉、難消化淀粉,在小腸中不能被酶解,但在人的腸胃道結腸中可以與揮發性脂肪酸起發酵反應,其性質類似溶解性纖維。抗性淀粉存在于某些天然食品中,如馬鈴薯、香蕉、大米、燕麥等都含有抗性淀粉。
這種抗性淀粉有抗消化能力,進入人體后不容易被迅速消化,可以直接穿過消化道來到人體的大腸。在大腸內再慢慢釋放能量,喂養人體內的腸道益生菌群,一方面降低了淀粉碳水對血糖的刺激作用,釋放越慢就越不容易讓人血糖迅速升高、堆積脂肪;另一方面又能促進腸道益生菌發展,讓人體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