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必須持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了改善農民收入、增強農業競爭力,走農民組織化道路,推動農業規模化經營勢在必行,而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具有特殊作用。寧夏石嘴山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國家合作社發展整體規劃的引領下,現已進入轉型階段,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增多,并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促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發揮了應有作用。但在調查研究中發現,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依然面臨諸如社會認知度不足、數量和規模有限、監管機制不健全、資金短缺及人才隊伍缺乏等困境,因此提出加強宣傳,提高社會認知度;鼓勵支持,提升數量擴大規模;加強管理,規范建設提升質量;拓寬渠道,提高融資效率和金額;廣納人才,建立人才輸送機制等改進對策。
關鍵詞 鄉村振興;農民專業合作社;寧夏石嘴山市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7.037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內在需要。對于如何實現鄉村振興從中央的統一引領到地方的具體實踐,已經形成許多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成果。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在我國有一定的歷史基礎和實踐經驗,如今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這一合作組織的作用愈發重要。筆者結合寧夏鄉村振興實際舉措,探究石嘴山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的發展現狀、面臨困境及改進對策,在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更好地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從而推動民族地區鄉村實現全面振興。
1" 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意義
1.1" 促進農業現代化
1)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農民專業合作社可通過組織規模化、專業化生產,起到降成本、提效率的作用。2)促進農業科技創新。農民專業合作社可通過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幫助農民提升農業生產效益。3)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農民專業合作社采用統一采購和銷售的形式,可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綜合競爭力。4)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可通過整合資源和保護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1.2" 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1)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通過組織農戶集中采購、統一銷售等,降低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通過引導農戶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特色產業等,增加農民收入。2)農民專業合作社可為農戶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提高農民的種植和養殖水平,增加農業產出進而提高農民收入。3)農民專業合作社可通過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樂等產業,引導農民參與鄉村旅游開發,拓寬收入渠道,提高整體收入水平。
1.3" 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1)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農業發展的走向就是由小農化走向大聯合,農民專業合作社自身具有聯合優勢,可促進農業在發展中逐步走向規模化、產業化經營。2)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農村產業已經逐步由原來的以發展第一產業為主,逐漸形成一二三產業聯合發展的形勢。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中涵蓋生產、加工、銷售等多領域,可有效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優化轉型。3)增強農村市場競爭力。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具有產品質量優、內部管理好、外部銷售通、內外聯合強等優勢,可極大地增強農村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1.4" 推動農村社會治理現代化
1)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可有效提高農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識和能力,提高農村治理效率[1]。2)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可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逐步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3)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可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的程度,降低農村治理成本。4)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有助于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提升整個鄉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2" 石嘴山市農民專業合作社概況
2.1" 發展現狀
培育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解決分散的個體農民經營和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近年來,石嘴山市依托區位優勢和“六特”產業,把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促進農村發展的有力抓手,通過實施確權登記“賦能”、盤活資源“用能”、金融服務“蓄能”等一系列舉措,鼓勵引導農戶多形式、多層次、多領域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極大地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截至2023年10月,石嘴山市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已達981家,社員總數1.1萬余人,各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訂單收購等合作形式,解決了5.6萬農村居民的就業問題,人均增收1.88萬元。
2.2" 典型做法
2.2.1" 規范提檔,強化示范引領
石嘴山市堅持依法依章辦社,在此期間制定了石嘴山市示范性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評選辦法,每年統籌市級財政支農資金60余萬元對星級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獎補,鼓勵其進行提檔升級。石嘴山市通過國家、省、市、縣示范社“四級聯創”,成功培育市級以上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117家,樹立市級示范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標桿,不斷增強發展實力、經營活力和帶動能力[2]。
2.2.2" 加快扶持,創新提質增效
石嘴山市積極爭取中央、自治區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等項目資金514.4萬元,重點扶持新型經營主體糧油單產水平提高、生產設施條件改善、畜牧水產能力提升等關鍵環節。2022年,石嘴山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共承擔國家涉農項目29個,極大地增強了農產品商品化處理能力,大幅提高了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減少了損耗,實現持續增收,有效保護了農民的積極性。
2.2.3" 暢通運行,提供優勢服務
目前,石嘴山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辦人主要為返鄉大學生、退役軍人、種植養殖大戶等,主要類型可分為特色種植養殖、農產品生產加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各類型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運行暢通,緊密聯系。石嘴山市還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自身優勢,積極為周邊農戶提供農作物生產資料統供統銷、畜禽農作物統防統治、糧食農作物統耕統收等全過程服務,全市建成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4個、農產品出口標準化基地2個,輻射帶動優質水稻生產面積1.20萬hm2、制種面積1.01萬hm2、瓜菜種植面積1.47萬hm2,農業集聚發展態勢進一步凸顯。
2.2.4" 創新銷路,增強聯農能力
石嘴山市按照耕種防收環節“八統一”生產銷售模式,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走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訂單化銷售新路子,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等方式,與當地農戶建立緊密聯結機制,共帶動5.6萬戶農民參與優勢特色產業規模化、專業化生產,簽訂玉米、小麥等產品訂單2.27萬hm2,每年每667 m2可節省生產成本650元,社員每戶平均增收1.88萬元以上。
2.2.5" 轉變理念,優化產業類型
為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石嘴山市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斷拓寬服務范圍,推動其由種植養殖業向農產品加工、民間工藝制作和服務業延伸。截至2023年10月,石嘴山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辦領辦實體農業企業共24家,全市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72%。網絡銷售也逐漸興起,石嘴山市從事農村電子商務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24個,綠之海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伊源羊場專業合作社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在抖音、快手、天貓等線上交易平臺進行直播帶貨,拓寬了銷售渠道。此外,龍泉山莊等村鎮設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合作社8家,稻藝編制等從事民間工藝及制品開發經營的合作社2家。
3" 面臨的困境
3.1" 社會整體認知度不足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個基本原則是自愿入社,合作發展。但調研數據顯示,部分農戶對農民專業合作處于了解較少和不太了解的狀態。農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了解不深,對其作用和性質不明確,導致農民的入社積極性不高,即便入了社也缺乏合作意識,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歸屬感不強,獲得感也較弱。
3.2" 數量和規模有限
雖然目前石嘴山市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有近1 000家,類型也較為豐富,但與其他省市相比,數量依然較少且分布零散,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營規模大小不一,服務經營水平參差不齊。總體上看,石嘴山市仍需要不斷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和規模,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當地的影響力,助力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可持續發展。
3.3" 監管機制不健全
管理水平會直接影響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石嘴山市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機制不健全,決策隨意性較大,會直接損害成員利益,制約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的充分發揮。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及管理制度,但得不到有效落實。加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多數是農民,文化程度、知識水平普遍不高,雖有一定實踐經驗,但缺乏理論知識和現代科技知識,經營管理能力不足。此外,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涉及多個部門,但各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協調,沒有形成合力,導致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監管難度較大。
3.4" 資金短缺
資金短缺問題是大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生產經營中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不僅制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而且影響社員的就業和生活水平。造成石嘴山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短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1)隨著國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社迅猛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增加,而各地財政資金有限。2)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融資政策不明確,且農民專業合作社可抵押物產權不清晰,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向各金融機構貸款的門檻較高,但其償還能力較弱,導致其融資較難。
3.5" 人才隊伍缺乏
當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領辦人部分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和管理能力,但作為主體的社員大部分為當地農民,農民專業合作社內整體出現缺乏懂技術、懂經營、懂管理、有創意的人員。這不僅影響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而且導致農民專業合作社缺乏競爭力、創新力和活力。因此,石嘴山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需要引進和吸納一批懂技術、懂經營、懂管理、懂營銷,且具有創新意識、戰略意識、風險意識和市場敏銳意識的優質人才。
4" 對策建議
4.1" 加強宣傳,提高社會認知度
為解決整體認知度較低的問題,石嘴山市需要整合資源,采取各種措施做好宣傳工作。1)當地政府出面,村“兩委”班子配合,邀請專業人士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行為、成立條件、運行機制、業務范圍、法律地位、享受政策及收益分配等內容進行詳細宣講和培訓,加深農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認識。2)加強典型宣傳,可以微視頻、短視頻推送的形式,宣傳其他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成功的案例,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激發農戶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積極性。3)通過鄉村文化墻做好宣傳工作,將鄉村振興與農民專業合作緊密聯系起來,使村民認識到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方面的獨特價值,增強村民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認同感。
4.2" 鼓勵支持,提升數量擴大規模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整體發展實踐表明,一個地區合作社發展的數量和規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當地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的協同發展。因此,石嘴山市應進一步大力支持和鼓勵成立多種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并不斷支持已有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擴大規模、延伸產業鏈,助力農民增收致富。1)提供信貸資金支持,及時關注有意愿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村莊、領辦人,并給予相關資金支持;同時做好農業信貸擔保,加強金融支持,促進新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產生。2)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用地、用電、用水等問題,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給予支持和配合,解決好農民的后顧之憂。3)對于已成立的小型農民專業合作社,要通過合理引導、優惠政策支持,進一步發展聯合社,擴大規模、提升生產效率和拓寬服務范圍,更好地帶動當地及周邊村鎮聯合發展。
4.3" 加強管理,規范建設提升質量
在石嘴山市甚至全國范圍內,每年都會淘汰清理一批“空殼社”和“僵尸社”。這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多數從發起成立就帶有一定的欺騙性,更加警示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要嚴格管理。1)從成立之初就要嚴格把關。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立要由村(社區)、鄉鎮、縣級主管部門逐級備案審批,層層把關。2)建立和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和示范社創建獎勵機制,如以獎代補,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發展的積極性。3)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的項目管理、資金使用管理、財務管理及內部機構管理等,要做出明確規定,同時要接受社員的監督,提高管理的透明度,這樣才能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可持續發展。
4.4" 拓寬渠道,提高融資效率和金額
石嘴山市在拓展融資渠道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興經營主體的不斷發展,資金需求不斷增加。因此,為提高融資效率,解決資金問題,石嘴山市可從4個方面著手。1)落實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稅收、用電用水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及時出臺相應的配套措施。2)多部門協同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解決融資、用地等問題,不斷拓寬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資金獲得渠道,并在融資方式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助推農民專業合作社更好更快發展。3)做好與鄉鎮企業的聯合。企業發展資金相對充裕,可通過開展產業合作解決部分融資問題。4)要不斷搭建合作平臺,提高涉農資金貸款限額,以惠農金融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
4.5" 廣納人才,建立人才輸送機制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既需要農村當地的“土專家”,也需要擁有知識技術的“真專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善種養、能加工、會加工的技術人才,而且需要善于市場營銷、懂得組織管理、能熟練運用網絡、熟悉電子商務的新興人才,這就需要建立更加廣泛的人才引進機制。1)利用高校人才優勢,引入專業人才。例如,石嘴山市的高校寧夏理工學院開設有市場營銷、電子商務、農村區域發展等相關專業,這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人才需求不謀而合,因此可與高校建立人才輸送機制。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實踐的機會,高校則向農民專業合作社輸送有文化、有技術、會管理的高素質人才,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隊伍。2)吸引社會人才,壯大合作組織。做好退伍人員、返鄉創業人員、退休技術人員的吸納和引入工作,從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宣傳人員、營銷人員等多方面入手,力爭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高效發展。
5" 結語
鄉村全面振興離不開諸多新型經營主體的蓬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其中之一,在促進石嘴山市鄉村全面振興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其也面臨一系列挑戰。只有充分把握農村發展實際,找準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根本方向,農民專業合作社才能在鄉村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強大推力,助力鄉村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 程慧,賈廣宇.鄉村振興背景下河北省農民合作社發展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5(3):124-131.
[2] 王云.合作社質量提上來 產業發展提速度[J].農村財務會計,2022(10):48-50.
[3] 張雨辰,李茜,陳建林.天津市農民合作社發展情況及對策建議[J].中國農民合作社,2021(12):40-42.
[4] 劉雨萌.“鄉村振興”戰略下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路徑研究[D].蚌埠:安徽財經大學,2023.
[5] 孫鈺婷.鄉村振興背景下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及優化路徑探討[J].山西農經,2023(18):72-74.
(責任編輯:劉寧寧)
基金項目:202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NGY2022159)。
作者簡介:張曉霞(1994—),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E-mail:27165130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