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的要求,要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融合統一;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形成產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營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對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電商專業作為電商產業發展下衍生出的新興職業教育專業,也要積極加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尤其是目前電商行業的道德問題頻繁發生,給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等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因此需要培養更多高素質的電商人才,以便更好地應對社會對電商人才的需求。
1 中職電商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必要性
1.1 電商行業快速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更高
在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核心時期,各個行業也要積極順應現代化社會的建設要求,加強行業管理機制、經濟體制等的改革,因此需要更多的創新型、實踐型、高職業道德、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目前,電子商業行業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構成,電商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中職電商專業在進行人才培養時,也要順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重視學生優秀職業道德、良好行為品質、專業學科素養等職業素養的培養,為社會的發展、現代化建設等提供人才支持。
1.2 電商行業的職業素養問題頻繁發生,影響行業形象
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不僅為社會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行業不良風氣問題也頻繁發生,使得公眾對電商行業的信任度、認可度下降,給行業形象、行業可持續發展等都帶來了嚴重的威脅,一旦電商行業的人才仍舊以不良的行為習慣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很容易造成行業的淘汰等問題,因此加強中職電商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可以有效地構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構建良好的行業風氣、社會風氣等。因此需要針對以下的電商行業問題,開展針對性的指導和教育。
(1)虛假宣傳、欺詐等職業道德問題
虛假宣傳、欺詐等是電商行業主要的職業道德問題,一些商家通過產品的過度美化、銷量的虛假宣傳等,讓消費者認為產品的質量高、銷量好、評價高等,以吸引消費者購買;尤其是電商企業利用給予優惠券、返現等形式,要求消費者好評,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導致電商行業虛假信息問題泛濫,嚴重影響著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破壞了行業形象。
(2)用戶個人信息泄露等職業法規問題
電子商務作為一個依靠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商業形式,涉及了大量的用戶個人信息、商業信息等,尤其是用戶的個人身份信息、支付信息等,一旦出現用戶個人信息的泄露,就會給用戶的人身財產安全帶來威脅,因此給電商行業的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些商家可能為了利益、個人的經濟效益等,出現用戶個人信息的泄露問題,尤其是打包售賣給電子詐騙等不法部門,也增加用戶遭受網絡詐騙、欺詐等情況的發展概率,也是電商行業不良職業法規問題的重要體現。
(3)惡意競爭等違背商業道德問題
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電子商務轉型中,而行業的競爭也日益激烈。一些電商企業為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提升自身的競爭力等,可能會出現惡意競爭等問題,像利用返現等形式,要求消費者給其他公司的產品發表負面的評論,或匿名舉報等,對其他的電商企業采取誹謗的商業競爭手段,也是電商行業不良商業道德問題的體現。
(4)財務造假、偷稅漏稅等法律問題
財務作為電商行業的重要構成,需要順應我國財務管理的相關法律、規范等,開展財務報表公示、稅務的繳納等,但一些電商企業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等,可能會通過財務造假等方式,進行偷稅漏稅,不僅違反了我國財務的相關法律,也是電商行業違反商業道德、財務人員違反職業法規等的重要體現。
1.3 國家發展對職業教育專業的必然要求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在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下,電子商業行業已經成為各個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核心構成,也要順應我國“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要求、人才培養的要求等,加強職業教育體系改革。中職電商專業作為培養電商行業人才的基礎陣地,也要順應我國職業教育的相關文件、法律等規定,加強專業教育改革,重視學生創新能力、職業道德、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數字化能力等職業綜合素養的培養;尤其是電商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也要以“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為基礎,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創新創業的浪潮中,為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就業壓力的緩解等提供支持,并以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構建良好的社會風氣。
2 電商行業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2.1 特點
(1)發展迅速,帶動服務業、相關行業就業發展
在現代科技的支持下,電商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根據相關的調查發現,2021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就已經達到了42.3萬億元,網絡購物的用戶也高達8.42億,如下圖,是我國近年來電子商務的交易額變化趨勢,說明了電商行業發展迅速。
而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帶動著物流、倉儲、配送等相關行業的發展,也帶動了電商平臺的運營、營銷、管理、客戶服務等相關崗位人才需求的加大,從而逐步構建起以電子商務產業為核心的行業服務體系,不僅促進了我國各行各業的轉型發展,也有效地增加了就業需求。
(2)多元化的業務模式,促進傳統企業轉型
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現代科技的持續更新等,目前電商行業的業務模式也更加多元化,比如B2C模式、O2O模式、跨境電商模式等,為傳統行業的電商轉型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務支持。比如B2C模式,主要是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建立起電子商務企業與消費者的聯系,通過直接的產品銷售、售后服務等實現交易,傳統企業可以利用電商平臺或自主建立電商平臺,可以有效地實現線上、線下的綜合發展。
在此基礎上,對電商行業人才的職業素養需求也更高,需要中職電商學生除具備基本的電商行業經營法律、電商搭建管理、電商運營推廣、市場調查等基本的能力外,也要了解與電商行業相關行業、崗位等的服務要求,尤其是加強與這些利益相關方的協作、溝通,以便更好地參與到電商行業的工作中,并充分尊重相關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實踐能力等的要求,使其更好地適應電商行業的發展需求。
2.2 發展趨勢
(1)逐漸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電商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是電商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認識到電商行業的發展優勢、價值等,積極加強與電商平臺的合作、融合,尤其是直播平臺等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實體店面利用電商平臺進行產品的宣傳、推廣、銷售等,以增加店面的銷售額、品牌曝光度等,尤其是建立與電商平臺下物流、售后服務等的聯系,可以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而且近年來電商行業形象的問題頻發,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為提升消費者對電商行業的信任度也提供了支持,因此給中職電商學生的職業道德、法治觀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促進海外市場跨境電商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跨境電商衍生,消費者可以利用跨境電商平臺購買到全世界各個地區的產品,并將我國的產品銷往海外,尤其在“一帶一路”等戰略思想的指導下,我國建立起與眾多國家的貿易往來,并建立起了與這些國家的海陸空物流聯系,跨境電商的進出口檢驗、海關監管、支付服務等衍生,因此對中職電商學生的海外貿易素養、文化素養、法治觀念等道德品質和職業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電商學生還需要掌握我國對跨境電商業務開展的政策、文件、資金支持等機制,以便更好地應對行業的法治需求。
(3)跨界融合發展
電商貿易的發展,除基本的產品貿易外,旅游觀光、餐飲、休閑、醫療、教育等行業也積極參與到電商平臺中,利用電商平臺進行各行業服務產品的銷售,尤其是利用直播平臺等,有效地實現了跨界融合,也給中職電商學生的創新意識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年來農產品與電商平臺的合作,在為農產品提供更廣泛的銷售平臺的基礎上,也通過電子商務與農業的跨界合作,促進了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因此也給中職電商學生的跨界合作意識、返鄉就業創業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技術持續更新
在現代科技的發展下,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區塊鏈技術等都為電商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持,比如大數據技術可以幫助電商企業更好地了解消費者的愛好、興趣等,電商平臺也可以通過分析消費者的行為等,向消費者提供針對性的產品推廣等,而這些技術的應用,也給中職學生的信息素養、科技素養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在電子商業發展的同時,消費者的思想也在不斷地轉變,更加需要良好的服務體驗,以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中職電商學生也要積極利用現代科技的人工智能等技術,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消費體驗,因此對學生的服務意識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立德樹人背景下中職電商學生職業素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3.1 忽視學生職業道德素養指導,缺乏道德教育內容
中職院校作為培養實踐型人才的陣地,一直以來,都是以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實踐能力等為核心,尤其是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具有學習能力不足、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等特點,很多學生進入中職院校都是為了學習基本的職業技能,以應對職業的技能需求。雖然在我國“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持續深入的情況下,一些中職院校也積極開展大思政課、課程思政教育,通過開設思想政治課程的方式,向中職電商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但一些中職院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不足,開設的課程數量不足,導致學生對電商行業職業道德、法治觀念等的認知和重視不足,影響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甚至還有一些中職院校的教育理念轉變不到位,忽視德育內容的教育,忽視思政教育的開展,利用思想政治課程開展職業實踐技能的教學,都影響著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效果。
9a6ded51401d3515ff5bc2eb62a6a9a16d9324aba8c52b8bdf1f07dd0654efe53.2 職業道德教育形式化,重理論、輕實踐
在我國“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深入發展下,很多中職院校也積極開展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學校對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不足,存在單純重視德育理論知識講解的問題,單純地向學生灌輸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忽視將德育教育內容與電商行業的實際需求相融合,導致學生無法將思政知識落實到實際的電商行業工作中。尤其是電商行業作為一個實踐性較強的行業,需要結合行業可能發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法規、商業道德等的實際需求,將德育教育內容與實際的工作場景相結合,以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認知和能力,而中職電商專業教育理念的偏差,也導致學生無法將職業道德等要求落實到實踐中,影響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而且在現代電商行業的發展下,電商行業的跨界合作、相關服務業的融合等,給中職電商學生的職業素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職業素養實踐融合得不到位,也影響著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效果。
3.3 缺乏完善的職業道德評價體系,評價結構不合理
(1)專業教學中職業道德評價結構不合理
中職院校主要是為企業培養實踐操作人才的教育階段,因此學校對學生教育成果的評價大多也是以學生實踐技能掌握情況、知識理解情況等為主,重視學生的就業能力考核,存在忽視電商學生職業道德評價的情況,并未建立針對學生職業道德考核的體系;或者是結合思想政治課程的教材內容,設計考核題目,對學生思想政治學科知識背誦、記憶等情況進行考核評價,甚至在考核的題目中忽視電商行業實際工作場景的融合,無法發現學生在崗位實踐中職業道德、法治觀念等的落實情況,也無法掌握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情況,也是評價體系不合理的重要體現。
(2)企業實踐中忽視職業道德評價
近年來,在產教融合戰略等的深入下,要求職業院校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組織學生參與到企業的實踐中,而學生參與企業實踐也是考核其職業道德、法治觀念、實踐能力等職業素養的重要方式。但目前仍舊有很多中職院校在開展校企合作時,并未將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情況、職業素養等納入對學生的評價考核中,企業也單純重視學生職業技能、實踐能力、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等素養的考核,忽視學生職業道德、商業道德、個人道德品質、法治觀念等的評價,導致校企合作下的評價反饋不全面,無法針對學生的職業道德等問題,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改進,也影響了中職電商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效果。
4 立德樹人背景下中職電商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優化策略
4.1 構建電商職業道德、法治等課程體系,明確職業道德教育
中職院校要認識到社會、電商行業等對電商人才職業素養的需求,結合“立德樹人”教育任務、高素質人才培養等要求,構建符合電商行業的職業道德、法治觀念等職業素養培養的課程體系。中職院校要給電商專業教師布置思政融合的任務,要求電商專業教師在日常的專業教學中,結合課程的特點,融合相應的思政教育內容,如下表所示,結合部分電商法律法規課程的內容,指出其與思政的融合點,通過課程體系的構建,明確中職電商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要求(見表)。
4.2 結合行業職業道德案例等,提升學生認知
案例教育是提升中職學生職業素養認知的重要方式,教師要結合電商行業實際的職業道德、商業道德、法治問題等案例,向學生分享在這些案例中所體現的不良行業問題,比如近年來,電商行業廣泛發生的虛假宣傳、網紅偷稅漏稅等問題,讓學生結合案例中的問題,開展討論、分析、辯論等,深入地理解職業道德等素養在電商行業中的價值,并結合其在實踐中面臨的困境、問題等,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并利用這些案例中的懲罰措施,讓學生認識到電商行業對職業素養的高要求,像針對偷稅漏稅的罰款、封閉賬號、處罰等措施,提升學生對誠信經營、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遵守法制法規、提升道德品質等的重視,加強自身行為的規范,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4.3 建立完善的職業道德評價體系,更新學生理念
(1)優化專業職業道德素養評估結構、豐富參與主體
評價機制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構成環節,加強中職電商專業職業素養的評估、考核等,也是提升教師和學生認知、落實職業素養培養的重要基礎。中職院校要結合電商行業人才職業素養的培養要求,明確考核的內容,除基本的日常行為評價、思政學科考核等評價方式外,還要要求各學科教師在設計考核題目時,將職業素養的案例設計成開放性的考核題目,以此分析學生的職業道德、商業道德、法治意識等素養,并針對學生的不同職業素養問題,開展針對性的指導、教學方案優化設計等,為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改進提供參考。除教師考核評價外,還可以增加學生自評、生生互評等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保證對學生職業素養評價的全面性。
(2)加強校企合作,明確職業道德評估目標
校企合作是目前職業教育的重要教育機制,中職電商專業也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并與企業共同制定學生職業道德、商業道德等的評價內容及目標,在學生參與企業實習、實訓等過程中,要求企業導師加強學生職業素養的觀察和評價,及時發現學生面臨的職業道德、法治觀念等素養問題,并向學校導師給予針對性的評估反饋,幫助教師了解學生面臨的職業素養問題,以提出針對性的教育改進方案。企業也要在學生的實習、實訓等過程中,加強案例的分析、職業素養重要性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電商企業對人才職業素養的要求,提升學生的認知和重視,促進學生良好職業素養的培養。
5 結語
綜上所述,職業素養作為職業教育、社會對人才需求等的重點要求,中職電商專業要明確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要求,結合社會需求、企業需求等,優化教學活動,尤其在目前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下,電商行業本身的特點、發展趨勢等都給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需要中職電商專業改正目前的教育體系,構建電商職業道德、法治等課程體系,在明確職業素養的培養要求基礎上,設計不同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利用案例分析,引導學生明確職業素養的要求,再利用學校科學的評價機制、校企合作的評估考核等,為中職電商學生職業素養的優化培養提供參考,為電商行業培養更多高素質、創新型等復合型人才,促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系2021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德樹人背景下中職電商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策略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GXZZJG2021A047)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河池市巴馬民族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