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研究在深入分析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評價的內涵基礎上,構建了系統、全面、嚴謹且可操作的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測量結構,并編制了評價問卷。本研究以遼寧省高校研究生導師為研究對象,通過采用文獻綜述、深度訪談、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等多種研究方法,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信息度檢驗及統計分析。結果發現,開發的測評問卷不僅具有高度的信度和效度,而且能夠全面反映研究生導師在立德樹人職責方面的表現。這一研究成果將為高校內部評價、政策制定以及社會各界對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評估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1 研究背景
研究生導師作為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力量,肩負著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神圣使命。立德樹人是研究生導師職責的核心所在,它要求導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術發展,更要注重學生的品德修養和人格塑造。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對高層次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凸顯。因此,研究生教育作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途徑,其招生規模在不斷擴大。然而,研究生導師隊伍的建設與素質提升卻未能與招生規模的增長保持同步,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研究生培養的整體質量產生了影響。此外,受當前社會轉型期的影響,研究生在思想政治、品德修養和心理素質等方面呈現出新的特點,這也為研究生導師的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教育工作的相關要求,以及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的精神,教育部特制定了《教育部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教研〔2018〕1號),該意見明確指出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主要途徑。研究生導師作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責任人和主導力量,應當肩負起立德樹人的重要職責,全面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學術道德水平和創新能力。要求各研究生培養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和落實研究生導師在立德樹人方面的職責。
然而,目前對于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系統、科學的評估標準和工具。為了準確評估當前各培養單位在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方面的落實現狀,并為進一步改進和提升其落實效果提供科學依據,有必要基于對立德樹人職責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研發一套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評價問卷,從而系統、客觀地評估研究生導師在立德樹人工作中的實際表現,進而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確保研究生導師能夠全面、有效地履行其立德樹人職責,為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嚴謹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構建一套系統、全面、嚴謹且可操作的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測量結構,以期為評估和提升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履行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2 高校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評價內涵
研究生導師的立德樹人職責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使命,其內涵廣泛且深遠。這不僅要求導師在知識傳授上做到精益求精,更在品德教育、人格塑造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政治素質
研究生導師首先應以身作則,展現出高尚的政治品質和職業操守。導師的行為舉止要成為學生的楷模,以實際行動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和正確的價值觀念。導師應該具備嚴謹的學術態度、誠信的科研精神、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導師應經常關注研究生的思想動態和政治素質,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選擇。在研究生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中注重思政育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觀。同時,導師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2.2 知識傳授
研究生導師需要承擔起傳授專業知識的職責,應具備扎實的學科基礎和廣博的知識儲備,能夠為學生提供系統、深入的專業指導。同時,導師還應關注學科前沿動態,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確保學生掌握最新、最全面的專業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探索精神。
2.3 能力培養
除了知識傳授外,研究生導師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這包括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溝通表達能力等。研究生導師應當通過科研項目、實踐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創新實踐機會。這包括引導學生參與前沿課題的研究、鼓勵他們提出新的研究想法和方法,以及支持他們參與學術交流和合作等,幫助他們成長為具備綜合素質的優秀人才。
2.4 品德塑造
立德樹人的核心在于品德教育。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生導師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引路人,其責任遠超過單純的學術指導。研究生導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個人成長和品德發展,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導師應通過言傳身教、榜樣示范等方式,培養學生成為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社會形象的優秀人才。
2.5 學術道德
研究生導師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還需要重視學術道德和科研倫理的教育。應引導學生遵守學術規范和誠信原則,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維護學術界的良好聲譽。同時,導師還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研態度和方法論觀念,科研不僅僅是追求新知識和新發現,更是嚴謹、細致、耐心和持續努力的過程,導師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并培養他們具備這些必要的素質,從而提高他們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2.6 培養環境
研究生導師能夠為研究生提供更優質的學術資源、前沿的學術觀點和深入的學術討論,這些資源有助于研究生了解學科領域的最新動態,拓寬學術視野,提高學術素養。導師能夠為研究生提供先進的實驗設備、實驗室空間和必要的科研材料,助力研究生順利開展實驗和研究工作,提高科研效率和質量。研究生導師通常會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工作條件,包括安靜的自習室、充足的學習資料和便利的生活設施,這些條件有助于研究生集中精力進行學習和研究,提高學習效率和生活質量。
導師有精力指導每一位研究生,不僅關注研究生的學術進展和成果產出,還關心研究生的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通過與研究生進行定期的學術討論和指導,研究生導師可以幫助研究生解決學術問題,提高學術水平,為未來的學術和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7 人文關懷
研究生導師能夠經常與學生溝通,關心其成長,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就業壓力,提供心理疏導。對于經濟困難的學生,導師給予物質或精神支持。在科研中,導師鼓勵學生團結互助,分享經驗教訓。此外,導師還鼓勵學生參加人文講座和閱讀人文書籍,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更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
綜上所述,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內涵涵蓋了政治素質、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品德塑造、學術道德、培養環境及人文關懷七方面,這些共同構成了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重要使命和責任擔當。
3 高校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評價問卷的開發
3.1 問卷結構
一方面,《教育部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中,明確提出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七個核心要求,同時結合本文關于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評價的內涵,構成了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評價問卷的七維度評估框架;另一方面,從現有的研究成果來看,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評價的主要指標大多遵循了上述七個方面的要求。這些要求不僅體現了研究生導師在研究生培養中的全面責任,也反映了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具體實踐。
因此,本文在探討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評價指標體系問卷時,將其劃分為七個維度:政治素質、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品德塑造、學術道德、培養環境及人文關懷。這樣的劃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評價研究生導師的工作,也為研究生導師提供了明確的工作方向和目標,促進了研究生教育的質量提升。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綜合運用了文獻綜述、深度訪談、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等多種研究方法,以確保研究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可靠性。首先,通過系統的文獻綜述,梳理和分析國內外關于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成果,為本研究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次,結合深度訪談法,與部分研究生及導師進行深入交流,了解他們對立德樹人職責的認知和理解。初始問卷編制完成后,邀請了四位教育學博士和本校具有高級職稱的研究生管理教師進行審核和完善,并對問卷題目進行了修改和優化。經過多次討論,最終形成了更加準確u1zr5cijwH33A3b9L5yshX8aHn+2T3W8e8QiV1XpP3o=適用的問卷。最后,通過問卷調查法收集大規模的數據樣本,運用SPSS23.0和AMOS23.0等統計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嚴謹的實證分析,以驗證測量量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3 數據收集
本研究以遼寧省高校研究生導師為對象,通過匿名方式進行了深入的調研。調研時間為2023年9月至12月,共回收問卷386份,剔除22份無效問卷后,最終得到364份有效問卷,有效率達到94.30%。樣本基本信息包括985院校32人,211院校86人,其余院校246人;男性198人,女性166人;30歲以下5人,31~40歲138人,41~50歲154人,50歲以上67人;碩士生導師309人,博士生導師55人;學科領域哲學8人,經濟學17人,教育學42人,文學19人,理學43人,工學125人,農學20人,醫學11人,管理學34人,藝術學45人。
3.4 研究結果
(1)信度分析
通過計算Cronbach's Alpha系數評估問卷各維度及總問卷的信度水平。結果顯示,問卷各維度Cronbach's Alpha系數分別為0.914、0.935、0.941、0.956、0.924、0.937和0.950,總問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數為0.921,各維度及總問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數均大于0.90,這表明問卷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能夠在不同時間和情境下保持一致的評估結果。
(2)探索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3.0軟件中提供的KMO和Bartlett球形度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KMO測定值為0.895,大于0.8,說明調查問卷適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檢驗結果顯示,顯著性水平為Sig.=0.000,小于0.05。表明問卷效率較好,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通過主成分分析法,遵循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各維度的公共因子。結果發現,問卷可以提取7個公共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1.195%。依據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結合高載荷變量內涵對公共因子命名,提取的結果發現7個因子劃分的題目和之前預先劃分的一致。其中8、25、32、1、14、22體現的是研究生導師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政治品質因素,命名為政治素質因素;37、5、18、20、13體現的是研究生導師的學科基礎和知識儲備因素,命名為知識傳授因素;19、30、7體現的是研究生導師培養學生學術和創新能力因素,命名為能力培養因素;34、2、12、28、11、36、29體現的是研究生導師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因素,命名為品德塑造因素;21、24、31、35、3、15體現的是研究生導師注重學生的學術道德和科研倫理因素,命名為學術道德因素;33、4、16、26、9體現的是研究生導師提供優質的科研資源和學習環境因素,命名為培養環境因素;27、6、10、17、23體現的是研究生導師關注學生的生活及心理因素,命名為人文關懷因素。具體結果見表3。
(3)驗證性因素分析
利用AMOS23.0軟件對該問卷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以確定模型與實際數據的擬合程度,從而驗證理論模型的正確性。從模型整個擬合指數來看,如表4所示,各個指標都達到了0.9以上,RMSEA的值小于0.08,說明理論模型與實際數據的擬合程度達到統計要求,模型擬合得好,問卷有良好的構想效果。
4 結論與展望
本研究通過系統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構建了一套系統、全面、嚴謹且可操作的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評價測量結構,該框架的設計遵循了教育學、心理學和測量學的原理,并借鑒了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通過精心設計的測量問卷,能夠準確地捕捉研究生導師在立德樹人職責上的表現,并對其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
為確保測量問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多種統計方法和技術手段進行檢驗。通過大樣本的實地調查和數據收集,獲得了豐富的一手資料,并對問卷進行了信度分析、效度檢驗和因子分析等多方面的統計分析,結果表明,該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夠有效地評估研究生導師在立德樹人職責方面的履行水平,結果不僅為高校內部評價體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參考,也為政策的科學制定和社會各界對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評估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未來,將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測量工具,提高其適用性和推廣性。將結合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領域的發展趨勢和實踐進展,不斷更新問卷內容,優化測量指標,以確保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同時,我們還將積極探索與其他評估工具的融合應用,如將問卷結果與導師的教學質量、科研成果等進行綜合分析,以更全面地評估研究生導師的履職情況。同時,進一步關注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的整體趨勢和發展方向,深入研究導師隊伍的結構、特點和發展需求,為提升研究生導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能力提供科學、有效的支持。通過加強導師培訓、完善激勵機制、優化管理體系等措施,推動研究生導師隊伍向著更加專業化、高水平的方向發展,最終為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和水平作出更大貢獻。
本文系2022年度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教育學項目“高校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提升策略研究”(課題編號:L22BED006)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大連工業大學基礎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