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在三個“第一”中,人才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變量”,是競爭之本、轉型之要、活力之源。
智聯招聘聯合澤平宏觀發布的《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研究報告中,江蘇共有南京、蘇州、無錫、常州等12個城市上榜。由上述機構發布的《中國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報告中,江蘇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揚州、鎮江、泰州8個城市上榜。上榜城市數量均居全國省、市、自治區前列。
從這兩個榜單可以看出,江蘇正在加快建設人才發展高地,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以一流環境吸引各類人才,讓江蘇真正成為人才“近悅遠來”的熱土、施展才華的沃土。
后一份榜單尤其受到公眾關注,因為隨著人口紅利逐漸退去,未來青年規模總量基本框定的情況下,作為職場的新生代,95后青年群體的求職趨勢預示著未來青年人才的流動趨勢、都市圈城市群的發展趨勢。江蘇的各個城市聚力打造青年發展型城市,謀的正是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式”。
為了“圈粉”95后青年人才,江蘇各地因地制宜,花式創新。如南京把青年放在城市發展的C位,面向高校畢業生提供租房補貼、跟崗學習、選調招聘、過渡公寓等一攬子支持。對于青年創業就業,蘇州給足“安全感”,針對農村青年創業抵押難、融資貴的問題,蘇州今年將發放不少于12億元的“新農菁英貸”;為守護新業態新青年群體,推出全國首款城市定制新業態新就業青年及其家人的專屬醫療保險。無錫堅持活動牽引,增強人才集聚力,“百企千才高校行”活動在逐年舉辦中還不斷升級:串聯“科技節”“音樂節”“美食節”“體育節”,融入無錫非遺、美食等元素,舉辦校園嘉年華,開展各類線上線下引才活動604場次,累計提供崗位28.02萬個。從“樂園之都”到“青春樂都”,常州全力營造宜居宜業環境,吸引更多年輕群體,讓“網紅”變“長紅”,“流量”變“留量”;進一步優化完善各類人才政策,提高青年人才生活居住“雙資助”政策標準,推動政策“非申即享”“直達快享”。
在這個過程中,各地既精心精準引才,又用心用情留才;既關心青年人才在事業上飛得高不高,又在生活上關心他們飛得累不累;既關注“我有什么”“我要什么”,立足自身資源去提供服務,又關注“年輕人需要什么”,真正讀懂年輕人所需所求,構建更長期、更富有人情味的人才戰略。
政策,讓青年人才“近悅遠來”;服務,則讓青年人才“賓至如歸”。對于青年人才的“引、育、用、留”,江蘇已經進入了更加“走心”的“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