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產業沃土,
吸引著城市“最佳合伙人”
近年來,江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從“制造大省”向“智造強省”邁進。智能工廠、綠色車間、工業互聯網……截至2023年底,江蘇“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9年居全國第一;累計創建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8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32家、5G工廠97家,蘇州入選首批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全省13710個行政村全部實現5G信號覆蓋。“智改數轉網聯”下的產業轉型,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推動了產業鏈向高端延伸,還為年輕人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無限的可能。
以傳統產業見長的南京,正在構建新興產業集群,打造發展新動能。在此過程中,共青團發揮組織優勢,通過“青英·吾思薈”“青英·建功行”等活動,引導青年科研人才、青年學者、青年技術人才、青年企業家等不同領域青年人才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南京高質量發展。
在轉型升級的同時,江蘇還積極布局新興產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大力發展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2023年,江蘇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提高到41.3%和49.9%;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9.4%,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8%;全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1.4%。這些領域的快速發展,不僅為江蘇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更為年輕人提供了大量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和創業機會。
常州圍繞“532”發展戰略打造“新能源之都”,全力引進博士后人才,為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無錫的創新科技產業突破不斷,吸引著滿懷夢想的青年前來。從“專業孵化”到“天使投資”,來到錫城的年輕創業者在“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的孵化體系下大展拳腳。
揚州圍繞產業科創名城建設,聚焦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現代化產業集群,優化布局“6群13鏈”產業體系,配套開展“十萬大學生集聚計劃”,重點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產業領域開發10萬個青年高質量就業見習崗位。
錨定大健康、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汽車零部件和精密制造、化工及新材料、光伏和鋰電產業發展的蘇中城市——泰州,正在加快走出一條具有泰州特色的差異化引才之路。
鎮江聚焦創新引領產業強市,錨定高端裝備制造、生命健康、數字經濟、新材料四大產業集群,打造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航空航天等八條產業鏈,為青年人就業創業、成就夢想提供廣闊舞臺。
隨著產業根基的不斷夯實和新興產業的蓬勃興起,江蘇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滋養著他們的夢想,與此同時,青年也在為這座城市的產業發展貢獻著力量。產業和人才的“雙向賦能”,自然能留住年輕的“最佳合伙人”,也讓江蘇成為年輕人心中的“未來之城”。
這里的人才大禮包,彰顯城市“友好溫度”
今年3月,天津中醫藥大學應屆畢業生田夢奔赴1000多公里,到蘇州參加招聘。經過申請,她順利免費入住位于姑蘇區平江文創人才街區的青年驛站。驛站干凈寬敞、設施齊全,房間里擺放著蘇州人才政策小紅書、《青年辦事一本通》等資料,小到補貼申請,大到購房手續,都作了詳細介紹。她說:“翻了幾遍后,我已經開始暢想留在蘇州工作的生活了。”
“在南京,新就業博士、碩士和學士每人每月分別補貼2000元、800元、600元,領取租賃補貼期限最長可達36個月,大大減輕入職壓力。”
“去無錫面試,青年人才驛站提供7天至90天的免費住宿,這份優待讓我對這座城多了幾分向往。”
“在揚州,青年被城市吸引參加各類文旅活動也能免費入住青年人才驛站,同步向來揚青年配套‘青享卡’,一票暢玩35個文旅景點、青年發展型城市主題空間和青春小店,為青年提供全流程精準服務。”……
免費住宿、面試補貼、政策輔導、文化體驗……越來越多的應屆畢業生選擇來到江蘇,求職“一張床”“一間房”愈發成為95后人才青睞城市的“加分項”。
近年來,江蘇因地制宜建設特色化人才公寓。截至2024年4月,全省累計建成和投入使用人才公寓45萬套,為城市發展注入動力。2021年以來,團江蘇省委聚焦青年就業難、異地求職階段性住房難等操心事、煩心事,在全省范圍內大力建設運行“蘇青驛站”,旨在為在江蘇異地求職青年提供最多14天的免費住宿服務,目前全省已建成服務異地求職青年的“蘇青驛站”176個,累計入住青年4.1萬余人次。
除青年人才驛站,更多配套政策也讓95后青年人才“來得了、留得住”。蘇州面向人才集成推出“購房貼”“助力貸”等6項補貼,總額已超6.9億元。無錫積極開展“人才房”優惠購,聯合7家品牌房企讓利超4億元。常州首創提出“非申即享”,通過“人才地圖”比對數據,自動產生生活資助的人才發放名單,人社平臺按月將生活補貼打入人才社保卡……
自2023年起,江蘇聚焦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決定用三年時間實施“十百千萬”人才計劃,持續不斷以“真金白銀”的獎勵招引“真才實學”。
幾年前,由一群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的一線博士及博士后技術人員創立的江蘇三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科技領軍人才項目被南通引進市北高新區。依托南通江海英才創業周平臺,該公司在“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推介發布會中嶄露頭角,吸引了多方創投機構的關注,獲得知耕基金獨家數千萬元天使融資,并于2023年再次獲得南通投管領投、知耕基金追投加持的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如果不是在無錫,換個城市,公司恐怕沒法成長得那么快。”畢業于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黃陽之而立之年回到無錫,在“錫引工程”升級版8條、“錫引惠才”12條等人才政策的助力下,他創辦的科技公司致力于AR創新應用,從初創時的6人小組到目前50多人的研發團隊,估值已經破億元,成為長三角元宇宙賽道當仁不讓的一員。
從求職、創業到安家落戶,從應屆畢業生到高層次人才、領軍人才,從國內人才到海外人才,江蘇量身推出覆蓋青年人才從“起跑”到“起飛”各個發展階段的專項人才政策,實現全周期支持、全鏈條賦能、全要素保障,讓人才切實感受到尊才愛才的城市溫度。
這里的潮流生活,提供最佳情緒價值
愛上一座城,有時候理由可以很簡單,只要在這座城業有所成,玩得開心。
因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常州音樂節火爆“出圈”,芒禾長蕩湖音樂節、新龍NUTS音樂節、萃園大學生音樂會、文化廣場野生音樂會,成為吸引年輕人的“流量密碼”。
Citywalk已經成為年輕人探索城市、體驗當地文化的流行方式,也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第六屆南京大學生音樂節,“城市街唱漫游計劃”在南京七橋甕公園、紫金坊和熙南里歷史文化休閑街區等地舉行,通過音樂與文旅的結合,激發城市的活力。常州則在一個個立體生動的青年友好街區里,呼喚青年開啟一場隨心而行的Citywalk,在城市歷史與現代交織的脈絡里,聽見時間的腳步,觸碰歷史的溫度。揚州在運河畔舉辦了“我們的夏至”青年音樂派對,沒有主辦方,青年唱主角,目標就是把城市打造成經濟實惠、自由輕松、貼近青年的大型“Livehouse”。
白天上班,晚上學藝,不是培訓班上不起,而是家門口的“青年夜校”更具性價比。江蘇各個城市推出青年夜校項目,吉他彈唱、攝影、篆刻藝術、美妝、瑜伽、爵士舞、拳擊健身、心理課程等,沒有考試,拒絕競爭,告別焦慮,用興趣和熱愛為自己充電,點燃新式夜生活,青年在這里輕松get生活的“松弛感”。
馬拉松魅力何在?一條賽道濃縮一城風景。追風者從不等風來,青年跑出人生新狀態。2024年蘇州馬拉松激情開跑,青年一路奔跑,一路欣賞小橋流水、現代摩登大樓,體驗江南詩意、立體都市的魅力。前半程湖光山色,后半程高樓林立——古典秀麗與現代繁華并存,這是青年對無錫馬拉松賽道的感覺。2024年,常州率先推出全域馬拉松,全年舉辦7場馬拉松賽事,打造“一區一馬一特色”。
700年前,馬可·波羅贊泰州,“這城不很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泰有引力周末嘉年華”每周選取一個主題舉辦一次活動,網紅美食節、二次元主題展等牢牢吸引了“Z世代”……
這里的文化底蘊,
融入“詩和遠方”
江蘇,是中華文明的主要起源地之一,悠悠水韻滋養著這片土地的文脈賡續。江蘇的每座城市都浸潤人文基因,厚植文化底蘊——
漫步南京,你可以體驗六朝古都的滄桑厚重;穿梭在精致的姑蘇園林之間,你可以品味江南水鄉的韻味與風情;煙花三月下揚州,你可以領略瘦西湖“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詩意與浪漫;櫻花如云,錫馬如歌,隨著腳步延伸,錫城的江南靈秀與城市風光如畫卷般徐徐展開;在江河交匯、山水城林的鎮江,你可以感受“天下第一江山”的風骨與氣韻……
每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核。大運河文化、長江文化在江蘇交匯激蕩,蘇派傳統文化、非遺文化綻放光芒,水韻書香、紅色文化彰顯活力。江蘇的風土人情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它融合了歷史、文化、民俗、美食和自然風光等多種元素,共同構成了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
江蘇文化事業產業繁榮發展,在全國率先建成五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系,全省國家一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的總數均居全國前列;2023年江蘇文旅消費總額位居全國第一。
當下,文化源遠流長的江蘇正以“先行軍走在前”的姿態繼往開來,以吳韻漢風為底蘊,以改革發展為動力,奮力譜寫文化繁榮發展的時代篇章,打造令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透過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評彈中緩緩唱出的吳儂軟語、大海深處的“蛟龍”號深潛器、全民閱讀里的最美書店……“95后青年人才為什么選擇江蘇”的答案已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