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高中化學課程教學,教師首先要以高中化學教材為基礎,運用建構主義理論提升學生高中化學素養。結合新課標對高中化學教學的要求,教師要設計各種實驗和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建構高中化學知識體系。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合作小組中相互交流和分享,建構高中化學知識體系。
關鍵詞:建構主義理論;高中;化學課程;教學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高中化學課程教學,教師要強調高中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建構知識來獲得對高中化學教學內容的理解。建構主義理論在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當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化學素養,而且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更為高效。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要作為引導者和促進者,不能只是在教學中以知識單向傳遞者的方式面對學生,而要更多地激發起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查閱資料、自主建構知識結構、自主完成實驗驗證等方式自己尋求答案。
一、以高中化學教材為基礎,運用建構主義理論提升學生高中化學素養
高中化學教材包含了基礎的化學知識、實驗操作技巧以及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等內容,是專門為高中生設計的化學學習資源。教學內容在確保科學性和適應性的基礎上,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建立扎實的化學基礎,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能力,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建構主義理論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當中的應用要建立在化學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化學教材當中涉及的各種化學概念如原子結構、化學鍵、化學反應速率、酸堿理論等,而且要能夠讓學生掌握化學教材當中所涉及的化學實驗,還要讓學生掌握將化學理論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的方法,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化學在醫藥、能源以及材料科學等領域的應用。建構主義理論的關鍵在于建構,在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反思。教師要通過詳細的解釋和圖示,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化學概念,讓學生能夠在頭腦中自主建構化學知識模型。教師還要運用化學教材當中配備的大量習題和問題,讓學生將掌握到的化學概念通過從基礎到高級的不同難度級別的化學訓練來完成知識的建構,形成化學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化學實踐當中鞏固所學理論知識,提高解決化學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在《鈉及其化合物》這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展示鈉及其化合物的模型圖解釋鈉及其化合物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教師要讓學生掌握納的基本概念,幫助學生掌握正確地學習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學習方法。教師可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導學生研究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幫助學生建立結構決定性質的認知模型,并運用模型解釋化學現象。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認識鈉及其化合物在現代社會當中的應用,還可介紹相關的化學歷史和化學家的故事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更熱衷建立化學知識結構模型。
二、教師要設計各種實驗和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建構高中化學知識體系
教師可精心設計一系列化學實驗和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建構化學知識體系。不管是在學生學習化學概念的過程當中,還是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當中,學生的自我參與自主實踐都是建構主義理論在化學教學過程當中的有效體現。化學教材當中涉及不少的化學實驗活動,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當中的化學實驗引導學生共同設計實驗過程,探究不同化學物質的性質和反應。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在化學實驗當中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并依據實驗過程記錄實驗數據,最終獲得實驗結論,同時將實驗結論與教材當中所給出的化學公式以及化學方程式進行對比和探究,形成化學知識體系。這種探究式的學習,讓學生在化學實驗中鞏固了化學知識,在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基礎上通過親自動手操作觀察到了化學反應。教師還可以將課堂當中學生進行的化學實驗,引導學生自主延伸到日常生活當中進行安全范圍內的有效實驗。如在《化學能轉化成電能》這一實驗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參與化學實驗理解化學反應與電能之間的轉換關系。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之前要能夠借助教材理解基礎的化學知識如氧化還原反應等。學生設計化學能轉化成電能實驗方案、安裝實驗裝置,并使用萬用表來測量產生的電壓,通過親身實踐觀察到金屬片進入相應的溶液,由于金屬片電化學性質的不同而分別失去和獲得電子,從而在導線中產生電流的過程,不僅能夠充分認識到化學知識結構體系在實際生活當中的重要性,而且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課后自主完成相應的實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親手搭建了化學模型,直觀地感受到了化學應用的作用,自然對自主建構化學知識體系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合作學習可以更好地強化學生對高中化學知識的自主建構能力
學生化學學習能力的不同,自主建構化學知識體系的能力也各不相同。為了更好地運用建構主義理論來引導學生完成化學學習,教師可以以同組異質的原則引導學生在合作小組中進行化學研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完成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化學實驗等活動,不斷激發不同能力的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教師要善于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在同伴互助中認識到自己在化學建構當中的進步和不足,有效調整化學學習策略,不斷提升化學素養。如在《分子的空間結構》這一節的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同組異質小組中合作學習,共同分析分子的空間結構,建構分子空間結構模型。教師還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個體認知與小組合作成果,不僅可以通過傳統的筆試來評價學生的化學知識建構能力,還可以通過實驗操作、項目報告、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全面了解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使用建構主義理論的能力。
總之,將建構主義理論應用于高中化學課程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化學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基于教材教學內容自主學習、合作建構,在實踐中搭建化學知識體系模型,并將化學知識運用到實踐生活當中去。
參考文獻:
[1]姜立剛,劉佳龍.信息化背景下協作式問題解決教學范式建構[J].教學與管理,2024(6):67-68.
[2]蔣凱.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高中化學教學課程[J].數學通報,2024(08):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