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基于“課內外一體化”的研究背景下,以B大學為例,使用文獻資料法和專家訪談法對高校公共體育攀巖教學模式構建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構建以課堂教學內容為主,高校社團、攀巖運動隊、攀巖比賽以及與校外攀巖館合作為輔的“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提高學生對于攀巖運動的興趣以及解決學生課外進行攀巖運動的難題。同時它打破了原本封閉的高校體育課程模式,使體育課堂得到有效的延申,是當今高校體育教學值得推廣的教學模式之一。
關鍵詞:課內外一體化 攀巖 教學模式 教學改革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Rock Climbing in Colleges with "Integration of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 A Case Study of B University
Yin Wenlong1 YUAN Tongchun2 HUANG Shaopeng3 LIU Cheng3*
1.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Province,2300091212 China;2.Foreign Language High School,Shenzhen University Affiliated Education Group,Shenzhen,Gongdong Province,51807133 China;3.Hohai University, Nanjing,Jiangsu Province,210098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taking B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ports rock climbing teaching mode in universitie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aching mode of "integr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which is mainly based on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supplemented by university associations, rock climbing teams, rock climbing competitions and cooperation with climbing gyms outside school, can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rock climbing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ock climbing. At the same time, it breaks the original closed model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so tha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can be effectively extended, and is one of the teaching models worth promoting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in class and out of class; Climbing; Teaching mode; Teaching reform
課外體育活動是指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與的,以鍛煉身體、愉悅身心為目的的體育活動,包括閑暇時間學生在校內與校外參加的各種體育活動與健身鍛煉,它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2012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把課外體育活動納入體育與健康課程,形成課內、課外有機聯系的課程結構,并形成制度;十八大以來,隨著“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和“兩個一百年”等國家戰略目標的確立,出臺有關學校體育的各級各類政策文件。2014年6月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的通知,體育課程設置與實施嚴格執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再次明確把課外體育活動納入體育與健康課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 2018 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上講話時強調:“高等院校公共體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1]。近年來,全國各個高校陸續開展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改革,事實上,課內部分已經很成熟,改革的重點其實就是課外部分。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思路就是通過一定的機制打通課內外時空限制,將學生有組織的、規范的課外體育活動納入高校體育課程教學體系中,將學生有興趣和樂于學習的課外體育項目組織形式課程化,有效拓寬傳統體育教學的內容結構,拓展學生體育學習的多樣性,突破固有教育思維,從“傳統體育”向“新時代體育”轉變。
1 攀巖“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近年來,全國各個高校陸續開展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改革,事實上,課內部分已經很成熟,改革的重點其實就是課外部分。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思路就是通過一定的機制打通課內外時空限制,將學生有組織的、規范的課外體育活動納入高校體育課程教學體系中,將學生有興趣和樂于學習的課外體育項目組織形式課程化,有效拓寬傳統體育教學的內容結構,拓展學生體育學習的多樣性,突破固有教育思維,從“傳統體育”向“新時代體育”轉變。
攀巖是近些年流行起來的戶外極限運動,許多的學生對于攀巖擁有濃厚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其可以鍛煉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鍛煉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在B校的攀巖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由于攀巖運動對于場地、裝備以及技術的特殊要求,許多的學生進行攀巖運動只是停留在課堂中,課下開展較為困難。如何采取較為合適的教學手段來解決課下進行攀巖運動的困難,是高校老師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B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構建以課堂教育內容為主,高校社團、攀巖運動隊、攀巖比賽以及校外攀巖館合作為輔的“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實踐表明,這種模式利于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熱情,也打破原有封閉式的高校體育教學形式,課堂得以延伸,更是當今高校提倡的主導課程模式之一[2]。
高校體育教師應從運動技能、運動參與兩個方面,制定完善的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育實施目標,并從課內理論與技戰術教學、課外身體鍛煉與能力提升輔導兩個方面入手,全過程設計并實施課內與課外互補的教育指導方案[3]。通過優化教學組織模式,形成課內學習和課外鍛煉有效融合。通過整合教學資源,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均衡發展[4]。同時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是以“終身體育教育、健康第一”的教學指導思想根據學?,F有的學習和教學環境出發[5],從而達到更佳得教學效果。
課外教學活動組織管理能力: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實現健康第一的必由之路,最終實現終身體育的目的[6]。遵循B大學攀巖選修課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的要求和特點,經專家訪談,構建攀巖“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且根據師資、場地、校園體育發展狀況加以實踐檢驗(圖1)。
2.1攀巖常規教學
2.1.1攀巖課堂教學
攀巖運動是B高校二年級旅游管理專業的選修課。在課堂教學的過程,學生往往產生濃厚的興趣,但是由于攀巖的特殊性和高校場地管理的制度,使得學生在課外較難進行繼續的學習。
由于選修課同學基本都是零基礎,教學都是從基礎教學開始進行。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是介紹攀巖運動的起源與發展,分類,裝備等理論知識。之后開始進行技術的講解,攀巖技術主要分為三個模塊(1)裝備穿戴,(2)保護技術,(3)攀爬技術。按照上述的順序進行攀巖的課堂教學,首先進行攀巖裝備正確的穿戴,第二進行保護技術的講解和練習,最后進行技術動作的講解,基本的手法,叫法,身法等,進行低空的攀爬練習,最后進行高空攀爬的練習。在教學的過程中實行理論和技術相結合的方式。
2.1.2攀巖考評制度
B學校的攀巖選修課實行的是雙老師教學制度,由于攀巖的特殊性一個自然班需要兩個老師進行分別的教學,最終的考核實行老師互評制度即兩個老師考評對方學生的方式。這種考核的方式意義在于(1)防止任課教師的主觀傾向性和隨意性,最大程度的保證評分的公正、公平、公開,客觀的反映出學生的習得效果和教師的教學。(2)有助于制定考評的標準和細則。B高校的攀巖課程考評結合學習態度,理論知識,技術評定來進行評分。權重系數為1:3:6(表1)。
2.1.3教師互評制度的優勢
B學校的互評的考評方式,可以比較客觀的反映學生掌握的技術水平和理論水平。由于大學教學的特殊性,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的情況,學生缺課缺考還有成績,對于認真上課和學習的同學是不公平的,實行了互評之后呢,在考試的時候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同時,在確定了如此的考核方式之后,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必須完成課程內容才能得到相應的學分,使學生不存在僥幸的心理??偟亩?,教師互評制度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提高學生課堂的積極性,同時保證評分的公正和公平性。
2.2攀巖課外活動
2.2.1建立攀巖社團
出于對攀巖運動的喜愛,以享受攀巖和玩攀巖為主要目的,B校團委依托攀巖專項學生建立大學生攀巖社團,來滿足一些非專項學生的課外興趣和愛好。B校的攀巖社團組合和教學是以攀巖專項學生為主,由于專項學生的身體條件和技術相對來說較高以及他們往往就是向攀巖教練等方向進行培養的,所以他們足以指導社團中一些業余攀巖愛好者。同時由于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得他們之間的溝通可以更加流暢,在一起攀巖的過程中也可以獲取別人的優勢,取長補短更快的提高自身的攀巖水平。根據反饋的情況來看,這些同學比較贊同這種學習的形式。
2.2.2設立攀巖運動隊
B校出于對本校攀巖運動的發展設立了大學生高水平攀巖運動隊,在專項學生和非專項學生中挑選優秀學生組成專業組和業余組的運動隊,在為學校爭取榮譽的同時可以普及攀巖這項運動。運動隊分為兩個等級即正式隊員和替補隊員,正式隊員就是在本校攀巖人群中屬于頂尖的選手,替補隊員是低年級的學生和一些具有潛力的選手。B校的攀巖運動隊擁有一個較好的機制,對于水平較好但又不到運動隊水平得學生,其可以跟著專業隊進行訓練,如果成績優秀可成為運動隊的成員。這項措施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使想攀巖的學生可以得到進行訓練的機會,同時也為運動隊補充新鮮血液,保證運動隊的延續性。
2.2.3舉辦攀巖比賽
B校每年都會舉辦校運會,攀巖是校運會的常設項目。在2019的比賽中,首創了校運會直播模式,通過B校傳媒對攀巖項目幾個單項的決賽進行了全程的直播和專業的解說。這一開創性的模式極大的提高了校園攀巖比賽的觀賞性和知名度。使更多的大學生了解攀巖,了解比賽的規則等。通過比賽的形式提高了學生在課外學習時的娛樂性和競爭性,不再是單一的進行攀巖教學,學生可以采用兩人或者多人的比賽模式自行進行競賽。
2.2.4校外攀巖館合作
通過訪談得知,由于學校的場地管理和制度和攀巖項目的特殊性,學校的教學場地不能作為課外學習的場地。B校戶外教研室的教師為了使學生在課外進行攀巖的學習,正在積極聯系校外的攀巖場地,通過與校外攀巖館的合作來解決學生課外學習的場地問題。此項措施目前還在計劃階段,如果可以實施不僅能解決場地問題,還可以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讓學生沒有后顧之憂,花費較少的經費就可以滿足對于攀巖的需求。這是B校教師一次積極的探索,也是創建“校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中一個新的板塊。這個板塊如果順利實施將對B校的攀巖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對于攀巖運動的推廣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3 結語
課外體育是體育教學的一部分。修訂和完善線性教學大綱和課外鍛煉指導方案,探討課外活動的激勵機制、制約機制和保障機制,研究課內與課外融合以及其相關要素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關系,把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成績按比例納入學習績效評定,形成課堂內外結合、理論知識與體育技能結合的體育教學體系。
體育教學改革使高校體育課由課堂延伸到課外,拓展了學生體育學習、鍛煉的時間和空間,將體育鍛煉貫穿學生的大學生活、成為學生生活的日常,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運動技能、形成鍛煉習慣以及培養終身體育的理念。構建大學體育課外教學運行體系,把體育課堂教學、課外體育活動以及體育競賽深度融合,拓展學生體育活動的空間和時間,有效提高大學體育教學成效。基于攀巖課程“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可以為選修課的學生提高更多的學習途徑和學識方式,讓學習不僅限于課堂之上。B學校開展了這種教學模式之后,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有所提升。整體的教學水平和成果有所改善。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EB /OL].[2018-09-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leaders /2018-09 /10 / c_1123408400.htm.
[2]劉雪峰.高校乒乓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證研究[D].長春:吉林體育學院,2019.
[3]劉紅兵.體育核心素養視域下高校課內外一體化教育價值體現與實施策略[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1,20(10):63-66.
[4]王壽秋,馮宇,佟彬,等.高校籃球教學“課內外一體化”現狀及對策[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1,39(3):65-69.
[5]張旭雷.“課內外一體化”視角下高校定向越野課程教學模式構建研究[D].長春:吉林體育學院,2019.
[6]武青那.普通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24) :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