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材留白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資源,是教師在課堂中實施主題拓展教學的關鍵載體。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留白讓學生厘清文本結構,幫助學生在語言和思維的交融中培養高階思維品質,優化閱讀策略,提升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深度閱讀,助力核心素養培養落地生根。
關鍵詞:深度閱讀;小學英語;教材留白
隨著新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深度閱讀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深層理解,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學習方式,成了小學英語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熱點。但是,一些教師由于對深度閱讀的理解不足,導致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表面化,學生的語言認知、實踐能力得不到發展,情感體驗不佳。教材留白是指教材的文本、插圖、標識、圖表等存在信息空缺現象。在推進學生深度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教材留白,積極開發和利用教材插圖資源,建構教師、學生、課本三者之間的對話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引導學生在觀圖、讀圖的過程中獲取語言信息,整合核心語言知識,從而掌握閱讀策略,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念,發展思維品質,實現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本文結合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內容,闡述教材留白在小學英語深度閱讀中的應用策略。
一、聚焦知識和情節留白,強化深層理解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插圖通常包含故事人物、情節等關鍵信息,和文本共同構成主題語境。為了有效實現深度閱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基于單元主題,深入挖掘、分析教材中的語言知識和故事情節留白,引導學生在感知理解中嘗試語言知識的靈活運用,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一)探尋知識留白,構建知識框架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由于篇幅限制、語言功能等各方面原因,會形成語言知識點的留白。教師應基于單元主題,從結構化語言視角出發,引導學生嘗試進行補白,促使學生從語言的淺層互動轉向語言的深層交流,在構建單元語言知識體系的過程中實現對語篇意義的理解。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 they do?為例,這一單元的主要話題為談論家人的職業,由Su Hai詢問Mike父母的工作和Su Hai向Mike介紹自己父母的工作兩部分內容組成。教師通過解讀教材發現,這一單元Story time中關于父母工作地點的內容有留白。因此,可向學生提出“What does Mike′s father do?”“Where does he work?”等問題,以激活學生的語言思維,層層推進學生的語言表達,促使學生在語言輸出中加深對不同職業的認識。隨后,教師可嘗試以閱讀表格的形式,引導學生補充相關信息,在歸納總結中培育學生的深層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1]。
(二)捕捉情節留白,加深感知理解
情節留白指的是設計者為了在故事文本中制造懸念,故意隱去一些關鍵的情節信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基于語篇,引導學生挖掘文本或插圖中的隱性信息,從而使學生在推理分析和個性表達中提升感知與理解能力,在填充情節留白時內化和鞏固單元核心語言知識,加深對單元主題意義的認識。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7 At weekends為例,本單元談論的主要話題為周末活動,文本簡要介紹了Mike、Helen以及Su Hai的具體周末活動。教師觀察教材插圖發現,圖片雖然呈現了Mike周末上網聊天的場景,但是未顯示Mike網上聊天的對象和內容。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先讓學生聚焦Su Hai周末拜訪祖父母這一具體活動,促使學生總結概括“Su Hai′s weekends are for family”的內容;再將話題引到Mike網上聊天的內容中,鼓勵學生積極展開預測。
T: Look at this picture. What does Su Hai do at weekends?
Ss: She usually visits her grandparents with Su Yang. And they have dinner together and play with Kitty too.
T: So what do you think of Su Hai′s weekends? Her weekends are for...
Ss: I think Su Hai′s weekends are for family.
T: Now please take a look at Mike. Does Mike visit his grandparents at weekends?
Ss: No, he doesn′t.
T: Can you tell me why?
Ss: Mike′s grandparents live in the UK.
T: Yes. And if Mike wants to talk with his grandparents, what can he do?
Ss: He can chat with his grandparents on the Internet.
教材中的插圖是促進學生深層閱讀的重要資源。教師在課前應深入解讀語篇插圖,精心設計層次漸進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自主挖掘情節中的語言留白,實現基于語篇主題的創造表達。除了課文Story time中的插圖,Cartoon time中的插圖也有著豐富的內涵。以四年級上冊Unit 6 At the snack bar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的Cartoon time板塊講述了Bobby和Sam去一家猩猩開的小吃店就餐的故事。閱讀插圖可知,猩猩最后分別給他們上了一個大雞蛋和一條大魚。為了促進學生對故事的深層感知,教師巧妙利用最后一幅插圖,鼓勵學生根據故事的關鍵情節,靈活運用課堂所學進行補白。學生提出,Sam可能會說:“What a big fish!”。據此,教師講解關于fish的語言知識,在真實鮮活的主題情境中促進學生的語言積累[2]。
二、聚焦話題和信息留白,培育思維品質
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拓展延伸單元話題,促使學生在主題和情節的深層拓展中統整語篇關鍵內容,感知語篇的主題意義,有效提升思維品質。
(一)統整話題留白,提升發散思維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一個與學生的真實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單元話題也存在一定的留白現象,教材可能只提及該話題的一部分,因此教師應巧妙挖掘課內外內容,精心設計開放性的思維活動,鼓勵學生在話題的延展中培育發散思維。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7 At weekends 的Story time為例,由于本單元的話題和周末活動相關,因此教師可以統整五年級上冊Unit 4 Hobbies和四年級上冊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的Story time內容,詢問學生:“What else do they do at weekends?”。學生閱讀后得出“Su Hai and Su Yang like dancing. Maybe they have a dancing lesson at weekends.”“Mik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Maybe he plays basketball with Liu Tao and Wang Bing at weekends.”“H565918f08d8d887f55d4fa2fb3a975321fa28ed9080fa1f11e18c659fef14ea6elen likes reading and playing the piano. Maybe he reads and plays the piano at weekends.”等結論,由此在話題的延伸中內化和鞏固單元核心語言知識,在知識框架的建構中培育開放性思維,切實提升單元主題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二)填充信息留白,培育邏輯思維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語篇中的插圖受篇幅的限制,往往不能充分呈現語篇中的話題信息,因此教師要善于將插圖和單元話題、語言文字相結合,引導學生獲取并提煉關鍵信息,從而讓其深刻理解語篇內容,靈活運用課堂所學進行創造性語言表達。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為例,本單元的話題為談論動物朋友,教師首先結合段落中描述不同動物的不同特征的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建構思維導圖獲取結構化新知,認識到課文是如何從colours、body parts、personalities、abilities等方面介紹動物朋友的。隨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插圖,提問學生:“What body parts do they have in common?”,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身體部位聚焦到相同的身體部位“tails”。再向學生呈現不同動物尾巴作用的多元對比,巧妙利用這一信息留白,促使學生借助課外科普學習資源,歸納總結出“Dog′s tail can help him wave and show happiness.”“Fish′s tail can help them keep balance in water.”“Rabbit′s tail can help him run.”“Parrot′s tail can help him fly.”等信息,在超越文本內容中建立對動物深刻立體的認識,切實提升思維層次。
三、聚焦情感和文化留白,涵養文化品格
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是英語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們具有隱性特點,難以準確把握。對此,教師應積極挖掘教材的德育意蘊和文化內涵,促使學生在觀察、研讀和闡述中豐富情感體驗,涵養文化品格。
(一)分析情感留白,增強價值體認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許多人物,這些人物在不同的語言情境中展現不同的情感和性格,教師在教學中應帶領學生深入文本,分析教材插圖,全方位、多維度地思考,充分激發學生語言學習的熱情。
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的Story time主要以簡短生動的對話呈現制作水果沙拉的過程,要求學生在主題情境中掌握有關水果的單詞。教師通過觀察教材中描繪人物圍著做好的水果沙拉對話的插圖,發現圖中的水果被擺成一張笑臉,據此提問學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salad?”,鼓勵學生用“How beautiful!”“How nice!”“How great!”等贊賞別人的勞動成果,并引導學生在思考這一造型的情感內涵后回答問題“Why are they so happy?”,讓學生體會合作勞動的快樂,認識到“The more we do together, the more success we have.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happiness we get.”。這樣,學生在教材留白的逐層解讀中增強了價值體認,理解了語篇的情感內涵。
再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8 Our dreams的Story Time板塊教學為例,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探尋未來職業,做好人生規劃。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初步了解教材中各個人物的夢想后,可通過呈現五年級下冊Unit 5 Seeing the doctor、五年級上冊Unit 4 Hobbies的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并回憶Mike、Liu Tao、Su Hai和Yang Ling的成長歷程等圖文內容,提問學生“Why do they have these dreams?”,鼓勵學生在復習已學課堂知識的過程中形成深層情感認知。學生通過思考得出“Mike wants to be a dentist because he had a bad toothache before. He knows caring about teeth is good for children.”“Liu Tao wants to be a football player because he likes playing football very much. And he is good at it.”“Su Hai wants to be a dancer because she likes dancing.”“Yang Ling wants to be a pianist because she likes playing the piano too.”等觀點。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歸納整理“Dreams are from experiences.”“Dreams are from talents.”“Dreams are from hobbies.”,逐步認識到夢想和職業的內涵,從而學會在生活中挖掘自己的閃光點和興趣點,樹立夢想并努力奮斗。
(二)著眼文化留白,促進生命成長
在小學英語教材中,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教師要解讀單元內容中蘊含的文化資源,精心設計有趣、豐富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鼓勵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積累文化知識,讓學生在語言情境的對比分析中拓寬文化視野,提升國際理解意識和文化自信。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Story time主題是春節計劃,通過遠在香港的Anna給Su Hai發的一封電子郵件,從activities、time、people、food等方面展現了香港過春節的習俗。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插圖,梳理文本,結合已有知識和經驗,對比分析在香港過春節和在內地過春節的不同之處。例如,在分析“OR7S7HqWUaHZF9c92sQbBsw==n Chinese New Year′s Eve”這一時間段的具體活動習俗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Anna和家人買花的插圖,提問學生:“Why do people in Hong Kong buy flowers on Chinese New Year′s Eve?”,引導學生在探究中了解到“花”與“發”的聯系,認識到過春節時買花意味著對來年美好的祝福。之后,教師可通過“Do you buy flowers on Chinese New Year′s Eve?”“What do you do on Chinese New Year′s Eve?”等問題,讓學生說一說不同的春節文化習俗,以此讓學生在對比和分析中加深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培育文化品格。
結語
小學英語教材中蘊藏著豐富的留白資源,可以成為推動學生深度閱讀的支點。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深入解讀教材單元,圍繞單元主題,合理開發利用教材留白,準確把握其中的思維和語言生長點,基于教材的交際功能和德育意蘊,鼓勵學生在觀察感知中互動交流,在對比分析中培育思維品質,在合作創編中提升語用能力。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發揮語言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在細致觀圖、深度研圖、巧妙用圖中發展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以此促進學生思維從低階到高階的轉化,最終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童華燕.小學英語個性化作業的設計及評價探析[J].校園英語,2016(34):160.
張靜.信息組織圖在培養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中的價值探微[J].校園英語,2023(5):14-17.
作者簡介:陳瑤(1984—),女,江蘇省揚州市梅嶺小學西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