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琳忘不了2009年的夏天。那年的7月30日,他在羅馬世錦賽上以7分32秒12的成績成功奪得男子800米自由泳冠軍,將世界紀錄縮短了6秒。這一紀錄至今無人超越。
那屆世錦賽云集了眾多高手,張琳最大的對手是突尼斯名將梅洛里。比賽一開始,兩人就進行了激烈角逐。前200米梅洛里游在最前面,張琳緊隨其后。游到250米轉身時,張琳已經沖到第一。梅洛里窮追猛趕,不斷縮小和張琳的距離。最后100米,現場氣氛白熱化,兩人瘋狂沖刺。張琳奮力拉開與梅洛里的距離,一騎絕塵沖到終點。觸壁、回頭,看著記分牌,張琳瞪大眼睛,伸出右手食指,向世界宣告:“我是第一!”奪冠后,他在水中舉拳怒吼,為中國男子項目在游泳世錦賽上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
這次奪冠來之不易。張琳此前奔赴澳大利亞訓練,師從哈克特的著名教練丹尼斯。丹尼斯認為張琳先天條件非常出色,專門為他制定了訓練計劃。張琳的成績突飛猛進,第二周,他的800米自由泳已經超過哈克特保持的世界紀錄。800米自由泳是非奧項目,世錦賽報名時張琳打算放棄,由于教練陳映紅的堅持,張琳才在羅馬折桂。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張琳的表現同樣亮眼。在沸騰的水立方,盡管張琳惜敗于韓國選手樸泰桓,獲男子400米自由泳亞軍,但創造了中國男子游泳選手在奧運會上的最好成績。
張琳是北京人,小時候體弱多病。父母出于強身健體的考慮,把他送到離家不遠的北京體育大學,參加少年暑期游泳培訓班。教練李小娜打算設立海淀游泳的分支訓練機構,苗子就從少年暑期游泳培訓班中挑選。那天小朋友們都在泳池邊,都還不會游泳。李小娜一聲“下水”,別的小朋友不敢下,根本不會游泳的張琳卻直接跳進了泳池,差點兒被淹死,幸好他抓住了教練伸過來的竹竿。李小娜覺得張琳勇氣可嘉,就收下了他。
張琳15歲進入國家隊,16歲初露鋒芒。北京奧運會開始前的半年,他察覺到右腳腳踝總是被什么東西卡住,緩一緩才能動,但忙于備戰訓練,直到開賽前的一個月才去醫院檢查。醫生發現是游離骨卡住了腳,建議手術或打封閉。為了能參加奧運會,張琳選擇了后一種辦法。這塊游離骨直到奧運會結束后才被取出。
在張琳的運動生涯中,有段時間在國際泳壇并不顯眼,長時間無法超越同為亞洲選手的樸泰桓。此時,陳映紅教練為他在床頭掛上樸泰桓的照片,用來激勵他。照片中樸泰桓手握金牌的得意笑容,成為張琳前行的動力。每當訓練疲憊時,看到床頭的樸泰桓,他就重燃斗志,迎接挑戰。

2014年張琳退役。他迷茫了一段時間,一直在考慮日后的職業方向,多次問自己能做什么。那一年,他去美國求學,學習康復專業。在那里,他發現康復是一項浩大工程,想當好一名康復師,要求頗多,首先得過語言關,其次得從本科開始一直念到研究生甚至博士。張琳覺得這樣下來,畢業后年紀已經較大了。他在美國感受到濃厚的體育氣氛,大學里的游泳積分賽、聯賽等經常熱火朝天地推開。張琳想把那種氛圍帶到國內。2016年,他回國進入北京體育大學冠軍班,攻讀運動訓練研究生。

退役后,張琳一直專注青少年培訓。剛開始,他在一家少兒游泳俱樂部當教練。那時,他心里有些落差,但看著這群小孩,想到自己最初學游泳的樣子,也對他們寄予了厚望,于是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少兒教練。張琳看到孩子們像魚一樣來回游動,他很樂意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也盼望著能助一臂之力,幫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張琳做青訓的目標并非培養像他一樣成為世界冠軍的人,而是希望孩子們通過參與體育活動學到體育精神,使他們受益終身。
張琳說:“從運動員的框架中跳出,是一種歷練,需要提高的東西很多。”執教時,他用少年兒童能懂的語言為他們講解,分配訓練時間也有別于專業隊訓練。他還不斷學習和提高與孩子及家長的溝通能力。
2018年,張琳在北京成立了游泳俱樂部。創業是比較辛苦的。當運動員時,張琳碰到很多問題,都有一個團隊幫助解決。成為創業的發起人,需要組織能力、溝通能力,所有的問題都得自己承擔。在俱樂部里,張琳親自執教。學員參加過北京市的比賽,獲得過前三的成績。疫情期間,俱樂部業務不多。這幾年,俱樂部加入了全國李寧運動中心,張琳成為管理者。現在,他為中心搭建了賽事、教練等四大體系,學員約150人。
從教練轉身為管理者,張琳上了一個臺階,負責中心在全國的游泳業務,要承擔的任務很重。他注重團隊建設,為大家樹立了清晰的目標和價值觀。張琳一直注重溝通和交流。有空時,他在網上錄制游泳視頻,為青少年講解。張琳說:“轉型一開始都不太適應。無論是教練、創業者、管理者,每個時期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談到收獲,他說,當運動員時很單一,但工作后需要自己有判斷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綜合素質的體現。
張琳建議,青少年學游泳要有明確的目標,有清醒的認識。在安全方面,他說:“要在有救生員的地方游泳,不能去公開水域,否則很危險。”
做解說是張琳的又一項工作。他在騰訊、咪咕等網絡平臺解說過東京奧運會和巴黎奧運會等賽事。他的解說比較輕松,風格自然。在此過程中,張琳向優秀解說員學習,語言需要積極表達,要為觀眾帶來視聽享受,普及專業知識,通俗易懂。此外,他還亮相央視《健身動起來》欄目,以風趣的語言傳授自由泳精髓,使觀眾在家也能高效訓練,收獲滿滿。
張琳的妻子薛晨是沙灘排球國手,曾獲得2013年世錦賽金牌和北京奧運會銅牌,他們快樂地享受著兩人世界。因為以前高強度訓練,張琳現在很少下水游泳了,平時通過打籃球和踢足球鍛煉身體。張琳關注當下熱門的各種影片,有時會聽聽輕音樂,讓精神得以放松。旅游是張琳一直比較喜歡的事情,他覺得所到的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夢想著有一天能背上行囊去西藏、新疆跋涉。平時,張琳喜歡看歷史類書籍。
空余時間,張琳參加過騰訊視頻體育競技節目《超新星運動會》,擔任教練團成員。他經常和學生面對面,分享自己成功經歷。在南通李寧運動中心和城北小學,張琳為學生講述奪冠背后的故事。他說,游泳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取得理想效果,要實現目標,得堅持不懈。
展望中國游泳前景,張琳說,巴黎奧運會上取得了2金的不凡成績,很多年輕運動員進入了決賽,有望在下一屆取得更好的成績。中國游泳隊的成績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學習游泳,增強體魄,獲得快樂。
張琳說,退役那么久了,很感謝泳迷至今還記著他。他希望泳迷多多支持中國游泳和游泳隊。
張琳建議運動員轉型一定要謹慎,尤其是選擇創業的運動員,要審視一下自己,創業前最好先歷練一番。
責編 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