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健身中常聽說有氧訓練和無氧訓練,到底指的是什么,它們有何區別?
答:有氧訓練全稱是“ 有氧代謝訓練”。顧名思義,是依賴氧氣提供能量的運動方式。可以把它想象成身體的持久動力源,能在較長時間內穩定供能。例如:跑步、騎自行車、游泳、快走、跳舞,甚至爬樓梯等,都是典型的有氧訓練。
有氧訓練的原理是,身體通過吸入的氧氣分解糖和脂肪,提供持續的能量。這就像給汽車加了油,油箱里的油越多,車子跑得就越久。有氧運動主要是讓心臟和肺部得到鍛煉,提高它們的工作效率,從而讓身體更健康。
有氧訓練的功效:一是可以提升人體的心肺功能,讓心臟每次跳動時泵出更多的血液,呼吸更加順暢。這意味著平時走路爬樓梯時不會輕易氣喘吁吁。二是有助于減脂塑形。有氧運動持續時間長,能有效消耗脂肪,達到減脂效果。三是可以改善情緒。進行有氧運動時,大腦會分泌內啡肽,這是一種“快樂激素”,讓人心情舒暢,減輕焦慮和壓力。四是可以提升代謝,讓人體的基礎代謝率提高,這意味著你靜止時也能消耗更多的熱量。簡言之,有氧訓練是持久耐力之王。

無氧訓練是身體在缺氧情況下進行的高強度訓練。通常來說,這類運動時間較短,但強度非常大,身體依靠肌肉中的糖原來提供快速的能量。最典型的無氧運動包括:短跑、舉重、力量訓練、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等等。
無氧訓練的原理是,在短時間內進行高強度運動,身體來不及通過氧氣分解脂肪來供能,而是快速消耗儲存在肌肉中的糖原。這種方式供能快,但“燃料”有限,因此持續時間較短,通常只能幾十秒到幾分鐘。無氧訓練的功效:一是主要鍛煉肌肉力量和瞬間爆發力,比如舉重、深蹲等動作會增強肌肉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更輕松地提起重物或做體力活。二是提高代謝,提升運動后的“后燃效應”。即便停止運動了,身體也會繼續燃燒熱量來恢復能量儲備。三是促進體形,塑造,有助于增加肌肉量,塑造更結實、有線條的身體,避免只減脂而導致的松垮。簡言之,無氧訓練是短時間爆發的力量王者。
問:健身時,如何選擇有氧和無氧訓練?
答:這是很多人常問我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沒有非此即彼的答案。有氧和無氧訓練的結合往往是最佳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目標、身體狀況、年齡以及日常需求來靈活選擇。
如果目標是減肥、提升心肺功能或者是增加耐力,那么有氧訓練就非常適合。例如想輕松上下樓梯、連續跑步一小時不累,那就多做一些跑步、騎車、游泳等有氧運動。
小李是一位上班族,平時工作壓力大,經常加班熬夜,體重不知不覺增加了。他想通過健身來減肥,同時緩解壓力。于是,他把有氧訓練作為主要運動方式。每天早上,他先快走20分鐘,然后逐步增加到慢跑。持續幾個月,他的體重不僅下降了,精神狀態也好很多。
如果目標是增加肌肉力量、塑造體形或者提高爆發力,尤其是看起來更有力量、線條更明顯,那無氧訓練就是不二的選擇。
小王是名健身愛好者,通過有氧運動已減掉不少脂肪,卻發現自己雖然瘦了,但身材不夠緊致,希望能增加肌肉,更有力量感。于是,他重點進行無氧訓練,每周3次舉重訓練,配合深蹲、引體向上等復合動作,逐步增加肌肉量。幾個月后,他不僅力量提高了,身體線條也更明顯了。
如果既想減脂又想塑形,那么將有氧和無氧訓練結合起來是最好的選擇。有氧訓練幫助燃燒脂肪,無氧訓練幫助增加肌肉,兩者相輔相成,讓身材更加緊致,健康水平也會大幅提升。
問:綜合性訓練時,先做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
答:這個問題見仁見智,主要看想達到什么效果。不同的排列順序會對訓練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
如果主要目標是減脂和塑形,可以采取先無氧,后有氧的方式。因為無氧訓練時,會優先消耗掉體內的糖原儲備。等到糖原消耗得差不多了,再進行有氧訓練,身體會開始動用脂肪作為能量來源。這種順序對想要減脂的朋友是很好的選擇。
舉例說明:如果計劃做全身訓練,可先用30分鐘進行力量訓練(無氧),比如深蹲、硬拉、推舉等復合動作,消耗體內的糖原;然后再用20分鐘進行慢跑或騎車(有氧),這時候,脂肪燃燒效率會更高。
如果主要目標是提升耐力和心肺功能,那就先做有氧運動,后做無氧運動。做有氧運動,能保持較高的體力和心肺強度。再做無氧運動,可以避免力量訓練時過于疲憊。
舉例說明:小張最近報名半馬比賽,目標是提升跑步的耐力。所以他選擇先進行跑步訓練。30分鐘慢跑后,再進行一些基礎的力量訓練,比如深蹲、引體向上等,這樣可以提高他的整體運動表現。
問:老年人適合哪種訓練?
答:老年人健身和年輕人不同,最重要的是安全和循序漸進,既要保持身體的活動能力,又要避免因過度運動帶來的風險。相對而言,有氧訓練更為推薦。
對于老年人,心肺健康是最要重點關注的。有氧訓練,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都是非常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方式。這類運動強度較低,卻能有效提升心臟和肺的功能,而且有助于保持靈活性和耐力。
李大爺今年65歲,退休后一直保持著每天散步的習慣。最近他開始嘗試在散步時加快步伐,轉為快走,還參加了一些社區組織的游泳活動。他發現自己的精神狀態比之前更好了,身體也更有活力了。
不過,老年人的無氧訓練也不可忽視,只是要適量,輕量。因為無氧訓練有助于保持肌肉質量,預防肌肉萎縮,減少摔倒的風險。比如使用輕啞鈴或彈力帶進行簡單的力量訓練,能有效增強身體的穩定性。
王阿姨今年60歲,最近開始每周兩次進行輕力量訓練,在教練的指導下使用彈力帶進行簡單的深蹲和肩部訓練。她發現自己的腿腳變得更加有力,爬樓梯也不再覺得吃力了。
問:在有氧和無氧訓練中,應當注意什么?
答:無論是有氧還是無氧訓練,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防止運動傷害都是首要關注點。
在有氧訓練中,一是要循序漸進。不要一上來就跑一個小時,要慢慢增加運動時間和強度。比如今天走10分鐘,明天增加到15分鐘,逐步適應。二是要適量補水。有氧運動容易出汗,尤其在夏天或在健身房時,要及時補充水分。三是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有些高沖擊性的有氧運動,比如跑步,可能對膝蓋有傷害。老年人最好選擇低沖擊性的方式,如游泳、騎車等。
在無氧訓練中,一是要注意動作標準。力量訓練時動作的標準性尤為重要,否則容易拉傷肌肉或造成關節損傷。如果不確定動作對不對,可以請教練來指導。二是重量要適當。無氧訓練并不一定要舉很大的重量,尤其是新手,要先從輕重量開始,逐漸增加。比如剛開始練習深蹲,可以先不負重,等動作熟練后再加啞鈴或杠鈴。三是要充分熱身和拉伸。無氧訓練前后一定要做好熱身和拉伸,避免肌肉僵硬或受傷。
總之,無論是哪種訓練,都需要循序漸進,保障安全。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能長期堅持的運動方式,才能真正從運動中受益。
問:據說有氧訓練會導致肌肉流失,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答:長時間高強度下的有氧運動可能會消耗一部分肌肉,特別是營養跟不上,肌肉沒了“養料”,那可是撐不住的。所以,這里就需要無氧訓練上場,幫助“護肌”。無氧訓練,比如深蹲、臥推等,不僅能增肌,還能刺激肌肉在有氧訓練中減少分解,好比給肌肉穿上護甲,讓它們在脂肪燃燒的過程中安然無恙。
當然,吃得好也是保持肌肉的關鍵。運動后一定要補充點蛋白質,如喝一杯牛奶或者吃點雞胸肉,這會給肌肉提供修復的能量。就像打完仗后給士兵“加餐”,補充能量,讓他們恢復得更快。
所以,不用擔心什么“有氧訓練會掉肌肉”,只要無氧訓練+合理飲食,肌肉不僅不會掉,還可能會更加緊實。而且,有了這些肌肉,基礎代謝率會更高,這意味著更容易瘦下來,還不容易反彈,簡直是減脂健身中的“雙贏”。
責編 王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