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張大桌,1臺激光切割機,4臺3D打印機,各種手工小物件擺滿架子……在浙江省寧波市的一條巷子里藏著這樣一個“21世紀車間”。只聽名字,你是不是感覺“21世紀車間”充滿科學、現代和夢幻?沒錯,這是一個科技感滿滿的“科學夢工廠”。
2024年7月,新華社對“21世紀車間”進行了報道。“21世紀車間”的“車間主任”是寧波市海曙區鎮明中心小學信息科技教師陳少華。2020年開辦“21世紀車間”以來,這里就成為陳少華和孩子們的“秘密基地”。雖然它叫“車間”,但是這里不修車,只授課。4年來,這里已有30多堂既動手又動腦的科普實踐課,一顆顆科學和好奇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種下,并發芽、成長。
“21世紀車間”里面擺放了很多小設備。木頭、亞克力板、榔頭、熱熔膠槍……簡簡單單的幾種素材、幾樣工具,經過一番組合和拼裝,就完成了一個能夠將平面視頻轉化為三維影像的“全息投影儀”、杯墊、托盤等。
除了家常小物件外,還有與人工智能、物聯網相關的科技感滿滿的產品。“這是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小車,在行駛過程中它能‘聰明’避障,在此基礎上安裝不同的傳感器,還能疊加不同功能”“這是智能小屋,對著它說話,它能根據你的不同指令作出‘開空調’‘拉窗簾’等不同反應”“這是我們做的收音機,根據調頻能收聽不同電臺的節目”……介紹起這些與孩子們一起完成的作品,陳少華如數家珍。
這一切讓陳少華感到驕傲,這是他創建“21世紀車間”的初心。身為小學老師的陳少華發現,孩子們的課余時間被各種補習班占滿,幾乎沒mLViXyxmDtUKDJVKRtoT8A==有接觸當下新興科技的機會。陳少華擔心孩子們落后于社會發展趨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覺得需要有人站出來,給孩子們做科學普及,守護孩子們的科學心,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說干就干!2020年1月,陳少華找到一個85平方米的活動場地,將其命名為“21世紀車間”,取的是“21世紀培養工匠精神的車間”之意。在解決了場地問題之后,陳少華便開始大干起來,不僅自己設計課程,還自掏腰包購買3D打印機、機器人教學套件、兒童木工機床等設備。就這樣,“21世紀車間”成為一個集教學區、動手實踐區與展示區,可以同時容納40人開展科技制作和教學活動的“夢工廠”。陳少華幾乎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花在公益科普上,雖然公益科普課為每月一次,一堂科普課只有90分鐘,但是他總要花上1周左右的時間備課、準備教具。從作圖到設計,再到電子元器件改造等,陳少華都會提前將課程的每個環節試驗一遍,以保證這些材料能順利完成組裝,并適合孩子們上手操作。在他的課堂上,孩子們不僅需要聽課,還需要動手制作,做課程匯報。
在陳少華的“21世紀車間”里,AI啟蒙體驗、機器人公開課、八音盒制作、掃地機器人、偏心輪跳舞機等課程陸續開設,這些課程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陳少華的引導下,孩子們學習科學的興趣日漸濃厚,2個“21世紀車間”的小小發明家獨自提出發明構思、方案設計,作品成功達到申請專利的要求,并已經向國家專利局遞交了發明專利申請書。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是陳少華正在做的事情,他希望通過團隊的努力,讓科學成為孩子們夢想起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