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核算,是企業財務部門工作的重點,具有綜合性、系統性、嚴謹性的特點。當前部分企業沒有意識到會計核算的價值,使此項工作出現了機制不完善、會計基礎不規范、復合型人才隊伍缺失等問題,無法體現出會計核算在企業決策、內部管理、預算管理等方面應用優勢。文章以會計核算的常見問題與優化措施為研究對象,闡述了會計核算的內涵、特點及重要意義,分析了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解決問題,提升會計核算質量提出建議,希望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會計核算;規章制度;核算人員;預算管理
一、引言
在《會計法》中,要求相關企業根據經濟事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監督。雖然我國大部分企業都按照要求進行會計核算,但是在實踐中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投入不多、制度建設不完善等,影響會計核算結果的準確性,無法保證該結果在企業決策、管理方面的應用價值。鑒于此,對企業會計核算相關內容進行探究。
二、會計核算內涵及特點
會計核算,就是以記賬、核算、報賬 的方式記錄特定主體經濟活動,通過收入確認、計量、記錄等手段,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相關的信息,使其了解企業經營管理情況。會計核算與企業經濟活動關系密切,是財務工作的重點。在記賬的過程中,需要將特定主體經濟活動實施過程產生的數據信息保存在賬簿中,通過對賬簿數據的計算,了解企業不同時期經營成效、盈利情況。完成財務數據計算后,將此反饋給企業利益相關者,使其對企業財務情況、經營狀態等形成初步的認識。
會計部門的職能非常豐富,不僅需要借助財務數據反映企業經營管理情況,而且要進行事前預測、事中核算、事后控制,推動了企業經營活動實施。為更好進行會計核算,應明確此項工作的特點,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訂相關工作計劃,使企業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第一,綜合性。會計核算以反映和監督會計內容為主,通過多種計量手段的應用,記錄企業經濟數據,監督企業經濟活動中資源的收支過程,控制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綜合性的特點,強調企業各項資產的增減、生產過程中勞動消耗,利用多種財務管控手段,掌握企業資金使用、分布情況,杜絕資源浪費的問題。
第二,系統性。企業會計核算具有系統性的特征,需要將屬于會計內容的經濟業務全部記錄在賬簿中,不能出現遺漏、重復的問題。在保證信息真實、完整的前提下,開展會計核算,從而獲得準確的核算結果。
第三,嚴謹性。數據信息真實性、嚴謹性,會對會計核算產生較大的影響。實際操作中,需要企業財務部門依據相關的法律制度進行會計憑證的填寫、保存,根據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進行核算,得到貼近實際的結果。如果在會計憑證填寫中出現錯誤數據,會影響會計核算的嚴謹性,不能體現出此項工作在企業經濟活動中的價值。
三、企業實施會計核算的重要意義
(一)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會計核算在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標準化的會計核算工作,使會計記錄、計量、報告等環節工作更加嚴謹,保證了會計數據的客觀性、真實性,提升會計信息的使用價值。在完整會計信息中,管理人員可以了解企業不同階段的經營狀態、現金流量情況,并依據實際情況進行決策,制訂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發展方案,使企業經濟效益達到預期計劃。部分企業會計核算實務中存在不規范操作的情況,影響財務報表內容準確性。通過加強會計核算,規范會計核算流程,使工作人員養成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保證信息質量的同時,提高企業風險防范效果。
(二)增強決策的科學性
會計核算的實施,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使其在多項資料支持下做出有助于企業發展的決定,從而提升決策的科學性。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經營決策是否科學、合理,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經濟效益,如果企業未進行內部數據分析、外部市場調研,依賴以往經驗與主觀思想做出決策,將會因為無法適應市場環境而出現各種問題,影響企業未來發展。規范化、程序化的會計核算工作,能夠為財務報表編制提供準確的數據,使企業管理層在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前提下進行決策。這樣一來,可以降低盲目決策的風險,使企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規范企業內部管理模式
會計核算的實施,使企業對自身經營管理情況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并結合自身管理問題進行精細化管理,促使管理責任落地,實現戰略發展目標。當前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較多問題,如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基礎性會計工作不規范等等。通過對此類問題改進,可以使會計核算工作更加高效,提升財務部門工作水平。因此,企業應提升對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視,通過分析企業經營管理問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水平。
(四)優化預算管理效果
會計核算在企業預算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企業資源分配工作更加科學。具體操作中,利用會計核算數據,分析企業過去某一時間段的財務情況,了解企業當期預算與實際支出之間的差異,并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在后續預算管理中預防,避免因為同樣的問題增加企業的預算支出。此外,企業可以將會計核算結果作為資源分配的依據,根據企業成本支出、利潤、資產情況,結合各部門實際需求制訂資源分配方案,使各項工作在充足資金支持下穩定運行,達成經濟目標。
四、企業會計核算中常見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意識薄弱
企業管理隊伍、基層人員所屬工作崗位不同,承擔的責任、呈現的管理成效也不同。由于管理隊伍素質參差不齊,所以會因為管理能力、職業素養等,使部分管理工作受到影響,無法達到預期的工作成果。其中會計核算受管理理念影響較大,會計核算實務中,沒有根據核算對象選擇適宜的工作方法,使會計核算結果出現問題,導致數據不具備參考價值。此外,部分人員為美化會計數據,會要求會計人員更改會計賬目,使信息出現不準確的情況,影響會計核算與財務報表編制。造成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企業會計核算意識薄弱,對此項工作的關注少,沒有安排專業的核算人員開展工作,影響企業的會計核算水平,無法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
(二)會計核算機制有待完善
企業會計核算機制,明確基礎性財務工作流程,統一數據收集、處理標準,促使會計核算工作制度化、標準化。部分企業未在專業會計師事務所指導下建立會計核算機制,沒有專門學習國家的會計政策,使企業原有的會計機制不符合企業發展現狀,不利于標準化會計核算制度建設。此外,企業沒有針對會計核算制定監督管理制度,不能及時發現會計信息記錄、計量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無法體現會計核算的價值。這一情況在企業中比較常見,是影響會計核算實施的關鍵因素,也是企業目前必須解決的問題。
(三)會計核算范圍模糊
當前,企業會計核算主要以投資管理為主,沒有就其他方面進行會計管理,使核算范圍受限,增加會計核算問題發生的概率。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企業投資中,會因為不明確自身資產與企業資產的界定,出現隨意占據企業資產、挪用企業資產的情況,使企業經濟受到損失。第二,缺少專門負責此項工作的隊伍,無法及時掌握企業資產的使用情況,使資產核算工作受到影響。明確的會計核算范圍,有助于相關制度、流程建設,對提升資產管理水平十分有利。由于企業對這一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影響會計核算范圍的界定,進一步影響核算結果。第三,會計核算手段單一,不能保證數據收集的及時性、有效性,不利于核算工作。
(四)基礎性工作不規范
會計核算涉及較多基礎性工作,如數據記錄、收入確認、會計計量等,如果基礎工作出現問題,會對信息收集、處理產生影響,降低會計核算結果轉化率。通過對基礎會計工作分析發現,第一,會計報賬不及時,存在跨月報賬、跨年報賬的情況。第二,入賬憑證信息不完整,存在信息丟失、格式不準確的情況。第三,會計科目設置不合理。企業下屬機構缺乏統一的會計科目設置要求,使財務人員在數據分析、統計環節花費較多的時間,增加人工成本與資金成本。第四,報銷費用分攤不準確,業務人員在報賬時未對成本進行分攤,導致統計各部門費用不準確。
(五)會計核算人員業務能力差異大
會計核算中,需要企業做好相關信息的收集、處理工作,通過規范化操作獲取真實、完整的財務數據,以便會計核算。由于會計核算人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使數據收集工作出現問題。當前企業負責會計核算的人員主要以財務人員為主,雖然財務人員了解財務部門工作流程及相關要求,但是因為缺乏相關經驗與專業技能,所以實踐中出現問題,無法保證核算工作有效性。此外,企業很少開展關于會計核算方面的培訓,沒有為財務人員提供專業系統的教育,限制財務人員專業能力發展。此外,稅收的變化對會計核算工作影響較大,部分財務人員未及時學習新的稅收政策,從而影響會計核算的精準性。
五、解決會計核算問題的對策
(一)重視會計核算
基于會計核算重要性,從思想觀念方面入手,轉變企業管理者的態度,使其真正了解會計核算,并主動參與會計核算制度建設、相關工作文件的編制中,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進行。一方面,企業可以與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建立合作關系,邀請行業專家舉辦講座活動,將會計核算相關信息,如企業會計準則、《會計法》等,分享給管理層,要求管理層認真聽講,使其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樹立正確的會計核算觀念,并從統籌管理方面為此項工作的實施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面向企業全體員工進行宣傳,將會計核算與基層工作的關系呈現出來,讓員工認識到規范化工作的必要性,并主動遵守規章制度,履行責任,為會計核算提供真實的數據。具體操作中,采用線上宣傳與線下結合的方式,為企業員工呈現會計核算方面信息,使企業員工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嚴謹工作意識。
比如,我國某企業為了提升管理層對會計核算的認識,開展實操業務培訓活動,指導解決企業會計準則實施中可能碰到的問題。就企業會計準則的主要修訂內容和理解上的難點、與小企業會計準則比較、對公司可能的影響等方面做了講解,使企業管理層初步了解并掌握“新收入準則”“新金融工具準則”涉及的經濟業務知識,為履行會計核算內容做好鋪墊。
(二)建立會計核算制度
根據我國法律制度與政策,制定會計核算制度,規范相關人員的核算行為,促使會計核算制度化發展。
第一,統一核算標準。內部核算的實施,建立統一的工作標準,規范核算流程,明確數據處理格式,使此項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根據企業核算主體的實際情況與會計核算要求,制定符合各項工作要求的核算標準,將此下達給相關工作人員,促使規范化核算工作進行。
第二,科學分工,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企業會計核算工作涉及較多的部門、人員,具體的分工可以預防責任推諉情況,能夠使此項工作更加科學。會計核算工作分工前,需要對參與部門的職能進行分析,基于此制定相關的分工制度與責任制度,將核算責任落實到部門、個人。同時,為避免出現消極怠工情況,制定績效考核評價機制與獎懲制度,將會計核算工作實施情況與部門、員工薪酬有機結合,調動員工參與積極性,保證此項工作順利實施。
第三,建立監督管理機制。針對會計核算工作,制定監督管理機制,動態監督會計計量、確認、信息記錄等工作,使員工在監督機制中形成規范化工作的意識,避免不認真工作影響會計核算效果。監督機制建設中,明確會計核算監督范圍、監督重點、懲罰措施,要求相關人員認真執行監督機制,對各項工作實施過程、實施結果等進行全方位的管控,保證會計工作質量。此外,企業可以與會計師事務所建立合作關系,由第三方負責監督,通過內部監督機制與外部監督結合的方式,防止舞弊行為。
比如,在相關機構的監管下,發現某公司的部分工程項目未按照進度確認單及審定結算情況確認收入成本;個別項目出現停工一年、客戶未按約定回款、接手方不明等情況,公司未充分評估減值跡象,合同資產減值計提不審慎。這一行為影響了《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使財務信息披露準確性出現問題。
(三)提升會計核算水平
為避免會計核算低質量引發的種種問題,企業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確定會計核算范圍,明確會計核算對象,利用適合的核算方法開展工作。若想掌握企業會計核算范圍,應該明確核算對象,圍繞核算對象的資金運動過程(資金投入、周轉、資金退出)開展工作,防止出現資產界定不明確的情況。一般來講,企業會計核算主要有資產、債權、債務、資本、基金、財務成果。具體操作中,以企業實際情況為入手點,確定核算方法,對各項工作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第二,創新會計核算工作。企業中有較多的會計信息,傳統人工處理速度慢、不確定性因素多,不能保證信息處理效果。因此,企業可以引進信息技術手段,構建數據共享平臺或者會計核算系統,通過線上操作的方式,提升核算準確性。此外,企業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實現會計核算標準化,將核算標準、制度、流程等鑲嵌在信息系統中,利用系統自動運行規范會計核算流程,使此項工作高效進行。
比如,海爾集團通過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會計核算、財務監督、數據服務、人才培養工作以信息化方式進行,提升企業財務部門工作效率。依托信息系統平臺,以財務業務標準處理流程為基礎,以優化組織結構、規范業務流程為實施手段,統一的核算管理平臺,提高該企業的價值創造與競爭力。
(四)加強對會計基礎性工作的管理
會計基礎性工作內容較多,比較復雜,對從業人員的要求相對較高。企業會計核算中,明確基礎性工作,根據各項工作情況,采取有效手段開展工作,優化企業經濟效益與財務管理水平。一方面,梳理會計核算流程,要求工作人員根據流程要求操作,提升崗位工作效率。清晰的會計核算流程,能夠為會計工作指明方向,使財務人員明確自身工作重點,并按照規定操作,提升崗位工作效果。比如,在會計賬目管理,工作人員應做好會計數據的記錄工作,將原始數據憑證中的信息保存在賬簿中,并按照要求進行信息披露,為財務報表編制提供依據。另一方面,與會計師事務所建立合作關系,邀請專業人員梳理企業的基礎性工作流程,幫助企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督促企業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
需要注意的是,會計基礎性工作包含業務工作、財務工作,為調動基層員工參與意識,建立績效考核、獎懲制度,根據崗位工作內容,制定考核評價指標,將此與員工薪酬有機結合,讓員工在多種激勵手段的鼓勵下產生工作熱情,從而提升企業基礎性會計工作質量。
(五)加強會計核算隊伍建設
解決會計核算問題的主要手段,就是構建會計核算隊伍,使會計核算人員掌握核算方法、知識結構,并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開展工作,完成對企業經濟活動的核算。根據會計核算人員崗位工作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提升會計人員的法律素養,使其掌握并靈活運用我國的法律制度,防止因為不合規引起財務風險。企業可以與政府部門建立合作關系,邀請專業人員講解與財務有關的法律,將財稅政策呈現出來,讓會計核算人員意識到依法工作的必要性。第二,組織業務技能培訓,從會計核算、報表編制、風險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基礎知識等方面入手,制定定期培訓計劃,對財務人員進行持續、系統的教育,使其在學習中形成專業技能。第三,提升會計核算人員信息技術操作水平。信息系統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也是會計核算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能。企業可以將現有的業務系統、財務系統作為主要培訓內容,要求核算人員積極學習,掌握多個系統的操作方法,形成數字化工作思維。第四,做好人才引進工作,為企業財務隊伍建設注入新鮮的血液。當前企業處于改革創新發展階段,對企業核算工作提出較高的要求,只有不斷提升會計核算人員綜合素質,才能使企業會計核算工作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人才招聘,是吸引優秀人才,充實企業會計隊伍的有效舉措。企業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社會招聘的方式,獲得相關專業人才,將此作為推動企業財務創新的媒介,為發揮會計核算作用奠定基礎。比如黑龍江省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哈爾濱商業大學建立合作關系,校企聯合實訓基地依托哈商大和建投集團的資源優勢,以扎根黑龍江、服務社會為建設宗旨,以培養高素質財務人才的建設為目標,通過校企雙方全方位深入合作,為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子提供高層次實踐平臺、高質量就業機會。這一舉措,不僅滿足學生就業需求,同時為企業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實現互利共贏。
六、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會計核算中,因為思想觀念落后引發種種問題,如會計基礎性工作不規范、核算制度不健全等,使得會計核算流于形式。為體現出會計核算的重要性,激發企業管理層對此項工作的重視,并為會計核算實施營造良好的氛圍,構建完善的規章制度,基于會計核算的特點開展相關工作。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提升會計核算質量,解決因為此項工作不及時、核算結果不準確而帶來的風險,為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助力。
參考文獻:
[1]王金琥.試析新會計制度下施工企業工程項目會計核算的變化、難點及對策[J].商訊,2023(23):45-48.
[2]高志玥,張彩花.數字化改革背景下飼料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優化路徑研究[J].中國飼料,2023(16):158-161.
[3]楊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支出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經界,2023(21):75-77.
[4]劉京樺.食品企業成本會計核算管理策略探索——評《食品企業管理》[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3,14(11):318.
[5]呂曉凱.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固定資產會計核算及納稅籌劃的優化研究[J].營銷界,2023(11):25-27.
[6]趙慧清.基于收入成本配比視角優化企業會計核算的建議——以G公司為例[J].中國總會計師,2023(04):154-156.
[7]謝曉菁.關于企業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會計核算的探討——以鋼廠原料堆場改造為例[J].冶金財會,2023,42(01):47-51.
[8]楊蕊,李舒凡,李艷芳.財務轉型背景下財務人才能力探究——以RR集團財務隊伍為例[J].財務管理研究,2023(01):20-29.
[9]黃冬冬,李美娟.營林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優化策略探索——評《林業財務會計》[J].林業經濟,2022,44(11):102.
[10]龔曉靜.物業公司收入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GH公司為例[J].會計師,2022(18):119-121.
(作者單位:貴州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