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現代化信息管理水平的提高,大數據醫療服務已成為當代被社會群眾熱議的話題。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使得健康體檢與就診人數逐年提升,檔案數量呈幾何級劇增,為醫療檔案的規范化和安全化管理增加了較大難度。由于醫院對于醫療檔案管理配置力量有限、專業有限及人員有限,面對如此海量的檔案管理,醫院不得不采用外包的方式為社會廣大群眾提供服務。本文以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醫療檔案服務外包規范化管理策略研究為題,在思想建設、數字資源建設、干部隊伍建設、管理體系建設和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指出當下存在的問題及未來需要優化的路徑,以期為相關部門領導提供決策參考。
關鍵詞:區塊鏈;醫療檔案;服務外包
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利用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和操作系統平臺等現代新興科學技術提高醫療檔案綜合管理水平,進而增強社會服務質效已成為主流方向。智能化、高效化和安全化是醫療行業順應時代發展、鞏固民生服務、實現科技賦能的重要舉措。醫療檔案不僅涉及廣大患者個人身份信息、病例信息,還涉及醫院行業內部的財務檔案及科研檔案等涉密信息。一旦出現信息被泄露、重要數據被損壞等問題,在影響醫患關系的同時,也會對醫療事業造成一定沖擊。為此,應用區塊鏈技術切實解決隱私保護問題,對現存的安全弊端進行深度優化,探索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發展道路十分必要。
1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醫療檔案服務外包規范化管理綜述
1.1 區塊鏈技術的定義及特征
區塊鏈技術是大數據信息化環境下信息管理新型應用模式,其是由各個數據區塊按照順序依次相連的數據結構,本質上屬于分布式數據庫,也是點對點傳輸、加密算法等技術的融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區塊鏈網絡沒有設置中心節點,每個節點實現高度自治與自由連接,進而形成安全性極高的鏈接單元,同時其具備全流程數據留痕的功能,有著安全、便捷等優勢。
區塊鏈技術特征大致有三方面:一是去中心化。將需要存儲的信息放置區塊中,并將多區塊隨機分布實現鏈接,進一步擴大信息交流范圍形成區塊鏈。在鏈條中實現信息的單獨控制,擺脫過去中心控制理念造成的多方面限制,不會因局部數據被泄露而造成整體無法挽回的局面。此特征可保證所有信息公平公正透明,實現龐大醫療數據的共同管理維護,從而也可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二是不可篡改性。通過各個區塊進行醫療檔案數據的保存,所有的就診記錄及患者信息都會以區塊的鏈式鏈接去保存,一旦完成則不可更改,使其有著獨立、穩定的屬性,從而在實際管理、開發、利用和服務過程中不會因黑客或不法分子等因素造成數據信息攻擊,使數據防偽成為可能。三是可追溯性。依賴于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使得在醫療檔案數據信息共建共享中對時間及利用內容進行追蹤記錄,從而促進用戶與平臺之間在共享過程中相互交流并達成信任模式,提高其透明度[1]。
1.2 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醫療檔案服務的意義
一是保障信息安全。這是區塊鏈技術對于醫療檔案管理服務的最重要意義,基于上述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性及可追溯的特性,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檔案管理可有效保護重要隱私,提升高度機密的醫療數據、個人信息的完整性與真實性。同時在醫療服務過程中,檔案資料被頻繁調取、廣泛應用,利用區塊鏈技術可有效防止過程中出現的數據被盜取、信息被篡改等管理風險與利用風險,確保共享信息安全的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改善工作模式。在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下,人工參與較多,時效性與高效性較差,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通過分布式存儲、信息加密與利用可追溯,進一步細化了工作流程,減少了人力成本與時間成本,提高了檔案管理利用率,并有效打破“信息孤島”的弊端,實現云端共享,使得在病例研究與日常診治中快速精準提取檔案信息,充分發揮了現代科學技術的優勢,也為我國的醫改工作奠定了基礎。三是促進醫療改革。醫療檔案具有推動醫院發展、提升醫療水平、培養專業人才和提高競爭力的作用,隨著人民健康醫療意識的增強,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多方檔案資料的收集,強化整理效率、擴大服務輻射面,在患者檢查治療過程中減少失誤,大大提高了檔案的使用效率和參考價值[2]。
2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醫療檔案服務外包規范化管理面臨的問題及挑戰
2.1 重視程度不夠,數字改革思維有缺陷
大多醫院領導層、管理層及一線工作人員檔案意識淡薄,認為這僅僅是一項簡單的物理堆砌的邊緣性工作,無法為醫院發展帶來直觀的經濟效益,只需將各部門單位形成的文件資料放置庫房即可。即使是信息化管理,也停留在將各處電子檔案文件匯總到管理平臺或者數據庫層面,整體的“重醫療、輕檔案”思想較為嚴重,對于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與新手段應用不夠,工作的實際內容和形式上缺乏主動性和創新性,共享觀念與主動創新觀念不夠,使得醫療檔案資源價值和作用發揮較少[3]。
2.2 制度標準混亂,科學體系構建有弊端
在醫療檔案數字資源建設過程中,大多醫院部門對于檔案的管理缺少宏觀規劃,相應的標準制度往往沿用過去傳統管理模式下出臺的文件,尚未貼合自身工作實際,制定可行性強、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的制度標準,尤其對于一線工作情況設置的電子檔案建設管理標準更是較為欠缺,理論指導力度不夠。與此同時,大多醫療部門沒有設置檔案管理利用服務領導小組,針對部分外包業務缺少細致的管理監督,存在職能職責不清晰、任務分配不細化等問題,管理體系不夠科學嚴謹。
2.3 人才數量匱乏,后期繼續教育有缺失
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背景下,人才是第一生產力,也是醫療檔案進行服務外包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對于檔案管理團隊而言,有效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數字資源建設的案例較少,大多數管理人員的個人素質無法與科學技術進步與數字資源建設相匹配。現有干部隊伍年齡較大、專業水平不高、主觀能動性較弱、創新意識較差,難以在短時間內將區塊鏈等現代科學技術與醫療檔案管理相結合,即使醫院具備相關設備也無從應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同時相關外包部門對于檔案管理人員的后期繼續教育與培訓力度較小,尤其對于基層一線工作者,沒有有效促進其知識架構與管理技能的提升,管理長期處于單一模式,從而嚴重影響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及醫療檔案服務高效化能力的提高。
2.4 功能建設不夠,技術深度應用有問題
對于醫療系統而言,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及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推進面臨著較多問題。一是在財政資金方面。大多數醫院由于對醫療檔案管理利用服務工作不夠重視,沒有給予檔案行業足夠的資金投入力度,導致硬件設施采購、軟件技術應用、系統平臺建設及后期的保養維護等業務流程無法推進,使得整體發展進程較為緩慢。二是在技術應用方面。部分醫院的平臺建設、功能開發僅僅局限于將紙質檔案轉變為電子檔案這一層面,滿足于數據保存與信息檢索,沒有充分應用區塊鏈、人工智能和數據挖掘等方面的技術,使其在檔案管理利用方面的優勢發揮不夠。
3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醫療檔案服務外包規范化管理未來的優化路徑
在2021年中辦國辦印發的《“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中指出,深入推進檔案安全體系建設,建立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組織協調機制。2020年出臺的《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中也對醫療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此背景下,各級醫療部門領導者面對新時代、新任務與新問題,要及時轉變思想、緊跟時代潮流、明確發展目標、做到精準發力,全面分析研究自身存在的問題,深入開展調研工作,加以改進、不斷優化、實現改革創新,從高效化、科學化、信息化和安全化的角度改善醫療檔案服務工作,進而提升醫院檔案治理的效能。
3.1 樹立現代思維,推動改革進程
作為醫療部門的領導者,要具備新時期檔案信息化思維,在思想上破除傳統檔案管理模式的弊端,在觀念上轉變檔案意識,牢固樹立服務民生及共建共享的發展思維,進一步完善檔案精細化管理與人性化服務理念,從而在頂層設計層面為醫療檔案服務的信息化管理及大數據、云計算和區塊鏈等技術的深層次應用提供政策制度、人力資源和財政資金等方面提供支持與保障。
3.2 健全管理體系,完善頂層設計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各級醫療部門要成立檔案管理領導小組,由分管副院長為組長,檔案業務部門負責人為副組長,其他業務部門負責人為組員。一方面統籌本部門、本地區和本行業醫療檔案信息化管理和智慧化應用工作推進情況,將其納入重點工作;另一方面是監督外包單位與企業工作人員扎實開展好各項工作,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明確相關任務的職能職責與細化責任分工,做好日常的管理監督工作,全面建立科學合理、上行下效的醫療檔案管理體系。二是優化制度標準。領導小組要深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健康檔案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在醫療檔案數字資源建設、保管利用和對外服務等方面制定相關的制度標準,攻堅短板弱項,做到外包管理人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進而為各項業務流程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3.3 發展優質人才,加強素質培養
在新形勢下,人才是推動“十四五”期間醫療檔案高質量管理的重要資源,區塊鏈技術的深度應用,迫切要求制定相關領域的人才搭建模式,進而向廣大市場提供“區塊鏈+檔案”的復合型人才。一是對于醫療系統部門單位而言。要提升檔案管理崗位編制數量,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面向社會定期召開公開選拔工作,提高崗位門檻,選擇既懂得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技術理論,又了解新時期醫療檔案管理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參與檔案工作,也可與本地高校等人才培養基地簽訂人才培養方案,定向培養所需人才,保障人才輸出達到區塊鏈崗位要求,不斷為醫療檔案數字資源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二是對于外包單位而言。一方面,相關外包單位要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活動,可邀請科技公司專家、大學科研教授、檔案業內骨干針對管理人員進行區塊鏈知識及實踐應用的系統化教學,不僅要求管理人員知曉最前沿科學動態,還要培訓其應用技術解決問題、提高工作質效的“真本領”。另一方面,可定期帶領相關工作人員“走出去”進行實地調研,進一步開闊眼界、打開思路、促進創新、取長補短,更加直觀地了解區塊鏈技術在醫療檔案收集整理、分類著錄、開發利用和共享服務等業務流程中的應用,及時轉變工作思路和管理模式,進而提高管理水平[4]。
3.4 建立統一平臺,發揮技術優勢
一是提供資金保障,建立管理平臺。各級醫院及醫療系統部門單位要劃撥檔案信息化專項資金,用于軟硬件設施的采購應用,同時相關分管領導及具體管理人員要采用外包服務的方式,在當地醫療系統內部建立統一的區塊鏈檔案管理平臺,依托醫保系統提高檔案數據擴容能力,同時采用區塊鏈技術對檔案系統進行全流程、全時段監控,提高問題處置效率及自動化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工審核帶來的問題。二是深度融合技術,發揮科技優勢。要實現共建共享,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進一步統一當地醫療檔案數據標準及數據轉換接口,按照語義模型進行統一著錄分類和劃控管理,真正實現互聯互通,打破過去檔案服務的時空限制,為廣大患者提供一站式檔案檢索服務,從而打通醫療服務“最后一公里”[5]。同時要實現安全管理,利用區塊鏈技術中的防篡改機制,推動“去中心化”管理,減少人為失誤造成的不可逆損失,有效規避人工監管的局限性。利用DES加密技術,對用戶權限進行有效控制。利用可信任機制,將檔案管理利用全流程實現深度鏈條式記錄,對相關信息存儲模塊、管理模塊、防護模塊進行專門保護,進而保障醫療檔案在共享環境下的安全性。
結語
區塊鏈技術作為一項新技術,在現代電子檔案管理中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在服務外包過程中能夠有效改變傳統管理模式的弊端,提高管理效率及利用率。這就需要領導者牢固樹立“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神圣職責,在醫療檔案對外服務的各項流程中推動安全管理與區塊鏈技術相融合,保障醫療檔案信息真實、完整、可用和安全,進而為未來醫院的發展和管理帶來更多便利和價值,最終帶動醫院醫療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軼群.大數據背景下區塊鏈技術在醫療檔案數據管理中的應用[J].蘭臺內外,2023,(05):4-6.
[2]劉佳.區塊鏈視角下檔案數字資源創新性治理路徑研究[J].蘭臺內外,2024,(09):15-17.
[3]丁立臣.區塊鏈技術在醫院檔案管理中的應用策略[J].辦公室業務,2022,(11):187-189.
[4]袁月,李明.區塊鏈技術在醫院人事檔案管理中的應用[J].蘭臺世界,2024,(03):89-95.
[5]張英.區塊鏈技術在醫療檔案信息共享中的應用[J].黑龍江檔案,2021,(04):82-83.
作者簡介:張娟(1982—),研究生學歷,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檔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