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肝脾失調型亞健康病癥患者采用《傷寒論》經方小柴胡湯加減聯合西醫治療,對患者免疫功能、睡眠質量、疲勞程度及不良反應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內蒙古林業總醫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間收治的104例肝脾失調型亞健康病癥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分為A組和B組,各52例。A組患者接受藥物、飲食、運動干預等常規治療,B組患者在A組的基礎上聯合《傷寒論》經方小柴胡湯加減治療,兩組均接受連續2周的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水平、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亞健康狀態自評表(SRSHS)、疲勞評定量表(FAI)評分,以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且B組均高于A組,兩組患者CD8+百分比均降低,且B組低于A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PSQI、SRSHS、FAI評分均降低,且B組均低于A組;治療期間B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較A組更低(均P<0.05)。結論 對肝脾失調型亞健康病癥患者采用《傷寒論》經方小柴胡湯加減聯合常規西醫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的亞健康狀態,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且治療安全性高。
【關鍵詞】亞健康病癥 ; 肝脾失調型 ; 傷寒論 ; 經方小柴胡湯加減 ; 免疫功能 ; 睡眠質量
【中圖分類號】R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20.0078.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20.025
亞健康指的是介于健康與生病狀態之間的特殊狀態,患者醫學檢驗無病癥,但患者的某些功能會與健康標準不符,包括精神活力下降、適應能力較差及反應能力減退等。亞健康狀態多與飲食不合理、作息不規律、精神緊張、睡眠不足、缺乏運動等有關,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糾正,則容易引起心身疾病[1]。西醫針對亞健康患者,通常是采用調節飲食、合理休息等干預措施進行治療,雖然可以發揮一定的療效,但難以在短時間內改善患者的病情,治療時間較長,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的依從性及治療信心會隨之下降[2]。中醫認為,人體自身陰陽動態平衡、臟腑功能協調才能達到人體健康,肝脾失調則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肝失疏泄,情志不調,脾失健運,可出現疲乏無力、精神不振、納差腹脹等癥狀[3]。小柴胡湯作為經典的中藥方劑,具有疏肝解郁、和解表里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表里不和、情志不暢所致的疾病,能夠發揮調節人體陰陽平衡及調節氣血運行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疲勞乏力、失眠、情緒低落等狀態[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對肝脾失調型亞健康病癥患者采用《傷寒論》經方小柴胡湯加減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內蒙古林業總醫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間收治的104例肝脾失調型亞健康病癥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分為A組和
B組,各52例。A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齡
20~63歲,平均(47.29±8.15)歲。B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齡21~65歲,平均(47.64±8.2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亞健康學基礎》 [5]中亞健康的判定標準,存在疲勞乏力、活動力減退、記憶力減退及適應能力減退等癥狀;⑵符合《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 [6]中肝脾失調型的亞健康診斷標準,主癥為胸脅滿悶、善太息、情緒低落和(或)急躁易怒、周身倦怠、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次癥為頭痛、胸悶、脅痛,舌脈象為舌質偏暗,舌苔呈薄白或黃膩,脈弦細或弦緩;⑶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患有精神疾病;⑵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⑶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中的相關要求。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規體檢,判斷其身體狀態,根據體檢結果,對患者采取相應的藥物治療。例如,對血糖較高的患者,給予口服降糖藥物;對血脂較高的患者,給予降血脂藥物;對血壓較高的患者,給予口服降壓藥物。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態,指導其進行適當的鍛煉。同時,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使其充分認識到保持科學飲食習慣的重要性,告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覺低鹽、低脂及清淡飲食,并且戒煙、戒酒,避免進食刺激性的食物[5]。在A組的基礎上,B組患者聯合經方小柴胡湯治療,藥物組方為:合歡花、百合各30 g,生地黃、黨參、清半夏及柴胡各15 g,大棗、生姜各10 g,黃芩9 g,炙甘草6 g。如果患者存在陰虛癥狀,則可以在組方藥物中加牡丹皮10 g與生地黃15 g;如果患者存在血瘀癥狀,則可以在組方藥物中加紅花10 g與桃仁15 g;如果患者存在痰盛癥狀,則可以在組方藥物中加梔子10 g與黃連15 g;如果患者存在氣虛癥狀,則可以在組方藥物中加黨參25 g與黃芪20 g。將組方藥物加400 mL水煎制為200 mL藥液,分早晚兩次服用,1劑/d。兩組均接受連續2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⑴免疫功能。分別在治療前后采集患者5 mL的血液標本,經3 000 r/min離心10 min處理后,通過流式細胞儀[貝克曼庫爾特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型號:CytoFLEX S]檢測各項免疫功能指標,包括CD4+百分比、CD8+百分比、CD4+/CD8+比值。⑵臨床評分。分別在治療前后根據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7]對患者睡眠質量進行評估,總分21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差;根據亞健康狀態自評表(SRSHS) [8]評估患者亞健康癥狀,總分為15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亞健康癥狀越嚴重;根據疲勞評定量表(FAI) [9]評估患者疲勞狀態,總分203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疲勞狀態越嚴重。⑶藥物不良反應。在兩組患者接受治療過程中,觀察患者胃腸道反應、發熱、皮疹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各項不良反應發生率
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首先采用S-W法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且B組均高于A組,兩組患者CD8+百分比均降低,且B組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PSQI、SRSHS、FAI評分均降低,且B組均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B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較A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亞健康是處于健康和疾病狀態之間的中間狀態,指生理機能失調,導致身體極易疲乏、精神不振、機體活力下降、健忘、睡眠不足、軀體功能下降等,機體達不到疾病的標準,但已有潛在發病傾向。亞健康由于尚不屬于疾病,臨床上往往主張對這類人群實施飲食、運動干預,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有利于增強患者身體機能,并促進免疫細胞更新,提高機體免疫力,但常規的西醫治療時間較長,往往只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法徹底起到根治的作用[10]。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的健康與五臟六腑的平衡有著直接的聯系,亞健康患者的發病主要與肝脾功能有關,肝主疏泄,調暢全身氣機,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肝脾失調,擾亂氣機,則氣機郁滯,進而出現情緒煩躁、胸悶、腹脹、食欲不振等癥狀[11]。中醫指出,亞健康雖然并不是疾病,卻屬于疾病發生的前兆,需要患者加強重視,根據中醫理論調節肝脾失調問題,起到“治未病”的作用,能夠促使患者的亞健康癥狀得到改善,調節患者的整體健康,從而使其回歸正常生活[12]。小柴胡湯則是其中的經典方劑,組方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調和營衛的功效;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養血的作用;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養血生津;清半夏則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合歡花解郁安神;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大棗補益脾胃、益氣生津;生姜健脾養胃、溫中止嘔、化痰止咳;黃芩可以清心火、解煩躁;炙甘草可以調和諸藥、緩和藥性。諸藥合用,具有疏肝理氣、和胃健脾、定志養心的功效[13]。本研究中,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睡眠質量、亞健康癥狀及疲勞狀態評分均降低,且B組均低于A組,這表明經方小柴胡湯加減治療肝脾失調型亞健康病癥患者能夠改善患者的亞健康狀態。
有研究表明,亞健康人群受生活、精神、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機體多系統代謝與調控失常,免疫功能下降,而免疫系統是人體抵御外界病原體及內源性病變的重要防線,當免疫功能正常時,機體能夠有效識別并清除入侵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保持健康的狀態,免疫功能低下則導致亞健康人群更容易受疾病的侵襲,更容易患上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且容易出現頻繁感冒、疲勞、頭痛等癥狀[14]。本研究中,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CD4+百分比、CD8+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且B組均高于A組,這表明經方小柴胡湯加減治療肝脾失調型亞健康病癥患者能夠更好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柴胡中的柴胡多糖能夠刺激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的增殖與活化,來調節免疫應答,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15]。黃芩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黃酮類化合物、苷類和揮發油等,能夠調節機體的免疫反應,可以增強或抑制特定免疫細胞的活性,從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16]。此外,本研究中,B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較A組更低,這表明經方小柴胡湯加減聯合西醫治療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分析其原因為,小柴胡湯的藥性較為溫和,能夠避免對患者的機體狀態造成過大的干擾,且可以經人體肝腎系統有效代謝,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從而適用于對患者長期應用;且小柴胡湯加減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身體機能,提高患者對西藥的耐受性,并改善機體對藥物的代謝能力,使其能夠有效排出藥物中的代謝物,從而降低西藥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7]。
綜上,對肝脾失調型亞健康病癥患者采用《傷寒論》經方小柴胡湯加減聯合常規西醫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的亞健康狀態,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且治療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劉海燕, 杜旭. 灸法干預亞健康狀態臨床研究進展[J]. 陜西中醫, 2022, 43(3): 398-401.
賈海波, 王春葳, 辛紅, 等. 安神養血湯對心脾兩虛型亞健康患者睡眠質量及疲勞狀態的影響[J]. 四川中醫, 2020, 38(8): 132-135.
王玉玲, 崔向寧, 尚唱. 基于治未病思想對肝脾同治的理解和應用[J]. 遼寧中醫雜志, 2022, 49(2): 57-60.
劉曉勤, 唐榮偉, 黃吉芳, 等. 《傷寒論》經方小柴胡湯加減治療亞健康病癥的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9, 37(2): 488-491.
孫濤. 亞健康學基礎[M].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9: 10.
中華中醫藥學會. 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M].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6: 2.
彭志鵬, 張星平, 陳俊逾, 等. 基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的脾不藏意型及腎不藏志型不寐患者睡眠質量比較的臨床研究[J]. 上海中醫藥雜志, 2020, 54(4): 65-67.
王丹, 姚榮奇. 六字訣與八段錦對改善機體亞健康狀態效果的對比研究[J]. 湖北中醫雜志, 2018, 40(1): 33-35.
楊夢. “肝腎脾胃養護法”治療濕熱內蘊型慢性疲勞綜合征臨床研究[D]. 廣州: 廣州中醫藥大學, 2021.
周怡成, 王晨陽. 隔藥灸配合電針治療心脾兩虛型亞健康態入睡延遲72例臨床研究[J]. 四川中醫, 2020, 38(4): 208-211.
孔令晶, 陶國水, 陸曙. 亞健康狀態的中醫臨床診治經驗[J]. 中醫藥臨床雜志, 2019, 31(12): 2252-2255.
侯天舒, 符雪丹, 黃茜. 基于“辨體-辨病-辨證”探析治未病理論用于亞健康失眠的防治思路[J]. 四川中醫, 2021, 39(10): 33-36.
王智. 《傷寒論》經方小柴胡湯治療亞健康病證臨床觀察[J]. 光明中醫, 2020, 35(3): 312-314.
謝家祥, 程飛, 彭麒, 等. 節氣灸對陽虛體質亞健康狀態患者血液流變學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 中西醫結合研究, 2020, 12(1): 1-4.
王海強, 周千瑤, 李冰琪, 等. 柴胡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吉林中醫藥, 2024, 44(1): 96-100.
姜希紅,劉樹民. 黃芩藥理作用及其化學物質基礎研究[J]. 中國藥師, 2020, 23(10): 2004-2010.
趙蕊, 宋海燕. 小柴胡湯加減治療氣機失調型眩暈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 中外醫學研究, 2023, 21(19): 168-171.
作者簡介:吳俊,大學本科,副主任中醫師,研究方向:經方治療內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