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評估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為臨床治療該疾病提供有力參考。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120例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隨訪
12個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分析患者遠期預后情況,根據分值將患者分為預后良好組(79例,mRS評分>2)和預后不良組(41例,mRS評分0~2)。對所有患者一般資料進行單因素分析,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篩選自身免疫性腦炎遠期預后的影響因素。結果 120例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中,預后良好組患者79例,占比65.83%(79/120),預后不良組患者41例,占比34.17%(41/120)。單因分析結果顯示,預后不良組意識障礙構成比、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構成比均高于預后良好組,早期免疫治療構成比低于預后良好組(均P<0.05);兩組患者年齡、性別、BMI、疾病類型、基礎疾病、病程、MRI檢查結果異常構成比、腦電圖異常構成比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以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結果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結果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納入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模型,結果顯示,意識障礙與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均是影響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的危險因素(OR=1.113、3.868,均P<0.05),早期免疫治療是影響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的保護因素(OR=0.311,P<0.05)。結論 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與早期免疫治療、意識障礙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密切相關,可圍繞上述因素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改善臨床預后。
【關鍵詞】自身免疫性腦炎 ; 遠期預后 ; 免疫治療 ; 意識障礙 ; 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20.0114.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20.036
自身免疫性腦炎是臨床中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灶或彌漫性腦損傷為主要特征,患者常見精神行為異常、近事記憶障礙、癲癇發作、語言障礙、不自主運動、昏迷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臨床癥狀,部分患者可伴有頭痛、發熱等前驅癥狀,若未及時治療,可降低患者生命質量。目前臨床針對自身免疫性腦炎疾病發病機制研究尚未形成統一定論,但普遍認為與抗神經抗體、感染、腫瘤或與自身免疫性腦炎發生的發展密切相關,包括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支原體感染、畸胎瘤及鏈球菌感染等[1]。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病情嚴重,目前尚無特效療法,極易耽誤最佳治療時機,增加發生遠期預后不良的風險。既往臨床關于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已取得顯著研究成果,但更側重于短期預后不良研究[2]。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預后不良會引起不可逆性的神經功能障礙后遺癥,不但會引起步態異常、癲癇、行動不便及精神異常等表現,嚴重時還會造成患者生活無法自理,降低生命質量,故為進一步改善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積極分析影響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的危險因素有著積極的意義。鑒于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早期免疫治療、意識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對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的影響,現報道
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120例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61例,女性59例;年齡12~30歲,平均(23.35±1.41)歲。納入標準:⑴符合《中國自身免疫性腦炎診治專家共識》 [3]中關于自身免疫性腦炎的相關診斷標準;⑵對本eulzck/KBH44MOxMqY75at4Xr7aMZq7SMszxvPCoyMQ=研究免疫治療有效;⑶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合并全身性重度感染性疾病;⑵合并精神疾病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⑶合并肝腎、心肺等其他重要臟器功能受損;⑷合并傳染性疾病;⑸合并中毒性腦炎。本研究經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 ⑴遠期預后情況分析。對患者隨訪
12個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4]評估兩組患者遠期預后情況,mRS評分總分為6分,其中6分:死亡;5分:重度殘疾,需他人協助并提供持續性幫助;
4分:中重度殘疾,無法獨立行走,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3分:中度殘疾,能獨立行走,需他人協助;2分:輕度殘疾,日常生活基本自理;1分:無明顯功能障礙,日常生活自理;0分:完全無癥狀;其中mRS評分>2為預后不良,mRS評分≤2為預后良好。⑵單因素分析。統計并比較兩組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年齡、性別、BMI、疾病類型、基礎疾病、病程、頭顱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結果、腦電圖、早期(確診后15 d內)免疫治療、意識障礙(昏迷、嗜睡、意識模糊、遲鈍等)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中樞通氣功能減退、心跳節律紊亂、體溫調節障礙等)等資料,并對自身免疫性腦炎遠期預后進行單因素分析。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預后結果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結果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篩選影響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的因素。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采用t檢驗;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法分析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的影響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120例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情況分析 120例
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中,預后良好組患者79例,占比65.83%(79/120),預后不良組患者41例,占比34.17%(41/120)。
2.2 影響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兩組患者年齡、性別、BMI、疾病類型、基礎疾病、病程、MRI檢查結果異常構成比、腦電圖異常構成比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預后不良組意識障礙構成比、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構成比均高于預后良好組,早期免疫治療構成比低于預后良好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3 影響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結果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結果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并進行賦值,見表2。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結果顯示,意識障礙與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均為影響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的危險因素(OR=1.113、3.868),早期免疫治療是影響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的保護因素(OR=0.311),效應值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3 討論
自身免疫性腦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由自身免疫反應所介導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常因感染、腫瘤等因素所致,使機體產生了可攻擊自身腦組織的特異性抗體,從而引起精神行為異常、認知障礙等臨床表現,不僅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困擾,還會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既往有研究報道指出,與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預后有關的臨床因素較多,免疫反應中,炎癥反應的強度與持續時間直接關系到腦組織受損的嚴重程度及恢復潛力;特異性自身抗體的種類、滴度及其與靶抗原的結合能力,也是決定疾病進展速度與預后質量的重要因素;患者的首發癥狀特征,如癥狀的急緩、累及腦區的差異等,均能為臨床醫師提供寶貴的預后判斷依據。同時,患者的整體免疫功能狀態,包括免疫細胞的活性、細胞因子網絡的平衡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疾病的治療效果[5]。目前臨床針對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治療尚缺乏特效療法,免疫治療仍是當前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案之一,對患者臨床癥狀有一定改善作用,但仍有部分患者經過免疫治療后療效欠佳,造成預后不良[6]。本研究中,120例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中,預后良好組患者占比65.83%(79/120),預后不良組患者41例,占比34.17%(41/120),因此,本研究對其發生原因展開討論,以期為臨床治療提高參考。
本研究經過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意識障礙與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均是影響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的危險因素。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發生意識障礙時會對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的突觸功能產生不良影響,導致患者出現記憶障礙、行為障礙,進而對神經功能產生損傷,引起學習記憶能力及運動能力異常狀態;同時發生意識障礙的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更易引起昏迷插管等事件,造成通氣調節障礙等,對患者生命體征產生威脅,進而影響遠期預后[7]。此外隨著意識障礙的發生、發展,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病情也隨之加重,患者腦組織發生不可逆損傷的風險也相應增加,提升患者發生不良遠期預后的概率[8]。對發生意識障礙的患者,臨床應立即根據昏迷、昏睡等意識障礙程度給予藥物干預,并及時查找患者發生意識障礙的原因,若患者因合并腫瘤而引起意識障礙等,可通過腫瘤切除術等治療方式緩解其不適癥狀。自身免疫性腦炎會引起相關免疫反應,影響神經元細胞的突觸傳遞功能,進而損傷中樞神經,引起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發生神經調節障礙或昏迷現象,會對自身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產生負面影響,從而降低患者遠期預后[9]。針對此,臨床需及時給予患者免疫調節治療,減少異常免疫細胞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攻擊,從而改善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程度,有助于提升患者預后。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還顯示,早期免疫治療是影響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的保護因素。長時間的免疫反應可能導致更多的神經元受損,進一步加劇患者的癥狀,如意識障礙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這些癥狀的加重又會影響患者的預后。目前臨床針對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應用免疫療法既能利用免疫療法快速改善患者神經系統癥狀,從而促進患者神經功能重建及恢復,又能通過抗癲癇、抗感染來改善患者感染程度和縮短癲癇發作時間;若部分患者在發病后無法及時獲得確診,發病后至接受免疫治療的時間過長,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患者腦損傷程度較重,療效大打折扣,遠期預后欠佳。免疫治療仍是目前臨床針對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主要選擇的治療方案,早期免疫治療能夠迅速抑制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越早接受免疫治療的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其結構性腦損傷修復越好,減少神經元受損的程度,可避免患者形成持續性腦損傷,從而控制病情的進展,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癥狀,從而改善患者遠期預后[10]。
綜上,意識障礙與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均為影響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危險因素,早期免疫治療是影響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遠期預后的保護因素。可針對上述因素給予針對性的干預措施,降低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的嚴重風險。但考慮到本研究屬于回顧性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之處,在今后可通過設計前瞻性方案,適當擴大樣本量,進一步評估本研究發現的危險因素在臨床實踐中對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以期為臨床提供可靠的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黃梁江, 朱紀玲, 嚴雅維, 等. 自身免疫性腦炎的臨床特點與預后分析[J]. 內科急危重癥雜志, 2020, 26(1): 29-33.
涂加善, 陳子怡, 劉清華, 等. 自身免疫性腦炎遠期預后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9, 33(6): 554-
556.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中國自身免疫性腦炎診治專家共識[J].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7, 50(2): 91-98.
范鏗娜, 歐啟水, 劉曉峰. 自身免疫性腦炎短期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及其預測價值[J].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 2022, 45(1): 24-29.
么榮榮, 張金鳳, 梁贏, 等. 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21, 18(13): 1948-1950.
周勇, 胡冰凌. 自主神經癥狀、免疫治療與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預后的關聯性[J]. 海南醫學, 2019, 30(16): 2048-2051.
潘怡君, 李強, 譚慧, 等. 自身免疫性腦炎患兒的臨床分析[J]. 癲癇與神經電生理學雜志, 2024, 33(1): 9-17.
梁文娜, 郭守剛, 李立芳. 自身免疫性腦炎的預后因素[J]. 臨床與病理雜志, 2019, 39(5): 1016-1021.
王穎穎, 朱麗, 王舒陽, 等. 抗體陽性自身免疫性腦炎的臨床特點及預后[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23, 26(5): 620-626.
郭秀花, 林華, 彭淑, 等. 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J]. 廣西醫學, 2021, 43(2): 234-237.
作者簡介:鞠強國,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神經重癥。
通信作者:侍永偉,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腦血管病。E-mail:283451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