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秋的第一場雨,唱著豐收的希望之歌,恣意飄灑,持續的燥熱在雨里收斂氣息。郟縣新世紀小學新任黨支部書記、校長——劉國英,在不足20平方米的辦公室里,埋頭研讀往屆教師任職情況、考核情況、教學成果、學校各項規章制度……
情懷,讓他雙眼有光
2017年6月,劉國英被教體局黨組任命為郟縣廣闊天地鄉中心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他本是郟縣教體局一名出類拔萃的教研員,全縣每一所學校教學現狀他都了如指掌。對于這一任命,他有點兒忐忑,有點兒猶豫。可他是黨員,服從命令是黨員的天職。晚上接到通知,第二天一早他就出現在廣闊天地鄉中心學校。
初入校園,他看到了三大“怪”。
一怪,學校操場像個“人工湖”,一場暴雨,操場低于周圍地平面一尺有余,不足160米跑道的操場,碧波蕩漾。二怪,上課鈴響了學生往教室外跑,去廁所的,從廁所里出來的,推擠打鬧,噪雜一片。三怪,已經上課好久了,部分教室沒老師。
上任沒幾天,就迎來了暑假,他接到了一份大禮——六年級學情測試全縣鄉鎮倒數第一;中招考試,全校60多名考生,第一高級中學錄取人數,零!
妻子勸他:“長年爛攤子,神仙來也不行。”
“神仙不行,我能行!”他發誓,一定要改變現狀,不負領導重托,不負群眾期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做一名優秀校長。
暑假剛開始,他帶領班主任開啟了暑期家訪模式。訪優秀生,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學校領導、老師的關心,幫他們樹立遠大的目標;訪升學臨界生,幫他們分析問題,提高學習興趣,明確目標;訪問題生,特別是可造生,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學校的溫暖,看到希望。
他主動找老師們談心,聆聽他們的心聲、怨聲、呼聲。他知道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關心。教職工發一點兒牢騷,看起來只是一個情緒的排解、壓力的釋放,然而他卻能從這些心聲、怨聲、呼聲中認清問題根源。老師們之所以工作散漫,是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教學質量連年落后,社會輿論極差,老師們在外都羞于說自己是廣天學校的老師,他們沒有一點兒職業幸福感。
2017年暑期結束即將開學,在第一個正規的領導班子會上,大家討論并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他說:“沒有特殊情況,學生在校,我在校,五天四夜,我會一直堅守。”領導組沒人說話,過慣了自由散漫,大家對他是懷疑的。全體老師會上,他不但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而且立下誓言:“本年度學期結束,如果我們小學六年級畢業測試還倒數,九年級一高錄取人數還為零,那么我自請就地免職!”沒有掌聲,聽慣了空口宣誓,大家對他是不信任的。
在同志們質疑的眼神里,他開啟了自己滾燙的校長之旅。教學巡查。只要沒有特殊情況,一天巡查十次以上。老師遲到的,他就在教室門口等著,老師不來,他不走,老師來了,他安慰:“誰沒一點兒事,學生不出問題就行。”學生不按上課鈴進出教室的,他以理服人。校長的教育,學生刻骨銘心。
推門聽課,或三五分鐘,或一節課。不到一個月,每一個老師的課堂教學情況他都了如指掌。他對物理教學頗有研究,有一次他聽完一節物理課后,不但一針見血地指出課堂問題所在,而且親自為學生上了一節物理課,風趣幽默的語言、循循善誘的教學、化難為易的講解……一節課結束,他在老師和學生心中的威信倍增。再也沒有比校長有才更有說服力的管理教育了。
他說:“巡視,不是為了監督,而是為了向大家傳遞一個信息——校長在學校。”是的,只要校長在學校,大家都會盡可能嚴格要求自己。
“校長都這么起勁干,咱們也加油好好干吧!”老師們相互鼓勵。
“這個校長很厲害,我們不能違反紀律。”學生們相互提醒。
在他的帶領下,老師的教、學生的學逐步走上正軌。教師遲到、曠工現象沒有了,上課鈴聲過后,教室外的走廊看不到奔跑的影子。
“這個校長中,學校像學校了。”老百姓們口口相傳。
2017至2018學年即將結束,暑假腳步的咚咚聲震得他心慌。暑假前夕,一個又一個喜訊接踵而來:六年級畢業會考,全縣鄉鎮排名第二!英語成績更是超過了3個縣直小學!中招考試九年級有3個學生被一高錄取,19個學生被二高錄取!教師們在歡呼,老百姓在頌揚,局領導、鄉領導在贊嘆。
2018年6月,郟縣廣闊天地鄉中心學校的吳析鴿六年級畢業了,父親準備讓他去襄縣就讀,已經預交2500元押金,劉國英知道這件事后,立即帶著班主任去做工作。劉國英苦口婆心講了很多,直到他保證:“你們放心,孩子將來考不上理想的高中我劉國英負全責!”吳析鴿留了下來,繼續在廣闊天地鄉中心學校學習,三年后她參加中招考試,629分!被郟縣實驗高中免費錄取!今年吳析鴿參加高考,以617分被中國礦業大學錄取。吳父感激地說:“要不是劉校長,俺家要多花多少錢啊!當年要是去外地讀初中,孩子不一定有今天的成績!這是一個真正為學生為家長著想的好校長。”
時任教體局局長李潔對劉國英說:“當時派你去當校長,其實我心里也沒底,可你的成績證實,我沒看錯人,你是一個很有責任擔當和情懷的校長,你是唯一一個談到學生兩眼放光的校長。”
情懷,讓他心中有愛
秋風帶著絲絲涼意溜進窗戶,令人神清氣爽。
“眼里有光,是因為我心中有愛。”劉國英從凳子上站了起來,望著窗外淅淅瀝瀝的秋雨喃喃自語,“學生看我,也眼里有光。”在一次感恩教育上,他問學生的夢想,一個學生大聲說:“我一定好好學習,考一個好的大學,畢業后回來做一個像您一樣的校長。”聽到學生的話語,他開心地笑了。
他關心學生。任職期間除了家訪,他經常利用課間和學生溝通,同他們談學習,談生活,談理想。在中心學校就讀的學生,一大半他都能叫出名字。每每談起這些學生,對他們的學業情況、家庭環境和住址他都如數家珍。
在他的帶領下,廣闊天地鄉中心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暑假他申請專項資金,修整了操場地面,同學們終于可以在操場自由奔跑,再也不用擔心濺一身泥土。體育老師更是開心得不行,體育課,不用一直在室內上了。破敗的教學大門也煥然一新。學生成績更是吃著甘蔗上樓——步步高,節節甜。2019年的中招考試,廣闊天地鄉中心學校被一高錄取15人,二高錄取27人;2020年中招考試,一高錄取17人,二高錄取30人,其中王靜怡位居全縣117名(現就讀于上海理工大學)。劉國英記得很清楚,王靜怡在七年級第一次調研考試中,排名全縣1813名。
2021年元月,他被任命為郟縣白廟鄉中心學校黨支部書記兼校長。
離開的那天是周末,師生都回家休息了,夕陽下的校園寧靜而美好。他在校園轉了整整三圈,3年7個月又14天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在學校大門口他再次深情凝望這個傾注了他無盡心血和愛的校園,回望這個給他帶來無盡榮耀和幸福的校園……
他還記得,去白廟鄉中心學校上任三個月,外出歸來途徑廣闊天地鄉中心學校,他在校醫務室小坐,門口已經走過的一個男孩突然折回身子,沖進醫務室:“劉校長,真的是您!您怎么說走就走了,我好傷心,您咋沒有送我畢業就走了……”
2021年6月23號,已經在白廟中心校任職半年的他,帶著水果、冰淇淋奔赴廣闊天地鄉中心學校。因為今天下午九年級的學生就要畢業離校,今天如果見不到他們,日后很難聚到一起。老師們看到他淚眼蒙眬,學生們看到他喜不自勝。那天下午,100多個孩子一邊吃著他買的冰淇凌,一邊聽他講最后一課。他曾無數次給學生上德育課,以往孩子們喜歡往后排座,這次一個勁兒往前排擠。他的諄諄教誨、殷殷期盼學生定當銘記于心,他們將帶著對校長的無盡感恩奔赴下一個學習歷程,待學成歸來,回報社會。
情懷,讓他成就夢想
天晴了,隔窗望去,新世紀小學校園花壇里被秋雨洗滌過的月季花分外艷麗,濕漉漉的花香似有似無。
對廣闊天地鄉中心學校的不舍,沒有阻斷他對白廟鄉中心學校的付出。
白廟鄉中心學校,是鄉鎮學校的“天花板”。這是一個成績優異、領導團結、社會口碑極好的鄉鎮先進學校。把一個爛攤子收拾好,是校長能力所在,讓一個優秀的學校立于不敗之地,是優秀校長的標配。
劉國英,優秀的代名詞。
他把在廣闊天地鄉中心校家訪的經驗帶到了白廟鄉中心校,寒暑假帶領全體教師對學生進行家訪活動。幾年來,他每年都要帶頭家訪學生200人次。在他的帶領下,白廟鄉中心學校的老師們幾乎走遍了每個學生的家中。家訪提高了學校對學生的精準管理。也讓學生感覺到學校對他的關心。2023年11月河南電視臺針對他們的家訪做了詳細報道,家訪在“雙減”政策這個大背景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也成為全縣學校的榜樣。
他在教研室工作多年,有著豐富的教研能力。優秀的學校更要提高老師們的整體素質,要把老師們的教育教學經驗傳播出去。他狠抓教學教研,每周每個年級至少要推出兩節公開課,課后要認真評課,共同進步。他任職期間,白廟鄉中心學校共有15人次獲得市級優質課。他還帶領老師們研究課題。他帶領白廟中心校老師研究省級課題、市級課題、縣級課題,共結項7個。老師們參加優質課評選,提高了老師們課堂教學的水平,而課題的研究則是把大家的教育教學經驗以成果的形式分享出來。學校老師的整體素質在提高,老師們的教育教學經驗在課題一次次結項中得到分享。
他每年6月都要給白廟鄉的六年級學生上思政課,教育他們學會感恩,好好學習,回報社會。他的思政課讓這些孩子愛上自己的家鄉,中心校七年級入學人數因為他的思政課越來越多。
每年3月15日左右九年級學生的“百日沖刺誓師大會”,別的學校請專家,而白廟中心校是劉校長自己講,他說:“請別人講總有一種做秀感,自己講,從國家情懷到感恩,最后到勵志,講身邊的人和事,真正達到震撼他們的效果。”他充滿激情的語言,點燃了學生的豪情壯志,一聲又一聲震破蒼穹的吶喊,激勵著莘莘學子奮勇拼搏。
學生們忘不了他的激勵。每年高考前夕,白廟中心校畢業的高一、高二的學生三五成群地返回母校。他們來看望尊敬的老師、有情懷的校長。校門口電車成行風景壯觀,校園內人潮如涌震撼人心。一捧捧鮮花綻放感激,一袋袋水果述說深情。
他剛到白廟中心校任職的時候,妻子說:“學校離家不足4公里,應該能常常見到你了。”
妻子的愿望落空了,她仍近一周見不到身為校長的丈夫。妻子見不到他,年邁的母親也總是在手機里才能看到兒子容貌,聽到兒子的聲音。劉國英姊妹五人,他最小,也是唯一魚躍龍門的人。父親去世早,母親一直跟著他生活。2021年元月母親生病住進了中醫院,母親出院后哥哥把母親接回了老家,哥哥說:“母親一直跟著你,也該讓我們盡盡孝心了。”哥哥姐姐們知道母親雖然一直跟著弟弟住,可自從弟弟當了校長,照顧母親一直是弟媳一個人的事。
劉國英還記得去廣天中心學校當校長的第一天,晚上沒回家,母親打電話:“孩兒,今天沒回來,你咋吃飯?”接到去白廟中心校任職的通知,母親打電話說:“孩兒,好好干,莫丟咱劉家的人。”每一次寒暑假母親都要電話詢問他成績如何。
家國不能兩全,他沒有時間陪妻兒,沒有時間盡孝心,他把時間都給了學校。
白廟中心校在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在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年度考核始終位居全鄉鎮第一,特別是2024年中招考試,白廟中心校數學成績超越縣直三所初中!
2024年暑假,當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剛打電話:“你這個名聲在外的初中校長,到小學歷練一下吧,把你初中的管理經驗帶到小學,研究一下小學的教育教學管理,做好中小學銜接。”
他到郟縣新世紀小學上任沒幾天,白廟中心校副校長馬燦杰見到他:“也不知咋回事,你走了,我老生病哩,心里可不美氣。”
在辦公室研讀了大半天文件的劉國英,踏著夕陽,走在濕漉漉的新世紀小學校園里。他打量著周圍的一草一木,沒有一絲一毫的違和感,他已經把這里當成了家。
他立志做一個有靈魂的優秀校長。夢想已開花,腳下就是遠方。
責任編輯/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