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許睿報道:9月27日,四川省烈士紀念設施標識牌“首牌”暨成都烈士陵園標識牌揭牌儀式在成都烈士陵園舉行。
在烈士紀念日前夕舉辦標識牌揭牌儀式,也是“紅色九月”主題宣傳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旨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及烈士紀念日設立10周年。
烈士紀念設施標識牌不僅便于公眾直觀獲取烈士紀念場所的基本信息,而且能有效提升其作為紅色教育陣地的功能,對促進四川烈士紀念場所的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四川省還將貫徹落實《關于啟用烈士紀念設施保護標志及標識牌的通知》《烈士紀念設施保護標志使用管理辦法》精神,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堅定的責任感和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法,全力推進烈士紀念設施保護標志及標識牌的制作、安裝、應用與管理工作,力求在全省范圍內實現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的新飛躍。
本刊訊李菁報道:9月30日,上海市黃浦區“紅色露天博物館”品牌推介會舉行。活動現場,“紅色露天博物館”聘任第二批“館員”,還發布了紅色資源集中統一管理“機制”,從消防、保潔、物業管理等多方面對紅色資源管理加以規范。
當日,黃浦區發布“紅色露天博物館”——“英烈榮光”革命烈士紀念設施的專題展線,將黃浦區域內梁仁達烈士遇害處、茅麗瑛烈士遇害處、五卅慘案愛國群眾流血處、五卅運動紀念碑、茅麗瑛烈士塑像、韜奮紀念館、秦鴻鈞秘密電臺舊址、法電六烈士紀念堂、王若飛烈士紀念像等9處革命烈士紀念設施“串珠成鏈”,供市民群眾追憶英烈。
據了解,“紅色露天博物館”是黃浦區立足豐富的紅色資源打造整體區域形象、建設更多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實踐載體的重要工作舉措。近年來,黃浦區將“紅色露天博物館”品牌發展為全區性紅色資源保護利用、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的重要工作載體,廣泛動員和吸引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
活動現場,來自于上海市黨史研究、新聞傳播、文博和教育業界等的專業人士,獲聘“紅色露天博物館”第二批館員。他們將以自己的專業特長投入紅色文化傳承弘揚工作,為豐富“紅色露天博物館”史料研究、紅色宣講等品牌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本刊訊程震寰報道:9月27日,湖南省常德市各學校、基干民兵與部隊官兵開展“同升國旗、同唱國歌”聯教聯育活動。
“這面國旗是距離首都北京最遠的邊防哨所——支普齊哨所贈送的,它象征著邊防官兵堅守孤寂,忠誠戍邊的堅定信念和偉大無私的奉獻精神。”活動當天,常德市第三中學師生們升起這面飽含邊防官兵深情的五星紅旗。同時,支普齊哨所也升起了學校贈送的國旗。一場數千里的連線,讓“同升國旗、同唱國歌”成為了跨越地域界限的深情互動。
“2019年10月1日,天安門前由全軍榮譽功勛部隊代表組成的戰旗方隊浩蕩而來,100面戰旗重新集結、迎風飄揚。這面戰旗就是其中的一面。”當天,新疆軍區某部指導員王勇通過視頻連線,向常德市八一愛民學校磐石中學、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西湖小學等學校的師生講述“英勇頑強攻取皋蘭山”戰旗背后的紅色故事。
同一時間,澧縣500余名師生、民兵與開山島守島民兵視頻連線,共話“人民楷模”王繼才守島精神,線上參觀“王繼才紀念館”,詳細了解王繼才、王仕花守島衛國32年,無怨無悔堅守和付出的愛國奉獻精神。

課堂跟著資源走,教育隨著國防飛。常德市委宣傳部領導介紹,接下來,他們將聚優全國全軍紅色國防資源,根據不同群體、不同年齡階段,開設“點餐式”國防教育“云服務”,精心打造“主題設計、內容深化、互動交流、學習創新”的線上“云課堂”,進一步打破地域紅色資源不均衡的壁壘,突破時空界限,讓公眾“足不出戶”就能上一堂國防精品好課。
本刊訊劉佳旎報道:10月3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北部戰區“海軍艦艇開放日”活動在青島圓滿結束。
本次開放的唐山艦、邯鄲艦、齊齊哈爾艦、鹽城艦和可可西里湖艦,均為我國自主設計建造。據北部戰區海軍有關部門介紹,10月1日~3日,累計參觀人數超過12萬人次。
活動中,一系列軍民攜手歡慶佳節的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在青島港三號碼頭,北部戰區海軍組織開展“強軍戰歌頌祖國”文藝展演,官兵與青島市文化館工作人員唱響嘹亮的軍歌,演繹濃濃的軍民魚水情;“向海圖強少年說”朗誦展演中,莘莘學子通過鏗鏘有力、飽含深情的朗誦,抒發了熱愛祖國、立志報國的赤子心聲。在奧帆中心碼頭唐山艦前,一場快閃活動吸引了參觀人群的目光,百余名艦艇官兵和學生從人潮中聚攏而來,手中揮舞著五星紅旗,齊聲高唱《歌唱祖國》,表達對祖國的濃濃愛意。
“祝愿祖國繁榮昌盛,人民海軍越來越強大!”碼頭的互動墻留言板上,寫滿了人們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海軍的祝福。軍民同慶,“海軍城”青島以艦艇開放為媒,向公眾展現了新時代人民海軍的建設發展成就,續寫魚水深情,唱響愛國贊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斷匯聚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編輯/劉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