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遇到了10年未見的老同學強哥。上學時,我們就是好朋友,再次相遇,我們不僅沒有陌生感,而且還發展成了男女朋友。
母親支持我談戀愛,但反對我找一名軍人,因為她曾是一名軍嫂,知道當軍嫂的苦與累。
我倒認為沒什么大不了,因為我從小到大就比較獨立,經常一個人生活。哪承想,當軍嫂跟參加工作一樣,對我而言也有“實習期”。
2017年3月,我和強哥結婚了。領證之后第一次去部隊探親,那天正下樓時,聽到一名戰士喊“嫂子”,我還以為自己身后又來了一個軍嫂,轉身想著給人家打個招呼,結果強哥一把拽住我:“跟你打招呼呢!”當時的場景,一度尷尬至極。
稱呼的不適應,不過是軍嫂實習期的一個小插曲,我那時對于軍嫂的理解,僅限于軍人的妻子這個身份。
2018年7月,得知軍隊即將首次面向社會招聘文職人員,我便報了名。為了備考,我調整了生物鐘,白天早起,晚上熬夜。如此極限的作息,身體自然會出現一些問題。
7月20日上午上班時,我從座位上站起身,突然就覺得頭暈。我暈倒時,辦公室里只有自己一個人。但因為腦門又正好磕在了桌邊上,不一會兒我就被疼醒了,檢查了一下,發現只是額頭紅腫,并無大礙。下午,我便請假回家,給強哥發信息說了自己情況。因為身體不舒服,還未等到他的回復,我便睡去了。
再醒來時,已是下午6點多了。打開手機,發現強哥給我發了無數條微信,還打了一個電話。我給他回電話,結果他用特別嚴厲還帶著命令的語氣對我說:“你不能再復習了,趕緊去醫院!”
我一肚子委屈,沖他吼回去:“要真是有問題,我能不去醫院嗎?我又不傻,你就不會安慰我一句!”
強哥沉默了一會兒,語氣也軟了下來:“那你也不能這么扛著啊,還是去看看吧,這樣我也能放心。”
他不說還好,說完我更委屈:“我又要工作,又要復習,8月底就要考試了,還有很多內容沒看呢……怪我沒安排好復習節奏,我就是太累了沒休息好,不用去醫院。”
“好好好,不去醫院了,那你今天別復習了行不?明天我陪你一起復習。”
那天晚上,強哥一直和我微信語音通話,有一搭沒一搭地給我講著他身邊的趣事兒,分散我的注意力,催著我早早休息。我躺下也不知又聊了多久,反正是不知不覺睡著了。
備考的日子里,強哥總是通過電話、微信耐心地安慰我、開導我。為了緩解我的焦慮,他還經常搜各種搞笑視頻發給我,并特意對我強調:“你得像我,穩住,不著急。”
那時,強哥已通過了碩士研究生考試,正在做入學的準備工作。即將面對新環境,他也有焦慮的時候,但他從來沒和我說過,反過來還要照顧我的情緒。
10月,我被查出懷孕。懷孕初期,我肚子疼得厲害,孕吐也很嚴重,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休息。
強哥剛入學,正是忙碌的時候,每天除了晚上給我來個電話問一句“今天啥情況”,其他時間基本不會和我聯系。
懷孕第12周孕檢時,某項數值臨界,我被醫院通知需要進一步做檢查。我緊張得給強哥打電話,他沒接;發微信,也沒回。我很失落,我擔心肚子里的孩子會有什么問題。
晚上,強哥才給我回電話,竟然特別理智地說:“沒事,如果結果不好,咱就不要了。”
我瞬間崩潰,哭著說:“你是在給我作決定嗎?你沒覺得我很難過嗎?我只是需要你一個安慰,就那么難嗎?”
掛掉電話,我拉黑了強哥的微信,也不再接他的電話。強哥擔心我,便不停地給我發短信。
頭兩天,我實在不想理他,也懶得給他回短信;之后,也只是挑重要的內容,回復幾條。
本想著強哥給我臺階,我就把他的微信從黑名單里拉出來。誰知,他就是不給臺階,我就一直跟他“較勁”。
一周以后,強哥休假回家了,進門第一句話就是:“你再不把我拉回來,都要過年了!”接到強哥的“臺階”,我也趕緊從“墻頭”上下來,畢竟待在“墻頭”的滋味也不好受。
10月,筆試成績公布,我順利入圍面試。12月我到北京面試。面試結束后,直接統一體檢。在做B超時,醫生說,孩子好像沒有胎心了,嚇得我面試結果都沒有等,買了最早班次的火車票趕回老家。
一路上,強哥不斷地給我發信息,對我說,不要怕,別太擔心,或許是孩子太小不好檢查。這一次,他說話的語氣明顯比之前的“生硬”改善很多。
馬不停蹄地跑到醫院檢查,當B超里傳出孩子有力的胎心聲、報告顯示一切正常時,我哭得像個孩子。強哥也趕了回來,不斷地開導我:“我不是不關心你和孩子,只是不會安慰人。你別怕,有什么問題,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我的面試成績排在第一,綜合之前的筆試成績,我的綜合成績最終離錄取差了0.25分。不過,努力過也無憾了,何況孩子平安無事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我就安心等待著孩子降臨。2019年6月,女兒出生了。我焦慮不安的情緒,也隨即平復了許多。
回想自己初為軍嫂后的一路跌跌撞撞,就像新人入職場一樣。為了早日“轉正”,我也在慢慢學著為強哥考慮,為我們的小家考慮。
2023年8月,我成為一名社區工作者,見證了許多別人家的故事,也更能換一個角度看待強哥的不易。
現在,我已經能平衡工作和生活,更能成熟地處理和強哥之間的關系。不過,我依然把每天都當做“實習期”來認真對待,因為軍嫂不只是一個身份,更是一份責任與擔當。

(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文化街道楊子榮社區)
編輯/劉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