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高中階段將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新的教育目標。音樂作為一門藝術課程,在培養學生道德情操、審美能力、價值觀念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鋼琴充滿技巧的即興演奏方式及優雅的音色,不僅可給人帶來明朗的音樂感受,而且還可幫助學生精準、快速地捕捉到樂曲的特點,從而幫助學生深入地領悟音樂作品的文化內涵、思想傾向及藝術魅力。本文分析了高中音樂教學中鋼琴即興伴奏的價值,并就鋼琴即興伴奏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了深入探究,同時對鋼琴即興伴奏的條件做了分析。
(一)可創設恰當的音樂教學氛圍
在高中音樂課堂活動中,教師借助鋼琴進行即興伴奏,可創設出愉悅、輕松的教學活動氣氛。音樂與語文、英語、數學等學科類課程有較大的差別,學科課程內容具有一定的理論性,而音樂更注重學生在精神方面的感受,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鑒賞能力及價值觀念,并且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及創新意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鋼琴即興伴奏可以幫助教師更為精準地傳遞出音樂曲目的思想情感及風格內涵,也可以為學生創設出與學習曲目相匹配的氛圍,有助于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利于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可使學生精準把握節奏和音準
高中音樂教學活動中,不管是樂器演奏還是演唱,都需要演奏者或者演唱者精準控制音準及音高。而音準的控制需要依靠演奏人員的樂器和演奏技巧,以及教學環境是否良好、學生的聽覺是否敏銳。鋼琴是大多數高中生喜歡的樂器,教師的即興伴奏可給學生創設出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并幫助學生把握音準。每一部音樂作品都有自身個性化的音樂情緒和風格,而音樂風格的完美體驗,依托節拍和節奏來表現。假如高中生不能恰當把握音樂的節拍和節奏,那么在歌曲演唱過程中就極易出現失誤。基于此,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可進行鋼琴即興伴奏的話,就可幫助學生借助鮮明而清晰的節奏給學生帶來豐富的聽覺感受,推動學生快速識別音樂節奏,有助于學生更加完美地展示音樂作品的風格及意蘊,有利于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
(三)可幫助學生更容易掌控情緒
每一部音樂作品都有其獨特的風格與情感思想,只有讓學生在教學中及時將自己的情緒調整到與音樂作品風格同頻的狀態,才能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才能與音樂作品的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因此,高中音樂教師應深度解讀音樂作品的風格及情感特點,合理、科學地選定即興伴奏音型,激發學生參與音樂教學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感受音樂作品的韻味,促使學生掌握音樂作品的思想及內涵,為學生以恰當情緒學習音樂提供保障。
鋼琴即興伴奏,指的是在毫無事前準備的條件下,臨時依據音樂曲目主旋律搭配以豐富的音型和和聲,一邊創作,一邊用鋼琴伴奏。即興伴奏作為一種最快捷、最常用、最實際的演奏技能,其需要伴奏者將鋼琴作曲理論、和聲鍵盤手法、演奏技巧等恰當地結合在一起,在受限的旋律條件下、毫無準備地進行藝術的瞬間再創造。從本質上來講,鋼琴即興伴奏并非胡亂地、毫無組織地彈奏鋼琴,相反需要伴奏者遵從內心真實想法,并且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獨特的彈奏技法,達到理想音樂效果的一種演奏方式。
(一)在哼唱教學中開展即興伴奏,培養學生樂感
新課改要求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哼唱習慣,增強其樂感。傳統教學讓學生多聽歌曲并打拍子來增強樂感,有一定效果,但教學形式機械呆板,難以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哼唱教學中同步鋼琴即興伴奏,能營造意境,利于學生樂感提升。例如,學《長江之歌》時,教師先完整播放引導聆聽,再鼓勵哼唱練習,同時即興伴奏加強旋律感,讓學生哼唱得更精準。教學中,學生能將感受融入哼唱,豐富樂曲內涵,但因伴奏和哼唱同步,教師要先教學生共鳴唱法以防傷嗓。這就要求教師提升即興伴奏引領能力,推動學生體會情感、活躍思維,提升樂感。
(二)在視唱教學中開展即興伴奏,提高學生音準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要想讓學生全面掌握某一首歌曲,就需要學生先掌握樂譜。究其原因,是因為只有學生掌握了樂譜,才能為其快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奠定基礎,才能使得所有難點迎刃而解,從而減少節奏不準、跑調等情況的出現。這就需要教師在歌曲的視唱教學中加入即興伴奏,以協助學生把握好音準。例如,在學習《草原牧歌》這首歌曲的過程中,該曲目具有明顯的地域文化特色,而很多高中生對地域文化的了解較少,因此難以把握其內涵及音準,這就會使教學中暴露出較多的問題。基于此,高中音樂教師應運用模擬演唱教學法組織課堂活動,讓學生細致、真切地感受歌曲的旋律,然后鼓勵學生在自己伴奏下模擬演唱。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在模擬演唱中都能注意歌詞、節奏、韻律細節,可模擬原唱,有利于學生快速掌握重難點問題。接著,教師應根據《草原牧歌》的節奏特點為學生鋼琴即興伴奏,引導學生在伴奏中視唱并找到音準,幫助學生快速理解、精準把握歌曲的節奏和韻律,從而在即興伴奏中較好地識別曲譜,這就為學生更好地演唱歌曲提供了保障。
(三)在填詞教學中開展即興伴奏,提升學生素養
受到興趣愛好、學習習慣、音樂基礎、成長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高中生的音樂學習特點及學習需求也千差萬別。新課改將推動全體學生音樂素養的全面提升作為高中音樂教學的核心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大膽創新教學方法,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將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貫徹到課堂活動中,根據學生特點恰當選用教學方法,以獲得最優教學效果。而填詞是一種全新的音樂教學方法,也是一種實操性很強的實踐教學形式,可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深化理解音樂知識。在實際教學中,高中音樂教師可鼓勵學生根據音樂旋律填詞,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音樂的韻律和節奏。在填詞教學中,教師可用鋼琴為學生即興伴奏,以伴奏曲的節奏引領學生更好地把握需填詞曲目的節奏,從而高質量地填詞。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通過聽教師的鋼琴即興伴奏,就可感受到歌曲節奏的緩急特點,并在填詞中體會到節奏轉化成文字的藝術魅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組織填詞教學之前,需要教會學生如何看連音線,這就給學生精準填詞奠定了基礎。學生完成填詞學習任務之后,教師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填詞情況在鋼琴即興伴奏中演唱,并及時調整不恰當的地方。教學實踐表明,在教師的鋼琴即興伴奏中演唱,學生可直觀感知自己的填詞和音樂節奏是否搭配,并明白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該如何修改。學生在反反復復的演唱和修改中,很快就能摸索出音樂節奏的把握要點及填詞技巧,有助于各種特點學生音樂興趣的激發及音樂素養的全面提升。
(四)在欣賞教學中開展即興伴奏,深化學生感悟
音樂欣賞是高中音樂課堂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鑒賞能力的主要方式。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恰當運用鋼琴即興伴奏,可幫助學生深層次體會音樂作品中滲透的豐富情感與思想,可激勵學生更加投入地參與到音樂課程學習中,并加深學生對音樂藝術的感悟。因此,在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聆聽音樂作品的過程中,留意其中的旋律美、形式美、音樂美和結構美。這就需要教師恰當利用鋼琴這一樂器之王,在即興伴奏中將音樂作品的主題呈現出來,以促使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本質有更透徹的理解。例如,在欣賞《草原放牧》這一經典作品之后,教師就為學生做相應的即興演奏,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聽覺體驗。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將鋼琴即興伴奏和少數民族的特色樂器融合在一起演奏,為學生呈現《草原放牧》的意境美和韻律美。然后,教師還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總結、思考《草原放牧》的音樂結構和主題思想,教師為學生同步鋼琴即興伴奏,使學生可以深層次感知歌曲的形式美、結構美,加深學生對民族樂器的理解,有助于教學效果的增強。
(五)在律動教學中開展即興伴奏,增強學生表現力
舞蹈律動是高中音樂教學中頗受學生歡迎的一項教學內容,這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知舞蹈節奏,而且還可感受到背景音樂的美感,是一場動感十足的聽覺盛宴。這就需要教師在舞蹈律動教學中,大膽用鋼琴為學生即興伴奏,幫助學生快速捕捉舞蹈節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好即興伴奏的節奏,確保伴奏節奏與舞蹈律動節奏在重復性、力度、音量和速度上具有統一性。這不僅可提高學生參與舞蹈律動教學的興趣,還能將動作元素滲透到音樂活動中,契合高中生活潑愛動的年齡特點。例如,在學習《非洲歌舞音樂》這一舞蹈律動作品的時候,教師就可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非洲宮廷舞蹈、民間舞蹈的視頻片段,使得學生對舞蹈在非洲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有直觀的認知。然后,教師可結合非洲舞蹈的典型特點,編創一段鋼琴即興伴奏曲,鼓勵學生在伴奏中一邊唱歌一邊打拍,把奏、跳、唱教學方式有機整合在一起,盡可能提升學生模仿、探究的積極性,從而將肢體節奏和奔放、魅力的抒情曲目融合在一起,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表現熱情。教學實踐表明,在高中音樂舞蹈律動課堂活動中,教師恰當的鋼琴即興伴奏,可使學生明白節奏感是音樂最富有表現力的元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展現自我的情境,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節奏敏感性,有助于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增強,從而推動學生表現力的最大化呈現。
(一)添置教學設備、健全教學機制
當前,鋼琴即興伴奏在一些高中音樂教學中運用率很低,究其原因是設備不夠齊全。一方面,鋼琴價值昂貴,一些學校難以有充足資金購置。針對這一情況,就需要教育部門在資金上予以適當支持,提供良好的教學硬件條件。另一方面,應合理安排高中音樂課時,確保鋼琴伴奏能惠及每一個班級。這就需要學校根據教師資源及鋼琴資源的具體情況,科學設置班級的音樂課程,確保鋼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從而保障鋼琴即興伴奏在日常教學中有較高的應用頻率。為確保鋼琴即興伴奏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質量,學校還應制定長效機制,與音樂教師加強交流,積極研發適合本校特點的校本課程,通過集體備課、外出研學等方式不斷完善鋼琴即興伴奏教學體系,推動教學體系的系統化及完整性,從而確保這一教學形式的高質量運行。
(二)重視課前準備,提高應用契合度
鋼琴即興演奏因其自身隨機性很強,需要教師有較強的應變能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根據課堂上學生及教學內容的特點,彈奏出適合的伴奏曲。基于此,高中音樂教師應在課前做足準備工作,從而為課堂上的鋼琴即興演奏創造條件,進而確保伴奏曲與音樂教學內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具體來講,教師應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教師應透徹研究高中音樂教材內容。鋼琴即興伴奏的范圍通常在教材范圍內,所以教師應注重教材內容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創編即興曲目。二是教師應充分明確教學目標。新課改背景下的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具有多維性,倡導對學生音樂表演、音樂創造及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教師應全面了解教學目標,才能根據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鋼琴即興伴奏,從而獲得最優化的伴奏效果。三是教師應分析具體課堂上的鋼琴即興演奏方法。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其具有思想性及感染力,在各種場合下所適合的演奏形式也不盡相同,所以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特點,恰當選擇適合的鋼琴即興演奏方法。
(三)增強教師素質,優化即興伴奏能力
鋼琴即興演奏對教師演奏能力、專業知識、應變能力等有極大的考驗。因此,要想充分發揮鋼琴即興演奏的價值,就需要教師增強自身素質,具體來講,應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加強鋼琴彈奏技巧的歷練。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應用鋼琴即興伴奏,需要教師能夠順暢地彈奏教材中的音樂作品,還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鋼琴彈奏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根據需要靈活應對。二是提升教師的即興伴奏水平。即興伴奏并非胡亂演奏,需要教師在熟悉音樂作品的前提下,結合自己的真實感受,靈活演奏,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加深對音樂作品的感悟能力,并同步提升自身的其他藝術修養,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表現能力。
總之,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應用鋼琴即興伴奏,是踐行新課改理念的有效形式,也是教學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教師應明確鋼琴即興伴奏的價值,積極探究鋼琴即興伴奏在各種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方法,并且明確自身素質對即興伴奏的影響,從而大膽創新教學形式,不斷增強自身能力和素質,盡可能通過鋼琴即興伴奏為高中音樂教學效果的優化提供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