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3-1817
索南費爾斯不僅在法學和經濟學領域有著卓越的成就,他在藝術領域,尤其是戲劇和音樂方面,也展現了獨特的才華和影響力。
在維也納這座歷史與文化交織的城市中,每一條街道、每一棟建筑都似乎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約瑟夫·馮·索南費爾斯的名字猶如一顆璀璨的星辰,照亮著18世紀奧地利的法學和經濟學領域。索南費爾斯不但對于《約瑟夫法典》和《奧地利民法典》有著重要的貢獻,而且在國民經濟學方面具有巨大的政治影響力。著作《警察學、商業學和國民經濟學原理》成為當時維也納大學法學與經濟學領域學生們人手一冊的教科書。
在維也納的第一區,索南費爾斯曾經居住過的小樓靜靜佇立,它不僅是一幢建筑,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走進建筑內部,不難想象索南費爾斯當年在此居住的情景。寬敞的客廳、精致的壁爐,以及那些可能擺放著他個人藏書的書架,每一處細節都透露出這位法學家的生活品位和學術氛圍。這里不僅是他生活和思考的地方,更是他許多法學和經濟學思想的發源地。據說,直到他去世后,這個地方還經常舉行有關法學與經濟學的研討會。
約瑟夫·馮·索南費爾斯,這位18世紀奧地利著名的法學家、經濟學家和啟蒙思想家,于1733年出生于尼科斯堡。索南費爾斯曾在維也納大學學習哲學,但因經濟問題中斷了學業。之后,他曾在軍隊中服役,并在政府部門擔任翻譯等職。1763年,三十歲的索南費爾斯結識了樞密顧問馮·博里,并在后者的推薦下進入維也納大學任教。此后,索南費爾斯獲得了警察學和國民經濟學的教職。他的教學和著作對當時的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特別是他的《警察學、商業學和國民經濟學原理》一書,成為廣泛傳播的教科書。
值得一提的是,索南費爾斯不僅在法學和經濟學領域有著卓越的成就,他在藝術領域,尤其是戲劇和音樂方面,也展現了獨特的才華和影響力。自1767年起,他陸續發表了《維也納戲劇舞臺信札》,這些信札不僅對當時的戲劇作品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評,也推動了戲劇藝術的發展和公眾教育的提高。此外,他在音樂方面的影響力同樣不容小覷。1802年,作曲家路德維希·范·貝多芬為他創作了作品第28號D大調奏鳴曲。今日說來,讓人分外羨慕那個時代的維也納,頂尖的啟蒙思想家與藝術家們彼此理解,互相致敬。
索南費爾斯的學術生涯始于維也納,這座城市不僅是他成長的搖籃,更是他智慧的發源地。索南費爾斯的學習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他最初在尼科斯堡的人文中學接受教育,后因經濟問題被迫中斷了在維也納大學的哲學學習。然而,正是這段經歷激發了他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學術的追求。在1749年至1754年間,他師從著名的法學家馬丁尼,深入學習法律知識,為他日后的法學家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758年,索南費爾斯的命運迎來了轉折點。他獲得了維也納大學新開設的警察學和國民經濟學教席。這一職位不僅為索南費爾斯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更使他有機會將自己的思想傳播給更廣泛的聽眾。
在維也納大學的講堂上,索南費爾斯的教學不僅限于理論的傳授,更注重實踐的指導和思想的啟迪。他的課程內容涵蓋了警察學、商業學以及國民經濟學等多個領域,這些學科在當時的奧地利乃至整個歐洲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索南費爾斯的代表作《警察學、商業學和國民經濟學原理》于1765年出版,這部作品不僅在學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更在政治和社會層面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在這部作品中,索南費爾斯系統地闡述了他對于國家內部安全、商業活動以及國家收入的理論,這些理論在當時是對傳統警察學和國民經濟學的一次重大創新。
然而,索南費爾斯的學術生涯并非沒有爭議。他在1764年提出廢除死刑和拷打訊問的要求,這與當時的《特蕾西婭法典》相抵觸。當局一度限制其宣傳自己的主張,然而他并未因此退縮。更可貴的是,索南費爾斯的這一主張不僅限于理論層面,他還積極參與到法律的實施和監督中。索南費爾斯四處演說,提出拷問不僅侵犯了人的基本權利,而且也不能有效地達到發現真相的目的。終于,1776年,各世襲領地全面廢除拷打訊問,這與索南費爾斯的長期努力不無關系。他明確反對沿用巴黎的警察模式。他認為該模式中的偵探制度妨害市民自由。相反,他提出把用于事后追兇的錢用在街道照明,因為“光亮之下,兇徒也畏縮幾分”。在他的推動下,維也納擁有了歐洲第一套固定街燈照明系統,他本人也因此項功績于1779年獲得宮廷顧問的稱號。
索南費爾斯在經濟法方面也相當有研究。他特別強調了法律等外部規制對市場供需關系的調控作用。他認識到,城市化進程中人口的集中會導致食品供需緊張,進而影響物價穩定。對此,索南費爾斯提出:“食品均衡原理決定其經濟政策。”他認為城市不可避免的擴大傾向是導致物價上漲的原因。因此,法律應當介入以平衡市場,通過政策手段來調節食品供應,防止價格異常波動。他主張通過立法確保食品供給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比如通過規范農業生產、儲存和分配的法律來實現這一目標。他提倡政府通過經濟法來引導和穩定市場經濟。這種思想在當時頗具前瞻性,因為它不僅關注經濟效率,還關注社會公平和消費者權益。
索南費爾斯還是一位領先于時代的反壟斷法專家。他對壟斷持明確的反對態度,倡導通過經濟法規制打破壟斷。在《警察學、商業學和國民經濟學原理》一書中,他明確表示:“壟斷、行會強制組合……都會妨礙自由流通,必須加以排除?!边@一觀點不僅揭示了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更為后來的反壟斷法和市場監管政策提供了理論依據。索南費爾斯認為,市場經濟的活力來源于競爭,而壟斷和行會制度則通過限制競爭削弱了市場的活力。這種思想對后來的反壟斷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現代經濟法中關于市場競爭的法律規制提供了理論基礎。在國際貿易法方面,索南費爾斯也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識到,國際貿易不僅是商品交換的簡單過程,更是國家經濟利益和經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很顯然,與其說索南費爾斯是一個書齋學者,不如說他確實“心系天下”。直到晚年,索南費爾斯仍在持續為法律體系的完善貢獻自己的力量。1803年,70歲的索南費爾斯還親自動筆,對其弟子馮·克斯《約瑟夫法典》的第二部分“犯罪與嚴重襲警罪”的內容進行了修訂。
回顧索南費爾斯的學術旅程,他不僅以卓越的學術成就和對法律改革的深刻見解影響了奧地利乃至歐洲的法律發展,更以其對教育和文化的貢獻,成為了18世紀啟蒙運動的重要代表。1817年4月25日,這位偉大的法學家和經濟學家在維也納的家中安詳離世,享年84歲。他的紀念碑至今仍然屹立在維也納伊麗莎白大橋畔,而他的故居至今仍然是法學后輩們到維也納時,應當拜訪和緬懷的一處“法律史上的遺跡”。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