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的人民城市什么樣?浦東新區早已提交答卷——經過34年的發展,浦東已經成為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的現代化城區。特別是近5年來,浦東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把最優的服務供給人民、把最美的生態獻給人民。
具體而言,浦東積極推進精品城區、現代城鎮、美麗鄉村建設,上博東館、上圖東館等一批新的文化地標拔地而起,世紀公園、環上公園等公園綠地全面全時開放,市井集市、鄉村民宿等文體旅商融合的都市生活舒適愜意,公共服務15分鐘生活圈便利可及。
2024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4周年、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3周年,也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5周年。為了記錄身邊的美好,讓更多人看到浦東、了解浦東、愛上浦東,中共浦東新區區委宣傳部聯合新民晚報社新民周刊在2024年9月上旬啟動“在浦東 共美好”2024浦東城市攝影攝像大賽全網征集活動,迅速吸引了各方的關注,在不到一個月時間里,就收到了來自中外人士2000余件高質量的攝影攝像作品。
J2vLPa4Ia+YDA2+e8x+CQIrLpgPNcrb0/7UdhpNMrMU=鏡頭是詩意的窗口,畫面是定格的美好。通過“在浦東 共美好”2024浦東城市生活攝影攝像大賽,中外人士眼中的“人民城市之美好浦東”在鏡頭和畫面中徐徐展開……
在騰訊視頻熱播節目《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中,生活在上海的英國人Harry是唯一的外籍脫口秀選手,他如今的工作地點就在浦東。“我平時上班會從中華藝術宮地鐵站騎車到公司,一路上都能看到美麗的黃浦江景色。”Harry喜歡在公司的露臺上邊享受浦東濱江美景、邊寫脫口秀段子。而且,公司所在的浦東濱江綠道也成為他下班后的夜跑圣地,他甚至還在浦東濱江跑過半馬。
讓Harry贊不絕口的浦東濱江綠道沿線景色優美,功能各異,濱水空間活力滿滿,工業遺存得到有機更新,綠色基底也得到有效恢復。沿途不僅能感受摩登都市的繁華絢麗,還能體驗沉浸自然的歲月靜好。
Harry之所以可以在這里跑半馬,因為浦東濱江綠道全長24公里,“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三道貫通,從楊浦大橋起,途經陸家嘴、南浦大橋、世博公園、盧浦大橋、后灘公園、前灘公園、徐浦大橋,直至閔行區界。這三條道并不是塑膠材質制成的,而是采用了一種特殊的瀝青材質制成,所以在下雨的時候路面不會積水也不會打滑,太陽暴曬之后路面也不會發燙,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會呼吸的路面”。
Harry對浦東濱江的熱愛,被記錄在Vlog里參與了“在浦東 共美好”2024浦東城市生活攝影攝像大賽。“浦東濱江跑步道位于如此一個黃金位置,無論在北京還是倫敦都很少見到。”Harry在視頻里感嘆。對他而言,在浦東上班還有不少收獲,作為一個生活在浦西的老外,他終于可以經常打卡上海熱門地標,如陸家嘴、后灘,還有今年新開的世博文化公園雙子山。
事實上,像Harry這樣參與Vlog拍攝的老外還不少,來自浦東新區金橋鎮碧云國際社區的新加坡人Janice Yeo(楊慧娟)也用視頻記錄下她和浦東的情緣。
這個在上海生活16年的新加坡女性,6年前搬到碧云國際社區。在視頻里,她說到自己是如何與浦東結緣的:“因為我兒子想讀心理學,上海只有浦東的學校有,所以我們就全家總動員搬到了浦東。”
在碧云國際社區僅5.79平方公里的面積,居住著來自52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居民,占常住人口比例近20%,Janice很喜歡這里的國際化氛圍,用了好幾個“非常”來形容自己的感受:“搬來以Ff/67h7rxXD1ERsuRFuDVV/JdU61lfjy8TxtcXoZfpg=后發現這里非常漂亮,設施非常齊全,街道非常干凈,管理非常好。我們每次需要幫忙的時候,物業都全力以赴地支持我們,所以住在這里非常開心。”
浦東濱江綠道全長24公里,“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三道貫通,從楊浦大橋起,途經陸家嘴、南浦大橋、世博公園、盧浦大橋、后灘公園、前灘公園、徐浦大橋,直至閔行區界。
Janice剛搬來碧云國際社區的時候在這里沒什么熟人,正好開始學尤克里里,然后去了社區和大家分享。“我和他們說想要做點公益活動,然后社區就牽線搭橋幫我們找一些點,比如敬老院、特殊教育學校。我們就通過音樂去慰問,把愛傳遞給他們,也把快樂帶給了自己。”
自2018年組建的6人尤克里里團隊起,6年來已經聚集了百余名志愿者。Janice給這支團隊取名“尤克天使”,一語雙關。這支以尤克里里愛好者為主的義工團隊四處慰問演出,能彈的就彈,不能彈的就唱,都不會的負責互動,在演出時帶領觀眾拍手、做手勢、打節奏,為敬老院、特殊學校、社區、街道、社會團體等各類人群帶來了無數歡樂。2020年,在上海全市100多支志愿者隊伍中,經過幾輪嚴格評審,“尤克天使”躋身前15,獲得“優秀示范團隊”稱號。
通過“尤克天使”公益活動,Janice也在碧云國際社區結交了很多鄰居朋友,生活多姿多彩。“浦東的特色就是非常國際化,所以我們就招了來自印度、美國、法國、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的志愿者。每一次的接觸都是一種文化交流。”Janice也很感謝浦東新區給了她團隊很多展示的機會,讓更多人認識了“尤克天使”。
事實上,落戶上海的世界500強中,近一半的外籍高管和Janice一樣居住在碧云國際社區。面向外籍人員子女招生的德威國際學校位于碧云國際社區的中心位置。社區里的華山醫院浦東分院,也是全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醫院,和其他涉外醫院、診所一起為這里的居民們提供可靠的醫療保障。

開放一座城市,迎接世界的到來,這樣的初心,早在30年前,就規劃進了改革者的這份藍圖里。而這也為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提供了浦東樣本。
“人民城市”理念,不僅倡導“宜居”,“宜業”也必不可少,營商環境就成了一塊試金石。
來自意大利西西里島的馬巍(Matteo Cicero)對此很有發言權。這位在上海的外籍律師還有一個副業——連鎖面包店Nonna的創始人。而2023年在浦東陸家嘴上海中心開的門店,著實讓他感受到了“浦東速度”和“人民城市的溫暖”,他也把這份感受用Vlog的形式參加了“在浦東 共美好”2024浦東城市生活攝影攝像大賽。
Nonna這個詞在意大利語中就是“奶奶”或“外婆”的意思。外婆是教會馬巍做面包的人。直到開店,馬巍也從來沒去過專業烘焙機構學習。小時候,外婆和媽媽就教他做面包。他覺得面包和比薩之于意大利人,就像餃子、包子之于中國人,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早已熟悉的食物,“面包沒有那么復雜,只需要掌握最基礎的知識,接下來就是不斷調整口味”。
2022年,他在浦西開了第一家面包店,短短兩年時間就擴展到了14家門店,其中浦東新區就有上海中心和浦東國際機場兩家門店。“我選擇上海中心開店,因為這里很國際化,有來自國際國內的很多游客。其實我每次來上海中心店,也可以見好多新的朋友,聽他們的故事。我覺得這是最大的優勢。”喜歡廣交朋友的馬巍如此說道。
馬巍感嘆道,自己2014年第一次來上海時,上海中心大廈還沒建成。如今在上海工作多年的他,也成為了上海中心的一部分。作為一個意大利人和新上海人,在上海開店并不容易。讓馬巍感到幸運的是,在上海中心從選址到開業,一切都很順利。“浦東新區政府幫了我們很大的忙,從辦執照到完成所有手續,他們給了我很多支持。”
馬巍在浦東開店如此順利,得益于2021年10月1日施行的《上海市浦東新區深化“一業一證”改革規定》,這也是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出臺的首部浦東新區法規,如今已在全市推廣。
“一業一證”將經營主體進入特定行業涉及的多張許可證整合為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目前已在便利店、體育健身館、賓館、飯店、面包房、小餐飲、藥店、鄉村民宿、書店畫廊等多個行業全面推開,累計發放“一證一業”行業綜合許可證1萬余張,大幅降低行業準入成本,更大力度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

馬巍感受到的“浦東速度”,在上海街頭更加常見的便利店感觸更深。在改革前,在浦東開一家便利店通常需要辦理5張單項許可證,法定時限95個工作日,申請材料有53份,填表要素有313項。而在改革后,辦理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較法定時限減少95%,申請材料壓減至10份、減少81%,填表要素壓減至98項、減少69%。企業辦證負擔大幅減輕,開業效率顯著提高。
在日本女插畫師宇山紡的Vlog和美籍埃及裔建筑師黑山(Hisham Youssef)的照片中,浦東的新場古鎮不約而同地成為兩人的拍攝地點。對于很多外國人而言,浦東是一座很新、很現代化的城區,而新場古鎮是難得留有海派風韻、非遺技藝的地方。
而在英國蘇格蘭禮品設計師Sarah眼里,她更喜歡陸家嘴的浦東美術館,來上海15年的她,不斷從這里汲取創作的靈感。
事實上,此次參賽的作品題材十分豐富,從陸家嘴金融城到古鎮老街,從張江科學城到浦東美術館,從公園山水亭橋到日常生活煙火,每一個精彩瞬間,都向世界展示了浦東多樣化多元化的美好生活。
而這些多樣化多元化的美好生活,或多或少都和浦東全面推進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實施8年的浦東“15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已然“出圈”,被列為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
2016年,上海市首次提出“15分鐘社區生活圈”理念。浦東結合自身區域特點,創造性提出以社區為單位,以居村委為起點,在15分鐘慢行區域范圍內配置居民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設施。

對照“人民城市”理念,對照“引領區”建設目標,2022年,浦東新區區委、區政府圍繞人與城市和諧共生、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創造性提出了以“精品城區、現代城鎮、美麗鄉村”三個圈層推進現代化城區建設的戰略構想,著力推動實現城鄉面貌更加靚麗、基礎設施布局更加完善、公共服務更加優質均衡、生態環境更加宜人、城區和鄉村更加融合發展。
如今的浦東,全面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圈”,積極推動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頤養,行有所暢,住有宜居,推窗見綠,開門迎景,人民群眾生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擁有610所基礎教育階段學校、996個校區;擁有16家三級醫院、47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成89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心、829家社區養老睦鄰點;建成軌交里程278公里,公交站點300米覆蓋人口比例達到75%;擁有153座公園,95%以上的城市公園實現24小時運營。
浦東不僅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鋒,也是人民城市建設的標桿。浦東積極推進精品城區、現代城鎮、美麗鄉村建設,為工作生活在浦東的中外人士提供高品質的美好生活、高質量的服務供給,宜居宜業宜游已經成為浦東這座國際化城區最為鮮活的底色,也為向世界講好浦東故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生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