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部腹地,一座融匯城市歷史文脈與時代魅力的現代化新城已展現在世人面前。這里是嘉定新城,是上海服務長三角一體化,正在建設的五個新城之一,一幅“創新活力充沛、融合發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城市新圖景撲面而來。
2004年,嘉定新城建設全面啟動。歷經20年規劃建設,規劃圖上的未來之城、希望之城發展愿景,一步步變成生態宜人、產城融合的幸福實景。嘉定新城核心區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功能、整體面貌、公共服務和人居環境不斷提升,成為具有輻射長三角帶動作用的高品質城市公共服務空間,并榮獲“中國最佳生態宜居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榮譽。
因新城建設而生的上海嘉定新城發展有限公司,20年來深度參與并見證了新城的發展變化。如今,圍繞打造上海新城樣板的核心引領區,在切實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上彰顯新擔當、新作為,向著“到2035年力爭建設成為百萬人口規模、功能復合多元的長三角綜合性節點城市,打造科技創新高地、融合發展高地、人文教化高地、智慧交通高地,成為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上海新城樣板”的目標邁進。
每一個來到嘉定新城的人,都會被遠香湖吸引,進而迷戀。
遠香湖是嘉定新城的核心景觀,也是上海西部最大的人工湖,取義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遠香湖的湖面形狀宛如一個上海的"海"字,和"上"字形的上海賽車場遙相呼應。這一設計特點使整個湖面不再是一眼到頭的整體水域,而被分成錯落有致的大小湖區。走在湖堤上,兩側水波蕩漾,人就像在水上漫步,每走一步、每過一橋都別具風景。同時,以遠香湖為核心,荷香潭、綠竹池等17個湖泊交相串聯,宛如一顆顆晶瑩的珍珠鑲嵌在新城之中,湖湖相串、湖中有湖、湖中有島,滿城景色一重又一重。
圍繞著遠香湖,新城核心區人居環境更加優美,構建了“一環、一核、兩軸、多點”水綠交融的生態網絡系統,綜合綠化率達40%,形成“千米一湖、百米一林、河湖相串,荷香滿城”的盎然景象。
清晨在遠香湖邊慢跑,抬頭看看嘉定“第一高樓”,欣賞美麗多姿的湖景;灑滿陽光的午后,在最美圖書館里安靜地閱讀,感受難得的愜意;還可以在江南書局·疁城之瞳品茗一杯咖啡,看看湖光倒影。
嘉定新城的建筑設計注重與自然環境的融合。在遠香湖畔,憑欄眺望,寬敞的綠地、景觀湖泊和步道,和湖畔由“清水混凝土詩人”之譽的世界建筑大師安藤忠雄主創設計的上海保利大劇院和“嘉定第一高樓” 保利國際廣場等現代建筑相得益彰。通過對環境的精心規劃,建筑與自然和諧共處,形成了一個既現代又充滿活力的城市空間。
“城市融入自然、自然導入城市”。在遠香湖中央活動區,生態景觀與商務設施有機結合,為入駐企業創造高雅靜謐的辦公體驗;現代建筑與自然環境交相輝映,為市民游客帶來沉浸流連的享受。
如果說遠香湖是嘉定新城脈動的綠色寶藏,那么遠香文化環無疑是鑲嵌其間最閃亮的珠鏈。
新一輪新城建設以來,嘉定新城公司結合湖區開敞空間,在保利大劇院、嘉定圖書館等高能級文化設施基礎上,綜合考量遠香湖周邊10個風格各異的建筑小品“展示身處城市而回歸自然的思考”和“探索新城建設公共性”的設計思想,強化文化特色的營造,提出了“文化環”概念,發揮環湖文化設施集聚效應,豐富公共文化藝術、休閑游憩、綜合公共服務等體驗型功能,激活環湖精彩的大師建筑作品,構筑親近人民融入生態美景的文化環路。
為提升文化環項目的文化內涵與特色,嘉定新城公司一方面精心挑選合作伙伴,引入各類文化元素,并巧妙地將這些元素融入文化環整體布局中,旨在更好地形成文化互補、功能互補。另一方面,在項目的具體改建設計上,充分體現原建筑小品風格與文化項目功能上的契合、與海派文化元素和本土文化元素的融合,以文化煥新建筑。
如今,“碟塢”“樹之間”“湖之弧”“竹林雅筑”等10個建筑小品,與上海保利大劇院、“上海最美圖書館”之一的嘉定圖書館交相輝映,串珠成鏈勾勒出遠香文化環“2+10”文化空間新版圖,成為獨具文化魅力、輻射長三角的“城市會客廳”。
遠香文化源驛站、江南書局·疁城之瞳和喬山健康文化中心三個項目也先后順利啟用。
遠香湖北岸的遠香文化源驛站,選址建筑小品“樹之間”,占地面積1035.1平方米,由嘉定新城公司自主運營。經重新設計改建后,建筑風格上采用現代中式風格,視覺效果上結合遠香湖的自然風光與“摩登江南”的設計特點,把現代中式美感縈繞在建筑各個角落,與驛站便民服務功能相結合,與嘉定人文藝術相融匯,進一步推進“嘉定景、江南韻、未來感”有機融入嘉定新城建設。

遠香文化源驛站甫一開放,就吸引市民游客紛至沓來,閱讀“嘉定海派作家叢書”,參與“愛賞遠香”文化項目,體驗數字戲曲VR展,瀏覽圖書瀑布流,領略上海湫光美術館館藏的108幅水滸人物畫。


“這里既是一個便民驛站,更是一個家門口的文化陣地。”上海嘉定新城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玉華介紹,市民在游玩休憩的同時,也能體驗海派文化的活力和江南文化的旖旎,在不同文化的交相輝映中感受城市魅力。
遠香文化環串聯起了多個文化景觀,形成一條高品質都市生態公園步道。市民可以在這里跑步、騎行或散步,享受自然風光和人文底蘊的完美結合;在服務功能上進行精巧構思,融合了閱讀、展示、消費等多種功能,形成區域都市核心生態與文化融合體驗,為上海乃至長三角周邊的廣大市民提供一個“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新型文化空間。
“有顏值還有溫度”,文化讓每一個融入嘉定新城的居民更加自信與幸福。清晨在遠香湖邊慢跑,抬頭看看嘉定“第一高樓”,欣賞美麗多姿的湖景;灑滿陽光的午后,在最美圖書館里安靜地閱讀,感受難得的愜意;還可以在江南書局·疁城之瞳品茗一杯咖啡,看看湖光倒影;夜幕降臨,走進保利大劇院,來一場藝術享受……這樣的新城生活,讓居民們心生歡喜,更樂此不疲。
高質創新的“產業高地”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了上海“中心輻射、兩翼齊飛、新城發力、南北轉型”的空間發展格局。產業是城市擴容提質的支撐、群眾生活水平改善的依托。憑借獨一份的區位優勢、人才優勢和科創優勢,自新一輪新城規劃建設啟動以來,嘉定新城保持著高熱度、快節奏的推進態勢,逐步成長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聚力布局汽車“新四化”、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三大引領性產業,嘉定新城業已打造出產業發展新高地。目標到“十四五”期末,三大引領性產業完成總產出4500億元。
在汽車“新四化”方面,嘉定已擁有汽車“新四化”重點企業600余家,基本形成了具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鏈條,并在全國和上海市行業領域擁有多個第一。
走在東起滬宜公路,西至上海國際賽車場旅游景區的白銀路上,不時可見各個品牌的測試車輛與市民駕駛的車輛并肩而行。作為全國首個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區和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這里吸引了20家企業、610輛自動駕駛車在此開展測試示范,累計里程和時長均居全國之首。
在集成電路方面,嘉定作為上海集成電路產業“一體兩翼”的“北翼”所在,基本形成了集成電路全產業鏈條,集聚了禾賽科技等一批獨角獸龍頭企業,擁有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等12個創新平臺;
在生物醫藥方面,嘉定已形成“精準醫療”和“高性能醫療設備”產業名片,擁有“復旦”、“瑞金”兩大創新錨點,以及“聯影醫療”等鏈主企業。
目前,嘉定新城產業高質量發展體系基本形成,同時還在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多個產業的協同發展,形成新質生產力。
近年來,嘉定新城核心區構建“1+5+X”產業創新發展體系,重點關注智能制造、未來健康、未來空間、可持續發展、高端服務業等未來城市場景,圍繞建設“智慧數字之城”一大核心目標,依托以東土科技為主導的工業互聯網產業,以東方財富為主打的金融科技產業,以海螺創業為代表的低碳環保產業,以瑞金醫院、創新醫療器械產業特色園區——“械谷”為龍頭的高端醫療產業,以中科睿芯等高科技企業為核心的低空經濟產業5個重點產業方向,布局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汽車芯片、幸福科技等Ⅹ個創新產業方向,打造形成“1+5+X”的核心區產業集群。
位于嘉定新城核心區的嘉定新城科創總部集聚區也在加速建設,蓄勢“總部經濟”新動能,打造“企業總部”增長極,也為嘉定新城提供了更加富有想象力的產業辦公空間。
作為深耕工業控制技術和工業AI智能機器人控制系統領域的高科技企業,東土科技與新城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東土致遠,2020年正式入駐由新城公司、創源科技、清華大學等聯手打造的嘉定工業互聯網產業園。目前,園區已實地及注冊引入企業超過400家,超過70%為科技型企業,獲評首批上海市工業互聯網標桿園區試點園區。
園區推動全方位、立體化的工業互聯網園區協同生態體系建設,對內協作、對外聯通,聯合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及市場化力量,構建工業互聯網生態環境,助推嘉定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園區還與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共建“長三角工業互聯網技術展示及服務中心”,集聚工業互聯網領域核心技術,打造工業互聯網技術應用場景展示,開展企業供需對接服務,服務長三角企業智改數轉。
依托創新中心建設,嘉定工業互聯網產業園積極對接行業需求,整合產業資源,例如,提供現實的應用場景,推進成果及資源的落地和深度產業化,持續引進培育一批工業互聯網核心企業;發揮“專業園區+創新平臺”優勢,以專業園區“聚集”創新資源;以創新平臺“聚焦”產業應用場景;通過“園區+平臺”“聚合”產學研創新服務能力;促進工業互聯網企業與區域制造業的“聚生”發展,輻射長三角實現價值“聚變”。
在上海“械谷”創新醫療器械產業園區,體驗者可以通過操作桿遠程控制一款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的4支蛇形手術臂,感受國產術銳手術機器人的精細作業。在“械谷”設立的瑞金嘉定創新中心,讓醫生做上了醫學創新鏈的“鏈主”。這里正在探索“醫學+工業”“醫院+工廠”“醫生+工程師”多維度“醫工協同”,實踐創新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新模式,促進產醫深度融合,也助力醫療器械“中國智慧”加速從長三角走向世界。以瑞金嘉定創新中心為例,7大實驗室平臺以及與企業的聯合實驗室都已入駐園區,成為械谷的創新策源地。
位于嘉定新城核心區的嘉定新城科創總部集聚區也在加速建設,蓄勢“總部經濟”新動能,打造“企業總部”增長極,也為嘉定新城提供了更加富有想象力的產業辦公空間。
嘉定新城科創總部集聚區涵蓋總部園區及研發片區,聚焦以金融、貿易、高科技研發為主導產業的總部經濟。其中,總部園區占地631.8畝,是嘉定區19個特色產業園區之一,已聚集海創環保、東方財富、首建智谷、成都興城人居、寶龍中心等優質產業項目。研發片區已吸引安科瑞研發總部及溫州(嘉定)科技創新園等高新項目建設入駐。目前,園區已初步形成產業布局并在逐步完善發展中。

下一步,嘉定新城公司還將深化“創新活力城,宜居新嘉定”引領作用,立足新城功能定位和新城發展需求,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做強總部經濟,積極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蓄產業發展新動能,聚力推動嘉定新城核心區產城融合實現新突破。
新城之新,貴在創新,成在創新。創新的動力,關鍵在人。而細致入微的人才服務,更讓來到嘉定新城的人才于細微處感受到城市發展的溫度,厚植起城市“硬條件”背后的“軟實力”。
嘉定新城公司依托和凝聚各類優質資源,積極賦能人才服務綜合體建設。一場由城市更新啟幕的筑巢引鳳,正在嘉定新城蔚然成風。

初到上海的創業創新人才,一來到嘉定新城,就可以感受到“有‘嘉’客棧”的便捷與溫暖。直接憑借身份證免費入住,全程手續由公司代為辦理,這里是他們初到上海的“第一個家”。
在嘉定新城核心區域,上海·嘉定人才港以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為主體,首期提供10000平方米主題產業樓宇,聚焦實現人才集聚、政策集聚、資源集聚等目標,充分發揮嘉定新城的人才“磁吸效應”,打造開放式、集約化、高品質的“人才之家”。
據統計,2021年以來,嘉定新城累計引進海外高層次和優秀人才1600多名、急需緊缺人才5000多名、青年大學生1.5萬多人。人才紛至沓來,看中的不僅是嘉定新城的產業潛力,更是這里“人民城市為人民”的融融暖意。
“嘉定新城近年來在科技服務和周邊配套方面的顯著進步,不僅提升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也改善了員工的生活質量和工作環境,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和優質企業入駐。”東土科技一位負責人表示。
以人為本,為人建城。“新嘉定人”在到嘉定的第一時間就感受到新城的溫暖,“老嘉定人”也不斷感受到新城的新變化。
在生態環境脫胎換骨的同時,嘉定新城的生活配套也向著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迅速迭代。2023年末,商業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的上海TSF購物中心正式開業,與保利大劇院、凱悅酒店、嘉定圖書館做了“鄰居”,讓遠香湖畔更為熱鬧。商場業態涉及潮奢服飾、高端電子、黃金珠寶、親子娛樂、餐飲美食、休閑生活等方面,首批入駐70多個品牌。
商業區的繁華、住宅區的舒適、辦公區的高效以及文化娛樂區的豐富,為嘉定新城城市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已開業的中信泰富萬達商業廣場、寶龍廣場、西云樓、大融城、TSF購物中心等商業綜合體,為新城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休閑娛樂好去處。
現代化的交通網絡一直是嘉定新城規劃中的重要一環。城區內設有完善的交通設施,包括地鐵線路、快速公交系統以及寬闊的道路網絡。這些交通設施不僅便利了居民的出行,也促進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區域聯動。
在位于嘉定新城遠香湖中央活動區南側的上海市實驗學校嘉定新城分校,今年秋天迎來第一批新生。在傳承上海市實驗學校“攀登”精神的基礎上,這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精心打造了設施完備的體育健身中心、配備專業指導的心理健康中心,擁有超大劇場的戲劇藝術中心、書香四溢的現代學習中心,全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提升。
同時,嘉定新城全面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深化緊密型醫聯體、區域性醫療中心和智慧醫院建設,因地制宜推動醫療、醫藥、醫保協同治理創新。2024年初上海市中醫醫院嘉定院區啟用。瑞金醫院北部院區二期擴建工程正在加快施工,計劃2025年建成投用。
公共配套日益完善,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在嘉定新城,綠色生態、智能科技、創新驅動和人文關懷交織在一起,共同構筑起一個充滿活力的未來城市,變得更有美感、更有溫度、更有特色,真正成為一座人們近悅遠來的理想之城。
隨著新一輪建設的實質性啟動,嘉定新城核心區必將迎來更多驚艷蛻變。嘉定新城將用強大的產業功能吸引人,用優質的生態人文環境悅人心,用完善的城市功能留住人,真正建設成為引領高品質生活的未來之城。(本文圖片由上海嘉定新城發展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