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行政責任界定

2024-11-09 00:00:00王學棟張夢羽

[摘 要]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是推動環境污染治理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的重要途徑。然而,由于現有規則無法為各方主體行政責任的界定提供充分依據,在第三方治理中存在著第三方承擔行政責任的情形不明確、行政處罰種類的適用及依據標準模糊、行政優益權的行使缺乏行政處分的有效規制等問題。因此,有必要在區分第三方治理模式類型的基礎上,明確第三方承擔行政責任的情形,并以合同履行程度為重點,引入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確定行政處罰的具體方式,加強對環境行政協議的規范約束,促進第三方治理模式在運行中的有效性。

[關鍵詞]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行政責任;合同約定責任;行政優益權

[中圖分類號]D922.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372(2024)03-0048-07

Defining the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in the third party governanc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bstract:The third party governance model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marketization,specialization,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governance. However,because the existing rules cannot provide sufficient basis for the defini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of the parties,there have been issues in the third party governance,such as unclear situations of the third party assuming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the vague application and standards of the types of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and the lack of effective regulations on the exercise of administrative prior rights. Therefore,on the basis of distinguishing the types of third-party governance models,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situations in which the third party assumes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and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ways of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by focusing on the degree of contract performance and introducing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credit evaluation,and strengthen the normative restrictions on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agreement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hird-party governance models in operation.

Key words:the third party governanc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contractual liability;administrative prior rights

一、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與追求經濟效益的矛盾愈發突出,傳統的環境污染治理模式的弊端不斷顯現,排污企業治理能力不足、政府難以全面有效監管等問題使得環境污染治理效率低下,無法滿足社會公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迫切需求。以第三方市場主體在專業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彌補傳統模式治理效率低下的弊端,成為當下解決環境污染治理問題的必然選擇,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也應運而生。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打破了傳統治理模式中“政府—企業”的二元治理格局,但新主體的加入也使得其中的法律關系更加復雜,呈現出民事法律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交織的特點,尤其是行政法律關系的復雜化使得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行政責任的界定存在困難。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下簡稱第三方治理)包含兩種類型:一種是狹義的第三方治理,即企業第三方治理。這種治理類型以排污企業與環境服務公司(即第三方治污企業,以下簡稱第三方)簽訂的民事合同為基礎,通過民事合同約定來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另一種則是基于政府法定職能購買公共環境服務的政府第三方治理。政府第三方治理仍然以政府與第三方所簽訂的合同為基礎,但雙方所簽訂合同的性質與企業第三方治理有所不同。從合同訂立主體與合同訂立目的來看,簽訂合同的一方當事人為行政主體,合同的訂立具有保護環境的公共目的。因此,政府與第三方所簽訂的合同實質上為行政協議。雖然企業第三方治理與政府第三方治理在主體、合同性質等方面存在差異,但二者在第三方治理實踐中均發揮著重大作用,并共同構成了廣義的第三方治理[1]。本文所稱的第三方治理即采用廣義第三方治理的概念,指環境服務公司通過與排污企業或者政府簽訂合同承擔污染治理任務,并從中獲取合理收益的市場化污染治理模式。

2013年11月,“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被首次提出。此后,隨著《國務院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關于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等規范性文件的陸續出臺,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得到了進一步的推行。在中央的支持與推動下,重慶市、吉林省、黑龍江省、廣州市等地陸續將第三方治理納入了地方性法規的規制范疇①,其他省份也紛紛出臺了相應的規范性文件,對第三方治理的運行規則進行了細化②。但是關于排污企業與第三方治污企業責任劃分的法律與政策均未能為兩者的責任界定提供充分的依據[2],而政府作為一方當事人所應承擔的行政責任也不夠明確。因此各方主體行政責任的邊界模糊,嚴重影響了第三方治理模式運行的實際效果。為此,有學者通過對“污染者”的解釋來界定排污企業與第三方之間的行政責任[3],也有的學者結合第三方治理的不同類型提出了行政責任的界分模式[4]。但是,相關研究的視線大多停留在排污企業與第三方是否應當承擔行政責任上,對兩者應當承擔何種行政處罰以及應適用何種處罰標準尚缺乏深入的探討,且政府在第三方治理模式中的行政責任也沒有得到有效關注,這顯然不利于第三方治理模式的順利推行。因此,進一步探討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行政責任界定存在的問題,厘清各方主體行政責任的界限,有助于更好地發揮第三方治理模式在污染治理中的優勢。

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行政責任界定存在的問題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主要涉及排污企業、第三方與政府三方主體,前兩者以民事合同為基礎,在治理活動中形成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后兩者則以行政協議為基礎,形成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在理想情況下,各方主體均能按照約定規則或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治理活動實現共贏。然而,現實情況是復雜的,在現有規則不完備,尤其是在關于行政責任的規定不完善的前提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行政責任界定仍存在許多問題,由此引發的矛盾與爭議值得進一步關注。

(一)第三方承擔行政責任的情形不明確

關于排污企業與P029vOcbAbqX0+TiN4aX4g==第三方行政責任的劃分問題,尤其是在第三方的行政責任承擔方面,現有法律及政策的規定已有部分涉及。從法律的規定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環境保護法》)第65條涉及主體為“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環境監測機構以及從事環境監測設備和防治污染設施維護、運營的機構”的行政責任承擔情形,如果上述主體可以解釋為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第三方治污企業,那么第三方承擔行政責任的情形就應為“在有關環境服務活動中弄虛作假”且造成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部分地方性法規也涉及了排污企業與第三方之間行政責任的劃分。例如,《黑龍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第23條規定了排污企業對第三方治理結果承擔法律責任,第三方承擔約定的污染治理責任;《山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第21條也規定排污企業對第三方治理結果承擔法律責任。此外,從當前政策文件對第三方治理模式中責任劃分的規定來看,《意見》中規定排污企業承擔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第三方承擔約定的污染治理責任;《實施意見》則進一步明確第三方“在有關環境服務活動中弄虛作假”而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應當承擔行政處罰的行政責任,這與《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存在一致性。

依據相關法律及政策文件的規定,較為明確的是,排污企業需對第三方的污染治理后果承擔行政責任。而關于第三方承擔行政責任的情形,目前的規定只涉及“在有關環境服務活動中弄虛作假”,其他情形下的第三方是否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尚未有明確規定,而且司法裁判中也出現了不一致的做法。有的法院認為第三方為適格的被處罰主體,應就其污染治理后果承擔行政責任。例如,在“重慶泰某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訴重慶市涪陵區某局罰款案”①中,法院支持了環保行政部門對第三方治污企業超標排污行為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在“成都市藝洋環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市環境保護局、成都市龍泉驛區榮瞿泡菜廠行政處罰案”②中,法院也認可了當時的成都市環境保護局對第三方違法排放未經預處理的工業廢水這一行為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有的法院則認為第三方并非污染治理行為的責任主體,其污染治理后果應由排污企業承擔。例如,在“重慶藏金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訴重慶市環境監察總隊等復議決定書案”③中,法院認為原告,即排污企業與第三方之間的民事協議不能轉移行政法律責任,排污企業理應承擔違法排污的行政責任;在“呼和浩特金川資源經濟開發總公司與呼和浩特市生態環境局行政處罰案”④中,法院也認為,雖然排污企業將污水處理設施的日常管理工作委托給第三方,但排污企業仍需就第三方的違法排污行為承擔行政責任,第三方并非被處罰主體;在“固始縣蓼南新型建材廠、固始縣環境保護局行政處罰案”⑤中,法院同樣表明,盡管排污企業將部分污染治理活動委托給第三方,但排污企業承擔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不能免除,其在接受行政機關處罰后,可以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向第三方主張權利。

由此可見,由于當前法律規則未能對第三方承擔行政責任的情形予以明確規定,在“弄虛作假”情形之外,第三方是否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法律及政策文件的規定是否將第三方承擔行政責任的情形僅限于“弄虛作假”等問題仍不明晰。同時,規則的模糊性也為司法適用帶來了難題,導致司法實踐中的裁判結果出現差異,這既不利于當事人利益的保護,也不利于維護司法判決的權威性與穩定性。

(二)行政處罰種類的適用及依據標準模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有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吊銷許可證件、責令停產停業等。具體到環境領域,對于排污企業而言,《環境保護法》對其不同的違法情形設置了不同種類的行政處罰。例如,依據第60條的規定,排污企業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主管部門可對其采取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還可采取責令停業、關閉的處罰。就此而言,法律法規對于排污企業在何種情形下應承受何種處罰的規定還是較為明確的。但是,對于第三方而言,行政處罰具體種類的適用規定則十分模糊。例如,《環境保護法》中涉及第三方的條款僅提到了“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實施意見》中對第三方“弄虛作假”需承擔的行政責任也用“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來模糊處理。

在第三方的行政責任承擔方式及依據標準較為模糊的情況下,關于能否利用現有規則框架,參照對于排污企業的處罰標準來確定第三方具體的行政責任值得探討。假設此種方式可行,那么對因第三方“弄虛作假”而引起的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行為,主管部門應當采取責令限制生產、停產整治或更為嚴厲的責令停業、關閉的處罰。但是,這種看似簡單易行的“照搬”方式也不乏問題。

首先,第三方的污染治理義務來源于合同的約定,這種合同約定的義務是否可以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轉化為第三方的法定義務尚不明晰。在上述提到的案例中,有的法院以“民事協議不能轉移行政法律責任”為由,認為排污企業與第三方之間的合同約定不能轉移排污企業的污染治理責任①;也有學者認為,委托治理合同可否將排污企業的環境責任轉嫁給第三方治污企業值得商榷[5]。

其次,參照對排污企業的處罰標準給予第三方以行政處罰之后,針對同一違法事實,對于排污企業是否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若應當給予處罰,是否應當給予相同處罰,以及出現重復行政處罰問題時該如何處理的問題亟待解決[6]。

最后,由于第三方治污企業可能與多方排污企業存在合作關系,且第三方治污行為也涉及環境公共利益的保護,在對其進行行政處罰時,出于對私益及公益的雙重考量,責令停業、關閉等嚴厲行政處罰的適用限度以及適用之后的處理措施有待探討。

由此可見,針對第三方行政處罰種類的適用及處罰標準的確定問題,目前的法律規則并不能為其提供依據,這為后續的行政執法實踐帶來了困擾,且不利于第三方行政責任的具體落實。

(三)行政優益權的行使缺乏行政處分的有效規制

依據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協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條的規定,政府為了實現行政管理或者公共服務目標,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協商訂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權利義務內容的協議,屬于行政協議。因此,政府出于保護環境的公共目的與第三方簽訂的協議屬于行政協議的一種類型,而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政府基于其行政主體的地位當然享有行政優益權,即“依照法律規定賦予行政主體在履行行政協議時享有的終止協議、解除協議等優先權和利益受到特別保護的權利”[7]。不可否認的是,行政優益權的行使在保護公共利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雙方當事人不平等的法律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行政權的行使界限模糊,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留下了空間[8]。

目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并沒有將政府委托第三方治理中行政優益權的不當行使納入行政處分的規制范圍。《環境保護法》第68條針對相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部門的違法行為及相應行政處分給予了規定,但并未涉及行政優益權的不當行使這一事項,《意見》及《實施意見》也未涉及政府在第三方治理中應承擔的行政責任,這對于有效監督行政優益權的行使、保障第三方的合法權益而言是一種缺憾。

從現實情況來看,政府委托第三方治理的實踐在不斷深入。一方面,在城鎮污水、垃圾處理等公共領域,政府基于履行環境公共服務供給的職責,與第三方簽訂行政協議委托其進行污染治理的情形已較為普遍;另一方面,在環境行政執法領域,尤其是在行政代履行制度的實施過程中,考慮到現實中政府缺乏行使代履行義務的有效時間、行政成本、技術力量和專業儲備,通過政府委托獨立第三方代替不履行義務的行政相對人履行義務被視為制度實施過程中的優位選擇[9]。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第三方與政府在污染治理領域合作程度的加深,第三方對其自身合法權益保護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具體來看,在行政協議的履行過程中,第三方主體往往因融資建設治污設施及開展其他前期準備工作而耗資巨大。例如,在“建德市利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訴建德市城市管理局解除行政協議及行政賠償案”②中,原告利國公司在項目建設上投入700多萬元,與項目相關的管理費用支出約13萬元,共計716萬余元。在這種情況下,一旦行政優益權行使不當或被濫用,第三方的權益將面臨重大損害。因此,如何解決現有規則對政府行政優益權監督不力的問題仍需仔細考量。

三、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行政責任界定的完善建議

針對第三方治理中行政責任界定存在的問題,可從行政責任的明確、行政處罰措施的適用、行政優益權行使的限制等方面著手,為完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行政責任的界定提供可行建議。

(一)區分治理模式類型,明確第三方承擔行政責任情形

對于第三方應在何種情形下承擔行政責任,應以第三方行為是否具有獨立性,即第三方是否脫離排污企業而獨立履行污染治理義務為判斷標準。若僅因第三方的治理責任源于原始排污者或政府,而不加區分地認為“對第三方排污行為的管理標準及其相應的法律責任應附屬于原始排污者或政府而不具有獨立性”[10],難免有些絕對,也不符合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實際運行情況。

在實踐中,第三方治理模式可以分為委托運營模式與建設運營模式兩大類,而建設運營模式又可進一步細分為“嵌入型”與“獨立型”。在不同類型的治理模式中,第三方治理行為的獨立性存在差異。具體而言,在委托運營模式中,因排污企業擁有治污設施的所有權,所以第三方的治理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排污企業的監督控制,這導致第三方履行污染治理義務的獨立性較差。在建設運營模式中,雖然治污設施的所有權屬于第三方,但是,“嵌入型”與“獨立型”兩種具體類型的選擇也影響著第三方治理行為的獨立性。“嵌入型”指的是建設運營模式下治污設施建設在排污企業廠界內的第三方治理類型。在這種模式下,排污企業仍然對環保設施的運行享有監督和管理的權利,第三方也因此不能完全擺脫排污企業的影響而獨立履行治理義務。相較于“嵌入型”,在“獨立型”模式下的治污設施是建設在排污企業廠界外,排污企業對第三方治理活動的影響較為微弱,第三方也因此在治理義務的履行方面獲得了較強的獨立性,并在實質上代替排污企業成為治污義務的實際履行主體。

由上述分析可知,不同類型的第三方治理模式可以為判斷第三方治理行為的獨立性提供有力參考。因此,區分第三方治理模式在實際運行中的不同類型,在判斷第三方行為獨立性的基礎上明確第三方承擔行政責任的情形不失為一種可以選擇的路徑。在具體的規則設計方面,就委托運營模式與建設運營嵌入型模式而言,因第三方在治理活動中對排污企業的附屬性較強,缺乏獨立性,所以除“弄虛作假”情形造成損害之外,第三方不應當獨立承擔行政責任,排污企業在承擔行政責任之后可依據合同約定向第三方追償。但針對建設運營獨立型模式而言,由于第三方在治理活動中實際擺脫了排污企業的影響而獨立履行了治污義務,并不具有對排污企業的依附性,所以第三方承擔行政責任的情形也不應當局限于“弄虛作假”,而應作為行政監管中的行政相對人獨立承擔行政責任。

以區分第三方治理模式的類型來明確第三方承擔行政責任的情形,是基于對實踐情況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相關部門判斷第三方是否具有獨立行政相對人地位的成本,并且具有現實可行性。同時,考慮到在現有規則下,排污企業無論是否嚴格履行合同約定都需承擔違法排污的法律責任,這并不利于增強其選擇引入第三方治理的積極性[11]。因此,通過區分第三方治理模式類型來明晰第三方的行政責任,既是平衡排污企業與第三方之間行政責任負擔的現實需要,也具有其內在的合理性。

(二)依托“合同履行程度+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確定行政處罰適用種類

首先,第三方是依據環境服務合同中約定的排放標準等內容來履行治理義務的,在雙方“意思自治”的范圍內,行政權不宜過多介入,只有當第三方超出合同約定的范圍時才可將其行為界定為違法,進而追究其行政責任。當然,如果排污企業與第三方約定的合同內容本身就違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那么在雙方約定無效的情況下,“意思自治”也就失去了對行政權運行的限制作用,政府可直接對第三方的違法行為追究行政責任。

其次,在對第三方適用責令停業、關閉等嚴厲處罰時應當慎重,政府可以引入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制度作為是否采取此種嚴厲處罰的參考。一方面,從本質上講,排污企業是污染治理義務的法定履行主體,而第三方負有約定的污染治理義務,因此要求第三方因合同的不當履行而負擔沉重的行政責任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考慮到第三方與排污企業、金融機構、投資者、抵押權人等利益相關者的密切關聯,以及我國大力推進環境污染治理“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的政策導向,為了避免影響環境服務市場的活力,政府在采用責令停業、關閉等嚴厲處罰措施方面也應當予以慎重考量。但是,慎用嚴厲處罰措施并不意味著“棄之不用”,在以第三方對合同內容的履行程度為基本判斷標準的基礎上,參考企業的環境信用評價來確定具體處罰種類的適用是一種較為合理的選擇路徑。具體而言,參照《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試行)》的規定,有關部門可以對參與環境污染治理的第三方進行環境信用評價,以監管部門對其進行日常監測所獲取的信息和社會環保組織、公眾、媒體等社會主體的評價作為評定信用等級的信息來源,并依據其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的表現評定為環保誠信企業、環保良好企業、環保警示企業、環保不良企業四個等級。對于環保誠信企業,可參考其對合同的履行程度,酌情減輕對其處罰的力度,慎用停業等嚴厲處罰措施。而對于環保不良企業則在參考其履行情況的基礎上,必要時應對其進行責令停業、關閉等處罰。如此一方面可以規范環境服務市場,另一方面也可以為處罰中過錯的認定以及處罰標準提供參考。

再次,第三方承擔行政責任并不是必然地免除排污企業的責任,排污企業作為污染物的原始排放者,應對其原始排放行為負責,履行法定的污染治理義務。在這里可以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45條的相關規定①,為排污企業設定預處理義務,即排污企業在向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污水之前,應當對其原始排放行為所產生的污水進行預處理,并完善相關監測設備。當原始排放沒有達到標準時,政府可以結合其行為造成損害的大小依據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最后,從國外推行第三方治理的有益經驗來看,排污企業還應在第三方的選擇及監管等方面承擔責任。例如,在日本,作為固體廢物處理基本法的《廢物的處理及清掃相關法律》就對委托第三方處理廢物的污染者方在合規第三方選擇、過程監督、最終處置監督等環節的責任有明確規定,如污染者方未盡到相關義務將受到相應處罰[12]。我國也可在吸納其相關經驗的基礎上,對排污企業在污染治理活動中的注意義務、監督義務等作出明確規定。

(三)規范環境行政協議,限制行政優益權行使

賦予政府行政優益權的目的是維護公共利益,但若以“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為由濫用權力,政府的公信力必然會遭到極大的破壞,正因如此,對環境行政協議履行過程中行政優益權的行使進行有效規制顯得極為重要。然而,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并沒有將濫用行政優益權的行為作為行政處分的條件,對于環境行政協議領域政府行政責任承擔的規定存在空白。針對這一現實情況,可以通過規范環境行政協議來實現對行政優益權行使的有效規制,以彌補行政處分的缺位。

首先,政府與第三方應在環境行政協議中就行政優益權行使的條件進行限制,細化“公共利益”所涉情形,并規定只有約定事由發生時政府才可行使行政優益權對協議進行變更或解除,以避免政府濫用權力。

其次,若出現了約定事由之外的突發事項,雙方當事人也應當就其后續處理情形在協議中予以明確規定。如在協議內容中可賦予政府及時告知的義務,并且約定第三方享有“異議權”。當政府與第三方就行政協議變更或解除的事由存在爭議時,第三方可以申請吸納相關專家學者、社會環保組織、公眾等多方主體參與后續的協商,由政府充分論證以維護公共利益及變更或解除協議的必要性,并針對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參與主體的意見應當作為行政優益權行使的重要參考依據。

再次,雙方應當在協議中詳細約定行政優益權行使所致損失的補償范圍。其中,除直接損失之外,預期可得利益等間接損失也應當納入補償范圍,以此最大程度地保障相對人的權益。

從次,合同中還應當對因行政優益權產生糾紛的解決途徑進行約定,將協商和解方式定為首選,必要時應邀請其他行政部門或者環境保護組織進行居中調解,以便于糾紛的及時解決。

最后,在我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發展成熟之后,可以考慮將濫用行政優益權作為行政處分的一種情況予以規定。國務院可以出臺相關規范性文件,在進一步細化第三方治理模式運行規則的基礎上,對政府作為委托方參與第三方治理的行政責任進行規定,并加入對政府行使行政優益權的限制,以此規范政府行使行政優益權的行為。

另外,生態環境部也可以在總結第三方治理模式推行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國務院出臺的相關規范性文件,制定部門規章或規范性文件,對政府在第三方治理中行使行政優益權的行為進行規制,并明確相應行政責任,以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職權,激發第三方進入環境服務市場的積極性。

四、結語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是對傳統污染治理模式的革新,推動了環境污染治理的市場08e8f1f17c6037311f6006cc35ba2a4a241cd6cf4c379e8dafa96370421f9ff9化、專業化和產業化。但是,此治理模式在實際運行中仍存在“堵點”,第三方承擔行政責任的情形不明確、行政處罰種類的適用及依據標準模糊、行政優益權的行使缺乏行政處分的有效規制等問題阻礙了其優越性的充分發揮。為此,應區分治理模式類型以明確第三方承擔行政責任情形,依托合同履行程度與企業環境信用評價來確定行政處罰適用種類,并通過規范環境行政協議以限制行政優益權行使。隨著第三方治理行政法律責任制度的完善,各方主體之間行政責任的界限將逐漸明晰,第三方治理市場的活力也會被進一步激活。未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將會在我國環境污染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并有力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參考文獻]

張林鴻. 生態文明視野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法治化[J]. 社會科學家,2018(12):125-135.

唐紹均. 論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制度梗阻與激勵規制[J]. 政法論叢,2021(5):105-114.

魏雨,唐紹均,陳沛含. 論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的行政責任界定[J]. 環境保護,2022(Z2):51-55.

任卓冉. 企業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法律責任界分的困境與變革[J]. 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108-116.

李雪松,吳萍,曹婉吟.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風險分析及制度保障[J]. 求索,2016(2):41-45.

任卓冉.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困境及法制完善[J]. 中州學刊,2016(12):49-54.

陳雪楚. 論我國行政協議制度中行政優益權的規范運行[J]. 湖湘論壇,2022(3):50-55.

任卓冉. 契約中心: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機制研究[J].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5):111-120.

李一丁.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理論基礎、現實誘因與法律機制構建[J].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7(2):149-156.

劉長興. 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法律責任基礎與合理界分[J]. 法學,2018(6):182-192.

駱建華.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發展及完善建議[J]. 環境保護,2014(20):16-19.

常杪,楊亮,張天航,等. 日本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最新實踐與啟示[J]. 中國環保產業,2021(2):17-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高清|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91网红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亚洲一级毛片|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国产97视频在线|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播放| 欧美黄网在线|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免费啪啪网址|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91色在线观看|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任我操在线视频|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欧洲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8|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性视频网站|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亚洲婷婷六月| 成人韩免费网站|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思思热精品在线8| www精品久久|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调教在线视频| 五月天久久婷婷|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毛片免费视频| www.91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国产精品性|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日韩毛片视频|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男女男精品视频|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亚洲欧美一级一级a|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欧美国产另类|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清纯|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