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是第36個愛國衛生月,主題為“健康城鎮”,“健康體重”。體重是客觀評價人體營養和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更是身心健康的基礎。保持健康體重,既能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多種慢性病發生,還能使人保護良好的精神狀態,更具活力和幸福感。怎樣理性、科學、健康減肥?專家提醒,公眾應理性、健康、科學減肥。
盲目減肥有哪些危害?
厭食癥 厭食癥是由于怕胖、心情低落而過分節食、拒食,造成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甚至拒絕進食以維持最低體重的一種心理障礙性疾病。大部分患者覺得自己太胖了,所以會長時間不吃東西。這會導致身體出現各種代謝障礙,甚至會出現腦水腫、腦萎縮等問題。
骨質疏松 食物是我們獲取鈣質的重要方法,如果長時間不能攝入足夠的食物就會導致出現骨質疏松等問題。
過快減肥導致閉經 主食中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都是其他食物難以補充的。很多人減肥不吃主食,看著減肥很快,但這也意味著營養素大幅虧空。這時大腦營養不夠,會變得反應遲鈍,血糖低會導致頭暈心慌,內分泌失調等,身體會自然進入“裁員模式”,可能會把月經這些不影響生命的“第二梯隊”功能暫時關閉。
過度節食讓人“未瘦先萎”除了不吃主食外,過度節食會使身體缺乏各種營養成分,削減身體的正常功能。節食不僅消耗脂肪,也會流失肌肉,導致皮膚松弛,還可能導致內臟組織蛋白分解,傷害心臟。其次,過度節食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引起失眠煩躁、多汗,甚至影響卵巢功能。
長時間不吃碳水或導致脂肪肝 碳水化合物是必不可少的。人體正常供能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脂肪次之。如果減肥時沒有吃碳水化合物來供能,身體首先會嘗試分解肝糖原提升血糖供能,當糖原不足時,身體會嘗試合成脂肪來供能,于是肝內脂肪增多。如果長期不吃碳水,肝臟早就積累了大量脂肪,可能會發展為脂肪肝。
節食減肥可能導致脫發 過度節食可能導致營養素缺失,而缺鐵、維生素B3、維生素D、脂肪酸、硒等營養素的缺乏有可能導致脫發。
科學減肥方法有哪些?
科學健康的減肥方法有利于長期身體健康。建議管住嘴、邁開腿,合理控制飲食,科學運動鍛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睡眠以及心理平衡。
健康飲食保持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適當吃些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促進腸道蠕動和消化,避免吃太多甜食或者油炸食品,杜絕夜宵。
碳水是人體必需品,大部分含碳水食物除了提供必要的能量,還提供大量膳食纖維,這些都是保障機體正常運行的必備條件,可以用粗糧和雜糧代替精白米面。
保證正確的飲食結構,很多人減肥,減掉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可多選擇富含蛋白質的魚蝦、禽、蛋、瘦肉及新鮮蔬菜,注意進餐秩序,放慢進食速度。
合理運動 搭配合理有氧運動,比如慢跑、騎自行車、競走、滑冰、游泳、有氧操等,也可以結合無氧運動,比如跳高、杠鈴、舉重等器械運動。運動需要量力而行,切勿超出自己的身體負荷。
良好睡眠 睡眠反映的是比較規律的作息和不那么應激的生活狀態,這些對減肥的維持非常重要。睡眠不足會讓人體內激素分泌紊亂,交感神經興奮性大大增加、腎上腺分泌增加、糖耐量異常、降低代謝。 (午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