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解讀
在主題為“生命贊歌”的文章中,作者往往通過刻畫某一物象及其所具備的品質或精神,來表達自己對該物象的歌頌與贊美,從而引出自己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解答此類閱讀題時,同學們要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明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傾向。
中考題中常見的考點包括:1.文中某句話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和表達方式;2.這一物象有何象征意義,它代表了怎樣的精神品質;3.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或人生態度。
常春藤
◎林清玄
我的新家在巷口那棟全新的大樓里,地理位置不錯,生活很方便。附近巷口有一間小的木板房屋,里面住著一個賣牛肉面的老人。那間木板屋可能是一座違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方傾斜成一個夾角,木屋處在兩座大樓之間,破敗老舊,仿佛隨時隨地都要傾頹,散成一片片木板。
任何人路過那座木屋,都不會有心情去正視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著面攤出來,才知道那里原來還有人居住。但是在那斷板殘瓦南邊斜角的地方,卻默默地生長著一株常春藤,那是我見過最美的一株。許是長久長在陰涼、潮濕、肥沃的土地上,常春藤簡直是毫無忌憚地怒放著,它的葉片長到像荷葉一般大小,全株是透明翡翠的綠,那種綠就像朝霞照耀著遠方群山的顏色。
沿著木板壁的夾角,常春藤幾乎把半面墻長滿了,每一株綠色的枝條因為被夾壁壓著,全往后仰視,好像向天空伸出了一排厚大的手掌;除了往墻上長,它還在地面四周延伸,蓋滿了整個地面,近看有點像還沒有開花的荷花池了。
我家里雖然種植了許多觀葉植物,我卻獨獨偏愛木板屋后面的那片常春藤。無事的黃昏,我在附近散步,總要轉到巷口去看那棵常春藤,有時看得發癡,隔不了幾天去看,就發現它完全長成不同的姿勢,每個姿勢都美到極點。
有幾次是清晨,葉片上的露珠未干,一顆顆滾圓的隨風在葉上轉來轉去,我再仔細地看它的葉子,每一片葉子都是完整飽滿的,絲毫沒有殘缺,而且沒有一點塵跡;可能正因為它長在夾角,連灰塵都不能至,更不要說小貓小狗了。
我愛極了長在巷口的常春藤,總想移植到家里來種一株,幾次偶然遇到老人,卻不敢開口。因為它正長在老人面南的一個窗口,倘若他也像我一樣珍愛他的常春藤,恐怕不肯讓人剪栽。
有一回正是黃昏,我蹲在那里,看到常春藤又抽出許多新芽。正在出神之際,老人推著攤車要出門做生意,木門咿呀一聲,他對著我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我趁機說:“老伯,能不能送我幾株您的常春藤?”
他笑著說:“好呀,你明天來,我剪幾株給你。”然后我看著他的背影背著夕陽向巷子外邊走去。
老人如約送了我常春藤,不是一兩株,是一大把,全是他精心挑揀過,長在墻上最嫩的一些。我欣喜地把它們種在花盆里。
沒想到第三天臺風就來了,不但吹垮了老人的木板屋,也把一整株常春藤吹得沒了影蹤,只剩下一片殘株敗葉。老人忙著整建家屋,把原來一片綠意的地方全清掃干凈,木屋也扶了正。我覺得悵然,將老人送我的一把常春藤要還給他,他只要了一株,說:“這種草的耐力強,一株就要長成一片了。”
老人的常春藤只隨便一插,也并不見他施水除草,只接受陽光和雨露的滋潤。我的常春藤被細心地養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時澆水,同樣也在陽臺上接受陽光和雨露。
然后我就看著兩株常春藤在不同的地方生長,老人的常春藤憤怒地抽芽拔葉,我的是溫柔地緩緩生長;他的芽愈抽愈長,葉子愈長愈大;我的則是芽愈來愈細,葉子愈長愈小。比來比去,總是不及。
那是去年夏天的事了。現在,老人的木板屋有一半已經被常春藤覆蓋,甚至長到窗口;我的花盆里,常春藤好像已經長進宋朝的文人畫里了,細細地垂覆枝葉。我們研究了半天,老人說:“你的草沒有泥土,它的根沒有地方去,怪不得長不大。呀!還有,恐怕它對這塊爛泥地有了感情呢!”
(選自《晴天愛晴,雨天愛雨》,有刪改)
●思考練習
1.選文第二段中,作者說老人的常春藤“是我見過最美的一株”,從全文看,這株常春藤的“美”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
2.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常春藤與賣牛肉面的老人有哪些相似之處。
答:
禿的梧桐
◎蘇雪林
這株梧桐,怕再也難得活了!
人們走過禿的梧桐下,總這樣惋惜地說。
這株梧桐,所生的地點,真有點奇怪,我們所住的屋子本來是分做兩下給兩家住的,這株梧桐,恰恰長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說是兩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階,雖僅有其一,由屋前到園外去的路卻有兩條,——一家走一條,梧桐生在兩路的中間,清陰分蓋了兩家的草場,夜里下雨,瀟瀟淅淅打在梧桐葉上的雨聲,詩意也兩家分享。
不幸園里螞蟻多,梧桐的枝干為蟻所蝕,漸漸不堅牢了,一夜雷雨,便把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樹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來,樹身上居然透出許多綠葉,團團附著樹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櫚樹。誰說這株梧桐不會再活呢?它現在長了新葉,或者更會長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復從前的美陰了。
一陣風過,葉兒又被劈下來,拾起一看,葉蒂已斷了三分之二——又是螞蟻干的好事。哎!可惡。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喪失了它的志氣。
螞蟻又來了,風又起了,好容易長得掌大的葉兒又飄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葉,整整地忙了一個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個夏天。
秋天,柏樹還沉郁地綠著,別的樹卻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樹護定它青青的葉,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貯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風如敗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現在它的葉兒已去得差不多,園中減了蔥蘢的綠意,卻也添了蔚藍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為喜悅,上面沒有遮蔽,可以酣飲風霜了,它臉兒醉得楓葉般紅,陶醉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樹,在它頭上瑟瑟地悲嘆。
大理菊東倒西傾,還掙扎著在荒草里開出紅艷的花。牽牛的蔓早枯萎了,但還開花呢,可是比從前纖小,冷風涼露中,泛滿淺紫嫩紅的小花,更覺嬌美可憐。還有從前種麝香連理花和鳳仙花的地里,有時也見幾朵殘花。秋風里,時時有玉錢蝴蝶,翩翩飛來,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動,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兒的冷香里!
這時候,園里另外一株梧桐的葉兒已飛去大半,禿的梧桐,自然更是一無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慘淡的斜陽中。
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們走過禿梧桐下,總是這樣惋惜地說。
但是,我知道明年還有春天要來。
明年春天仍有螞蟻和風呢?
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選自《綠天》,有刪改)
●思考練習
1.文章結尾寫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答:
2.請簡述本文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
(參考答案見下期中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