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丹東,人們就能想到口感香甜的九九草莓;提到大連,人們就能想到肉質肥厚的海參;提到盤錦,人們就能想到蟹黃豐富的河蟹和米粒飽滿、口感綿軟的東北大米……不同的氣候、土壤、地形等因素,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土特產品。正因為有“土”和“特”的比較優勢,越來越多的土特產品進入市場并火爆出圈,進一步印證了土特產品對于增加農民收入、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
產業興則鄉村興。農村實現產業振興,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是關鍵。當前,鄉村產業競爭,正逐步由單一的產品競爭走向產業鏈競爭。而“土特產”產業還存在著規模小、布局散、鏈條短等問題。因此,發展“土特產”就要從“原汁原味”走向“多汁多味”。
“多汁多味”就是把握特色農業整體性、動態性和多層次特征,提高土特產品產業自動化、機械化和智能化水平,培育龍頭企業“鏈主”,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如鐵嶺市西豐縣立足梅花鹿、柞蠶、中草藥等獨特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滋補健康產業,形成了“遍地有鹿、山上有蠶、樹上有果、林下有藥、棚中有菌、網上有店、村里有客”的立體化產業體系,提升了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好的產業還需要好的營銷手段。堅持市場導向,培育市場知名度高的品牌,用好電商直播等新產業新業態,打造更多“爆款”產品。如朝陽縣木頭城子鎮十家子村創立“村姑進城”品牌,通過“互聯網+品牌農業”模式打開了市場。
可見,土特產品發展壯大成土特產業,不僅能夠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而且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