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培訓內容新穎、形式便捷高效,讓我對社區工作有了新認識,以后遇到問題我會主動向社區‘老師’們請教,不斷提升服務群眾的本領。”新考錄的社區工作者小張在社區實訓基地結束培訓后,感慨地說道。今年以來,遼寧省朝陽市探索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新路徑,在推動教育培訓體系化、便捷化、實戰化、信息化上同步發力,全力提升黨員素質能力。
聚焦統籌推進,推動黨員教育培訓系統化。朝陽市建立市縣黨校“領導聯系、教師結對”聯動機制,市委黨校班子成員聯系7個縣(市)區,縣級黨校班子成員分片聯系128個鄉鎮(街道),選派優秀教師與基層結對,把先進的教學管理體制和培訓方式“送下去”,把基層需求“帶回來”,提升教育培訓實效。在雙塔區試點建立四位一體教育培訓體系,以市委黨校為總牽引、區委黨校為示范,積極推進鄉鎮(街道)黨校分校、村(社區)學點建設,建成上下聯動教育培訓體系。推進引育師資系統化,邀請15名獲得省級以上榮譽黨員干部作為黨員教育活動主講人,以典型引領提升黨員教育能級。建立動態師資庫,在“兩代表一委員”、黨組織書記等群體中遴選師資146人擔任“客座”教師,到先進基層黨組織義務授課,推進黨員教育往實處走、向深處推。
聚焦強基固本,推動教育培訓陣地便捷化。朝陽市著力打造黨員群眾家門口的“黨校”,實現進門是課堂,出門是現場。在農村,創建“縣有學校、鄉有學堂、村有學點”的立體培訓陣地,打造優質特色鄉村振興學校、學堂、學點19個,采取“黨性教育+業務知識+現場教學”鏈條式培訓模式,開辦培訓班110期、培訓7716人。在城市,推進社區工作者實訓基地建設,建成集實務學習、實踐鍛煉、理論教學、案例研究等于一體的實訓基地8個,大力推行導師幫帶制,將“灌輸式籠統學”轉變為“參與式互動學”,激發廣大社區黨員學習熱情。
聚焦務實管用,推動黨員培訓實戰化。朝陽市整合黨群服務中心資源,打造凌源市范杖子村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建平縣小平房村等實踐教育基地,以及朝陽第一黨支部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不斷提高黨員教育質效。開展“現場拉練式”培訓,以每年開展的基層黨建拉練活動為契機,采取“書記講給書記聽”的方式,打破固有模式,將課堂延伸到戶外,組織基層黨組織書記到鄉村振興的最前沿、基層治理的主戰場、服務群眾的第一線開展現場式教學,通過現場觀摩學習、實地聽取講解、汲取先進經驗,比學趕超,提振廣大黨員干事創業精氣神。
聚焦實踐實效,推動教育培訓方式信息化。注重數字賦能,把“數字黨建”理念有效運用于黨員教育培訓之中,全市試點建立“縣級+鄉鎮(街道)+村(社區)”的上下貫通的網絡培訓體系,創新探索黨員網上培訓班功能,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主動學網用網,積極參加線上學習教育。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平臺、共產黨員網、“學習強國”APP等信息化平臺覆蓋面廣、快捷方便、靈活實用的優勢,實施“互聯網+宣講”模式,打造“智慧課堂”,開展視頻培訓140多場,覆蓋黨員10萬人次,有效打破時間、地域等限制,取得線上學習共享、線下交流提升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