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沈北新區衛生健康局黨組牢牢錨定以醫改促發展的目標,以黨建引領公立醫院不斷提高區域衛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為打造健康幸福沈北新區積極貢獻力量。黨建這個“紅色引擎”在托舉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中迸發出強大的動力。
黨建引領明方向
前些年,沈北新區中心醫院曾經在引進一批先進心腦血管造影與支架設備時引發爭論。有人認為,一臺造影設備價值高達數百萬元,沈北距離沈陽市中心城區不遠,那里有大量三甲醫院,而且很多大型民營醫院也相繼在沈北開設分院,投資就是“打水漂”;有人說,醫院要發展,就必須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引進先進技術與先進設備。
沈北新區常住人口60多萬,區級公立醫院只有2家,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10家、村衛生室137個,按照“吃藥打針小病不出鄉村、一般手術住院不出區”的衛生健康要求,沈北的確捉襟見肘。由于先進設備短缺、領軍人才匱乏,沈北新區的患者大多往沈陽中心城區醫院跑,導致區中心醫院心腦血管疾病就診患者寥寥無幾。要不要花重金引進心腦血管造影與支架設備?區衛生健康局黨組在民主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后,毅然決定:出資千萬,引進先進的心腦血管造影與支架設備。理由只有一個:能方便60多萬沈北人民群眾就近就便享受高質量醫療服務。原本抱著哪怕賠點錢也要引進先進設備與先進技術來服務人民的想法,沒承想產生了巨大的社會與經濟效益。有了心腦血管造影與支架設備和技術后,中心醫院介入手術年均手術量超600例,不但本區患者來中心醫院就診,就連周邊縣市的患者也因價格親民、技術精湛、設備先進紛紛前來就醫。
近年來,衛生健康局黨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公立醫院改革、高質量發展、立德正風的強大力量,他們不斷加強政治建設,嚴格執行“第一議題”制度;持續深化黨的領導,將黨建寫入醫院章程,健全書記、院長定期溝通制度,完善黨委“三重一大”議事決策機制;夯實黨的組織基礎,持續優化黨員隊伍結構,發展很快進入了“快車道”。目前,患者不出沈北新區,就能接受開胸、開顱等大型手術。
黨建蓄勢促改革
隨著時代的發展,衛生健康局越來越感受到城鄉和區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平衡、資源配置不合理、分級診療體系不完善、智慧賦能作用不明顯和資源要素整合不緊密給百姓就醫帶來的困難。如何強化組織建設,為醫改發展蓄勢護航?沈北新區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圍繞區域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短板,在全省率先成立醫療集團,區衛健局局長兼任醫療集團黨委書記,實現全區公立醫院一體化協調發展,構建運營管理、醫防融合、智慧支撐、資源共享“一體化”模式,得到國家衛健委認可,被列入國家醫改重點案例。
——開展“紅色頭雁”行動,鼓勵黨員領辦薄弱學科建設,累計攻關醫療技術35項,區中心醫院部分科室通過國家級認證,并被評為2023年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與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等20余家醫療機構組成學科聯盟,融合區域內外優質人才、技術等資源,在全國醫共體會議上榮獲“醫共體十佳原創模式”。
——深入實施醫療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專項行動,要求新入職的醫護人員接受黨組織的一堂“清廉醫護”培訓課,銘記白衣天使的使命;要求黨員每人給黨組織寫一份“清廉承諾書”,宣誓醫者仁心的大愛;要求醫院黨組織向患者出具一張“惠民宣言”告示,昭示以藥牟利在公立醫院沒有可能。同時,沈北新區衛生健康局黨組還要求各醫療機構黨組織梳理容易發生“辦事找關系、用權圖好處”的廉政風險點,靶向聚焦關鍵環節、重要崗位,扎緊防腐拒腐的籬笆。深入整治醫護人員收紅包、拿回扣問題,區中醫院行政審批科被沈陽市紀委評為“清風窗口”。
在“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護航下,沈北衛健系統改革建立了“一院一專科、一院一特色”的專精尖醫療體系;診療能力快速提升,在全區打造出15分鐘急救圈;探索的“一體發展、醫防融合、智慧支撐、資源共享”醫改模式被列為全國典型示范案例,錄入由國家衛健委編寫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典型案例2024》一書。
黨建賦能惠民生
沈北新區道義街道居民王大爺今年86歲,老伴4年前去世了,唯一的女兒在國外工作,平時難得回來一次。2022年初,王大爺患上了腦梗,生活不能自理。盡管女兒給他雇了保姆24小時看護,但看病就醫仍是個難題,有一次王大爺病情危重差點來不及搶救。2023年,衛生健康局黨組在全區公立醫院深化“強黨建 優醫療 促健康”專項行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他們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71個社區配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點對點解決有困難老年人就醫難的問題。王大爺因此也有了自己的“私人醫生”,平時只要一個電話,“私人醫生”10分鐘之內就能出現在老人面前,他在國外的女兒終于放心了。
為了使黨建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衛生健康局以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組織為核心,向外聯結國內20余家大型醫院建立專科聯盟、向上聯結區中心醫院與中醫院兩家公立醫院、向下聯結137個村衛生室,實現組織聯建、資源聯享、黨員聯管、活動聯辦、保障聯籌。他們把黨支部建在醫護一線、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在醫護一線,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等,延伸黨建活動觸角,打造黨建工作品牌,使黨建成果通過黨組織的傳導源源不斷地惠及民生。
衛生健康局積極推進健康沈陽進社區、進村屯行動,建立區、街道、社區(村)三級互通的人口健康大數據平臺,實現區域信息共享互認,開展老年人免費體檢、大病免費篩查等惠民舉措,累計惠及患者5萬余人次,減免費用2700余萬元,不斷提高群眾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