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新時代遼寧人才振興大會精神,制定出臺《鞍山市貫徹落實推動新時代東北人才振興政策的具體措施》,推動全市人才工作取得新進展、展現新成效、邁上新臺階。
以政策賦能人才振興
鞍山市從加強人才“引、育、用、留”四個方面對全市人才工作進行設計謀劃,貫穿人才成長周期全鏈條。“此次出臺的《具體措施》共21條、56項任務,包含了許多突破性政策,將進一步為人才和用人單位放權松綁,推動人才服務振興發展。”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科科長張興中介紹。
鞍山市強化引才舉措,瞄準海內外優秀博士和高級職稱人才,多措并舉吸引急需緊缺人才來鞍就業。通過開展“雙招雙引”工作,為各類園區招引“高級合伙人”20名,為企業招引經營管理人才和市場開發人才127名。幫助有意愿的企業在鞍山職業技術學院開展“訂單式”培養,累計為企業輸送技能人才超過1000人。“通過‘訂單式’培養,到企業就業的畢業生實操能力強,穩定性很高。”福鞍集團人力資源部鞠洋洋說。
為了進一步加大育才力度,鞍山市對標國家、省級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標準,加強各類人才梯隊建設。每年培育鄉村振興帶頭人、農村實用人才各50名,依托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開展項目合作,累計吸引15批來自清華、北大等全國重點高校的190名在校生來鞍進行社會實踐。
鞍山市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發揮科技人才作用,打造千山灣礦業實驗室,支持院士團隊開展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深化與中國農業大學、重慶大學、遼寧大學校地合作,探索共建“科技小院”“城市研究院”,通過柔性引進、項目合作等方式,將高校優勢智力資源轉化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動能。“現代農業科技小院目標是實現高產高效,將推動臺安農業高質量發展。”臺安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王帥介紹。
人才要“引進來”,更要“留得住”。鞍山市以服務留才,拓展“鋼都英才卡”服務事項,增加購房購車、旅游出行、休閑康養等方面服務內容。組織開展讀書節、音樂節、城市趣玩等青春主題活動,吸引近3000名青年人才參加。組織開展“博士行”“教授行”“院士行”等高層次人才系列活動,吸引10余名海內外院士,20余名海內外博士、教授來鞍,為產業發展問診把脈。率先建設“鞍山人才”手機APP和人才服務工作站,政策咨詢、業務辦理實現“線上”動手指、“線下”一站式辦結,“鞍山人才”APP累計注冊近1.3萬人,線上線下合計辦理服務事項5000余項。“以前,人才認定需要填表格、跑流程,現在一個APP全能解決,真是太方便了!”高層次人才徐文彬說。
以機制保障人才振興
好的政策需要好的機制作為保障。鞍山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探索建立符合實際的體制機制,確保政策落地、舉措有效、事半功倍。
為了進一步推動人才工作的規范化與高效化,鞍山市建立了人才工作保障機制。落實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制度,市、縣兩級累計聯系服務專家300余人次,每年組織50名高層次人才參加國情省情研修班。以創新能力、業績貢獻為導向,改革人才考核獎勵辦法,規范程序、量化指標,引導廣大人才務實創新。建立人才工作實時跟蹤、季調度、年總結,以及高層次人才流失預警和流動監測機制。加強各地區、各行業主管部門人才工作實績考核,推動形成“誰管行業誰抓人才、誰管地區誰抓人才”的齊抓共管格局,切實為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提供人才保障。
以需求為導向,以用人單位為主體,鞍山市建立了人才自主認定機制。按照“誰使用、誰評價”原則,將人才評價權交給企業。對于年度在鞍營收過億、納稅超過500萬元,或建立國家級創新平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等科技型企業,組織專家組進行年度綜合研判和評定,賦予綜合排名靠前企業一定數量高層次人才自主認定名額,按照“鋼都英才計劃”2.0版,分別兌現薪酬補貼、購房補貼,以及相關服務類政策,市委人才辦改“事前審核”為“事中事后監管”。
以計劃推動人才振興
“在今年的‘博士行’活動中,我了解了鞍山的人才政策,認為鞍山師范學院很適合我,所以選擇在這里就業。”海外歸國博士印芷儀說。“博士行”活動是鞍山“博士支持計劃”的活動之一。鞍山市將人才計劃作為推動人才振興的重要抓手,堅持計劃先行、項目牽動,不斷匯聚振興發展青年英才。
實施“名校優生計劃”。全市每年拿出100個市、縣兩級事業單位和30個市屬國企崗位,面向“雙一流”高校碩士以上畢業生開展校園招聘。考入國企的,碩士聘用為中層副職,博士聘用為中層正職;考入事業單位的,博士、碩士可聘用到相應崗位或擔任領導職務。通過“名校優生計劃”吸引“雙一流”碩士以上畢業生近400名,為鞍山市儲備了一定數量的高素質年輕后備干部。
實施“博士支持計劃”。鞍山市依托鞍鋼集團、遼寧科技大學、鞍山師范學院等優質用人單位,廣泛引進海內外優秀博士。博士來鞍當年即可申請聘任副教授,市財政給予生活補貼、購房補貼和項目扶持資金。來鞍博士享受子女擇校、配偶安置、景區免費等待遇。近三年來,來鞍博士數量大幅上升,累計引進166人。“鞍山為博士提供的優惠政策十分暖心,特別是子女就學這項,讓我們感受到城市對人才的重視。”鞍鋼集團總醫院劉星博士如是說。
實施“菁英匯鞍計劃”。鞍山市在高校建立就業創業服務工作站,學生到站既可了解人才政策、崗位需求,又能通過線上平臺進行面試。持續組織開展“鋼都學子看家鄉”“鋼都菁英暑期實踐月”等活動,搭建體驗城市生活、了解用人單位的互動平臺。帶領重點企業參加“海創周”“東北亞人才交流大會”,組織“全球鞍山人”專場招聘會。如今,鞍山市吸引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上升,今年以來已達到11023人。
(鞍山市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