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寄梅夫婦與張大千、傅抱石、齊白石、謝稚柳、徐悲鴻、李可染、吳作人、鄭振鐸等眾多文藝界名家長期交好,數(shù)十年間維持著極好的友誼。
羅寄梅(1902年至1987年),湖南長沙人,又名羅吉眉。著名攝影家、記者,尤以拍攝敦煌留下大量珍貴影像著稱。其畢業(yè)于黃埔軍校,1926年參加北伐,隨后加入南京國民政府宣傳部,主要從事新聞攝影,并與文化界人士溝通聯(lián)絡。1932年進入中央通訊社。1938年5月,“中央通訊社”攝影部在武漢成立,羅寄梅任主任。年底,羅寄梅隨部遷至重慶,在這里他與時任通訊社助理攝影師的劉先相識相戀,喜結(jié)連理。劉氏自幼在上海接受了開明的教育,其家族中多學者、官員,有“玉海堂”藏書刻書,頗有聲望。
20世紀40年代,在大后方不少文人、學者、藝術家以民族救亡、國粹保護為己任,熱切地投入到對文物古跡的調(diào)研、記錄與維護工作中。彼時羅寄梅夫婦即將西行敦煌,傅抱石等諸位同仁為好友送行,留下不少墨跡。傅抱石的仕女畫也在此時登峰造極。1945年,傅抱石創(chuàng)作楚辭《山鬼》,巫山女神裙帶舒展,身輕如風,游弋于群山之巔。完成之后藏笥二年,密不示人。直至東返金陵后,老友羅寄梅夫婦到訪,恭賀抱石夫婦喜得千金。回憶往事,感慨萬千,傅抱石暢筆長題,筆落情深,誼切苔岑。
早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傅抱石在日本東京銀座松坂屋舉辦畫展,轟動藝術界,經(jīng)徐悲鴻邀請到南京中央大學任教。在南京期間,羅寄梅與傅抱石惺惺相惜,即多有仰慕和往來。中央大學內(nèi)遷時,傅抱石移居安徽宣城,遇到了此時同在宣城的羅寄梅,于是二人相偕考察石濤遺跡,徒步探訪雙塔、敬亭、虹橋諸跡,并由羅寄梅拍攝照片,為傅抱石的《石濤上人年譜》一書收集“自然實相”資料。《石濤上人年譜》一書完成于1941年5月,這本傅抱石最為重要的著作,因為羅寄梅的協(xié)助而得以大功告成。羅寄梅與傅抱石自此次宣城一別之后,于1942年10月在重慶傅抱石“壬午畫展”重逢。傅抱石以敬亭雙塔為題,為羅寄梅創(chuàng)作《敬亭秋》,題李白“此處別離同落葉,朝朝分散敬亭秋”之意境。



1943年初,羅寄梅夫婦計劃西行,臨行在即。重慶至敦煌路途遙遠,道路坎坷,艱難可想而知。傅抱石、徐悲鴻、關良等紛紛提筆,向這堪稱宏偉的藝術之行致敬。傅抱石專為此題寫對聯(lián):“ 唯三四月肆宴重慶,將一兩年稽古敦煌。”


1943年4月,羅寄梅夫婦帶著眾多好友的祝福,踏上了西行遠赴敦煌拍攝的征途。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對敦煌石窟進行全面拍攝,他們根據(jù)張大千對石窟的編號,有計劃地拍攝了莫高窟的309個洞窟以及榆林窟的29個洞窟。其中不少照片是洞窟外景和周邊環(huán)境的寫照。當時敦煌縣城的人物風情和月牙泉風光也被納入拍攝,是至今留存最為清晰完整的敦煌資料。羅寄梅一行和張大千、謝稚柳匯合。大千在榆林窟時期的珍貴素材照片,均為羅寄梅拍攝。20世紀六七十年代,張大千居住在美國,羅寄梅夫婦多次赴加州探望,為這一時期大千生活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照片。大千還將一些私密事物交予羅寄梅夫婦辦理,留下許多往來信函,成為終身最密切的朋友。
20世紀40年代中期,傅抱石創(chuàng)作了許多再現(xiàn)屈原語境的作品,《山鬼》是其筆下最得古意的創(chuàng)作之一。創(chuàng)作于1946年4月的《山鬼》由南京博物院收藏,是頗具規(guī)模的一件。同在這一年,其為時任中國實業(yè)銀行經(jīng)理、重慶商會副會長張立勛所作《山鬼》。此件作品在中國嘉德2 016春季拍賣會中以5175萬元成交。
在“壬午畫展自序”中,傅抱石認為“寫一幅畫應該像作一首詩,唱一闕歌,或做一篇散文”。他希望通過注入某種情節(jié)、某種情感的方式,給程式化的傳統(tǒng)中國畫注入新的活力。他追慕魏晉風骨,衣帶飄揚的造型特征受到《女史箴圖》影響。起初“ 山鬼”的表現(xiàn),是盡可能還原詩歌中的場景,披頭散發(fā),身著薜荔女蘿,獨立山巔。然而,隨著對于人性的進一步關注,女主角的顧盼回望更加嫵媚,是溫柔清新的女神形象,眼含秋波,輕啟珠唇。周圍不再是山雨欲來的詭譎,狂風暴雨和雷電交加被幻化成更為和諧的氣氛云團,洋溢著委婉柔美之氣。一行侍從和赤豹駕駛著辛夷車奮力飛奔的氣象森嚴,也變得若即若離,如處于天宮玉宇之中。女神悠然獨立,明朗、清新,臨風搖曳,安詳?shù)臏厍榱钊藙尤荨?/p>
傅抱石擁有浪漫主義的高古情懷,追求一種生命的自由與飛動。他將大量智慧和精力投入古典人物創(chuàng)作,將飽滿的激情和真切的旨趣融入傳統(tǒng)文脈,經(jīng)過不斷整合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其內(nèi)心向往的理想境界。同時,他又有新時代的脈動與氣息,令觀者如置高雅的古典情境,閃耀出映照時代的人文光輝,微妙之處讓人感受到扣緊心弦的巨大魅力。
1946年10月,傅抱石全家乘飛機返回南京,回到中央大學藝術系。1947年1月初,三女傅益瑤出生,一切都是嶄新的開始。1月23日,羅寄梅等諸友到訪傅宅。舊友重逢,親切非常。抱石遂撿舊作《山鬼》贈予羅寄梅助興,并于畫上補題行書“內(nèi)子以生三女益瑤方半月,無以款嘉賓,乃撿拙作三幀,供諸公競選,冀助高興”。傅抱石以此《山鬼》相送,長題感念,是紀念小女益瑤出生,迎來新生活、新氣象,是十余年相知相交的積累,也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此件《山鬼》將亮相中國嘉德2024秋季拍賣會,向大家講述那些往年情誼。

第一階段 預展:11月13日至16日
拍賣:11月17日至19日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瓷器及古董珍玩
古典家具及工藝品 珠寶翡翠鐘表
第二階段 預展:11月26日至29日
拍賣:11月30日至12月3日
中國書畫 古籍善本 佳釀臻茗 郵品錢幣
展拍地點:北京嘉德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