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這片文物藝術品風云際會之地,歷史悠久的邦瀚斯拍賣行正悄然翻開全新篇章——即將在亞洲新總部太古廣場6座盛大開啟首拍大幕。新址新氣象,一場令世人矚目的藝術盛宴已蓄勢待發。
據《中國收藏》記者了解,11月27日舉行的中國古董藝術拍賣將呈現不少奇珍異寶,其中兩大私人珍藏——“攻玉山房藏明式黃花梨家具”及“文人逸趣:墨一閑藏中國藝術珍品”的亮相更為本季拍賣錦上添花。據悉,這些藏品來源顯赫、流傳有緒,將藏家們的收藏熱情與獨到眼光展現得淋漓盡致。此外,本季拍賣還特別呈上清乾隆御制青玉雙龍鈕“南海子舊行宮寶”璽,以及明永樂銅鎏金文殊菩薩像等稀世精品,無一不是不容錯過的佳作。



提及攻玉山房,那絕對是明式家具收藏領域當之無愧的典范。今秋,香港邦瀚斯將震撼呈獻其珍藏的15件套黃花梨家具,總估價高達逾5000萬港元。
攻玉山房主人葉承耀,身為香港皮膚科名醫,也是著名收藏家團體“ 敏求精舍”的重要成員,更是全球舉足輕重的明代家具藏家之一。自2 0世紀9 0年代伊始,葉醫生便全心投入明式家具收藏,始終堅守“只收藏真品和精品,不要殘品”的超高準則,正因如此,攻玉山房的藏品件件皆為絕世上乘之作。
攻玉山房所藏明式家具,皆購于 20 世紀八九十年代,品質超卓且極其珍稀,并系列完備。尤為令人贊嘆的是,這些藏品還得到明式家具之父王世襄先生的親自鑒定與認可,足證其品質超凡絕倫。葉醫生的明式家具藏品大多購自嘉木堂,其主人伍嘉恩女士素有“黃花梨皇后”的盛譽,其專業造詣與獨特眼光,為攻玉山房的藏品給予了品質的堅實保障。此次拍賣將帶來圓幾、圓角柜、畫案、架格、悶戶櫥等眾多明式家具精品。其中焦點當屬一件晚明黃花梨與大理石五足高束腰圓幾,堪稱傳世明式家具中最為罕見與珍稀的范例。
墨一閑(Sam Marsh)夫婦自上世紀70年代初移居香港,并在此執業。在友人的介紹下結識資深藏家兼古董商阿德里安·約瑟夫(Adrian Joseph),由此踏上收藏之旅,并與邁克·巴特勒(Michael Butler)爵士、約翰(John)與朱莉·柯蒂斯(Julia Curtis)伉儷等藏友雅士相互交流切磋,數十載間積累成一室絕美珍藏。墨一閑勤奮好學、身體力行,對筆筒藝術鉆研尤為精深,將幾十年收藏所得匯集成《筆筒淵鑒:收藏家的隨心所悟》一書。
其高雅珍藏在香江流傳數十載,今秋再度重返香港拍場,帶來 22件明清文人書房的雅致玩賞精品,其中不乏經 J.J. Lally、Marchant & Son等著名古董商之手的珍稀珍品,實在是難能可貴。其中亮點藏品為明崇禎青花竹林七賢圖筆筒,器型碩大且精致,繪畫精妙絕倫,構圖層次清晰分明,宛如一幅長卷的風俗畫,堪稱明末清初筆筒之魁首。
乾隆帝曾特意為南海子的行宮刻制了四枚宮殿寶,其中一枚“ 南海子舊行宮寶”璽也將在本次拍賣中揭開神秘面紗。據了解,這四枚印章規格相同,皆為青玉所制,約13厘米見方。此璽載于《乾隆寶藪》,其質地、體量及篆法布局皆與記載完美契合。與故宮博物院現藏的“南海子南行宮寶”相較,兩者在玉質、交龍鈕形態、印文篆法及刻制形態上皆高度一致。
明永樂銅鎏金文殊菩薩像也堪稱奪目之作。此像來源尊貴顯赫,曾由美國傳奇石油和天然氣大亨邁克爾·L·本德姆(Michael L.Benedum)家族珍藏,傳承有緒。


本次拍賣中國書畫專場將于11月29日啟幕,將呈獻近現代及古代中國書畫杰作180余件。其中,既囊括了張大千20世紀30年代仕女圖精品、齊白石壽桃、吳冠中首赴巴塞爾藝術展的彩墨佳作等名家大作,也不乏傅抱石、黃賓虹等清新小品,盡顯書畫收藏的多元性與豐富性。
在眾多拍品中,黃永玉《野茶客》尤為引人關注。這幅近4米寬的大尺幅畫作,以鮮明生動的形象描繪了十余位茶客的各自姿態。他們形態表情各異,或凝神于茶器、或醉心品茗、或觀童子生火發樂,或沉浸于茶話聊天中,展現出一幅自在享受喝茶樂趣的畫面。畫中人物灑脫超凡,無不映照出其真實的性情。畫家為觀者帶來了視覺與心靈的雙重享受。《野茶客》被收入畫家多部重要出版物,足見他對此畫的滿意與肯定。
本場另一精品是來自于非闇的《竹蝶雙喜》。此畫最初是世界工會聯合會首任總書記路易·賽揚(Louis Saillant)于20世紀50年代得自中國政府的禮物。畫家極盡巧思,以大開大合構圖,工筆繪喜鵲立地,蝶舞翩翩;又以意筆寫濃淡墨竹,竹葉俯仰欹側,頓挫飛舞。雖然畫面幾乎全用水墨,卻明媚之態畢現,賞心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曾組織在京知名畫家繪畫以贈國際友人。此幅雖未落款,然畫幅右下角鈐一灰色圓形印記,是極為難得的世界工會聯合會組織印章。細讀其文,來龍去脈一目了然,為觀者揭示這段歷史篇章。
另外,本場還有20余幀小幅佳作,盈尺之地卻分外精彩。作品幾涵蓋20世紀40年代中期海上書畫名家、鑒藏家的心血佳作,皆為慶祝中國著名實業家、塑料行業先驅人物顧兆楨六十壽辰所作。吳湖帆、馮超然的山水,陸抑非、張大壯的花鳥,龐元濟、葉恭綽的書法,吳湖帆梅景書屋弟子紛紛獻藝,諸家各擅勝場,海派藝景,一覽無遺。
11月27日,本季“誠虔韻映”專場將聚焦各時代與傳承下最具風格與象征意義的作品,涵蓋犍陀羅藝術、笈多與帕拉風格、尼泊爾造像珍品,以及清乾隆年間所造大型女神銅像等。
此專場中以丹薩替15世紀早期的銅鎏金大黑天飾板尤為矚目,其出自一座輝煌的丹薩替吉祥多門佛塔。此樣佛塔層層平地而起,高約5米(16英尺)。在喜馬拉雅藝術史中,丹薩替之造像傳統獨一無二,其鑄造厚重可觸,鎏金工藝卓絕,雜寶鑲嵌滿目琳瑯。其所用物力之奢華貴重,每座吉祥多門塔之建造,皆彰顯著當時帕竹噶舉可得之雄厚財富與深廣資源。此番這些經典之作定能讓藏家收獲滿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