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侖,經穴名,出自《靈樞·本輸》。別名上昆侖、內昆侖、下昆侖、足太陽,屬足太陽膀胱經。
在外踝后方,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清熱解毒,舒筋活絡,安神理胞?,F代常用于治療腰背痛、坐骨神經痛、膝關節炎、踝關節炎、腳氣、膝關節周圍軟組織疾病等。現代研究,針刺昆侖可使不蠕動及蠕動很弱的降結腸下部及直腸的蠕動增強,并有便意。對原發性高血壓采用瀉法,有降壓作用。
1.拇指彈撥昆侖穴3~5分鐘,以酸脹為度,可調理膀胱經循行部位的常見病,如神經性頭痛、眩暈、鼻出血、痔瘡、頸腰痛等。
2.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昆侖穴,每次按摩1~2分鐘,每天可進行多次。按摩昆侖穴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疲勞和疼痛。
3.拇指彎曲,用指節由上向下輕輕刮按昆侖穴1~3分鐘,對腿足紅腫、腳腕疼痛、腳踝疼痛等具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