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陽性孕婦母嬰阻斷效果及相關影響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2月惠山區預防梅毒、乙肝母嬰傳播工作月報表和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孕產婦及所分娩兒童服務情況一覽表,對222例HBsAg陽性孕婦及所分娩新生兒的資料進行分析,兒童8月齡之后采集血液,檢測兒童乙肝血清學指標評價母嬰阻斷效果,采取單因素與多因素Logistic回顧分析阻斷效果的相關影響因素。結果:222例兒童25例(11.26%)HBsAg陽性,201例(90.54%)抗-HBs陽性,10例(4.50%)抗-HBc陽性。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HBsAg陽性持續時間長(OR=1.562)、未同時接種乙肝疫苗與乙肝免疫球蛋白(OR=2.041)和母乳喂養(OR=1.884)均是HBsAg陽性孕婦母嬰阻斷效果的危險因素。結論:HBsAg陽性孕婦的母嬰阻斷效果受HBsAg陽性持續時間、未同時接種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母乳喂養等因素影響。
【關鍵詞】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孕婦;母嬰阻斷;影響因素
Evaluation of mother-to-child blockade effect of HBs Agpositive pregnant women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WANG Z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of Hu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Wuxi,Jiangsu 214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mother-to-child blockade effect of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 positive pregnant women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The monthly report on the prevention of syphilis and hepatitis B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in Huishan District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3 and the list of services for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positive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children were collected,and the data of 222 HBsAg-positive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newborns were analyzed,and the blood was collected after the age of 8 months,and the serological indexes of hepatitis B in children were tested to evaluate the mother-to-child blocking effect,and the relev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blocking effect were analyz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trospectively.Results:25 cases (11.26%) of 222 children were HBsAg positive,201 cases (90.54%) were positive for antiHBs,and 10cases (4.50%) were positive for anti-HBc.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ong duration of HBsAg positivity (OR=1.562),no simultaneous vaccinBc4rlH+wLqN1jb5sJv6/nXv1PJQbicCjZgwUidQyhJY=ation of hepatitis B vaccine and 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 (OR=2.041),and breastfeeding (OR=1.884) were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mother-to-child blockade effect of HBsAg-positive pregnant women.Conclusion:The mother-tochild blockade effect of HBsAg-positive pregnant women is affected by the duration of HBSAg positive,lack of simultaneous vaccination and immunoglobulin,and breastfeeding.
【Key Words】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Masculine; Pregnant woman; Mother-infant blockade; Influencing factors
乙型肝炎是我國流行的疾病類型,主要是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HBV病毒可以經血液、體液、母嬰等方式傳播,而其中母嬰傳播為主要的途徑[1]。HBV病毒的母嬰傳播對新生兒健康造成巨大影響,因此采取合理的預防措施避免HBV經母嬰垂直傳播有重要意義[2]。現階段,采取乙肝疫苗接種成為預防乙肝發生的重要手段,對出生的新生兒進行疫苗接種成為基本共識。但是研究也顯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陽性孕婦分娩的新生兒,新生兒在進行疫苗接種后仍舊存在較高的比例出現免疫失效或者無效的問題,這些新生兒就有很大的比例遭受HBV感染[3]。基于此,本次研究探討HBsAg陽性孕婦母嬰阻斷效果,并且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為提高HBV母嬰阻斷效果提供一定參考借鑒,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惠山區人民醫院、惠山區第二人民醫院、惠山區第三人民醫院監測并上報產前檢測HBsAg陽性孕婦及所分娩新生兒222例臨床資料。納入標準:均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孕婦均接受HBV母嬰阻斷處理;疫苗接種均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醫院完成。
1.2 方法
1.2.1資料收集

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2月惠山區預防梅毒、乙肝母嬰傳播工作月報表和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孕產婦及所分娩兒童服務情況一覽表。重點收集報表里如下的信息:孕婦年齡、文化程度、HBsAg陽性持續時間、同時接種乙肝疫苗與乙肝免疫球蛋白、嬰兒性別、嬰兒分娩方式、母乳喂養。兒童8月齡之后采集血液,檢測兒童乙肝血清學指標,評價母嬰阻斷效果。
1.3 抗原檢測
從所有符合條件的兒童身上采集5mL清晨空腹的肘靜脈血樣,經過離心機以3000r/min、10cm離心半徑,離心處理后取出血清,并將其儲存在-20℃的冰箱里備用。使用Architect i2000SR免疫發光檢測系統,通過化學發光微粒子免疫檢測法來測定以下幾種乙肝相關的指標:乙肝核心抗體(抗-HBc)、乙肝表面抗體(抗-HBs)、乙肝表面抗原(HBsAg)。所有的試劑盒均由雅培公司提供,嚴格按照儀器和試劑盒的說明進行操作。判定標準如下:抗-HBc的相對發光值與臨界值之比(S/CO)>1時為陽性;抗-HBs的濃度≥10mIU/ mL時為陽性;HBsAg的濃度≥0.05mIU/mL時為陽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母嬰阻斷效果
222例新生兒,檢測其中25例HBsAg陽性,陽性率為11.26%;201例抗-HBs陽性,陽性率為90.54%;10例抗-HBc陽性,陽性率為4.50%。
2.2 HBsAg陽性孕婦母嬰阻斷效果的單因素分析
針對母嬰阻斷效果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HBsAg陽性持續時間、是否同時接種乙肝疫苗與乙肝免疫球蛋白、不同喂養方式的新生兒HBsAg陽性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不同孕婦年齡、文化程度、嬰兒性別及嬰兒分娩方式的新生兒HBsAg陽性率對比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見表1。
2.3 HBsAg陽性孕婦母嬰阻斷效果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對單因素中存在差異項目進行變量賦值,具體賦值如下:HBsAg陽性持續時間(≤2年=1;>2年=2)、同時接種乙肝疫苗與乙肝免疫球蛋白(是=0;否=0)、喂養方式(奶粉喂養=0;混合喂養=1;母乳喂養=2)。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HBsAg陽性持續時間長、未同時接種乙肝疫苗與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母乳喂養均是HBsAg陽性孕婦母嬰阻斷效果的危險因素,見表2。
乙肝作為全世界廣泛流行的疾病,現階段全球HBV感染的人數非常多,其中2.4億為慢性HBV感染[4]。我國作為乙肝疾病高負擔國家,疾病的發生對公共衛生健康造成巨大影響,而母嬰傳播是我國乙型肝炎主要的傳播途徑之一,因此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末將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納入免費接種中,這一舉措為新生兒HBV感染預防及阻斷母嬰傳播提供重要幫助[5]。
本次研究針對HBsAg陽性孕婦母嬰阻斷效果分析,結果顯示,在222例新生兒中,有25例檢測出HBsAg陽性,提示在這群新生兒中,乙型肝炎病毒的傳播率相對較高。抗-HBs陽性說明這些新生兒的體內存在針對HBV的免疫應答,表明大多數新生兒已經對HBV產生了免疫反應,可能是由于接種了乙型肝炎疫苗或者之前存在感染并且已經產生了免疫。抗-HBc陽性表示新生兒曾經接觸過HBV感染,但是較低的陽性率(4.50%)表明這組新生兒中HBV的過去感染情況較少。進一步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HBsAg陽性持續時間長、未同時接種乙肝疫苗與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母乳喂養均是HBsAg陽性孕婦母嬰阻斷效果的危險因素。HBsAg陽性持續時間長意味著孕婦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都攜帶乙型肝炎病毒,長期的HBsAg陽性狀態可導致病毒在體內的復制更為活躍,從而增加了母嬰傳播的風險。在孕期,胎兒有更長的時間暴露于母體中的病毒,因此病毒更容易通過胎盤或在分娩過程中傳給嬰兒。因此在母嬰阻斷策略中,特別關注那些長期HBsAg陽性的孕婦需要采取更積極的干預措施。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聯合使用是預防新生兒感染HBV的標準做法,如果新生兒沒有同時接種這兩種疫苗,保護效果會大大降低。疫苗有助于新生兒產生對HBV的免疫,而HBIG則提供了立即的被動免疫。因此對HBsAg陽性孕婦分娩的新生兒,在出生后應盡快接種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最大限度地減少感染風險。母乳喂養是另一個影響母嬰阻斷效果的因素,如果母親的病毒載量較高,病毒可能通過母乳傳給嬰兒。因此對母乳喂養高風險情況,可考慮選擇奶粉喂養以規避風險。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對HBsAg陽性孕婦母嬰阻斷效果的分析,揭示了影響新生兒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關鍵風險因素。長期HBsAg陽性狀態、未同時接種乙肝疫苗與免疫球蛋白以及母乳喂養都被證明是影響母嬰阻斷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針對這些高風險因素,采取更為積極的干預措施,如加強對長期HBsAg陽性孕婦的監測、確保新生兒及時接種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以及根據具體情況合理選擇喂養方式能夠顯著降低新生兒HBV感染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劉玉娟,蔡秋娥,王淼,等.抗病毒治療在阻斷高病毒載量乙肝孕婦母嬰傳播中的臨床效果[J].廣東醫學,2018,39(16):2483-2484,2487.
[2] 諶麗妃,喻林玲,劉曉,等.重慶市渝北區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阻斷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22,38(3):386-390.
[3] 彭艷蘭,黃彩虹,陳雅紅,等.HBsAg陽性母親所生新生兒乙肝病毒母嬰傳播阻斷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應用預防醫學,2023,29(4):271-274.
[4] 王春清,程昌盛,李燕鳳,等.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孕產婦母嬰阻斷情況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國境衛生檢疫雜志,2023,46(4):356-359.
[5] 彭時輝,廖征,文海蓉,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e抗原陽性產婦所生新生兒乙型肝炎母嬰傳播阻斷效果的影響因素[J].中國疫苗和免疫,2020,26(2):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