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血糖焦慮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尤其是那些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血糖焦慮是指人們對于自己的血糖水平過度擔憂、恐懼或者焦慮的一種情緒狀態。這種情緒狀態可能會導致人們過度關注自己的血糖水平,過度調整飲食和使用藥物,甚至出現抑郁等心理問題。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焦慮會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且不利于血糖控制。
半夜測血糖的王先生
王先生是一個事業有成的商人,雖然他本人并未患糖尿病,但他的父親有糖尿病。一天,他得知自己長期合作的商業伙伴因糖尿病并發癥去世,不由對自身血糖狀況焦慮萬分。
他擔心自己會得糖尿病,并開始監測血糖水平,很快戴上了動態血糖儀,有時還會全天候地查看自己的血糖數據。白天,他擔心飲食不當會升高血糖,每次吃完東西都要檢查血糖波動情況,并因此非常嚴格地控制飲食;晚上,他害怕自己會因低血糖發作而死亡,甚至設置了夜間鬧鐘,以便凌晨按時醒來查看血糖水平。這種持續的焦慮和對血糖水平的過度關注,已經嚴重影響到他的工作和生活。他發現自己難以專注于商業項目,情緒起伏很大,容易跟身邊的人發生沖突。
拒絕社交的莎莎女士
莎莎今年32歲,是一位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兩個月前剛確診。她非常關注自己的血糖水平,一天給自己扎手指測血糖達10多次。如果血糖水平稍微超出目標范圍,她就會感到焦慮。
為了控制好血糖水平,莎莎避免參加社交活動,無論是公司團建還是閨蜜邀請聚餐,她都一一拒絕。平時,她盡可能只吃自己做的食物,偶爾在外面喝杯咖啡,都會讓她產生負罪感。漸漸地, 她的睡眠周期開始變得混亂, 身體常常感到乏力, 工作效率也大不如前,整個人變得越來越不快樂。
以上2 個案例是臨床上比較典型的血糖焦慮的實例。血糖焦慮的心理癥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持續的擔憂和恐懼。個體可能會對血糖水平的波動感到持續的擔憂和恐懼,擔心血糖過高或過低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
2. 出現強迫行為。個體可能會表現出強迫性的行為,如頻繁地檢查血糖水平、過度控制飲食或運動,試圖控制血糖水平。
3. 焦慮和抑郁。血糖焦慮可能會導致個體出現焦慮和抑郁癥狀,如緊張、易怒、情緒低落等。
4. 睡眠障礙。個體可能會因為擔心血糖波動而出現睡眠障礙,如失眠、多夢等。
5. 社交障礙。個體可能會因此避免參加社交活動,或者在社交活動中感到焦慮和不安。
對于血糖焦慮,我們需要了解的是,雖然關注自己的健康是至關重要的,但過度擔憂不僅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反而會對個體的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克服血糖焦慮呢?
◆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和管理方法。
這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減少不必要的擔憂。比如,學習血糖管理知識,了解血糖的正常范圍、影響血糖的因素、如何監測血糖等知識。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保持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等,有助于控制血糖,減少血糖波動,從而減輕血糖焦慮。比如,咨詢營養師或糖尿病專科護士,以制訂滿足營養需求的個體化飲食方案;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鍛煉,有助于調節血糖水平和減輕壓力。
◆學習放松技巧。
學習深呼吸、漸進性肌肉松弛、冥想等放松技巧,可以幫助個體減輕焦慮和壓力。
◆尋求專業幫助。
如果血糖焦慮對個體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響,建議及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專業的醫護人員可以幫助你了解血糖焦慮的根源,提供有效的應對策略,并幫助個體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建立支持系統。
與家人、朋友或糖友建立聯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驗,獲得支持和鼓勵,有助于減輕血糖焦慮。
總之,血糖焦慮對于有糖尿病或無糖尿病的個體來說,都可能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我們需要正視它。通過采取積極的態度,尋求專業幫助,學習相關知識和應對策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支持系統,我們能夠減輕血糖焦慮和恐懼,提高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