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權作為患者的一項基本權利,是指患者有知悉自己的病情、治療措施、醫療風險、醫療費用和醫方基本情況、技術水平及其他醫療信息的權利。在與醫院打交道的過程中,患者知情權不被尊重甚至遭受侵害的現象時有發生。那么,患者知情權被侵害后該怎樣正確維權呢?
真實病情知情權
案例:李女士因患眼疾入院檢查,被確診為左眼結膜囊腫。醫生告訴李女士,她需要做一個很小的手術,成功率很高。李女士隨即在該院做了囊腫摘除手術。出院后,李女士左眼上眼瞼下垂,導致她不能睜眼,遂又到該醫院做了左眼上眼瞼下垂矯正手術。事后,李女士以醫院在手術前未向她告知術后有關并發癥,給她的身體和精神造成極大痛苦為由訴至法院,要求醫院賠償她醫療費、精神損失費等各項費用。法院審理后,做出了支持李女士訴訟請求的判決。
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219條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具體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明確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并取得其明確同意。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具體說來,患者的病情知情權包括兩項基本內容:一是真實病情了解權,即患者有權了解自身所患疾病的名稱、現狀、程度、真實情況和發展趨勢;二是治療措施知悉權,即患者有權選擇醫方擬將采取的治療方案和治療措施,以及為避免危險所采取的預防措施,或因患者體質特異可能發生的過敏、排斥、惡化和并發癥等其他風險。采取手術治療時,應當由患者或其家屬簽字同意。患者上述知情權的實現,必須依賴于醫方的告知。本案中,醫院只告訴了李女士對手術成功的預測,并沒有告訴她手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潛在風險,告知內容不完整,故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藥品(耗材)價格知情權
案例:韓大姐因突發冠心病入院搶救。醫院實施手術時,在沒有征求韓大姐本人或其家屬同意的情況下,直接使用進口支架為韓大姐做了手術。事后,韓大姐和醫院為醫療費打起了官司。
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87條規定:“醫療機構應當向患者提供所用藥品的價格清單,按照規定如實公布其常用藥品的價格,加強合理用藥管理。”《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管理辦法(試行)》第35條規定:“醫療機構使用安全風險程度較高的醫用耗材時,應當與患者進行充分溝通,告知可能存在的風險。使用Ⅲ級或植入類醫用耗材時,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醫療機構內部價格行為管理規定》第15條規定:“醫療機構要建立價格公示制度。醫療機構可采用機構官網、電子觸摸屏、電子顯示屏、公示欄、公示牌、價目表等方式,在服務場所顯著位置公示常用醫療服務項目、藥品、醫用耗材的價格,保障患者的查詢權和知情權。”根據上述規定,醫療機構有義務主動公開藥品價格,患者也有權主動詢問相關信息,醫療機構須如實告知。本案中,醫院在為韓大姐實施手術治療時,直接使用了進口支架,雖然初衷是為了更好地保證手術質量,但侵犯了患者的選擇權,所以要為此承擔責任。
收費項目知情權
案例:馮阿姨兩年前查出患有婦科疾病。一個月前,她感覺病情加重,遂前往一家基層醫院就診。醫生診斷后稱她的病情很嚴重,給她開了一張檢查單據,說仔細檢查后才能下最終診斷結論。馮阿姨去交費時發現,這些檢查項目做下來需要6000多元,一時陷入了兩難境地。
說法:《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13條規定:“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或者開展臨床試驗等存在一定危險性、可能產生不良后果的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書面同意。”《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第45條規定:“"醫務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按照《執業醫師法》《護士條例》《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三)在醫療技術臨床應用過程中,未按照要求履行知情同意程序的;(四)泄露患者隱私,造成嚴重后果的。”根據上述規定,患者在接受診療服務項目時,醫療服務單位有義務事先將有關的高額收費標準告知患者,保障患者對相關信息的知情權。此外,以下診療服務及其收費標準,醫療服務單位也須事先告知:患者接受的重癥監護、介入診療、手術治療、血液凈化、器官移植、人工關節置換;患者接受的超聲、造影、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磁共振成像等主要輔助檢查項目及其收費標準等。本案中,醫生應當遵照臨床診療規范要求,將必要的檢查項目及風險向馮阿姨具體說明,并取得其明確同意后,才能給她開檢查單。
用藥范圍知情權
案例:小王整理家務時不慎扭傷左臂,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他僅僅是肌肉拉傷,給他開了800多元的口服藥和膏藥。小王帶著病歷卡和醫保卡到結算窗口結算時卻發現,醫生給他開的藥中,有一種不在醫保報銷范圍內,需要他自費近200元。小王很納悶:醫生開藥時為什么不給他說清楚呢?
說法:《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公開管理辦法》第6條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根據本機構特點和自身實際服務情況,有以下信息的應當主動公開:……(五)醫保、價格、收費等服務信息……”《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第15條規定:“定點醫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執行實名就醫和購藥管理規定,核驗參保人員醫療保障憑證,按照診療規范提供合理、必要的醫藥服務,向參保人員如實出具費用單據和相關資料,不得分解住院、掛床住院,不得違反診療規范過度診療、過度檢查、分解處方、超量開藥、重復開藥……除急診、搶救等特殊情形外,提供醫療保障基金支付范圍以外的醫藥服務的,應當經參保人員或者其近親屬、監護人同意。”根據上述規定,對于是否使用自費比例較高的藥品和診療項目,參保患者享有選擇權和同意權。此外,患者接受醫療服務的名稱、數量、單價、金額及醫療總費用等情況,醫療機構都要以提供查詢服務或提供費用清單的形式告知患者。本案中,醫生應當將醫保基金支付范圍以外的藥品告知小王,由他自行決定是否使用。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