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體能大循環是一項綜合性的體育活動,其核心在于通過一系列循環與體能活動,促進幼兒身體機能的全面發展與提升。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盛平幼兒園依據幼兒年齡特點,開展體能大循環,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在設計循環路線時,我園將活動安全放在首位,并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幼兒的差異。
我園對每個活動項目的難度和安全性進行評估,并且將這些因素融入循環路線的設計。同時,我園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科學規劃幼兒的活動,確保幼兒不會因過度運動導致損傷。此外,我園精準規劃教師站位,確保活動區域無視線死角,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采取措施,保護幼兒的安全。例如,在秋季學期初的大班籃球體能大循環中,鑒于大班的循環場地由懸浮地板和人造草地兩部分組成,在規劃路線時,為了降低在兩種地面交接處絆倒的風險,我園設計了“H”形路線以減少穿越交界區域的次數。同時,我園在交界處安排了教師站點,確保路線的安全。此外,我園將容易摔倒的項目安排在人造草地上,將籃球項目,如運球和投籃練習,安排在懸浮地板上。這一做法不僅確保了幼兒在各項運動中的安全,還讓他們有機會在不同類型的地面上獲得不同體驗,進而提升他們的運動技能和適應能力。
對于小班幼兒,設計的路線應當盡量簡單明了,以直線或簡單的環形路線為主,這有助于他們更快地適應環境,掌握基本的方向感。因此,在小班的籃球體能大循環中,我園將路線設計成細長的橢圓形,不僅能讓幼兒更快進入循環,還方便教師觀察所有幼兒。對于中班幼兒,路線設計可以適當提升復雜性,如蛇形路線、分支路線等。這樣的設計在有效提高幼兒運動興趣的同時,還能提升幼兒的觀察力。例如,中班體能循環路線在小班閉環的基礎上,增加了多條內部路線,同時增加更多有挑戰性、趣味性的項目,如攀爬架、跳馬等,滿足中班幼兒的運動需求。對于大班幼兒,可以設計更為復雜的路線,如設置多個岔路點、高低路線等。大班幼兒通常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在設計活動路線時,可以考慮增加更多的互動性和挑戰性,比如在開展大循環初期,大班幼兒對沖刺跑和雙腳跳等項目的積極性較低,出現了不按要求進行活動或者跳過這些項目的情況。為了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我園增設了多條賽道,激發了幼兒的競爭意識,讓幼兒在循環過程中比賽,體驗競賽帶來的樂趣。通過這種方式,幼兒參與這兩個項目的積極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體能活動設計方面,我園分別設計基礎動作和籃球技能動作。
第一,基礎動作項目設計。基礎動作對于幼兒的成長和運動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包括行走、奔跑、跳躍、投擲等多種形式。基礎動作項目可以依據日常活動以及大循環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來設計。例如,在我園制定2023年下學期的體能大循環計劃時,教師發現大班幼兒在進行投籃游戲時上肢力量不足,導致他們只能在離籃板很近的地方投籃。針對這一問題,我園決定在該學期的所有籃球體能大循環內容中增加側重于鍛煉上肢力量的項目,如爬行、攀爬、支撐等動作。學期末,幼兒的投籃距離明顯增加。
第二,籃球技能項目設計。我園籃球活動的引入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小班階段,我園的重點是增加幼兒與籃球的接觸,引入持球和滾球等基礎活動,將籃球作為一種球類器械,讓幼兒在跑、跳、滾、爬等活動中抱著球進行,主要目的是提升球感和激發對籃球的興趣,而不對籃球技能動作做過多要求。在中班階段,幼兒開始接觸一些基礎的籃球技能,如行進間運球、繞障礙運球、運球后投籃等,并將各個籃球技能串聯起來,以增強幼兒的身體協調性。在中班下學期,我園將籃球活動集中在籃球場內,幫助幼兒熟悉籃球規則,為參與籃球比賽做準備;在大班階段,隨著幼兒籃球規則意識的基本形成,我園重點轉向比賽技能的培養,學習專業的籃球技能,如步伐、投籃等,通過競賽滿足幼兒的運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