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實施,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安徽省靈璧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農業農村現代化對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同時面臨各類挑戰和機遇。為給靈璧縣實現鄉村振興及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對靈璧縣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現狀展開深入分析,明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足、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特色農業發展不足、資源環境條件約束等主要問題,并提出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快發展特色農業、保護資源環境等解決對策。
關鍵詞 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安徽省靈璧縣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0.029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1]。目前,隨著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國“三農”發展已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歷史新時期[2]。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進程事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然而,在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我國作為農業生產大國,許多地區都面臨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民收入水平不高等問題,制約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3]。安徽省靈璧縣地處淮北平原,地勢平坦,在發展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有良好的基礎。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靈璧縣作為典型的農業縣,其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同樣面臨重大機遇與挑戰。因此,對靈璧縣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現狀展開分析,并探究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有望推動靈璧縣農業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1 發展現狀
近年來,靈璧縣始終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擺在重要位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推動形成了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在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1.1 農業生產能力不斷提升
靈璧縣實施了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了對耕地的保護和建設,加快中低產田的改造,提升耕地質量,并建設了高標準農田。同時,靈璧縣推進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最后一公里”的建設和節水改造,大力發展節水灌溉。為了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靈璧縣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的農業機械和農機裝備,積極開發和推廣多功能、智能化、經濟型的農業裝備設施。
1.2 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靈璧縣圍繞果蔬、畜牧、林木、中藥材等農業資源,培育了市場需求大、產業鏈條長、產業互補性強、產品品質高的產業體系。按照農業產業特色集聚的思路,推進了“4基地、4示范區、8園”的農業產業布局,重點建設了經濟開發區食品產業園、下樓蔬菜產業園等農業產業園。同時,靈璧縣推動三河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建設,穩步推進靈城鎮、楊疃鎮、禪堂鎮、韋集鎮、馮廟鎮、虞姬鎮及開發區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亮點工程建設。
1.3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靈璧縣依托經濟開發區食品產業園,推動農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提高糧油、畜禽、果蔬等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推進農產品加工各環節和產品功能做大做強;同時立足農業資源特色優勢延伸開發旅游農業基地、農業教育基地、農業科研基地等,加強農村服務模式創新、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品創新,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靈璧縣充分發揮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縣優勢,積極開展電子商務等農產品流通業態創新,支持有條件的經營主體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打造農產品冷鏈物流、倉儲、展銷中心,完善農業電商產供銷鏈條。
1.4 農業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靈璧縣按照“企業主導、政府推動、重點突出、梯次推進”的思路,實施農產品品牌提升計劃。靈璧縣通過支持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家庭農場聯合與合作,共享共建企業品牌,實現品牌價值延伸;通過嚴格執行農產品生產標準、加工標準、流通標準和質量安全標準,形成完整標準體系;通過充分挖掘地方傳統特色產品,分類別、分品種開發系列品牌產品,推動同類品牌向強勢品牌集聚。靈璧縣持續擴大溝南蒿苔、紙房黃瓜、馬莊辣椒等品牌的影響力,鼓勵各類經營主體爭創馳名商標,培育地理標志產品。
2 存在的問題
2.1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1)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盡管靈璧縣淘汰和更新了高耗能的農業機械裝備,推廣了多功能、智能化的農業裝備設施,但總體來看,靈璧縣農業機械化水平仍然偏低。這主要是因為新型農業機械的推廣和應用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而縣內多數農戶的經濟條件有限,難以承擔高昂的成本[4]。此外,農業機械化的推廣需要相應的技術支持和服務體系,而這些在靈璧縣尚未完全建立。2)設施農業發展不足。設施農業是提高農產品品質、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然而,靈璧縣在設施農業的發展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由于缺乏足夠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溫室大棚等現代農業設施的建設數量和質量都有限,這限制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和標準化發展,也影響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3)高標準農田建設滯后。高標準農田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品質的重要基礎。目前,靈璧縣在這方面的工作還不夠充分,導致高標準農田的建設進度和質量都不能完全滿足需求。
2.2 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
1)在靈璧縣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龍頭企業的規模普遍較小,缺乏足夠的市場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5]。這些企業在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難以有效帶動周邊農戶和中小企業的發展,影響了整個農業產業鏈的提升。2)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緩慢。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靈璧縣,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相對緩慢,科技含量不高,大多數加工企業,農產品加工率和商品率較低。這限制了農產品附加值的提升,影響了農民收入的增長。3)農業經營主體小而散。農業經營主體的“小而散、小而低、小而弱”現象較為普遍,農業產業組織成為束縛其發展的關鍵因素。農業經營主體的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水平不高,影響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整體效益。
2.3 特色農業發展不足
1)品質特色不鮮明。靈璧縣的農產品雖然多樣,但在品質特色上不夠突出。這導致形成的品牌影響力不大,難以在市場上形成競爭優勢。由于缺乏明顯的差異化,消費者難以識別和記住靈璧縣的特色農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產品市場拓展和價格提升。2)產業同質化嚴重。靈璧縣的特色農業與周邊縣區的產業存在同質化現象,即多個地區生產相似或相同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靈璧縣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質化導致的直接后果是價格戰,這不利于農民的收入增長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3)市場推廣力度不足。靈璧縣的特色農業產品在市場推廣方面有所不足,缺乏有效的營銷策略和推廣渠道,導致產品知名度不高,消費者認知度低。在信息時代,農產品的市場推廣尤為重要,這是提升產品影響力、擴大銷售的
關鍵環節。
2.4 資源環境條件約束
1)生態環境脆弱。靈璧縣作為一個農業縣,其生態環境相對脆弱。過去的過度開發和不合理利用,導致靈璧縣存在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樣性下降等問題,不僅影響了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也對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造成了負面影響。2)水資源短缺和污染。水資源的短缺和污染是靈璧縣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由于工業和農業的快速發展,水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水資源的供給卻相對有限。此外,工業廢水和農業面源污染導致的水質問題,也嚴重影響了了農業的發展和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3)土壤退化。長期的過度耕作、不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方式導致土壤結構破壞、肥力下降和鹽堿化等問題。土壤退化不僅降低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而且增加了農業生產的成本。4)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矛盾。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如何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是靈璧縣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6]。特別是在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如何實現綠色礦山建設,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3 對策
3.1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1)加大政府支持與補貼力度。政府可以提供財政補貼和低息貸款,幫助農戶購買和更新農業機械。同時,政府可以投資建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為農戶提供技術支持。2)發展共享經濟模式,集體購買和使用農業機械以降低成本,讓農戶能夠通過租賃使用農業機械,減少個人投資負擔。3)加強技術培訓與普及。組織定期的農業機械操作和維護培訓,提高農戶的技術水平。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推廣智能化農業應用,幫助農戶提高生產效率。4)投資設施農業。吸引私人和外部投資,用于建設和改善溫室大棚等現代農業設施。同時,政府可以提供政策優惠,鼓勵企業參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5)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制定詳細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確保建設質量和進度。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吸引更多資金投入農田建設。
3.2 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1)加強龍頭企業培育。政府可以設立專項基金,支持有潛力的農業企業發展,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同時,通過實施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措施,鼓勵企業技術創新。2)推動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引導和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提高加工效率和產品品質。3)整合農業經營主體。鼓勵農戶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或成立家庭農場,通過集體經營提高規模化水平。同時,推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模式,整合資源,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效益。4)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促進農業企業與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通過產學研合作,提升農業產業化的整體技術水平。5)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根據市場需求和資源條件,調整靈璧縣的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和高值農產品,提高農業的整體附加值和競爭力。
3.3 加快發展特色農業
1)加強品牌建設。通過地理標志認證和有機產品認證等方式,提升靈璧縣農產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場認可度,幫助消費者識別靈璧縣的特色農產品,提高其市場競爭力。2)發展差異化產品。鼓勵農戶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和文化特色,發展差異化的農產品,減少與周邊地區產品的同質化,從而避免價格競爭。3)加大市場推廣與營銷力度。利用數字營銷和社交媒體平臺,加強特色農產品的宣傳推廣。4)拓寬銷售渠道。開發多樣化的銷售渠道,如在線市場、農產品直銷店、農村集市等,以提高產品的市場覆蓋率和消費者接觸率。5)政府與企業合作。政府可以與企業合作,共同推廣特色農業,提供市場分析和營銷策略支持,幫助農產品打入更廣闊的市場。
3.4 保護資源環境
1)保護與恢復生態環境。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退耕還林還草,修復受損的生態系統。通過實施植樹造林、濕地保護等措施,改善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問題。2)管理與治理水資源。制定科學合理的水資源利用規劃,加強水資源保護,減少浪費。同時,加強水體污染治理,推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確保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3)保護與改良土壤。推廣施用有機肥料、綠肥,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加強土壤鹽堿化治理,提高土壤質量,增加農作物產量。4)合理開采利用礦產資源。在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采用環保技術,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建立綠色礦山標準,推動礦山企業實施環境保護措施,確保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平衡。
4 結語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靈璧縣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不僅是地方進步的縮影,也是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通過科技創新、制度完善和文化傳承,靈璧縣正逐步實現農業高效、農村宜居、農民富裕的目標。未來,靈璧縣應不斷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快發展特色農業、保護資源環境,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為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燕連福,樊志遠.鄉村研究三部曲: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再到實現共同富裕[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3(6):14-27.
[2] 位杰.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鄉村振興戰略的邏輯理路與實踐指向[J].當代經濟管理,2023,
45(9):54-61.
[3] 楊濤.共同富裕目標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邏輯機理、現實挑戰與實踐進路[J].西安財經大學學報,2023,36(3):3-14.
[4] 何鮮苗.新型農業機械推廣對農業發展的影響[J].南方農機,2023,54(16):182-184.
[5] 姜長云,張義博,蘆千文.當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形勢及相關建議:基于對安徽省C市的調研[J].全球化,2019(6):85-97.
[6] 臧磊,劉凌峰.中國經濟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1):9-10.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