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鹿寨縣是柳州市乃至廣西壯族自治區重要的森林資源富集區,擁有適宜桉樹生長的自然條件。桉樹產業已成為鹿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為給林農提供技術支持,推動鹿寨縣桉樹種植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桉樹優質木材的供給能力,簡要介紹當地桉樹產業現狀,重點從林地選擇、清山煉山、整地挖坎、施足底肥、苗木選擇、定植補植及撫育管理等方面總結桉樹造林技術
要點。
關鍵詞 桉樹;林地選擇;苗木選擇;定植補植;撫育管理;廣西壯族自治區鹿寨縣
中圖分類號:S725;S792.3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0.082
作為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樹種之一,桉樹憑借其短輪伐期、高產量及廣泛的用途,在滿足國家木材需求、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得益于得天獨厚的亞熱帶氣候和肥沃的土地,桉樹種植業得以蓬勃發展,成為支撐當地林業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廣西桉樹種植業的蓬勃發展,不僅帶動了木材加工、造紙、人造板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還為農村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顯著提高了農民收入,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多元化和現代化發展。
鹿寨縣,地處桂中腹地,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桉樹栽培的理想區域。近年來,該縣積極響應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設的號召,充分利用自身自然資源優勢,規模化種植桉樹,不僅連續多年穩居廣西壯族自治區乃至全國木材產量前列,還獲得了“中國人造板王”的美譽。筆者結合鹿寨縣桉樹產業發展現狀,系統梳理桉樹造林技術要點,為林農提供技術支持,共同促進當地桉樹產業可持續發展。
1 桉樹產業發展現狀
鹿寨縣地處低緯,地跨北緯24°14′~24°50′、東經109°28′~110°12′,屬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帶,受季風環流影響較明顯。全縣氣候溫和,熱量豐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0.4 ℃,年平均降水量1 483.8 mm,無霜期320 d,年平均日照時間
1 596.8 h,地形以山地、丘陵與小平原為主,非常適合桉樹生長[1]。2002年,鹿寨縣開始大規模推廣種植桉樹,桉樹種植面積持續擴大;2009年,鹿寨縣速生桉短輪伐期工業原料林蓄積量首次突破100萬m3,達
100.3萬m3;2018年,鹿寨縣速生桉短輪伐期工業原料林蓄積量達392.0萬m3,采伐量占當年全縣木材采伐量的90%左右[2]。截至2023年,鹿寨縣桉樹種植面積在
9.33萬hm2以上,年采伐量達121萬m3,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排名第7,為當地的木材加工、造紙及人造板等行業提供了穩定的原材料供應[3]。依托充足的木材資源、優越的交通條件,鹿寨縣吸引了浙江良友木業有限公司、山東菏澤茂盛木業有限公司等大批規上企業入駐廣西鹿寨桂中現代林業科技產業園,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林業產業鏈。
2 桉樹造林技術要點
2.1 林地選擇
桉樹造林地應選擇宜林荒山、采伐跡地、火燒跡地、低效林地等,嚴禁在非商品林區尤其是生態公益林區、水源涵養林區等重要生態區域種植桉樹[4]。為確保桉樹健康、快速生長,同時便于苗木運輸、物資供應及后期日常管理,造林地應選擇土層深厚(大于等于80 cm)、土質疏松、排水良好、肥力較高,坡度25°以下,海拔600 m以下,交通方便的丘陵、臺地、平原和低山下部[5]。
2.2 清山煉山
2.2.1 清山
鹿寨縣林農通常在秋季(9—10月)進行桉樹造林地清山。可采用機械作業(如使用割草機)或人工方式,將造林地上的惡性雜草、灌木、藤類等徹底清除,伐根高度要求在20 cm以下,以減少競爭植物與桉樹幼苗爭奪水分和養分,同時便于造林作業的開展,如挖坑、施肥和定植等。在條件不允許煉山的造林地,應將雜草、雜灌等歸堆到行間,以便于挖坑整地,要求扒帶的寬度為1.5 m(種植行上方0.8 m,下方0.7 m)。
2.2.2 煉山
在條件允許的地方,應采取煉山方式清理造林地上的雜物。煉山前,合理規劃火線,在山脊、林緣或小班邊界建設20~25 m的防火帶,防火帶內刮凈一切可燃物直至見到實泥,防火帶內側10 m寬范圍內的采伐物盡量壓低至不高于2 m。在確保無安全隱患、辦好煉山證的情況下,按照有關生產用火規定,選擇無風陰天進行煉山,從上風向及山的上部往下依次點火,控制火勢緩慢推進,確保人員安全。煉山后需要及時檢查火場,防止復燃,并將未燒凈的樹干、樹枝歸堆重燒。
2.3 整地挖坎
為了防止水土流失并確保造林效果,鹿寨縣林農在桉樹造林過程中通常采用局部(挖坎)整地方式。鹿寨縣每667 m2多種植111株桉樹,即株行距為
2 m×3 m。先在林地上定標(種植穴),按照3 m的行距順山拉線定各行起始穴,沿環山等高線方向為行,按2 m的株距水平依次挖明坎,上下行穴與穴之間呈“品”字形布局。明坎規格為穴面40 cm×40 cm,深35 cm,穴底30 cm×30 cm。將表土與心土分開堆放,表土堆放明坎上方或兩側備用,心土則堆放明坎下方。在栽植行上定點挖明坎時,如遇到不可開穴的石頭或樹樁,可以適當偏開定穴。
2.4 施足底肥
施足底肥是確保桉樹幼苗良好生長和提高林分生產力的關鍵措施之一。鹿寨縣林農在桉樹造林過程中選用有機無機復混肥[m(N)∶m(P2O5)∶m(K2O)=
15∶6∶9,總養分(氮磷鉀)含量大于等于30%,有機質含量大于等于15%]作為基肥,每株用量0.5 kg。使用固定容器將定量的桉樹基肥放入預先挖好的種植穴內,再回填上層表土與肥料充分拌勻,攪拌前回填土的量不得超過離地表面20 cm。如果施基肥時,種植穴已被雨水沖蝕回填,深度不夠,則要進行擴穴攪拌。肥料拌勻后,用表土將種植穴填成饅頭形,最高點高出地面3~5 cm,待降雨過后穴面下沉即可造林。為避免肥料在下大雨時流失,盡可能施完肥后立即回土。
2.5 苗木選擇
鹿寨縣主要推廣種植的桉樹品種有尾葉桉和尾巨桉等,苗木通過組培育苗技術進行培育,具有遺傳穩定性好、生長表現一致的優勢。苗木出圃質量標準需要符合《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量分級 第2部分:容器苗》(DB 45/T 628.2—2009)的規定,要求苗齡2~3個
月,苗高大于等于15 cm,地徑大于等于0.17 cm,苗莖木質化程度高,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選好的苗木在運輸過程中應保持根部濕潤,避免高溫和風吹日曬,減少運輸損傷。短期儲存時,需要置于陰涼通風處,保持適宜的濕度,避免根系干燥。
2.6 定植補植
2.6.1 定植
鹿寨縣桉樹定植時間宜選在2—4月,要求5月底前完成定植。定植前,先在原明坎中心位置挖一個深度比苗木營養杯深3~5 cm的定植穴,并將苗木垂直植于穴正中,根部要完全植入穴內,不得曲根。之后將土壤回填至種植穴中間,并輕輕壓實,以確保苗木穩固。覆土的高度應至苗木根莖部2~3 cm處,且定植率應達到100%,確保造林地全面利用,無遺漏。
2.6.2 補植
定植完成后應及時進行補植,需要在定植后30 d內完成補植,以免延誤苗木生長期,導致林相不整齊。應選擇與原有苗木相同品種、相同苗齡的健壯苗木進行補植,補植方法同定植,以確保補植的苗木能夠順利成活和健康生長。
2.7 撫育管理
2.7.1 除草砍灌
桉樹造林當年,4—6月、8—10月分別進行全砍雜灌1次,將林地上的雜草、灌木等全部砍倒,伐根高度控制在20 cm以內,砍除物不能覆蓋在幼樹上,可將其鋪放在行間。造林后第2年,4—6月全砍雜灌1次,待雜草、灌木高度為50~80 cm時,全噴除草劑1次,在10月底前完工。可使用30%草甘膦除草劑水劑,按200~250 mL兌水15 kg的濃度全山噴施,每667 m2除草劑原藥用量0.8~1.0 kg。從造林第3年起,每年分別除草1次,全砍雜灌和全噴除草劑交替進行。
2.7.2 伐樁催腐
造林地原為桉樹采伐跡地的,造林后需要對原有桉樹伐樁做催腐處理,以促進伐樁快速腐爛,避免桉樹萌芽過多影響新植苗林木生長。將32%草舒與水按照1∶5的體積比混合,兌成濃度為10%的藥液,使用噴霧器對新采伐伐樁進行噴藥或直接用毛刷蘸取藥液涂于整個伐樁,重點涂抹伐樁樁面木質部與韌皮部結合部位,以整個伐樁全部濕透為宜。如果伐樁已萌芽,需要將萌芽剝離,并劈裂2/3以上樹皮,方可噴(涂)藥。當年催腐率要求在95%以上,并且不能傷及目的樹種。如果催腐率不達標,應視為不合格操作,需要重新進行催腐處理。
2.7.3 松土擴坎
造林當年,在6月底前實施1次松土擴坎,有助于提高土壤濕度,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有利于根系發育和營養吸收。以桉樹植株為中心,半徑50 cm的圓形區域內進行松土作業,深度達10 cm,由內向外逐漸加深,不松動原坎土,不傷及樹根。松土擴坎期間,要求將地徑小于2 cm的雜灌連根挖除。如果發現苗杯裸露的,需要以植株為中心,在半徑20 cm圓盤內培土,厚度5 cm,以有效穩固幼樹,防止倒伏[6]。
2.7.4 及時追肥
桉樹造林當年,已施足底肥的林地可不必追肥。從第2年起,每年追肥1次,連續追肥4年,在每年2—5月完成。追肥種類以“華沃特”桉樹專用肥[m(N)∶m(P2O5)∶m(K2O)=15∶5∶10]為主,每次每株施肥量0.5~1.0 kg。第1次追肥在桉樹左右兩側30~50 cm各挖一個規格為20 cm×20 cm×17 cm(長×寬×深)的明坑追肥,每坑施肥量0.25 kg。第2次追肥在樹的正上方樹冠垂直滴水線處往外10 cm處,挖一個40 cm×20 cm×17 cm(長×寬×深)的明坑追肥,每株施肥量0.75 kg。第3次、第4次追肥在樹的任一側(兩次追肥位置不能重合)70 cm處,挖一個40 cm×20 cm×17 cm(長×寬×深)的明坑追肥,每次每株施肥量1.0 kg。桉樹追肥宜選擇在雨后實施,可以利用雨水幫助肥料溶解和滲透,避免在高溫高濕或干旱缺水的時候施肥,以免導致肥料揮發或結塊,影響施肥效果[7]。
2.7.5 蟲害防治
鹿寨縣桉樹病害較少,以小用克尺蛾、油桐尺蛾等蟲害發生為主,嚴重時將全樹或局部林分葉片吃光,導致桉樹出現大面積枯梢、枯枝,甚至死亡。針對上述兩種桉樹蟲害,鹿寨縣主要采取以下2種防治措施。1)營林技術措施。結合追肥,及時撫育、砍雜、除草,既可滅蛹,又可清除害蟲中間寄主,促進林木生長。2)生物或仿生物制劑防治。在害蟲低齡幼蟲階段,可噴灑25%滅幼脲3號2 000倍液;或每667 m2用0.5 kg森得保加入30~40倍中性載體(雙飛粉)混合噴殺[8]。
3 結語
鹿寨縣是廣西重要的桉樹栽培區。持續優化桉樹造林技術,有利于推動鹿寨縣桉樹種植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鹿寨縣桉樹造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因此,筆者將繼續深化對桉樹造林技術的研究,探索和引進更多先進的造林技術和管理方法,以科技力量驅動產業升級,推動桉樹產業向更加綠色、高效、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鹿寨縣人民政府.自然氣候[EB/OL].(2012-02-24)[2024-05-04].http://www.luzhai.gov.cn/sjzt/jczt/lszt/tzlz/tzzn/202102/t20210226_2633081.shtml.
[2] 陸彭.鹿寨縣桉樹低產林改造分析[J].鄉村科技,2023,14(2):122-124.
[3] 鹿寨縣林業局.種好速生桉,引來金鳳凰:鹿寨縣桉樹產業發展成效明顯[EB/OL].(2023-03-06)[2024-05-04].http://www.luzhai.gov.cn/bmjy/bmjyxx/t19700101_3233189.shtml.
[4] 梁翔,秦川.精品桉樹高產林精細管理模式構建及應用[J].智慧農業導刊,2021,1(21):60-63.
[5] 沈世偉.莆田市荔城區發展桉樹速生豐產林的可行性探索[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07,
30(6):22-26.
[6] 劉曉璐,鄭黨斌,韓俊學.廣西雅長林場高價值用材樹種營造林技術探索[J].林業科技情報,2022,54(2):119-122.
[7] 楊川.桉樹單產造林技術與管理措施探討[J].農業與技術,2020,40(21):92-94.
[8] 鹿寨縣人民政府.鹿寨縣林業有害生物預警通報[EB/OL].(2019-07-17)[2024-05-04].http://www.luzhai.gov.cn/bmjy/bmjygg/202102/t20210227_2655800.shtml.
(責任編輯:張春雨)